母亲的账单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精选13篇)妈妈的账单篇1课前诵读: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林肯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一.谈话揭题母亲一个最最温暖的名字,母爱书写了多少感人的诗篇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和妈妈有关的一个故事:妈妈的账单。
(齐读课题)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2、带着问题轻读课文,读准字词3、反馈a 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慈爱蹑手蹑脚小心翼翼一份账单b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试试用上上面的词语说一说。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他为妈妈做事的();当他()得到了想要的()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他感受到了母爱的(),()地把索取来的()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三、引导解读,品味真情(一)学习小彼得的账单,读中释疑。
1、出示平时的账单,那么小彼得开给妈妈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小彼得的账单)谁来读一读?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理解芬尼:“芬尼”是德国的一种货币,20芬尼相当于人民币1元,那60芬尼就相当于人民(3元)。
理解款项:款项指每个项目多少钱。
谁来说说彼得写了哪些款项?(指名说,齐说。
)2、从小彼得为妈妈开的这份账单里你读懂了些什么?(小彼得听话、懂事、勤劳、能干、有经济头脑)(二)两份账单,进行对比1、比较账单,发现区别。
师:那么妈妈开给小彼得的账单又是怎么样的?轻声读,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份账单有什么区别?师:除了从金额的数量上来区别外,我们还能从其他地方来进行比较吗?比如劳动时间多少。
抓住“十年生病时一直” 妈妈是多么无微不至啊,十年如一日。
师:是啊,十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从日常的照顾到每一次生病时的护理,妈妈为彼得做了很多,很多。
2、妈妈为彼得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她写给彼得的账单上都是“0”芬尼。
你看到妈妈的账单后,有什么感受?(我觉得他妈妈为他付出得太多了。
母亲的账单优秀教案母亲的账单优秀教案教材简析《母亲的账单》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亲情”。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母亲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母亲做事的报酬。
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母亲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母亲的口袋。
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
设计意图“讲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尝试采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和拓展想象的方法进行突破,同时渗透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自主读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目标:(1)、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文章中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和深切的爱。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并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一、导入课题提起母亲,你会想到那首古诗?1、课件出示:唐代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让学生跟着深情的音乐,感人的画面一起朗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母亲对子女的牵挂,母亲对子女的关爱都融进了密密的针线之中。
一首小诗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一份普通的账单向我们演绎了一段0﹥60的感人故事。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份特殊的账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母亲的账单》。
二、初读自学,了解大意1、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我们就会有收获。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句式,总结一下课文的内容。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0妈妈的账单人教版新课标2019《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的一篇略读课文。
上完这节课, 我感觉整堂课在情感教学方面比较成功。
一、歌声引入课题, 产生感情共鸣。
“你入学新的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 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 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 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娘, 这个人就是妈……”歌声仿佛还在我的耳际回荡着。
这是我在导入本节课时播放的一首歌曲《母亲》的歌词。
是啊, 妈妈曾经帮我们做过多少事情, 曾经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 没有人能算的清楚。
本文的主人公小彼得却用一张自己的“有价”的账单换来了妈妈一张“无价”的账单。
二、初读课文排除障碍。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采取分段朗读的方法, 有助于对纠错, 提高了学习效率。
然后在依据文本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
当小彼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时候, 可以用“如愿以偿”这个词来形容。
怎样来体会词语呢?我想用学生的亲身经历他们的印象才会更深刻。
借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时候你感到“如愿以偿”呢?那时候你心里什么感受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去谈, 不会显得很空洞, 拉近了学生和文章的距离。
紧接着问小彼得此时高兴吗?和“如愿以偿”有巨大的反差, 彼得没有高兴反尔伤心, 这是为什么呢?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呢?”问题紧凑地问出来, 让孩子在书中寻找答案, 是因为他同时也看到了母亲的账单, “表情如何呢?”是羞愧万分的。
这样就把整个故事穿了起来。
让学生了解到了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三. 深入解读课文。
为什么小彼得感到羞愧呢?这是关键, 就是妈妈的那张账单。
理解妈妈账单上为什么写着“0”是本文的重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 我采取的方法是以读代讲, 以读代悟, 以读带情的方法。
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就在于让学生边读边感受, 边读边说, 边读边体会。
让同学们边读账单中的款项“十年的幸福生活”边感受幸福, 边读边感受十年的春夏秋冬母亲所做的一切, 边读边体会母亲对孩子那份无私的爱;边读“十年的吃喝”边感受母亲每天做事情的不容易, 边读边说说母亲十年里为你吃喝所花费的, 边读边感受妈妈那份伟大的爱。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母亲的账单》教学反思甘南县平阳镇小学刘欣惠《母亲的账单》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彼得的小男孩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想要得到他平时劳动时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课文以独特的角度切入,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帐单。
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因此,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读妈妈的帐单和小彼得的帐单这一重点内容上,引导学生通过解读两份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感受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
在导入新课时,我以账单来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以学生对账单的认识为话题,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哪些账单。
接着以一个小朋友即小彼得的账单展开对本文的学习,同时让学生初步根据账单来猜测小彼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这样就很快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这样的开头是非常自然和贴切的。
本课堂,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上。
我把教学难点放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上。
引导学生重点解读妈妈给彼得的帐单,层层深入,真切地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感受文中小彼得的情感变化。
我第一次让孩子们读小彼得给妈妈的帐单,通过如愿以偿和羞愧万分来感受小彼得感情的变化。
第二次读妈妈给小彼得的帐单,理解0芬尼的意义,感受到妈妈的爱。
第三次,通过再读妈妈这份充满着浓浓母爱的帐单,并联系生活的实际,体会到妈妈只有付出,却不求回报的爱。
母亲的账单说课稿一、引言母亲的账单是一份记录母亲消费情况的重要文件,通过分析账单中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母亲的消费习惯、支出结构以及理财能力等信息。
本文将对母亲的账单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母亲的消费行为。
二、账单背景母亲的账单是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一年时间内所记录的消费情况。
账单中包含了母亲的日常生活开支、购物支出、医疗费用、旅行消费等各个方面的数据。
三、消费习惯分析1. 日常生活开支母亲的账单显示,每月的日常生活开支主要包括食品、水电费、房租、通讯费等方面。
其中,食品开支占领了最大的比例,占总支出的30%。
这表明母亲注重饮食质量,愿意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投入一定的费用。
2. 购物支出母亲的账单显示,每月的购物支出主要包括衣物、鞋帽、家居用品等方面。
其中,衣物开支占领了最大的比例,占总支出的20%。
这表明母亲对自己的形象和穿着有一定的要求,喜欢购买时尚的服饰。
3. 医疗费用母亲的账单显示,医疗费用主要包括看病、购买药品等方面。
每月的医疗费用占领了总支出的10%。
这表明母亲注重健康,愿意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付出一定的费用。
4. 旅行消费母亲的账单显示,旅行消费主要包括交通费、住宿费、景点门票等方面。
母亲每年进行一次旅行,每次旅行的费用占领了总支出的15%。
这表明母亲喜欢旅行,愿意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而花费一定的费用。
四、支出结构分析1. 固定支出母亲的账单显示,每月的固定支出主要包括房租、水电费、通讯费等方面。
这些支出是每一个月必须支付的,占领了总支出的40%。
这表明母亲有一定的经济规划能力,能够按时支付固定的费用。
2. 可变支出母亲的账单显示,每月的可变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购物、医疗、旅行等方面。
这些支出是根据个人需求和消费习惯而变化的,占领了总支出的60%。
这表明母亲在可变支出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度,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消费。
五、理财能力分析1. 储蓄情况母亲的账单显示,每月的储蓄金额占领了总收入的20%。
【哲理故事】哲理故事素材:母亲的帐单_500字母亲的帐单玛丽和她的母亲住在一起,她们相互依靠和照顾。
母亲在家里做家务,而玛丽则出去工作。
每个月,玛丽都会拿回她的薪水,然后把大部分钱交给母亲。
母亲会用这些钱来支付各种账单,包括水电费,电话费,房租和食品费用。
即使母亲从来没有说过抱怨,玛丽总是认为自己交的钱多了。
有一天,玛丽决定去看母亲的账单,并自己支付其中一些费用。
她打开一个信封,取出账单,并开始仔细地研究每一项。
当她看到母亲支付的金额时,她感到震惊。
原来,母亲的账单比玛丽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且母亲交的金额比玛丽支付的要多得多。
玛丽快速地浏览每一项账单,努力理解母亲为什么要支付这么多费用。
她看到了电话,电费,水费和房租等基本开支,但是还有一些其他项目,比如医疗费用和保险费。
她惊讶地发现,自己为这些费用从来没有付过一分钱。
这时候,母亲走进了房间,看到玛丽翻看账单,便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
玛丽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并表示她想为一些费用出钱。
然而,母亲却告诉她:“我的孩子,我不需要你为我支付这些费用。
你的责任仅仅是提供你的工资,帮助我维持家庭开支和生活费用”。
玛丽意识到,她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母亲的经济状况。
母亲是如此谨慎地进行支出,以确保家庭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
她也学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责任和尊重。
她意识到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支付生活的费用,而且要尊重付费人的决定和权力。
于是,她明白了更多关于做人的道理。
总之,母亲的帐单教会了玛丽一些关于生活的重要道理。
母亲的谨慎和责任感向她传达了一种价值观,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家庭的需要,以及生活中其他人的需要和权利。
母亲的帐单似乎让她理解到,责任和尊重并不是与付费相矛盾的,相反,它们是互相促进的。
而且,这些思想可以帮助她更好地理解她自己,变得更加努力工作,认真生活。
《妈妈的账单》教案(通用12篇)《妈妈的账单》篇1教材分析:《妈妈的账单》是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该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和友情”。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学习这篇略读课文,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同一主题的课文,对于亲情有了一定的体会。
但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父母亲的回报,再加上本篇课文蕴含的哲理较深奥,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
设计理念: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以读代讲法进行教学,力求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达到语言文字的品味与情感体会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思想共鸣。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依据课文特点,主要采用激趣导入法、朗读法、自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引导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结合。
哲理小故事|母亲的账单
这是一个发生在芬兰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叫彼得的孩子。
10岁那年,有一天,彼得给母亲写了这样一份账单:“母亲欠独生子彼得如下款项: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为把信送往邮局,10芬尼;为在花园里帮大人干活,20芬尼;为他一直是个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
彼得的母亲在餐桌上看到这份账单,无声无语地在账单旁放了60芬尼。
然而,正当彼得为自己的小聪明欣喜不已的时候,他又发现了母
亲留下的一份账单,上面写着:“彼得欠他母亲如下款项:为他在家里过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10年的吃喝,0芬尼;为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
看完这份账单,彼得羞愧不已。
他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把发烫的小脸深藏在母亲的怀里,一句话也没有说,小心翼翼地将60芬尼放到了母亲的口袋里。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无私的付出,有的时候,稍微不如我们的意,还会对父母发脾气。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该做些什么来回报父母呢?。
《母亲的账单》读后感《母亲的账单》读后感(通用7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的账单》读后感(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母亲的账单》读后感1读了《母亲的账单》,心中有种莫名的冲动,耳边总是回荡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小彼得为妈妈做一点事,就如此斤斤计较,而他的母亲,给了小彼得十年的幸福、十年的吃喝、在他生病时的护理以及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却从不说一声。
我知道了妈妈的用意,她想让小彼得知道,她的付出是无价的,她的付出只为小彼得。
但我发现妈妈还有一项没有写进去,那就是爱!她对小彼得的爱是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这是一种伟大的母爱!从前、现在和将来,小彼得都拥有着他母亲给他的爱!我读了这篇文章,悟出了一个道理:千金难买母亲的爱!小彼得的妈妈爱小彼得,我们的妈妈又何尝不爱我们呢?生活中,妈妈总是默默无闻地付出着爱:每天,耳边唠唠叨叨的关怀,是母亲的爱;考试失败了,坚定而又执著地支持我们的,是平时唠唠叨叨的母亲一切的一切,都是母亲给的。
而母亲的爱,是母亲给我们最大的财富!这爱会永远地陪伴着我们,时时刻刻指引着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走向更好的明天!如果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母亲的爱,我们一辈子也偿还不了!请让我们为世界上的所有的母亲献上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账单》读后感2今天,我们学习了《母亲的账单》这篇课文,文中讲了小彼得是个商人的儿子,每天帮妈妈干活,向妈妈索要60芬尼的报酬,而妈妈却用0芬尼的账单教育了小彼得的故事。
彼得妈妈用独特的方法教育了小彼得,也教育了我,使我感到十分惭愧。
上学期刚开学时妈妈为了鼓励我的学习,就说:“你期末取得好成绩妈妈就奖励你。
”我把妈妈的话记在了心里。
期末我果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和妈妈要了一千元的奖励,又打电话跟爸爸要了一千元,好像是给他们学得一样。
语文三年级《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三年级《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通用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三年级《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
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
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
2、学习借助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三、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检查反馈1、揭题直接导入。
提醒“账”的写法,释“账单”。
2、初读课文,随文关注生字词,用符号圈出来,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3、提醒同学注意难写的字词,难读的语句。
4、默写:“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
(二)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计学生说得比较详细。
2、引导运用默写的三个词,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简练。
3、随机引导“如愿以偿”等关键词语的意思。
(三)比较账单,唤醒生活的记忆,补充账单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1、媒体出示二份账单2、引导比较,发现区别。
(预计学生会发现有如下区别:金额多少,劳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随机解释“芬尼”。
3、补充妈妈的账单。
如果我们要把妈妈的账单列得更详细些,账单中应该列些什么?教师引说: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蜜。
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每次,当小彼得生病时,妈妈总是那样辛劳……十年来,妈妈一直是那样慈爱……(教师在点拨和评价中随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补充妈妈的账单。
《母亲的账单》教学反思《母亲的账单》是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60芬尼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通过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标。
环节一:写账单,牵动学生情。
开始导入紧紧抓住“账单”一词,以文本为依托,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很自然地、浅显易懂地理解了账单的含义。
接着让学生读彼得的账单,感受到彼得确实为家人做过许多事,得到适当的报酬也是无可厚非的。
继而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份账单使学生对账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课堂上,学生写出了为父母劳动所应得到的报酬,有的孩子还写了几元几角,流露出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他们觉得自己的劳动得到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事。
我并没有直接组织学生交流,而是让学生把账单放起来,这样设计,一方面为后面教学环节埋下伏笔;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感悟,自己去醒悟、明白事理,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环节二:品账单,体味作者情。
妈妈的账单,语言浅显,意思明白,文字虽无难懂之处,但蕴含深刻意义。
如何让学生感悟母爱的无私、无价,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的而不求回报呢?我引领学生从读中提取一些关键词,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细细品味。
我紧紧抓住“十年幸福生活”、“十年中的喝”、“生病时的护理”,联系实际,用形象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丰富的想象。
这也是本次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学生在自身的想象所营造的情境中,通过对一些生活细节的回忆,不知不觉拉近了自己与彼得的距离。
我还将朗读贯穿其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朗读“妈妈的账单”。
此时如公式般的枯燥无味的“账单”,在学生眼里,已变成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教科版《母亲的账单》电子课文教科版《母亲的账单》电子课文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母亲的账单》电子课文小彼(bǐ)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他常到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qio)一瞧。
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往往受遣(qiǎn)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
他渐渐觉得自己似乎(hū)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寄给妈妈,索(suǒ)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这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cān)盘旁边放着一张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qin)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为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n)为把信件送往邮局 10芬尼为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的母亲拿起账单,仔细地看了一遍,她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看到了他所索取的60芬尼报酬。
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chng),要把这笔钱放进自己口袋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张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10年中的吃喝 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_iū)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pēng)怦直跳的心,蹑(ni)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y)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妈妈的围裙口袋里。
读默读课文。
小彼得和母亲分别给对方开了一张账单。
对比这两张账单,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小彼得和妈妈的。
说小彼得为什么感到羞愧万分?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练照样子写词语。
蹑手蹑脚________有情有义________有__有__ 不__不__________没__没__________认账彼瞧遣索餐欠尼偿羞怦翼写彼店瞧邮忽然欠项助晚偿怦自选词语索取慈爱。
《母亲的账单》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简析:《母亲的账单》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母亲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母亲做事的报酬。
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母亲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母亲的口袋。
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味很强的文章。
教学目标:1、学习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学习讨论,理解母亲的账单的意思,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母亲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记得,前不久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
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2、围绕“报”字引入新课。
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母亲的账单”。
一起读一读课题。
有没有看见过“账单”?实物照片展示。
(对,就是类似这样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事项的单子。
)再看看“账”的偏旁你又明白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
)二、初读自学,了解大意1、先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课文的情境,听课文的录音。
边听边想文中讲到了几份账单?分别是谁写的?账单中分别写了什么?2、接下来能自己读课文吗?当你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的时候就把它画下来反复地读,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
3、检查词语:你从书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读错的词语,和我们大家交流吧。
都会读吗?先请你的同桌检查一下。
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它们吧。
三、对比两份账单1、出示两份账单(电脑显示):这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两份账单。
《母亲的账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主题,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亲人的情感。
(2)学会珍惜亲情,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母爱主题。
(2)学会珍惜亲情,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母亲为自己付出的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查找生字词,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母亲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等。
(2)引导学生理解母爱主题,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课堂练习1. 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运用生字词,编写一段关于母亲的小故事。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母亲的爱的心得体会。
2. 回家后,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回报母亲的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程度。
3. 写作技能评价:评价学生在练习中编写的小故事,检查生字词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4.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母爱主题的理解和感恩之心的培养。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母亲的账单》教学设计永吉县西阳九年制学校李海波一、教材简析《母亲的账单》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介绍的是商人的儿子小彼得由于经常帮助爸爸送账单,所以想到给妈妈开账单索要报酬,妈妈也给他开出了账单,但所有欠款都是0。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切入角度,把母爱的无价、无私表现得极为动人,并且通过小彼得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懂得了母爱的无价。
这也正突出了第九板块的建立意图——即引导孩子们回归自己的思维空间,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尽情地体验与畅想,因此,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单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本节课我将把更精彩的第二课时展示给大家。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比两分账单,培养学生读文自悟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和伟大,懂得感恩,回报父母的爱。
(二)教学重点:对比两份账单,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四)教学关键:小彼得懂得了妈妈的爱,还回报酬,借机升华感恩。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二、学情分析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把自己的儿女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
把子女娇惯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子、公主,尽享被爱而忽略付出爱,基于这种普遍现象,抓住本课这一教学契机,反复读文,对比账单,仔细体会小彼得帮妈妈做事需要报酬,而妈妈为小彼得做事却不需要报酬这一强烈反差所包含的母爱无价、无私,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懂得天下所有的母爱都是无价、伟大、不求回报的,进而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回报父母的爱,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把感恩放在首位,真正体会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的爱,让每个生命个体学会感恩,学会做一个有健康思想道德的社会小公民。
母亲的账单阅读答案篇一:母亲的账单阅读答案1.羞愧万分蹑手蹑脚怦怦直跳如愿以偿2.小彼得帮妈妈做了些生活中的小事,如取生活用品、送信件到邮局等小彼得写账单只是为了炫耀他自己在父亲的影响下似乎成了一个小商人3.选(3)4.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5.因为小彼得从妈妈写给自己的账单里明白了母亲的对自己无私的爱与奉献以及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惭愧与自责.6.读完这篇短文,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母亲对子女的奉献都是无私的.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学会很懂事的去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是一个叫冰枫的男孩,前几天,我晚自习回家,被一辆大卡车撞死了,司机将我的尸体抛入了路径边的小河里,然后逃走了。
你看见了这条消息后,请将她发给4个论坛,如果没有发,你的妈妈会在1个月后被车撞死,你的爸爸会得绝症,如果你照着上面做了,在5天后,你喜欢的人也会喜欢你,对不起大家不无意中看评论看到了这个吓死我了。
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害怕!所以只能乱发了`!对不起啊`!我真不想害人的(转发的)!ee.羞愧万分蹑手蹑脚怦怦直跳如愿以偿2.小彼得帮妈妈做了些生活中的小事,如取生活用品、送信件到邮局等小彼得写账单只是为了炫耀他自己在父亲的影响下似乎成了一个小商人3.选(3)4.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5.因为小彼得从妈妈写给自己的账单里明白了母亲的对自己无私的爱与奉献以及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惭愧与自责。
6.读完这篇短文,我... ppp147789963 2014-12-01 .羞愧万分蹑手蹑脚怦怦直跳如愿以偿2.小彼得帮妈妈做了些生活中的小事,如取生活用品、送信件到邮局等小彼得写账单只是为了炫耀他自己在父亲的影响下似乎成了一个小商人3.选(3)4.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5.因为小彼得从妈妈写给自己的账单里明白了母亲的对自己无私的爱与奉献以及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惭愧与自责。
6.读完这篇短文,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母亲对子女的奉献都是无私的。
篇一:母亲的账单阅读答案1.羞愧万分蹑手蹑脚怦怦直跳如愿以偿2.小彼得帮妈妈做了些生活中的小事,如取生活用品、送信件到邮局等小彼得写账单只是为了炫耀他自己在父亲的影响下似乎成了一个小商人3.选(3)4.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5.因为小彼得从妈妈写给自己的账单里明白了母亲的对自己无私的爱与奉献以及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惭愧与自责.6.读完这篇短文,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母亲对子女的奉献都是无私的.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学会很懂事的去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是一个叫冰枫的男孩,前几天,我晚自习回家,被一辆大卡车撞死了,司机将我的尸体抛入了路径边的小河里,然后逃走了。
你看见了这条消息后,请将她发给4个论坛,如果没有发,你的妈妈会在1个月后被车撞死,你的爸爸会得绝症,如果你照着上面做了,在5天后,你喜欢的人也会喜欢你,对不起大家不无意中看评论看到了这个吓死我了。
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害怕!所以只能乱发了`!对不起啊`!我真不想害人的(转发的)!ee.羞愧万分蹑手蹑脚怦怦直跳如愿以偿2.小彼得帮妈妈做了些生活中的小事,如取生活用品、送信件到邮局等小彼得写账单只是为了炫耀他自己在父亲的影响下似乎成了一个小商人3.选(3)4.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5.因为小彼得从妈妈写给自己的账单里明白了母亲的对自己无私的爱与奉献以及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惭愧与自责。
6.读完这篇短文,我... ppp147789963 2014-12-01 .羞愧万分蹑手蹑脚怦怦直跳如愿以偿2.小彼得帮妈妈做了些生活中的小事,如取生活用品、送信件到邮局等小彼得写账单只是为了炫耀他自己在父亲的影响下似乎成了一个小商人3.选(3)4.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5.因为小彼得从妈妈写给自己的账单里明白了母亲的对自己无私的爱与奉献以及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惭愧与自责。
6.读完这篇短文,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的母亲对子女的奉献都是无私的。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学会很懂事的去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母亲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账、邮、局等8个字,会写“账、款”,会读“账单款项邮局主意索取羞愧万分塞进”等词语。
2、通过两次比较0与60的大小,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彼得写账单的原因,体会彼得羞愧万分的心情。
懂得要主动帮父母做事。
教学重点:
1、会写“账、款”。
2、通过两次比较0与60的大小,体会母爱的无私、无价与伟大。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彼得写账单的原因,体会彼得羞愧万分的心情。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母亲的账单》(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字词,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了。
(投影出示:账单、彼得、报酬、索取、收款、羞愧、邮局、餐盘、塞进)开火车读一生一词后随意指读。
3、非常棒,你能从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1至2人互相补充完整概括:这篇文章主要讲商人的儿子彼得给母亲开出一张账单向母亲索取报酬,母亲也写了一份账单使儿子受到教育的事)。
4、孩子们,看来用关键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你们已经基本掌握了。
这篇文章就是围绕账单来展开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账单)一共有几份账单?(2份)都是谁的?(板书母亲、彼得)
5、我们先来看看彼得的账单。
(投影出示彼得的账单)请大家轻声读这张账单。
账单中一共有几项款项?(4项)老师调换一下它们的顺序行吗?(投影调换顺序)(生思考后回答可以)为什么?(调换顺序后不影响内容先说谁都可以)对,像这样不分先后的分句,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这里用;隔开(圈出分号)在读的时候停顿的比逗号长一些,比句号短一些。
试着读一读这张账单要读出并列关系的感觉,注意停顿。
6、彼得给母亲开出账单向母亲要钱,知道他要多少钱吗?(生汇报说不准确师补充介绍芬尼)60芬尼才3元钱,多不多?(不多)对啊,看小彼得做了这么多事情才要这么一点点钱他的种种做法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你认为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把想好的这个词写在老师发的卡片上。
(学生准备黑色水彩笔,师准备卡片)
7、(把学生写好的卡片整理归类贴在黑板上,简单统计一下大家的观点。
)我们都没有见过彼得,但为什么彼得会给我们留下这样或那样印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在文中找找答案。
(出示阅读指南:1、读一读:默读全文,找出能证明你的观点的段落或语句。
2、画一画:标出重点词语。
3、说一说:结合重点词语的意思,谈谈自己的体会。
)
温馨提示: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准备汇报。
8、请大家看阅读指南。
找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师随机解释:比如刚才彼得给你留下的印象是聪明,你就通过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的哪个词能证明你的想法。
自己想好了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再汇报)在第一个孩子汇报的时候可以追问一下:能不能把你刚才说的理由用上“因为…所以”帮他补充,后面汇报的孩子也试着这样说说。
9、(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随时进行互相的补充并进行朗读指导。
)评价:说的真不错,真有道理,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读得真好!大家也像他一样读一读这段。
(此处重点处理2自然段和9自然段)当第一个孩子汇报的时候归纳一下方法:我们要想学懂一个自然段,要先读一读,再找到这段中的重点词语,结合词语的意思或是联系上下文谈出自己的理解,再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最好能背诵下来。
10、当学生提到9自然段的时候,投影出示(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他悄悄地走到母亲身边,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口袋里。
)把“悄悄地”去掉行吗?“塞进”换一个词(放进)行不行?为什么?(这两个词能看出彼得当时很后悔不好意思)看来这两个词用得非常准确,能让我们一下子就体会到彼得当时的心里想法,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看看谁能读出小彼得当时的心情)学生练读,指导、纠正。
11、是什么让聪明、能干、听话的小彼得如此羞愧呢?(母亲的账单)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母亲的账单。
(投影出示母亲的账单)
12、对比观察两张账单有什么不同?(十年,0芬尼)师生配合读母亲的账单!是啊,十年啊,十年是120个月,十年是3650多天,是87600多个小时,为了能让彼得的十年生活过得幸福,他的妈妈会有怎样辛勤的付出呢?(播放《天之大》)
13、(投影出示,同时师读:
彼得读着读着,不禁想起十年来妈妈为他洗过的的衣服是那么干净;
想起十年来妈妈的怀抱是那么温暖;
想起十年来妈妈做的饭菜是那么可口;
能帮彼得把它补充完整吗?想起过生日时,————————————————;
想起生病时,—————————————————;
想起天冷时,—————————————————;
想到自己有一点点进步时,————————————)
14、学生汇报,说得真好,我们跟彼得同岁,我们的母亲也跟彼得的妈妈一样为我们默默地付出了十年!孩子们拿起你们手里的笔也来写写你的母亲都为你做过哪些令你感动的事吧。
(投影出示:当你————————————时,妈妈—————————————)每个人只写一条,(发纸条写)
15、写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挑选有代表性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上。
读一读这些同学写的内容,每个人写一句话放在一起就凑成了一段话。
这些语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应该用什么符号连接?(分号)再读体会。
16、刚才大家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妈妈付出了这么多,向我们要了多少钱?(0,不要钱)那么此时此刻这个0可以换成什么?(爱)什么样的爱?(无私,无限,无价)板书无私
17、母亲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无价的爱,而且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边,而生活中还有这样的时刻,请看(投影出示照片)这些特殊的时刻这个0又可以换成——(无畏)
18、指板书,如果母亲的账单还款期限是一辈子,那么就请同学们用一生去记住母亲的每一点一滴的付出,用你的一生去回报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