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持人班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18 KB
- 文档页数:3
小主持人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主持人培训教程》第三章“发声与表达”,详细内容涉及声带保护与科学用声方法、语音发声技巧、情感表达与感染力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用声方法,保护声带,提高发音质量。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语音表达能力,准确传达信息。
3. 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感染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感表达与感染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科学用声方法、语音发声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扩音设备、话筒、示范音频。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优秀主持人开场白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主持人发声与表达的兴趣。
2. 理论讲解:a. 介绍声带保护与科学用声方法。
b. 讲解语音发声技巧,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发音。
c. 分析情感表达与感染力的培养方法。
3. 实践演示:a. 教师现场示范正确的用声方法,让学生模仿学习。
b. 通过示例句子,讲解语音发声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c. 播放示范音频,让学生感受情感表达与感染力,并进行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进行发声练习,相互评价,教师指导。
b. 学生选取一段文本,进行情感表达练习,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科学用声方法a. 声带保护b. 正确的发音姿势c. 呼吸控制2. 语音发声技巧a. 声母、韵母、声调b. 发音要领3. 情感表达与感染力培养a. 情感融入b. 语言节奏c. 表情动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选择一段文本,进行情感表达练习,录制音频。
2. 答案:a. 发声练习:要求发音准确、清晰,声带不过度疲劳。
b. 情感表达:要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感染力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专业主持人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行业发声与表达技巧。
b. 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情感表达与感染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科学用声方法、语音发声技巧。
小主持人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小主持人课程,教材选用《小主持人训练教程》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程主要学习主持人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语量的控制,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语速、语量的控制。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在公众场合的主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主持人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的运用。
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PPT、音响设备、话筒学具:教材《小主持人训练教程》、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参加一个假想的综艺节目,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主持人的角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主持人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语速、语量的控制,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
3. 实例分析:播放一段优秀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视频,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口语表达技巧,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4. 练习环节:学生分成小组,按照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给予鼓励。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段主持稿,并背诵下来,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持人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1. 语音:清晰、准确、富有感染力2. 语调:恰当、自然、富有节奏感3. 语速:适中、流畅、不急不缓4. 语量:适中、饱满、不累赘5. 词汇运用:恰当、丰富、生动6. 句式运用:灵活、多变、得体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编写一段主持稿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主持人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例分析和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词汇和句式的运用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元旦小小主持人教案教案: 元旦小小主持人教案篇一:元旦小小主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元旦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元旦的认识与热爱。
2. 培养学生主持人的基本能力,提高其口才和表达能力。
3. 学会撰写和组织元旦主持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如何撰写与组织元旦主持词。
2. 如何以主持人身份负责主持元旦活动。
3. 学生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一些关于元旦的资料和图片,以便学生了解元旦的由来和意义。
2. 准备一些元旦相关的活动,如歌曲、舞蹈等,以供学生主持。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元旦知识普及1. 展示元旦的图片,介绍元旦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元旦的重要性。
2.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元旦的认识与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活动二:主持词的撰写和组织1. 解释主持人的职责与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主持人在元旦节庆活动中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准备的资料,撰写一份主持词,内容可以包括向来宾致辞、介绍活动流程等。
3. 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每组选派一名学生作为主持人,给其他同学做示范。
活动三:主持元旦活动1. 安排学生轮流担任小小主持人,负责指导大家参与元旦活动。
2. 学生主持元旦庆祝活动,可以包括唱歌、跳舞、朗诵等环节。
3. 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1.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加深了对元旦的认识与热爱,学会了成为一名小小主持人。
2. 学生在主持人的角色中锻炼了口才和表达能力,提高了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3. 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参与。
4. 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对学生表现的点评和肯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小主持人教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主持技巧,如清晰发音、流畅表达、适当语速等。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主持稿。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主持人的基本素养与发音练习学习主持人的基本素养,如仪态、表情、语言表达等。
进行发音练习,纠正方言发音,提高普通话水平。
2. 第二课: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与情感传达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进行情感传达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
3. 第三课:主持人的现场应变与互动技巧学习如何在主持过程中应对突发状况,进行现场应变。
练习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技巧,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4. 第四课:主持人的节目策划与组织能力学习如何策划和组织一个节目,包括主题确定、内容安排等。
进行节目策划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5. 第五课:主持人的礼貌用语与场合应对学习主持人在不同场合下的礼貌用语和应对方式。
进行场合应对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主持技巧和相关知识。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各种主持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 学生能够在舞台上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主持能力。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主持稿,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括主持技巧和相关知识的讲解。
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课后复习。
3. 录音机、话筒等音响设备,用于发音练习和现场表演。
4. 视频资料,供学生学习参考。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儿童节目主持特别技巧学习儿童节目主持的特殊技巧,如吸引儿童注意力、互动游戏设计等。
进行儿童节目主持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的儿童节目主持能力。
7. 第七课: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学习如何与嘉宾进行有效互动,包括提问、引导等技巧。
小主持人教案设计详案【小主持人教案设计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主持人的基本职责及技巧要求,掌握小主持人的表演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在公众场合中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主持人行业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主持人的基本职责及技巧要求;2. 掌握小主持人的表演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在公众场合中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播放一段小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主持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什么?要具备哪些能力和技巧?2. 学习新知(15分钟)(1)给学生播放一段小主持人主持节目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表演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
(2)向学生详细介绍小主持人的职责,并列举一些小主持人需要具备的能力和技巧,如口齿清晰、表情自然、声音响亮、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3. 合作探究(30分钟)(1)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小主持人,并准备一个简短的主持稿件。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主持稿件的表演,并互相给予反馈和建议。
4. 总结提升(15分钟)(1)学生进行小主持人角色扮演,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当小主持人,并将之前准备的主持稿件表演出来。
(2)其他同学和老师给予正面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展示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将学生表演的精彩片段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并大家一起评价和分享各组的表演。
六、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1. 教学资源(1)具备主持人扮演角色的视频素材;(2)学生个人准备的主持稿件;(3)学生小组准备的主持演绎材料。
2. 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2)评价学生在主持人扮演中的表演技巧;(3)评价学生在语言表达中的流利程度和口齿清晰程度。
幼儿园小主持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主持人教材》的第二章“声音的魅力”,具体内容包括声音的发声原理、如何运用气息、声音的抑扬顿挫以及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声音的发声原理,学会如何运用气息。
2. 培养幼儿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在表达过程中,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抑扬顿挫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
教学重点:声音的发声原理,如何运用气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小话筒、表情卡片、音乐CD。
学生准备:小镜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一名幼儿扮演小主持人,模拟主持节目,让其他幼儿观看并讨论其优点和不足。
2. 理论讲解(10分钟)a. 声音的发声原理: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b. 气息的运用: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气息,让声音更加饱满。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选取一段文字,示范如何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进行表达。
b. 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进行实际操作,其他幼儿观看并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给出一段文字,让幼儿运用所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朗读。
b. 教师挑选几名幼儿上台,进行表情和肢体语言的练习。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发声原理2. 气息的运用方法3. 声音的抑扬顿挫4. 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录制一段自我介绍的视频,要求运用所学的发声方法、表情和肢体语言。
2. 答案:无标准答案,根据幼儿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掌握声音技巧。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参加各类朗诵、演讲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声音的抑扬顿挫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
小主持人教案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小主持人》。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小主持人的职责和作用,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主持人的职责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主持人的职责和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小主持人主持节目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小主持人的职责和作用。
2. 课文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小主持人的职责和作用,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篇小主持人的稿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表达。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小主持人的短文,要求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主持人的职责和作用板书设计:小主持人职责:1. 引导节目进程2. 介绍节目内容3. 互动环节作用:1. 调动观众情绪2. 衔接节目环节3. 提升节目效果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写一篇关于小主持人的短文,要求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课文学习、小组讨论、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小主持人的职责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实践,学生掌握了小主持人的基本技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幼儿中班小主持人教案大全教案标题:幼儿中班小主持人教案大全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小主持人活动,提升幼儿的语言沟通和社交技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对细节的敏感度。
教案一:介绍小主持人角色教学目标:1. 了解小主持人的定义和职责。
2.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意愿成为小主持人。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1. 引入:与幼儿一起观看一段小主持人的视频,解释小主持人的角色和职责。
2. 探究:与幼儿讨论小主持人的特点和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成为小主持人。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小主持人选拔活动,通过小游戏和表演评选出小主持人。
4. 结束:宣布选出的小主持人,并鼓励其他幼儿支持和合作。
教案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语音准确性和流利度。
3. 培养幼儿的观众意识和表演技巧。
1. 引入:与幼儿一起观看一段小主持人的表演视频,让幼儿观察和分析小主持人的表现。
2.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口头表达练习,如朗读诗歌、讲故事等,鼓励他们模仿小主持人的表演风格。
3. 反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表达技巧和语音准确性。
4. 结束: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口头表达能力,如与同伴交流、参与班级活动等。
教案三:主持节目活动策划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对细节的敏感度。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3. 提升幼儿的主持节目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步骤:1. 引入:与幼儿一起观看一段有趣的节目视频,引发他们对节目策划的兴趣。
2. 探究:与幼儿讨论节目策划的重要性和步骤,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创意和建议。
3. 实践: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节目策划和排练,如歌曲、舞蹈、小品等,小主持人负责串联和引导。
4. 展示:组织幼儿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节目展示,小主持人负责主持活动。
5. 结束: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改进方向。
小班小主持人课程教案【篇一:幼儿园小主持人计划】小主持人班下学期计划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培训目的:⒈纠正幼儿普通话语音发声,规范运用普通话。
⒉学习播音主持基础知识,初步掌握播音主持技巧。
⒊提高朗诵演讲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⒋挖掘内在艺术潜质,激发表达及表现欲,掌握基本表演技巧宗旨: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进取心及创造的潜能,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学习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训练,朗诵、台词训练,表演、形体训练,素质理念分享及游戏和音乐欣赏等课程;采用浅显易懂的教学内容,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多视角、多风格,立足现实,学以致用;在教学方法上,启发加引导,让幼儿自主发挥,课堂气氛“闹”中有序,在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中增强自信心,让幼儿“放开手脚”大胆的走上舞台展现自我,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主要内容:⒈语音训练:通过短小内容的绕口令、儿歌进行练习,规范幼儿的语音、语调,纠正幼儿语音缺陷,尽量消除方言特点对表达和朗诵带来的影响。
⒉口语表达及创编:采用“天气预报”、“每日新闻播报”等方式,提供某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让幼儿在众人面前自如的交流表达,提高幼儿即兴表演以及创编的能力。
⒊文学作品表演与朗诵:给幼儿提供一些表演性、角色感较强的故事、歌表演,并着手表达一些抒情的诗歌、散文。
并在后期尝试为动画片配音。
⒋形体台风训练:对幼儿的行走、站立、体态语、表情进行综合训练,让他们初步学习主持人在舞台上的风采。
⒌特色训练:在学习过程中穿插一些快板、相声、动画片配音的欣赏与表演,让其感受语言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在幼儿基本过语言关和台风关后设置情境请幼儿模拟主持。
附部分内容:小珍珠找妈妈小珍珠的眼睛一眨一眨,她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幼儿园小小主持人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主持人的基本概念,了解主持人的工作内容。
2.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口才表达能力,培养主持人的才能。
3.培养幼儿对舞台的热爱,增强幼儿自信心,强化幼儿园的集体意识。
二、教学重点:1.树立幼儿对主持人角色的认知。
2.提高幼儿口才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利用游戏提高幼儿口才表达能力。
2.如何在幼儿中树立起主持人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首先,老师向幼儿介绍主持人是什么,主持人的职责是什么,举例说明幼儿可以在哪些场合扮演主持人。
如:在幼儿园内的集体活动中扮演主持人。
2.展示(5分钟)再让幼儿观看有关主持人的节目和活动,了解主持人在舞台上的形象和职责。
如幼儿园开学典礼、新年晚会等,展现出主持人的经典表现,引发幼儿的认知和回忆。
3.互动(15分钟)老师指定一个主持人,让他(她)在舞台上表演,让其它幼儿充分参与到表演中,找出主持人表演中不足之处,组成主持小组,发挥幼儿的聪明才智进行完善和提高。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不受拘束,创造自己的特色。
4.练习(15分钟)老师安排小组表演环节,让每个幼儿发挥个人特点和长处,完成主持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适时予以引导,指正幼儿表演中不足的地方,同时鼓励幼儿认真表现,为园内任何一个活动都奉上精彩的表演。
5.总结(5分钟)在游戏活动之后,进行总结。
总结过程中,老师再次强调幼儿应该掌握的主持人职责和要求,鼓励幼儿加强训练,更好地表现自己。
6.作业(5分钟)让幼儿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想象,完成自己的主持人形象设计,并向全班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次教育教案贴近幼儿实际,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主持人的相关技能和思考方式。
2.课堂氛围亲和自然,幼儿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
3.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强调幼儿应继续加强主持人的相关训练,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小主持人班教案教案标题:小主持人班教案
教案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主持能力和舞台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
1. 主持人基本礼仪和技巧。
2. 主持人的角色和职责。
3. 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和声音控制。
4. 舞台表演技巧和形象塑造。
教学步骤:
第一课:主持人基本礼仪和技巧
1. 导入:介绍主持人的角色和重要性。
2. 讲解主持人的基本礼仪,如站姿、坐姿、微笑等。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基本礼仪。
第二课:主持人的角色和职责
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讲解主持人的职责,如引导话题、控制节奏等。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主持人的职责。
第三课: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和声音控制
1. 引导学生观看一些优秀主持人的表演视频。
2. 分析优秀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和声音控制技巧。
3. 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声音控制能力。
第四课:舞台表演技巧和形象塑造
1. 导入:讨论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2. 讲解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如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
3. 引导学生进行舞台表演练习,提高形象塑造能力。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评估,包括语言表达、声音控制和形象塑造等方面。
3. 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教学资源:
1. 优秀主持人的表演视频。
2. 角色扮演道具和舞台道具。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主持人比赛或活动。
2.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广播或电视台活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案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掌握主持人的基本礼仪和技巧,了解主持人的角色和职责,提高语言表达和声音控制能力,培养舞台表演技巧和形象塑造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角色扮演,学生将能够提高自信心和领导能力,成为优秀的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