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 12太空之旅 (2) 闽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24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2太空之旅闽教课标版一、教学内容剖析本课教材内容从欣赏太空视频入手,用几何图形组合图激起先生的学习兴味。
经过用多边形工具画飞船,掌握多边形工具的操作方法;经过画满天星,掌握快速复制的操作方法;进而经过画飞碟和星球,掌握椭圆工具的操作方法。
教材以画〝太空之旅〞为例,让先生带着对美丽而奥秘的太空的向往学习绘画,在绘画进程中掌握多边形工具、椭圆工具等来画出许多美丽的图,培育先生发明性思想,体验创作带来的成就感。
二、教学对象剖析本节课是之前画图课的延续,先生曾经看法工具箱里的称号并懂得运用,也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操作技巧,这节课主要讲授的是多边形工具的运用,快速复制图形的操作方法,先生初次学习操作有点难度,教员先重点解说操作要领,然后让先生操作,经过这样的教学实施就可以打破快速复制图形这一教学重点。
在上一节课曾经学过火解图像,但是操作起来依然有些不随心所欲,实践运用时还是有点难度,教员还是要用一定的时间指点先生如何停止组合图像的操作,可以让先生自主操作后,再停止指点。
学习画图工具,不只仅让先生学会工具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要发扬先生的想象力,对先生现有的作品给予一定的赞许,鼓舞他们可以发扬自己的想象,画出于太空有关的自己想象的飞碟、星球等,充沛发扬先生的发明力。
三、教学目的1. 学会多边形工具的运用方法。
2. 学会组合与修正图形的方法。
3. 学会快速复制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多边形工具的运用。
2.快速复制图形的操作技艺。
教学难点:快速复制图形的方法。
五、教学进程一、导入课题提出效果:〔1〕在电视上看过火箭吗?〔2〕火箭是要升到哪里去?〔太空〕〔3〕观看视频。
太空美吗?想遨游在太空中吗?〔4〕同窗们,明天我们就来一次太空之旅,遨游在这美丽的太空中,把这美丽的太空用画图软件把它画上去。
(5)提醒课题:«太空之旅»二、学习多边形工具,画火箭1、课件出示火箭图片,请先生说说火箭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火箭头、机舱、机翼、机尾〕2、该如何用画图软件把它画上去呢?展现教材P70图12-6 问:火箭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呢?3、如何画出火箭呢?明天就来学习新的工具:多边形工具4、解说多边形工具重点解说:〔1〕多边形工具的三种不同样式,画出的图形出现出来是不同的,引导先生观察它们各自的特点。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
同时,让学生在实物键盘中找到两个Ct
rl键和一个空格键,如教材P15图3-3
所示。
(4)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A、切换到全拼输入法状态后,屏幕上弹出输入法工具
条
此时,电脑处于中文输入状态。
B、在记事本中输入文字:长颈鹿。
教学流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个人添改
三、创新活动
四、自我评价C、按住Ctrl键,再按空格键。
此时键盘处于英文输入状态。
D、在记事本中输入:giraffe。
E、返回键盘中文输入法状态:按住Ctrl键,此时键盘切换成中文输入状态。
F、在记事本中输入:大象。
G、让学生完成P13中四个小动物的中文名称与英文名称输入并保存。
活动二:学生分层实践任务
1、基础任务:完成P15至P16的第1题、第2题。
2、加强任务:完成P17的第4题。
3、提高任务:P17中的创新活动。
板书设计
看图片,输文字
右Shift+ 左区英文字母——左区大写英文字母
左Shift +右区英文字母——右区大写英文字母
会通过Shift键切换键盘状态☆☆☆
会通过Ctrl键切换中英文输入状
态
☆☆☆
掌握中英文混合输入方法☆☆☆
遇到困难时的表现□自己解决
□请教他人
□参考教材
□小组讨论
你获得()颗☆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二课
第十三课
第十四课
第十五课
--。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教案全册新闽教版课件第一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信息技术的进步,从而体验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教学重难点了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电脑网络检查、有关资料的下载。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幻灯片MP4、数码相机、电话、电视和其他图片。
2、问:这些东西都有什么功能?(可以获取信息,并把信息保存下来)3、这节课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二、了解早期和现代的信息技术1.播放幻灯片,展示电报机、老式电话等的图片。
2、老师:哪位同学知道电报和电话是谁发明的?(莫尔斯.贝尔)3、出示智能手机图片问:智能手机有哪些功能?三、说一说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1.展示数码相机、相机、电视、电话、智能手机、电脑等的图片。
老师问:这些东西是如何应用的?3、教师小结:数码相机、摄象机、电视机可以用于获取信息,电话、手机可以用于传递信息,电脑可以用于保存、处理、传递信息。
4、比一比:信息技术的进步四、小结、质疑1.什么是信息技术?(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技术)2。
用你今天学到的知识,你能为自己演奏多少个明星。
1第二课电脑朋友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地启动电脑、关闭电脑。
2、认识图标,打开窗口,查看菜单。
3、借用电脑进行教学探究。
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图标,打开窗口查看菜单。
教学准备、计算机和网络连接检查。
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过程1。
会话介绍同学们,你们家都有电脑吗?现在的电脑变得越来越小,但是电脑功能却越变越强大,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好伙伴――电脑。
二、开始新课1.老师展示了幻灯片:早期的计算机用户界面、当前的PC界面和平板电脑界面。
2.老师:哪个界面清晰易操作?3、一一让学生认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组成部件。
4、一起学习开机步骤:先开显示器电源,再开主机电源。
5、师:我们一起找找“我的文档”“回收站”“ie”“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图标在哪里。
第1课认识“窗口”第二课整理桌面第三课学会启动软件第四课建立文件第五课建立文件夹第六课移动文件第七课复制、剪切、粘贴文件第八课管理文件第九课SHIFT键的使用第十课数字键操作第十一课输入标点符号第十二课字母、数字、符号的综合练习第十三课输入一句话第十四课输入日记第15课中英文字符混合输入第1课认识“窗口”教学内容:认识“窗口”教学目标:认识窗口的作用以及对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Windows被称作视窗操作系统,它的界面都是一个一个的窗口组成的,窗户有窗框、玻璃,可以打开和关上,Windows的窗口是怎么样的呢?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这个窗口,我们来学习一下窗口的知识;二、新授1、窗口的组成1)边框和工作区每个窗口都有一个大小范围,四个边,将鼠标移过去,指针会变成双箭头,这时拖动就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中间的空白就是工作区了;2)标题栏每个窗口最上面都有一个蓝色的长条,这是窗口的标题,称作标题栏,在标题栏的左边是窗口的名称,最右边是三个按钮图标,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第一个是最小化,中间是最大化,第三个就是关闭了,将鼠标移到标题栏上,然后拖动标题栏可以移动这个窗口,在标题栏上双击可以最大化窗口;3)菜单栏在标题栏的下方是菜单栏,菜单栏是一排菜单组成的,每个菜单都有一个文字名称,鼠标移过去会凸起来,这些都是按钮,单击一下会出来一排菜单,第一个是“文件”菜单,第二个是“编辑”菜单,里面都有相关的命令,记住文件菜单里有“保存”和“另存为”命令,编辑里有“复制”和“粘贴”命令;4)工具栏在菜单栏的下方有一排按钮,它们是最常用的一些菜单里的命令,都是用按钮图标来表示,图标比文字更形象一些,操作也更简便,最右边的一个双箭头表示后面还有隐藏在后面,记住后退按钮,向上按钮;5)地址栏在工具栏的下方有一个白色的长条,长条右边有一个黑色的三角按钮,长条里面有一些文字,表示当前窗口所在位置,单击黑色的下拉按钮,可以选择其他位置的磁盘或者文件夹;6)工作区窗口中的空白区域就是工作区,里面可以放文件和文件夹,在“我的电脑”窗口中放的是磁盘,方形盒子形状的是逻辑硬盘,一个光盘形状的是光驱,不同的窗口中工作区的内容有些区别,在“记事本”窗口中可以输入文字,在“画图”程序窗口中可以绘画;7)滚动条在窗口的右边和底边有时会出现一个长条上下是两个黑箭头,这就是滚动条,表示下面或者旁边还有内容,使用方法是单击黑箭头或者拖动滚动条,窗口中的内容就会跟着滚动,竖着的叫垂直滚动条,横着的叫水平滚动条;8)状态栏在窗口最底下的是状态栏,可以显示一些当前操作的方法和进展状况,起提示作用;练习: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把它拖到右边,再移到中间,最大化窗口,然后再还原;2、记住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3、打开“我的电脑”窗口中“(C:)”盘,看一下窗口中的内容,单击工具栏上的“向上”按钮,退回到“我的电脑”再打开“(D:)”盘,看一下窗口中的内容;4、看一下地址栏中的内容,确定当前的位置,单击黑色的下拉按钮,在出现的下拉列表中单击“我的文档”文件夹,看一下窗口发生的变化,单击后退按钮返回原位;5、找一个窗口有滚动条的窗口,拖动一下滚动条,再单击上下的黑三角按钮看看有什么不同?三、小组互相演示操作四、质疑: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整理桌面教学内容:整理桌面教学目的:1、学会更换桌面背景,装饰桌面;2、学会整理桌面图标;3、掌握时钟的调整方法、改变任务的显示方式及位置;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