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5-9染化助剂检测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2
印染水检测报告单(样品编号:XXXX)检测单位:XXXX实验室检测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测方法:GB/T 1190-1999《水质-表层水样品采样与处理》、GB/T 10687-2013《环境水样金属元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HJ/T 232-2005《水和废水中氨氮的测定自动上样分析法》、GB/T 14403-1993《水和废水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一、检测项目及测试结果| 检测项目 | 检测指标 | 检测结果 | 单位 || --- | --- | --- | --- || pH值 | 6.5~8.5 | 7.0 | 无量纲 || CODcr | ≤50 | 35 | mg/L || ammonia nitrogen | ≤15 | 10 | mg/L || total chromium | ≤0.05 | 0.01 | mg/L || copper | ≤1.0 | 0.5 | mg/L || nickel | ≤0.20 | 0.04 | mg/L || lead | ≤0.10 | 0.03 | mg/L |二、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本次印染水的pH值为7.0,介于6.5~8.5的标准范围之内,符合标准要求。
CODcr的检测结果为35mg/L,远低于标准限值50mg/L,说明该印染水的有机物质释放水平相对较低。
检测结果显示该印染水中总铬含量为0.01mg/L,铜含量为0.5mg/L,镍含量为0.04mg/L,铅含量为0.03mg/L,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说明该印染水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较少。
总体来看,本次印染水的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该印染水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结论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印染产业是一个高污染性的行业,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印染过程中,如果废水处理不当,会导致环境水体污染现象加剧,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与人民身体健康。
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WUHAN DONG KANGYUAN TECHNOLOGY CO.,LTD.
质量检验报告单
CERTIFICATE OF ANALYSIS
产品名称:卡波姆
价格:面议
CAS:54182-57-9
质量标准:CP2010
包装规格:25kg纸板桶
产品作用:主要用作缓释材料制成的控释药物,外用药物作为载体基质
产品名称:卡波姆(Carbonmer) 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
生产批号:20131211 取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型号规格:HY-III-940 报告日期:2013年12月14日序号检测项目检验结果
1 性状白色疏松粉末
2 粘度76000mPa·s
3 PH值 3.0
4 干燥失重 1.1%
5 炽灼残渣 1.0%
6 重金属合格
7 含羧酸基63.0%
备注:(NDJ-1)型粘度计,25℃
经中和溶液
4#转子,12转
4#转子,6转
3#转子,12转
结论:本品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
主检:郭革审核:王璐。
TOC验证报告总有机碳分析仪确认方案QC- GTP7126 (00)-2012执行标准:国家GMP规范设备名称:总有机碳分析仪设备型号:Toc-Vwp型设备编号:H52304800049NK出厂日期:2010 年9 月设备制造商:日本岛津公司确认方式:前确认确认方案制订人: 日期:确认方案审核人: 日期:确认方案批准人: 日期: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有机碳分析仪确认方案第 1 页共22页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有机碳分析仪确认小组及人员职责一、确认小组:1、组长:李育琼2、成员:邱卫璠、彭萍莲、黄新红、吴水龙二、人员职责:1、确认方案制订人:李育琼职责:负责确认方案起草、修订工作,组织确认方案实施。
2、确认方案审核人:邱芳职责:负责确认方案审核。
3、确认实施人员:李育琼、邱卫璠、彭萍莲、黄新红职责:负责确认实施及相关原始记录填写。
4、确认过程监督人:吴水龙职责:参与确认工作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5、确认报告人:李育琼职责:负责确认过程及记录审核,并报告确认结果。
6、确认报告审核人:邱芳职责:负责确认报告审核。
7、确认报告批准人:何淑琴职责:负责确认报告批准。
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年月日总有机碳分析仪确认方案第 2 页共22页目录1. 确认目的2. 仪器介绍3. 仪器选型确认和接受标准 3.1 用户需求标准3.2仪器主要构件和设计参数确认4. 安装确认和接受标准 4.1 安装确认概要4.2 安装确认报告4.2.1 IQ1.1资料文件4.2.2 IQ2.1 TOC-Vwp仪5. 运行确认和接受标准 5.1 运行确认概要5.2 运行确认报告5.2.1 OQ1.1压力表校准 5.2.2 OQ1.2 检测前准备 5.2.3 OQ2.1 TOC检测确认6. 性能确认和接受标准 6.1 性能确认概要6.2 性能确认报告7. 偏离清单8. 培训要求9(再确认和风险评估10. 签署确认报告总有机碳分析仪确认方案第 3 页共22页1. 确认目的本确认是仪器购置后的前确认,确认仪器的选型确认、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等是否符合要求和满足使用。
头发中9种碱性染料的HPLC-DAD检测方法的研究报告近年来,染发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习惯。
与此同时,铵泡打粉、氧化剂及氨基苯酚等常见化学物质的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美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开发更为安全的染发剂成了美发行业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适用于头发中9种碱性染料的HPLC-DAD检测方法。
实验方法:仪器型号为Waters Alliance 2695 HPLC,色谱柱为Waters XSelect HSS T3(4.6 mm × 250 mm,5μm),柱温为35℃。
流动相为甲醇和水(甲醇:水=60:40),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波长为200~600 nm。
实验过程中,将20mg的每种染料先加入2mL的甲醇中进行超声溶解,再稀释到指定的浓度。
将不同浓度的染色剂通过色谱柱并检测,得出不同浓度下的染料吸收率,绘制出染料标准曲线。
结果分析: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头发中9种碱性染料的HPLC-DAD检测方法,其中染料的染色速度和吸收率是关键因素。
采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在静态曲线测试中,各染料的加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05-80μg/m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头发中9种碱性染料的HPLC-DAD检测方法,该方法简单、准确、可行。
此外,本研究为美发行业中更安全的染发剂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进一步的开发,可以将该方法用于毛发中碱性染料的含量测量,这将成为染发行业的重要进步。
参考文献:1. Ribeiro AF, Santoro MI. Hair dyeing: Understanding the air-liquid interface in oxidative solutions[J]. Cosmetic Sci, 2010, 61:1-8.2. Ramzi M. J, Dayan A. D, Retinyl palmitate-containing hair dye and risk of skin cancer: a reexamination of published safetystudies[J]. J Am Acad Dermatol, 2010, 63: 248-257.本实验的数据包括每种染料的加样浓度、染料吸收率以及染料的线性相关系数等。
医院感染事件案例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使许多患者付出了生命代价,同时也给医院及其管理者个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强化全院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我们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有关医院感染重大事件的案例,以期从中汲取教训,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医院感染警钟长鸣。
医院感染既包括患者被感染,也包括医务人员被感染。
本文主要围绕患者被感染方面,整理归纳里近20年来被公开报道的21 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1、2009 年10 月9 日至12 月27 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 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 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
调查发现,该院在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因:该院手术器械等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
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忽视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薄,防控知识欠缺。
2、2009 年11 月16 日,连云港市某医院发生5 例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该院儿科病房5 名新生儿自2009 年11 月14 日中午起相继出现发热、血象高等临床症状。
调查发现,该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全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及监测制度;内、儿科病区没有分开设置,医务人员也未分科设置;手卫生设施不完善,肥皂潮湿;卫生洗手意识不强,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执行手卫生;消毒液配制浓度概念不清。
没有做到一床一巾一消毒,清洁用具污迹斑斑;瓶撬、砂轮不清洁且未消毒。
连云港市市卫生局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件。
3、2009 年,共有70 名患者在霍山县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8 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其中9 名明确为入院透析前已感染丙肝,其余19 名确定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
报告编号:XXX 检测报告用人单位:xxxxxxxxxxx有限公司检测类别:定期检测XX检测有限公司20XX年XX月XX日资质证书声明XX检测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为XXXX公司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服务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对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XX检测有限公司(公章)姓名技术职称资质证书号签名报告书编写人:报告书审核人:报告书签发人:签发日期:年月日报告书说明1.本报告不得涂改、增删,无签发人签字无效。
2.本报告无技术服务机构公章(或检验检测专用章)、骑缝章无效。
3.本报告无编制、审核、签发者签名无效。
4.未经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检测报告。
5.本报告未经同意不得作为商业广告使用。
6.本检测报告只对所检样品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负责。
由其他机构和单位采集送检的样品,本技术服务机构仅对送检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不对样品来源负责。
7.对本报告有疑议,请在收到报告10个工作日内与本公司联系。
8.本报告需与相应的附件(检测结果报告单)同时使用,不得单独使用。
9.本报告一式二份(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各一份)。
10.本报告替换原报告****,自本报告签发之日起,原报告****作废。
11.此报告共分X部分,此为第X部分,第X部分见(XXXX),第X部分见(XXXX)。
(定期报告)XX检测有限公司联系地址:XXXXXX邮政编码:XXXXX检测受理电话:XXXXXXX报告质量投诉电话:XXXXXXX传真:XXXXXXX目录1 检测依据 (1)1.1 法律、法规、规章 (1)1.2 技术标准、规范 (1)2 检测流程 (3)3 用人单位情况介绍 (4)4 检测类别及范围 (5)4.1 任务来源 (5)4.2 检测类别 (5)4.3 检测范围 (5)5 现场采样和测量情况 (7)6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8)7 结论 (11)8 建议 (12)9 附件 (13)1检测依据1.1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2002年5月1日施行,2011年12月31日主席令第52号修正《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1.2技术标准、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锰及其化合物》GBZ/T 160.13-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 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 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测定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 160.40-200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 189.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 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T 189.4-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T189.5-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 189.6-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 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189.9-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 192.3-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 18664-20022 检测流程通过 样品异常或损坏合格样品项目委托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预调查合同评审通过现场调查制定采样和检测计划采样前准备现场采样(包括现场测量)样品运输、流转和保存样品处理和实验室分析报告及原始记录审核报告签发归档与保存数据处理、报告编制3用人单位情况介绍XXXX有限公司位于XXXXX,主要生产安全鞋。
染发剂中6种酚类化合物及4种染料类化合物的UPLC-MS/MS分析方法赵开径,王建凤,杜振霞(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北京,100029)摘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MS/MS),建立了一套同时分析染发剂中3-二乙氨基酚、2-氨基-4-氯苯酚、2-氨基-5-硝基苯酚、2-氨基-3-硝基苯酚、1,7-二羟基萘酚、2,3-二羟基萘酚6种酚类化合物和酸性紫6B、罗丹明B、甲基紫2B、结晶紫4种染料类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用甲醇萃取染发剂中的酚类及染料类成分,定容后用作UPLC-MS/MS检测。
经资生堂Capcell Pak C18 MG Ⅲ色谱柱分离,多反应检测模式采集质谱数据。
十种物质的最佳分离条件,其检出限在0.5~40µg∙L-1之间,定量限在1~200µg∙L-1之间,采用外标法定量,在低、中、高三个添加水平下,3-二乙氨基酚、2-氨基-4-氯苯酚、2-氨基-5-硝基苯酚、2-氨基-3-硝基苯酚、2,3-二羟基萘酚、罗丹明B、甲基紫2B和结晶紫8种物质回收率在8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在61.70%~119.7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1.60%。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MS/MS);氨基酚化合物;染料;染发剂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6 phenols and 4 dyesin hair dye by UPLC-MS/MSZHAO KaiJing,W ANG JianFeng,DU ZhenXia( Analysis and Testing Center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 China)Abstract: A method of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6 phenols 2-Amino-3-nitrophenol; 2-amino-5-nitrophenol; 2-Amino-4-chlorophenol; 3-Diethylaminophenol; 1,7-Dihydroxynaphthalene; 2,3-Dihydroxynaphthalene and 4 dyes Acid Violet 6B、Rhodamine B、Methyl Violet 2B and Crystal Violet in hair dye was developed with an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 Hair dy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sonication in a methanol solution. The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 Shishido Capcell Pak C18 MG Ⅲ column, the multi-reaction monitoring (MRM) scan mode was employ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The LOD of the method was between 0.5 and 40µg∙L-1, the LOQ was between 1 and 200µg∙L-1. Average recoveries for the eight compounds (spiked at three levels) ranged from 61.70%~119.76%, with RSD(n=6)<21.60%.Key word: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 phenols; dyes; hair dye前言染发剂中的酚类和染料类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皮肤进入人体,长期接触会导致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