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和动物的运动课件(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
- 格式:ppt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20
第二章§2.2 人和动物的运动状态的改变1. 了解人和动物是怎样获得外力,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其运动状态的。
2. 学会运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结论,研究分析一些实际事例。
1.人的两脚能交替行走的条件?条件:(l) 由于肌肉收缩和舒X施力于跖骨。
使绕骨关节发生转动,从而使人体重心_______及_______。
(2)脚掌与地面间必须有足够大的_______。
2.动物的起动方式与它们的_______、_______及_______有关。
如猫主要利用后肢蹬地时的_______和地面的_______,使它在一个斜向上的外力作用下获得斜向跃起的速度。
鸟类主要依靠翅膀受到的空气的_______反作用力,鱼类则依靠_______的运动方向得到水的_______ ,只有这样才能起动,才能改变速度的大小或改变运动方向。
3.蛇是怎么运动的?4.鱼类是怎样在水中运动的?一、人的行走在正常情况下,人用力向后蹬地时,肢受到地面的向上弹力和向前的静摩擦力,这就是使人获得向前改变运动状态的外力。
人在奔跑时与行走时基本相似。
二、运动的起动通过看录相总结1.哺乳类的行走、奔跑、跳跃与人类相似。
动翅膀(以及脚跖间的蹼)无足的爬行类依靠肋皮肌的收缩和舒X而引起肋骨前移,使腹部鳞片稍稍翘起,增加了与地面间的摩擦,获得前进动力。
4.鱼类主要依靠胸鳍和尾鳍的划水动作而获得水的反作用力作为游动的动力。
实验:观察羽毛的构造,和蜗牛的运动。
当堂总结:人和动物获得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1.人行走时,人体的重心会_______和_________,使两脚交替迈步。
人要实现向前迈步的条件是:落地的脚掌与地面之间必须有足够大的____________。
2 .人的行走依靠腿部____和______的运动,同时地面对人的作用力有________力和_______。
3 .鸟类的起动方式主要依靠挥动_________;蛇依靠肌肉的______和_________,使得________前移,产生S开的行进方式;鱼类主要依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划水动作,获得水的反作用力而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