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回扣基础测试题:四、氧化还原反应
- 格式:docx
- 大小:77.83 KB
- 文档页数:2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高频知识点,和2016年大纲相比,没有变化。
2018年应关注社会热点,特别关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结合点。
试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确定产物,另一种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某物质含量。
本讲内容与能量变化、电化学基础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它们一起进行综合考查的可能性较大。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原理测定物质的组成及有限定条件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命题趋势较强。
预计2018高考会以新物质、新材料为载体,结合社会实际问题、社会热点,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将氧化还原反应与物质的分析推断结合在一起,将电化学原理、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等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社会日常生活等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
2、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
3、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4、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1)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①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②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①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②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①氧化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被氧化后的产物称为氧化产物。
②还原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的元素被还原后的产物称为还原产物。
(4)氧化性、还原性①氧化性:是指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②还原性:是指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或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电子的得失和数目,例如:。
注意:①线桥的箭尾必须指在反应物中发生变化的原子上,箭头指向生成物中的该原子上,即起点和终点均是同一种元素。
2018年咼考真题之氧化还原反应全国1卷26. (14 分)醋酸亚铬[(Cf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
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醋酸柄帶液锌粒+掘化钳(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仪器a的名称是(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27. (14 分)焦亚硫酸钠(Na?住0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Na2QQ,通常是由NaHSQ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4)Na29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 mL 葡萄酒样品,用0.01000 mol 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 mL。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样品中Na2S?O5的残留量为___________ g L-1(以SQ 计)。
28. (15 分)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
全国2卷26. (14 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
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 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8山东科技版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学案含答案)4、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四、考点分析: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查点是:1、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
判断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4、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五、知识网络1、氧化还原反应2、常见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1)Fe 3+与S 2-、I -、-23SO 。
(2)ClO -、-4MnO (H +)、-+-23S )H (NO 与、I -、-23SO 、Fe 2+。
【典型例题】【例1】 阿波罗宇宙飞船以N 2H 4(联氨)和N 2O 4为推力源,反应温度达2700℃,反应式为2N 2H 4+N 2O 4==3N 2+4H 2O 。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属于置换反应B 、联氨是氧化剂C 、联氨是还原剂D 、氮气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答案:C分析:该反应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N2H4中N元素化合价为-2价,N2O4中N元素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N元素为0价,所以N2H4是还原剂,N2O4是氧化剂,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阴离子B、化合反应一定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复分解反应一定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分析:A说法错误,比如NH;B说法错误,有单质参4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换,有单质的生成,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例3】工业上从含硒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与硝酸钠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
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被转化为亚硒酸;2HCl+H2SeO4==H2SeO3+Cl2↑+H2O,将SO2通入亚硒酸溶液中,即析出单质硒。
1.【2018北京卷】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A项,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B项,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D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分析颜色变化的原因、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2018届崇明区二模】下列化工生产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工业合成氨B.工业制纯碱C.工业制烧碱D.工业制盐酸【答案】B【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中,若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在工业合成氨中,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氮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属于氧2018年高考试题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在工业制纯碱中,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C.工业制烧碱采用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H2和Cl2,氢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工业制盐酸是用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氢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答案选B。
3.【2018届静安区二模】ClO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实验室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发生化合价降低,失电子B.反应中H2SO4体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C.反应中H2C2O4被氧化D.产物中Cl与C化合价相同,因而氧化性一样强【答案】C4.【2018届濮阳市三模】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分层训练—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山东济宁·高三期中)下列文献记载内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B.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C.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D.《吕氏春秋》:“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答案】A【解析】A.“刀耕火耨”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涉及到燃烧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的是沙里淘金,利用沙子与金的密度不同,用水流使两者分离,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由“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可知,水作溶剂,可萃取青蒿素,涉及的是萃取操作,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这里指的是合金,不涉及化学反应,D错误;故本题选A。
2.(2022·陕西·汉中市龙岗学校高三阶段练习)下列过程所用的物质中,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A.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B.用锌块防止钢铁船体腐蚀C.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D.用铁粉防止FeSO4溶液氧化【答案】C【解析】A.用SO2的水溶液吸收Br2,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利用其还原性,选项A错误;D.是化合反应,同时碳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
6.(2022·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A.在该反应中Si元素化合价降低4价,得到电子4e-个;C元素化合价升高2×2价,失去电子2×2e-个,得失电子标反了,应该为,A错误;B.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Na是2个,电子转移数目是2e-,应该为,B错误;C.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与反应事实吻合,C正确;D.在该反应中Cu失去电子,浓硫酸中的S得到电子,电子转移方向标反了,应该为:,D 错误。
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考纲定位命题热点及考频考题核心素养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016年Ⅰ卷T28(4);2015年Ⅰ卷T27(3)、T28(1)、T10(A、B);2015年Ⅱ卷T12(D)、T13(D)、T27(1)1.宏观辨识——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物质间的反应。
2.微观探析——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变化观念——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4.科学探究——针对氧化还原反应问题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应用3.特定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2017年Ⅰ卷T27(2)(6);2017年Ⅱ卷T28(2);2017年Ⅲ卷T26(3)、T28(2);2016年Ⅰ卷T28(4)(5);2016年Ⅱ卷T26(5);2016年Ⅲ卷T28(2)(6);2015年Ⅰ卷T28(1);2014年Ⅰ卷T27(2);2014年Ⅱ卷T27(2)(3)(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储知识——剖解重点难点备考·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可总结为: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小于剂。
如在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氧化性:MnO2>Cl2,还原性:HCl>Mn2+。
■对点练——沿着高考方向训练·1.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项,CO2使Na2O2固体变白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该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氧化复原反响题组 1氧化复原反响的观点1.[2017天津理综 ,3,6分 ] 以下能量转变过程与氧化复原反响没关的是()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 光能转变为电能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 电能转变为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供给能量时, 化学能转变为热能2.[ 高考组合改编题 ]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2017北京理综 ,8B 改编 ] 氯气使 KBr 溶液变黄 ,Cl 2被复原B.[2016海南 ,7B] 将铁屑放入稀HNO中证明 Fe 比 H 开朗32C.[2016浙江理综 ,9D 改编 ]O、Cl 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D.[2014纲领全国卷 ,8A]SO2使溴水退色与乙烯使KMnO溶液退色的原理同样43.[2016北京理综 ,10,6分 ]K Cr O溶液中存在均衡:Cr2( 橙色 )+H O2Cr( 黄2272色)+2H +。
用 K2 Cr2O7溶液进行以下实验:联合实验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①中溶液橙色加深, ③中溶液变黄B. ②中 Cr2被 C2H5OH复原C.对照②和④可知 K Cr O 酸性溶液氧化性强227D.若向④中加入70%HSO溶液至过度 , 溶液变为橙色244.[ 高考组合改编题 ][双选 ]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2017江苏 ,5C 改编 ]N 2的氧化性比 O2的强B.[2015山东理综 ,11C 改编 ] 向 NaBr 溶液中滴入少许氯水和苯 , 振荡、静置 , 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则 Br-复原性强于 Cl -C.[2015上海 ,5改编 ] 二氧化硫能使溴水退色, 说明二氧化硫拥有漂白性D.[2014江苏 ,4C 改编 ] 漂白粉可用于漂白纸张5.[2014纲领全国卷 ,13,6分 ] 已知 : 将 Cl 2通入适当 KOH溶液 , 产物中可能有 KCl 、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高考能力点2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1.A 解析OH-与Ba2+、K+、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都不反应,A正确;Na2O2有强氧化性,与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加入石蕊呈蓝色的溶液显碱性,N、H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2. B 解析“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项溶液为酸性溶液,各离子能大量共存,B正确;使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硫化氢和铜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D错误。
3.C 解析H+、Fe2+、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ClO-、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pH=12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正确;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为酸或强碱溶液,酸溶液中H+、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反应,且Al、H+、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4.C 解析水溶液中Cu2+为蓝色,A错误;能溶解Al(OH)3固体的溶液为强酸或强碱溶液,都能与H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反应,B错误;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是酸性或碱性溶液,Ba2+、Na+、Cl-、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都能大量共存,C正确;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的溶液具有氧化性,能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5.C 解析Fe3+和I-、SCN-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在碱溶液中铜离子和亚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项溶液为酸性,离子都能大量共存,C正确;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酸性条件下碳酸根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过关训练试题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B )A .二氧化碳使Na 2O 2固体变白B .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C .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解析:A 项,二氧化碳使Na 2O 2固体变白,发生反应2CO 2+2Na 2O 2===O 2+2Na 2CO 3,CO 2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B 项,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发生反应2KBr +Cl 2===2KCl +Br 2,Cl 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符合题意;C 项,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D 项,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化合价没有改变。
2.Na 2S 2O 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其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 2氧化成SO 2-4,常用作脱氯剂,主要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
工业上可利用反应Na 2CO 3+2Na 2S +4SO 2===3Na 2S 2O 3+CO 2制取Na 2S 2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Na 2S 2O 3只有还原性B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 .每生成1 mol Na 2S 2O 3,转移4×6.02×1023个电子D .标准状况下,每吸收4 mol SO 2就会放出22.4 L CO 2解析:在反应物Na 2S 中S 的化合价为-2,在SO 2中S 的化合价为+4,反应后产生的物质Na 2S 2O 3中S 的化合价为+2,介于-2与+4之间,因此Na 2S 2O 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A 项,Na 2S 2O 3中S 的化合价为+2,属于S 的中间价态,则Na 2S 2O 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错误;B 项,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中氧化剂SO 2与还原剂Na 2S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2∶1,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错误;C 项,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3 mol Na 2S 2O 3,转移8 mol 电子,则生成1 mol Na 2S 2O 3,转移83mol 电子,错误;D 项,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的SO 2与产生的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每吸收4 mol SO 2就会放出22.4 L(标准状况)CO 2,正确。
2018年高考真题之氧化还原反应全国1卷26.(14分)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
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7.(14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Na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2S2O5残留量时,取50.00 mL 葡萄酒样品,用0.010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 mL。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样品中Na2S2O5的残留量为____________g·L−1(以SO2计)。
28.(15分)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1840年 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全国2卷26.(14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
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双线桥理解基本概念
2.多种方法判断强弱
(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由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2+Na +Mg 2+Al 3+Zn 2+Fe 2+Sn 2+Pb 2+(H +)Cu 2+Hg 2+Ag +Pt +Au +由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
(2)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一般来说,单质非金属性越强,越易得到电子,氧化性越强;其对应阴离子越难失电子,还原性越弱。
(3)依据元素周期律及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来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同周期,从左至右,核电荷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从上至下,核电荷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4)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
在原电池中,在负极反应的物质的还原性一般比作正极物质的还原性强。
3.典型物质判断
(1)典型粒子氧化(或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Br 2>Fe 3+
>I 2>S
还原性:S2->I->Fe2+>Br-
氧化性:Fe3+>Ag+>Cu2+>Fe2+>Zn2+>Al3+
(2)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O2→O3)。
(3)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如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Zn,得到Fe2+。
(4)向FeBr2、FeI2的混合物中加入新制氯水,最先被氧化的是I-。
(5)盐酸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亚硫酸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6)Ca(ClO)2溶液中通SO2、FeS+HNO3、Na2SO3+HNO3、Fe(OH)2+HNO3、Fe(OH)3+H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