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赏冰心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冰心诗四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九单元“诗歌赏鉴”章节,详细内容为冰心的四首诗:《母亲》、《童年》、《中秋夜》、《假如我是一片云》。
四首诗均为冰心早期的作品,展现了其对亲情、童年及人生的独特感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冰心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四首诗的主题思想。
2. 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品味四首诗的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把握四首诗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
重点:学习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冰心的照片及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诗歌赏鉴(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四首诗,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阅读,概括四首诗的主题思想。
(3)教师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比喻、象征、排比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1)选取《母亲》一诗,分析其主题思想及艺术手法。
(2)讲解《童年》一诗中比喻的运用,如“童年是梦中的花”。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选取一首诗进行鉴赏,从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5. 互动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运用到其他诗歌的阅读中?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冰心诗四首2. 板书内容:(1)四首诗的题目及主题思想(2)诗歌艺术特色:比喻、象征、排比等(3)鉴赏方法: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选取一首你喜欢的冰心诗歌,分析其主题思想。
(2)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写一篇关于冰心诗歌的短评。
2. 答案:(1)主题思想分析示例:诗歌:《中秋夜》分析: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短评示例:冰心诗歌的韵味短评:冰心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冰心阅读教学设计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广受学生喜爱。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冰心作品的理解,本文将为你设计一节关于冰心阅读的教学活动。
活动名称:探索冰心的世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冰心作品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活动步骤:一、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冰心的生平和代表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对冰心作品的阅读和研究。
二、小组阅读(3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冰心的短篇小说进行阅读。
2.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认真阅读完整篇小说,然后进行讨论。
讨论的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
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阅读的小说,分享他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文学鉴赏(30分钟)1. 教师选择一个冰心的短篇小说,并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重点解读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等。
2. 提问学生,引导他们对故事中的细节和隐含意义进行思考和讨论。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写作实践(40分钟)1. 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冰心作品,进行写作实践。
可以选择写读后感、改编故事情节、或者创作一个新的故事。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冰心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品分享(2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
可以选择口头演讲、朗读、或者展示自己的作品。
2. 全班一起欣赏和评价每个学生的作品。
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六、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阅读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评价:本教学活动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阅读讨论和个人表达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启发,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评价方面,可以根据小组讨论和个人作品的质量、口头表达的流利程度以及对冰心作品的理解程度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果。
《走进冰心阅读赏析课》教学设计马城中心小学顾彩云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名篇经典的兴趣,掌握阅读一本大书的方法。
(2):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感受冰心奶奶弘扬的“童心、母爱、自然”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博大情怀。
(3):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能初步欣赏冰心作品典雅、隽永、清丽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阅读一本大书的方法,能入情入境感受冰心奶奶高雅的人格魅力,恬淡的赤子情怀,清新、凝练的语言风格。
学习策略:课件展示、音乐熏陶、交流感悟、抢答填读书卡。
学习流程:一:音乐熏陶,创设情景。
1、配乐朗诵:(茉莉花)一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二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冰心——《繁星》2、谈话激趣:喜欢吗?今天,我们就来赏析冰心奶奶的作品《红莲》。
二:走近作家,了解作家的成长背景和作家作品。
要走近冰心奶奶的作品,还是让我们先近距离了解作家。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收集关于冰心奶奶的资料, 现在,老师想通过抢答来考考大家,好吗?1、抢答:你心目中的冰心奶奶是怎么样的?①冰心(1900-1999),被称为文坛的世纪老人,原名谢婉莹,福建省长乐人,于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
②冰心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
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孕育了冰心,家庭的开明、和谐,铸就了冰心恬静、纯情的性格,让冰心拥有幸福的人生。
③1923年,冰心出国留学,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
192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于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2、欣赏课件,看看冰心奶奶有哪些著作?①冰心一生创作颇丰,有小说集《超人》等;诗歌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往事》(散文曾被称为“冰心体”)等;译作如黎巴嫩凯罗.纪伯伦的《先知》,印度泰戈尔的《园丁集》及戏剧集多种。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诗歌赏鉴”,具体内容包括冰心的四首诗:《繁星》、《春水》、《母亲》、《纸船》。
四首诗歌均为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冰心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四首诗歌的基本内容、主题及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家人、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四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冰心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由朗读四首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 诗歌解析:(1)繁星:分析诗中描绘的星空景象,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2)春水:讲解诗中描绘的春水景象,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母亲:探讨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体会亲情。
(4)纸船:分析诗中的寓意,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例题讲解:以《繁星》为例,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表达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冰心诗四首2. 内容:繁星:星空、热爱自然春水:春水、热爱生活母亲:亲情、思念纸船:寓意、向往美好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四首诗歌的艺术特色,选择一首进行鉴赏。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冰心诗歌的认识。
2. 答案:(1)示例:《繁星》这首诗通过描绘璀璨的星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歌采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2)答案开放,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四首诗歌,使其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了审美情趣。
冰心作品《梦》原文赏读冰心作品《梦》原文赏读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以前,她父亲常常带她去参与那军人娱乐的宴会。
朋友们一见都夸奖说,"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今年几岁了?"父亲先一面答应着,临走时才微笑说,"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她会打走队的鼓,会吹召集的喇叭。
知道毛瑟枪里的机关。
也会将很大的炮弹,旋进炮腔里。
五六年父亲身畔无意中的训练,真将她做成很矫健的小军人了。
别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却一点都不爱。
这也难怪她,她的四围并没有别的女伴,偶然看见山下经过的几个村里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裳,裹着很小的脚。
匆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
而且她也不把这些印象,放在心上。
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事,是何等的琐碎烦腻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的军官,在剑佩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的一同举起杯来,祝中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的眼泪呢?她这梦也应当到了醒觉的时候了!人生就是一梦么?十岁回到故乡去,换上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姊妹群中,学到了女儿情性:五色的丝线,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计的;香的,美丽的花,是要插在头上的;镜子是妆束完时要照一照的;在众人中间坐着,是要说些很细腻很温柔的'话的;眼泪是时常要落下来的。
女孩子是总有点脾气,带点娇贵的样子的。
这也是很新颖,很能造就她的环境--但她父亲送给她的一把佩刀,还长日挂在窗前。
拔出鞘来,寒光射眼,她每每呆住了。
白马呵,海岸呵,荷枪的军人呵......模糊中有无穷的怅惘。
姊妹们在窗外唤她,她也不出去了。
赏读《冰心作品精选》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沈晓燕【教材解读】《冰心作品精选》一书精选冰心的部分诗歌、散文、小说,这是一幅爱的全景图。
点点滴滴爱的光芒汇聚成一束爱的力量,驱走阴霾,点亮希望。
在书中,我们能领悟到爱的温馨,体味到女作家冰清玉婉的心灵。
灵动的文字如一阵清风,掠过心扉,荡起圈圈涟漪。
一种纯美的享受、一种智慧的启迪。
【设计理念】1.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冰心作品精选》,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主题与风格。
2.通过展示、朗读、交流,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细腻的语言、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赏读过程】一、课前谈话创设氛围1.咱们班的孩子很喜欢读书。
每当中午走进教室看到你们专心读书的样子,感觉朴素的教室溢满书香。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也喜欢读书,并且记录下各种读书感悟。
谁来说说?2.学生:(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3.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课件出示。
这是世纪老人冰心的读书感悟,也是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我们用心去读一读!上课!【设计意图】:本课是读书交流课,课前引导学生交流有关读书名句,既可以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同时也为本可的学习铺陈基调。
二、导入主题了解概况1.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认真品读了《冰心作品精选》。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冰心,走进她描绘的清新、温情、智慧的世界。
(出示照片)2.对于冰心,咱们有多少了解呢?(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分别从冰心的笔名、生平、作品等方面引说。
【设计意图】:作者与其作品风格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读书前了解作者,有助于更好地解读作品。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冰心的作品赏析(5篇)第一篇:冰心的作品赏析一、《两个家庭》是冰心在1919年9月发表的第一篇小说,通过“我”的视角,展示了两个家庭截然不同的生活图景:一个家庭杂乱无章,儿啼女哭,生活矛盾尖锐,导致学成归国的丈夫顶不住环境的压迫,而抑郁致死。
另一个家庭,处处洁净规则,温馨和谐,孩子天真活泼,有良好的教养。
造成两个家庭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家庭主妇的文化教养不同,在当时普遍重男轻女的社会背景下,超前地较早提出了女子受教育的重要问题。
从家庭走向广阔的社会,直面黑暗的现实。
冰心创作了《斯人独憔悴》,围绕着国难问题,展开父与子两代人的矛盾冲突,进而揭发军阀官僚卖国投降的行径,暴露封建家庭的专制和腐朽,反映了青年不能自由参加爱国运动的苦恼。
由于作品涉及当时社会生活中极其现实的问题,触发读者“蹙眉顿足骂旧家庭的坏处”和思考对社会的改良,因而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
报纸发表了评论,学生剧团将它改编为三幕话剧,在戏院公演,顿时冰心的名字受到文学界的注目。
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冰心的成名作。
接着,冰心又创作了抨击封建包办婚姻的《秋雨秋风愁煞人》。
一个聪慧明丽的少女,一心向往中学毕业后再入大学,研究高深的学问,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可是在“父母之命”下,被迫嫁给了一个纨绔公子的表兄,过着比囚徒还难受的生活,失去了人生的乐趣。
同时期,另一篇有影响的小说是《去国》。
揭示爱国知识青年同腐败政府的矛盾。
小说的主人公英士,学成归国,一心要用所学的科学技术建设祖国,可是回国后,满目所见,百业凋零;充耳所闻,皆是政府的腐败,社会的污浊。
军阀混战,国库空虚,建设事业无人过问。
空怀报国之心,无处施展才干,不得不应外国的聘请,再度去国。
作者把学习成绩优异,满怀豪情回国的留学生的遭遇,放在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了共和政府的历史背景上展开,深刻反映了无数先烈为之抛头颅、洒鲜血的辛亥革命的失败,揭露了北洋政府的昏庸。
对人才外流的忧愤、沉痛之情,贯穿全篇。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单元“现代诗歌欣赏”,具体章节为“冰心诗四首”,详细内容包括《母亲》、《童年》、《寂寞》、《晚霞》。
通过对这四首诗歌的深入学习,让学生感受冰心诗歌的韵味,了解其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四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冰心诗歌中对亲情、童年、自然等方面的美好表达,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冰心诗歌的艺术特点,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冰心的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冰心诗歌的韵味,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四首诗歌,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例题讲解:(1)分析《母亲》一诗中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探讨《童年》一诗中,冰心如何通过描绘童年生活表达对童年的怀念。
4. 随堂练习:(1)学生仿写一首以“亲情”为主题的诗歌。
(2)学生选取一首诗歌,进行朗诵表演。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母亲:亲情、感恩2. 童年:怀念、纯真3. 寂寞:孤独、思考4. 晚霞:自然、美好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母亲》一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母亲的伟大形象,让人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冰心诗四首,让学生感受到了冰心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冰心《纸船》原文阅读及作品欣赏《纸船》作者: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纸船》赏析:《纸船》是冰心1923年去国留学途中在海船上写的一首诗,副标题为:寄母亲。
讴歌母爱、童真与大自然,是冰心早期文学创作的三大主题。
写于船上的《纸船》,是冰心面对大海,以赤子之心,寄情于慈母的诗作,虽只三小节十一行,却把“三大主题”都融汇于其中了。
冰心出身在一个富裕、融和、充满温馨的家庭,自幼沉浸于天伦之乐和手足之情中,从孩提到成人,她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爱抚和关照,如今孑然一身离家万里、远涉重洋去异国他乡求学深造,这对感情极重、眷恋家庭的冰心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的痛苦。
她乘“约克逊克”船启程后,在途径日本国的三天航行中,每天都独自一人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凭栏远眺,脚下的滚滚波涛,更加激起她对烟台儿时生活的回忆和对母亲的萦念。
船抵横滨码头时,她在船舱里接连写下三首思念母亲的诗,《纸船》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首诗里,诗人凭借叠纸船嬉水这种孩提时常玩的游戏,遥寄自己对母亲的怀恋,亲切自然地创造出一种梦幻似的悱恻的意境,不禁令人凄然泪下。
全诗分三小节。
第一节,写行动:我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接连两个“留着”,不仅形成了诗韵的旋律感,也使诗人执著的情感得以强化。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与前两句衔接,这“一只一只”,自然是说船儿虽小而数量却多,体现出诗人这一行动的意切情真。
第二节,写意愿。
前两句: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乍看似写自然环境的无情干扰,其实是表达诗人内心的痛楚。
她知道,自己此去,与亲人将相隔万里,短期内是无法相聚的。
《冰心》阅读答案(精选8篇)《冰心》阅读答案篇1冰心(1920xx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编整理了《冰心》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冰心①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
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世间。
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②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
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
动荡和苦难,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
饱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
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
③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象。
母亲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
冰心曾在诗中向造物者祈求,倘若生命中只有一次“极乐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 (《春水》)④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
人类各式各样的爱中,母爱最纯真、也最伟大。
母亲对儿女之爱无须特意表现,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
子女对于母亲之爱的怀想与礼赞也如此。
这是排斥了一切势利考虑之后的无私、无邪、无欲的高贵情感。
冰心从母爱出发,推己及人,以一片婉转女儿心,传达出人间的万种柔情。
⑤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宽广胸襟可以装下世间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
它静如明镜,动有狂澜。
在它碧波万顷的宁静中,包蕴着震天撼地的伟力。
冰心诗四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冰心诗四首》。
具体包括《母亲》、《童年》、《故乡》、《小草》。
通过学习这四首诗歌,使学生了解冰心的诗歌创作风格,感受其对亲情、童年和故乡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冰心诗歌中对亲情、童年和故乡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感受冰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诗歌,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母亲的诗歌朗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氛围。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四首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感受冰心诗歌的风格。
3. 讲解诗歌: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分析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冰心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感悟。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歌,分析其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创作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诗歌。
六、板书设计1. 母亲:亲情、关爱、付出2. 童年:快乐、纯真、回忆3. 故乡:乡愁、思念、热爱4. 小草:坚韧、生命力、希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母爱”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不少于八行。
2. 答案示例:母爱如阳光,温暖我心房;母爱如清泉,滋润我成长;母爱如灯塔,指引我前行;母爱如磐石,守护我人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冰心诗歌的情感内涵,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学生拓展: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新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赏冰心作品》精品教案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回顾学习方法
回顾在学习《海伦凯特》时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
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
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挖掘已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
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推荐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
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五、推荐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推荐名段。
(课件展示)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
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六、总结,留有余味,学生回味,细听。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师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爱”中。
冰心的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