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在腹部手术应用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发布时间:2021-11-30T08:46:43.39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8月15期作者:张世龙通信作者郭海燕杨蓉杨文芳谢文娟张莎[导读]张世龙通信作者郭海燕杨蓉杨文芳谢文娟张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麻醉科;甘肃武威733000)[摘要]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45),实验组(n=45)。
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的临床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躁动、神经瘙痒)。
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后,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2.25±1.04)min,明显快于对照组(6.55±2.56)min,(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55±0.32)h,明显低于对照组(2.36±1.32)h,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与腹部手术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麻醉后恢复时间,同时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减少,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目的是消除疼痛,减轻应激反应。
全身麻醉可以抑制患者中枢神经,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神志和疼痛感消失,手术可以顺利进行。
硬膜外麻醉可以使患者手术部位疼痛消失,牵拉反应减弱。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也可以多种麻醉方式组合使用。
麻醉方式的不同,麻醉达到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1]。
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研究时间段内自愿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微泵持续输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微泵持续输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部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39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9例,间断硬膜外注药+全身麻醉;试验组20例,微泵持续硬膜外注药+全身麻醉。
测定麻醉前、注局麻药后、气管插管前后map、hr、cvp的变化;观察两组硬膜外麻醉效果。
结果:与麻醉前相比,对照组在首次注局麻药后30min内和追加维持量15min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维持麻醉期各时点稳定。
cvp变化与血压变化相似。
两组在注局麻药后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 >0.05)。
两组在气管插管前后cvp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微泵持续输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部手术安全、可靠。
关键词:持续输注,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10-01持续硬膜外输注是使用微量输液泵将预计量局麻药匀速注入硬膜外腔。
已有多种研究证实,该方法要比间断追加药物法,其血药浓度明显低[1~2]全身麻醉下不易观察局麻药的中毒症状,故持续硬膜外输注的低血药浓度即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
本研究旨通过观察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了解微泵持续输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择期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20~55岁,平均(34.7±10.5)岁。
asa ⅰ-ⅱ级,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史。
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9例,间断硬膜外注药+全身麻醉;试验组20例,微泵持续硬膜外注药+全身麻醉。
1.2 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
开放静脉,第1小时以15min/(kg.h)输入乳酸林格液,继以10ml/(kg.h),并视术中情况输血或血定安。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硬外麻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体会凌建忠;胡志成;刘号;张小琴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2(033)027
【摘要】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硬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连硬外麻组(A组)、单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硬外麻组(C组)各20例.结果:三组患者在麻醉开始后30 min SBP、DBP、MAP及HR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但C 组患者的SBP、DBP和MAP下降幅度较B组、A两组有显著改变 (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硬外麻在上腹部手术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5830-5831)
【作者】凌建忠;胡志成;刘号;张小琴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麻醉科,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麻醉科,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麻醉科,江苏,扬州,225009;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麻醉科,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体会 [J], 胡卫文
2.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连硬外麻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J], 凌建忠;胡志成;刘号;张小琴
3.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J], 许登平
4.单纯全麻与全麻加硬膜外麻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J], 郭学文
5.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体会 [J], 胡卫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V ol.26 No.S2 November .2020莫匹罗星预防创面感染。
患儿初期创面为2×2 cm 经过对症处理后7天渗出及分泌物明显减少,但表面仍有黄色软痂皮。
16天后痂皮脱落肉芽组织增厚,创面减小至1.3×1.3 cm 。
28天后创面结痂基本愈合效果比预期理想,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先天性皮肤缺损和先天性面神经麻痹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畸形,随着患儿的生长还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神经运动发育落后,特殊的面容可能会造成患儿出现心理及行为问题,害羞、抑郁、甚至攻击行为。
所以随访工作尤为重要,需对该类患儿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适当给予干预。
虽然此病发生率低但是处理起来仍然较为棘手,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案,还需要继续研究和不断地发展创新,在不久的将来相信一定会有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参考文献[1] AlexandrosB,DimitriosG ,EliasA,etal.Aplasia cutis congenital:Two case repor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literature[J].SurgNeurol Int,2017,8:273 [2] 李鑫,王贤书,杨志国,等.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二例[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16):1301-1302. [3] 梁茜.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患儿的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219-220.[4] 刘燕,邱林,傅跃先,等.38例先天性皮肤缺损创面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66-68[5] 黄金柳.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3):161-168 [收稿日期:2020-07-23]经验交流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冯喆,吕浩△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北京 100048[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选取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对比患者临床指标。
结果:研究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更少;研究组围术期期间生命体征波动幅度更小;研究组麻醉恢复用时更短,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麻醉效果的优化,其为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腰硬联合麻醉;静脉全身麻醉;临床指标;药物剂量在妇产科临床治疗期间,腹腔镜的提出与应用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其有利于促进广大女性健康的进一步保障。
为了确保患者手术工作的顺利进行,医务工作者对于患者麻醉方案进行了分析,其促进了麻醉工作的多元化发展[1]。
本文针对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选取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年龄25~66岁,平均(44.15±3.65)岁;研究组年龄27~68岁,平均(44.20±3.77)岁。
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静脉全身麻醉,相关内容如下:在术前30min使用苯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5mg)进行肌内注射。
在静脉通路建立完毕后,使用阿曲库铵(2mg/kg)、丙泊酚(0.8mg/kg)、芬太尼(3ug/kg)以及咪唑安定(0.05mg/kg)进行麻醉诱导并置入喉罩。
1.2.2 研究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相关内容如下:在患者L2至L3椎间隙进行穿刺位置的选择,采用左布比卡因对患者进行蛛网膜下腔注射[2]。
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在腹部手术应用体会
麻醉医生的任务不仅是完成手术麻醉,整个围麻期的管理以及如何配合外科医生积极治疗患者,使手术患者在麻醉后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机体内环境进入术后恢复期,是麻醉工作关注的重点。
尽管实验研究提供了静脉麻醉药使用的指标剂量,但由于药物合同的效应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刺激需要不同的药物浓度,以及不同的静脉麻醉药之间存在不同的相互作用。
因此临床麻醉需要细致地分析患者情况,选择比较适宜的麻醉方法,调整用药,以便达到预期目的。
资料与方法
选择胃癌患者30例分成两组,每组15例。
ASA Ⅰ~Ⅱ级,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5~60岁,GEA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GA组单独采用全麻。
术前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内分泌、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Ⅱ组为静吸复合全麻,两组术前分
别与阿托品05mg、地西泮10mg肌注。
GEA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
患者入室采取左侧卧位作T8~9或T9~10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
并注2%利多卡3~4mg以确定麻醉平面,然后再开始全麻诱导。
药物:咪达唑仑5~6μg/kg,异丙酚15~2mg/kg,维库溴铵
01mg/kg,芬太尼2~3μg/kg,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
潮气量8~10mg/kg,呼吸频率10~12次/分,呼吸比1:2。
维持PACO2在正常范围。
切皮前15分钟根据患者情况予0375%耐乐品(进口啰哌卡因)3~8ml,确保硬膜外腔阻起效,术中维持麻醉为每间隔1小时左右硬膜外腔给药3~5ml行硬膜外腔阻滞来镇痛。
芬太尼、维库溴铵每隔30~50分钟追加1次,用量分别为005mg/次和2mg/次,丙泊酚静脉微泵调速2~3mg/(kg·小时)。
术毕,待患者呼吸恢复给新斯的明和阿托品分别为1mg、05mg拮抗。
待患者清醒,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吸痰拔除气管导管,同时PCEA开启。
GA全麻组诱导同上,术中以芬太尼1μg/kg、维库溴铵4μg/kg静注及丙泊酚静脉微泵调速4~6mg/(kg·小时)、异氟醚1%~2%雾化吸入维持麻醉。
术毕采用新斯的明及阿托品拮抗。
待患者清醒,吸痰拔除气管导管,同时开启PCA。
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入量、失血量无明显差异。
GEA组在诱导插管及整个手术过程中,应激反应明显比GA组要轻;在观察指
标上表现为:GEA组术中心率、血压变化较GA组小;由于术中硬膜外的镇痛作用,GEA组全麻药物的用量明显少于GA组,腹膜缝合完毕后即可停用全麻药物,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及完全清醒较GA组快。
在拔管过程中,患者因疼痛刺激出现烦躁或情绪异常的几率小于GA组。
讨论
麻醉后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
本研究依据患者的临床体征及血压、心率来判断麻醉深度,术中根据心率、血压来调节麻醉药物用量。
结果显示两组麻醉诱导后血压均明显降低,插管后升高,但单纯全麻组较基础值高,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切皮时单纯全麻组血压、心率较基础值及全麻硬膜外阻滞组高。
单纯全麻只能抑制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对大脑皮质的投射系统,而不能有效阻断手术区域伤害性刺激向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传导,从而使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分沁增加[1,2],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为保持术中良好肌松,术野无痛及抑制肾上腺一髓质系统兴奋,势必加大麻醉药物用量,易导致术毕清醒及呼吸恢复延迟;而一旦患者清醒,如镇痛不完善,又可因伤口疼痛引起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
选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利用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阻断阻滞区的伤害刺激向交感神经低中枢的传导、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同时发挥全麻充分抑制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对大脑皮层的投射系统,达到优势补的作用,有利于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3]。
本结果显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术后呼之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纯全麻组,拔管后20分钟OAA/S评分亦优于单纯全麻组,提示其苏醒较后者快而完全。
大量研究证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明显减少全麻药用量,使手术后患者苏醒时间短,肌松恢复快[4],在本结果中也得到体现。
而从术后
情况来看,单纯全麻组拨管期及术后并发烦躁的比例385%,较全麻复合硬外膜麻阻滞组(123%)多。
患者因疼痛刺激出现烦躁或情绪异常的几率小于GA 组。
在排除病理因素的情况下,患者苏醒期烦躁应同时存在手术伤口疼痛及不满意的意识恢复两个因素,使得患者对周围环境不能完全配合和听从指令,并在强烈刺激下(如疼痛、拔管)而出现极端的精神状态。
GEA组由于苏醒较完全,能听从指令,且因硬膜外腔长效局麻药的使用,使术后伤口开始出现疼痛的时间明显延长,故拔管期术后烦躁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陈惠荣,李军,刘永勤.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95.
2王显春,赵国庆,王丽春.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围术期儿茶酚胺的影响
[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6,12:250.
3张绍刚,潘熊熊,钱燕宁.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及术后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及循环、呼吸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9:781.
4Peters,spencers,Troyw.Does epidural anesthesia have general anes-thetic effects [J].Anesthesiology,1999,91: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