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通用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产品和零部件的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
产品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应执行设计文件的规定。
2、引用标准GB150-2011 《压力容器》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试验设备空压机、试压泵、压力表等。
4、耐压试验4.1 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分为液压试验和气压试验、气液组合试验。
4.2 需进行耐压试验的容器制造质量经检验合格。
4.3 耐压试验前,所有内表面应清扫干净,各连接部件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4.4 耐压试验用法兰盖的压力级别必须与试验压力相匹配。
4.5 耐压试验必须使用2块经校验且在有效期内的同一量程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应是试验压力的1.5~3倍,宜为试验压力的2倍。
压力容器压力表精度选不得低于1.6级,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
4.6 压力表应安装在被试验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4.7 耐压试验场地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部门检查认可,耐压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4.8 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耐压试验以前通入0.4 MPa~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
4.9 液压试验4.9.1 试验介质4.9.1.1 试验介质一般采用水。
4.9.1.2 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4.9.2 试验压力试验压力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
4.9.3 试验温度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容器器壁金属温度)应当比容器器壁金属无延性转变温度高30℃,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需相应提高试验温度。
4.9.4 试验方法4.9.4.1 试验容器内的气体应当排净并充满液体,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容器观察表面的干燥。
4.9.4.2 当压力容器器壁金属温度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足够长时间,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适用于钢制压力容器产品和零部件的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
产品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应执行设计文件的规定。
2、引用标准GB150-2011 《压力容器》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试验设备空压机、试压泵、压力表等。
4、耐压试验4.1 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分为液压试验和气压试验、气液组合试验。
4.2 需进行耐压试验的容器制造质量经检验合格。
4.3 耐压试验前,所有内表面应清扫干净,各连接部件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4.4 耐压试验用法兰盖的压力级别必须与试验压力相匹配。
4.5 耐压试验必须使用2块经校验且在有效期内的同一量程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应是试验压力的1.5~3倍,宜为试验压力的2倍。
压力容器压力表精度选不得低于1.6级,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
4.6 压力表应安装在被试验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4.7 耐压试验场地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部门检查认可,耐压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4.8 容器的开孔补强圈应在耐压试验以前通入0.4 MPa~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
4.9 液压试验4.9.1 试验介质4.9.1.1 试验介质一般采用水。
4.9.1.2 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4.9.2 试验压力试验压力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
4.9.3 试验温度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容器器壁金属温度)应当比容器器壁金属无延性转变温度高30℃,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需相应提高试验温度。
4.9.4 试验方法4.9.4.1 试验容器内的气体应当排净并充满液体,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容器观察表面的干燥。
4.9.4.2 当压力容器器壁金属温度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到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将压力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足够长时间,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规程用于对本公司进行气压或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容器.二、本操作细则按《GB150-1998》和《容规》制定。
三、安全措施:1、在试验场地四周围有防护护栏,并经公司工程技术部和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检查认可。
2、气压、气密性试验时,禁止无关人员在场。
3、每次试验时,应通知公司安全人员到场.四、操作步骤:1、每一台产品在试验前,应在总体检验合格后进行。
2、压力容器进行气压或气密性试验时,一般应将安全附件装配齐全,各连接部位的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3、气源要求:试验所使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4、领用压力表:领用两只相同量程且经校验的压力表,压力表量程应是试验压力的1。
5~2倍,最好是2倍,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
5级。
5、压力表的安装:压力表应装在被试验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6、试验温度要求:碳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它材料制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
7、试压:1)、气压试验: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min,并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
如无泄漏可继续升压到规定试验压力的50%,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30min.然后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7%,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
2)、气密性试验:容器在液压试验后,方可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10min,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泄漏检查。
3)、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
4)、试验过程中严禁带压紧固螺栓。
8、气压、气密性试验后的压力容器,符合下列条件为合格:1)、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响声;2)、无可见变形;3)、经肥皂液或其它检漏检查无漏气。
9、如有泄漏,按相应要求采取措施处理后,需重新进行试验。
1.1本守则依据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规定编制1.2若图样或工艺文件有特殊要求时,则应按图样或工艺文件执行。
1.3容器制造完毕后,方可进行耐压实验和气密实验。
1.4需要焊后整体热处理的容器,应在热处理后进行耐压实验和气密性实验,实验后若发现缺陷需补焊的则需要重新热处理或局部热处理,热处理后需要重新进行耐压实验或气密实验至合格为止。
1.5容器耐压实验和气密实验的压力应符合图样要求,且不小于下表规定。
表中:P一容器的设计压力,MPa;[δ]一实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6]一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当XAl/[6]之比值大于1.8时取L82耐压实验2.1耐压实验必须用两个量程相同的并经过定期校正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为实验压力的2倍,但不应低于1.5倍和高于3倍.压,达到规定实验压力时,保压30分钟,然后将压力降至规定实验压力的80%,至少保持30分钟,同时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2.9.8立放容器若卧置进行水压实验时,实验压力应为立放实验压力和水柱静压力。
299液压实验经过检查完全合格后,即将液排尽,并用压缩空气或其它惰性气体将内部吹干。
2.10气压实验2.10.1除设计图样规定要求,用气体代替液体进行耐压实验外,否则一般不得采用气压实验,气压实验压力按图样要求。
2.10.2进行气压实验的容器焊缝必须经过100%探伤合格后方可进行。
2.10.3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实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其他材料按设计图样规定。
2.10.4其它按第3条气密实验要求。
3气密性实验3.1气密性实验3.1.1气密性实验必须经过监检人员检查后才能进行。
3.1.2气密性实验场地不得有杂物障碍物等不安全因素存在。
3.1.3容器须经液压实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气密性实验。
3.1.4气密性实验时所用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实验用气体温度应不低于5C,其他材料按图样规定。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的气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操作,并可作为参考指南供操作人员使用。
2. 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性,验证其气压或气密性,并规范试验操作程序,以减轻任何可能的危险和风险。
3. 试验前准备在进行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之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3.1 审查操作人员应在试验前仔细审查相关文档和要求,包括压力容器的设计规范、试验方法以及试验设备的操作手册等。
3.2 试验设备检查操作人员应检查试验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仪器、传感器、阀门等设备工作正常并处于良好状态。
如发现任何故障或损坏,应立即报告维修部门进行维修或更换。
3.3 安全措施在试验前,操作人员应确保以下安全措施已经采取:•保证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清除杂物和障碍物。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了解应急情况处理程序。
•确保试验区域有充足的通风,并确保试验设备周围没有易燃或易爆物质。
4. 气压试验操作规程气压试验是验证容器的耐压能力的测试,下面是相关的操作规程:4.1 步骤说明1.将压力容器置于试验台上,并固定好。
2.连接压力表或传感器到容器,并确保连接牢固。
3.慢慢增加气压,观察压力变化,并记录下沿途的压力数值。
4.当达到试验要求的压力时,保持该压力一段时间,并观察容器是否发生泄漏或异常。
4.2 注意事项•气压试验时应有专人监控试验过程,密切关注压力的变化。
•如果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或异常,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气压试验结束后,应将压力缓慢释放,并确保容器恢复到安全压力范围内。
5. 气密性试验操作规程气密性试验是验证容器的密封性能的测试,下面是相关操作规程:5.1 步骤说明1.将压力容器放置在密闭测试装置中,并确保容器与密闭装置完全贴合。
2.通过密闭装置提供气体压力,并监测气压的变化。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是对压力容器进行安全性能测试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试验的安全性,需要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关于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首先要确保试验所需的设备完好,并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合格。
2. 对试验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明火、爆炸物等其他危险物品。
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为试验区域配备相应的消防、急救设备。
3.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试验操作,并确保人员具备相关的试验技能和知识。
二、试验操作步骤1. 首先,对试验对象进行检查,包括容器的外观、固定方式、阀门等部位是否完好无损。
2. 检查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包括试验设备、压力表、安全阀等的正常工作情况。
3. 在试验前,对试验对象进行准确的气密性检验。
确保容器没有明显的泄漏现象。
4. 根据试验对象的工作压力和试验要求,确定试验压力,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5. 打开试验系统的排气阀,确保系统内无残余气体。
6. 将试验对象连接到试验系统上,并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
7. 在试验前,对试验系统的各个阀门进行检查,并做好固定,确保试验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操作。
8. 缓慢开启供气阀,逐渐增加气体流量,使试验对象逐渐增压。
9. 在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试验对象的变化,注意观察是否有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
10. 在试验达到预定压力后,稳定压力一段时间,并记录压力变化情况。
11. 试验完成后,逐渐关闭供气阀和排气阀,使试验系统逐渐减压。
12. 检查试验对象和试验系统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现象。
三、安全事项1. 在试验过程中,严禁将身体部位放在试验对象的方向上,以防止突发破裂导致伤害。
2. 试验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特别注意对眼睛的保护,以防止气体或碎片的伤害。
3. 试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紧急停止系统的操作流程,并能及时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4. 在试验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单独留守试验区域,必须有其他人员在场监督和协助。
气密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气密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1.气密试验容器试前应先经水压试验合格。
2.试验场地应设警戒线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通行和入内。
3.试验介质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气体温度应不低于5℃。
禁止对有残留易燃气体或液体的容器采用空气做介质进行试验。
4.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保持30分钟,同时进行检查。
禁止急剧对容器升、降压。
5.容器载压时不准拧紧、拆卸螺栓和锤击敲打。
6.升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响声,裂纹(或压力下降),鼓包时,应停止试验,卸压后查明原因和修复后再进行试验。
7.泄漏检查除采用检漏计外,可用肥皂水。
禁止用明火或烟头。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工艺守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液压试验和气密试验的工艺要求。
1.2适用范围1.2.1本守则适用按照GB150《钢制压力容器》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各类压力容器。
1.2.2本守则适用于按照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各类换热器。
2、试验的一般要求:2.1设备应符合下列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法规规范要求:a) GB150《钢制压力容器》b) JB4732《钢制压力容器__应力分析设计标准》c) 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d)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e)有关的设计图样和试验说明书。
2.2各种用于试验的压力泵、管道系统均应处于良好且无泄漏压力现象。
2.3各种用于试验的压力表,必须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GB150 、JB4732有关规定,且均应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2.4用于测试液体、气体温度的测温计应准备齐全,且应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2.5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和有关检验、试验过程中,应有质检员、质检责任工程师和/或当地压力容器监检机构驻厂代表或现场代表,必要时有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在场确认,且在试验记录上签字和注明日期。
3 试压工艺要求3.1设备制造完毕后,经总体检验、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合格后(如有焊后热处理要求的容器,还必须在热处理之后)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试验,容器在耐压试验后若需要进行补焊和重新热处理时,则在其后还必须进行耐压试验。
3.2试验工作必须在规定的场地进行,试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且必须熟悉本守则和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3.3容器试验时,应妥善地放置在专用的支架上,以免在灌入大量的水后发生变形。
特别是对大型薄壁容器,为了防止局部压损,应增加支点,支点间距不宜大于3~4.5m。
3.4容器上所有的接管用相同于或大于试验压力的盲板和丝堵封闭,装配盲板时还必须按规定的数量、规格、材料选用和紧固螺栓、螺母。
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是对压力容器进行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环节,为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个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的示例,供参考。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审查压力容器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确保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并了解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试验压力、试验介质等信息。
2. 确定试验设备和试验工具的完好性和适用性,包括压力表、泄压阀、气源等设备,以及夹具、封堵件等工具。
3. 准备试验场地,保持清洁、干燥,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二、试验操作流程1. 检查试验设备和试验工具的完好性和适用性,确保其可以正常工作。
2. 将压力容器清洗干净,排除内部杂物和残留物,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3. 确保试验环境通风良好,防止试验介质泄漏造成人员中毒。
4. 将压力容器安全地安装在试验设备上,确保其稳定可靠。
5. 仔细检查试验设备和试验工具的连接,确保无泄漏现象。
6. 执行试验操作程序,逐步升压至试验压力。
7. 在试验过程中严禁超负荷加载,以免损坏压力容器或试验设备。
8. 定期检查压力容器和试验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9.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以确保人员安全。
10. 完成试验后,及时泄压,注意安全防护,防止人员受伤。
11. 清理试验现场,保持整洁,归位试验设备和试验工具,做好记录。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试验操作,禁止私自更改试验压力和试验时间。
2. 压力容器和试验设备在试验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控,确保安全操作。
3. 在试验过程中,实施好联锁控制,避免人员和设备误操作。
4. 试验压力不宜超过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并保持试验压力稳定。
5. 试验前应检查试验介质的性质和状态,防止试验介质引起的危险。
6. 试验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7. 试验过程中,对试验现场人员应进行相关安全培训,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安全操作规程对于2024年压力容器的气压或气密性试验,以下是一些安全操作规程:
1. 特殊保护装备:在进行试验前,必须戴上适当的个人保护装备,包括眼镜、手套、防护服等,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 检查试验设备:在进行试验之前,必须仔细检查试验设备的安全性,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合格的运行条件。
3. 试验场所准备:在试验进行时,试验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干燥,没有易燃、易爆、毒害物品等危险品。
4. 试验前准备:在试验开始之前,应该对试验对象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压力容器的密封性、连接件的完整性等,以确保试验安全。
5. 压力控制:在进行试验时,必须严格控制压力,不得超过压力容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6. 试验结束处理:试验结束后,必须及时将试验设备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清理试验场所,并及时处理试验产生的废气、废液等物质。
7. 事故应急处理: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生任何意外事故,应立即停止试验,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保护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8. 记录与报告:试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项数据和试验情况,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以便对试验进行评估和改进。
以上是一些2024年压力容器气压或气密性试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但请注意,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导和规范。
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通用规程
1、总则
1.1本标准规定了容器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的基本工作程序。
1.2本标准适用于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其它非压力容器可参照执行。
1.3本标准若与国家、行业、专业技术规程、技术条件和图样要求相抵触时,则按其中要求
较高的执行。
2、试压前的准备工作
2.1试压时所使用的设备、压力表、阀门等工装量具应经过鉴定,并在有效期内。
a.设备、工装应完好;
b.安全附件、安全装置、阀门等应安装齐全;
c.量具、压力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定,压力表上应有检验合格的铅封和检验合格
证;选用压力表的量程以试验压力的2倍左右为宜,不宜低于试验压力的1.5倍和高于试验压力的3倍;
d.采用阀门的压力等级应符合试验压力的要求,阀门应完好、无泄漏,启闭要灵活;
e.采用管道应确保试压的安全,管道内部应无杂物、堵塞,保证畅通。
2.2水压试验时水质及温度要求
a.不锈钢制造的容器水压试验时的水必须采用洁净水进行试验;
b.不锈钢制造的容器水压试验时的水质,应控制其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在试验合
格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c.试验温度:不锈钢容器(不包括低温容器)水压试验时水温不得低于15℃;如果由于特殊
原因,须相应提高试验水温,则按图样规定。
2.3气压试验时的气体和气温
a.气压试验时所用的气体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
b.气压试验时所用的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或按设计图样规定。
2.4试压前应将容器内的杂物、油污等清除干净。
3、试验程序
3.1必须经监检人员同意后方能进行耐压试验。
3.2补强圈应在耐压试验前通入0.4-0.5Mpa的压缩空气检查焊接接头质量,以不泄漏为合格。
3.3耐压试验前,必须将各应密封的部位用螺栓装配齐全并紧固。
3.4试验时必须用二块量程相同的、经校验并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
3.5将液压试验设备与容器接通,进行灌入试压液体,将容器内气体全部排净。
3.6水压试验
a.试验压力应按图样、工艺流转卡要求确定;
b.在容器最高点设排气口,充水时应将容器内的空气从容器顶部排
气口排净,然后将其封闭,待壁温与水温相同后缓慢升压;
c.试压时应保持容器表面干燥;
d.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直至压力达到设计压力时,经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持压力30分钟,然后将压力降至0.8倍试验压力,保压足够时间,此时可对容器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并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压力不变。
如有泄漏,则需卸压后进行处理,严禁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e.对于夹套容器则应先进行内筒水压试验,合格后再组装夹套,进行夹套水压试验;f.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将容器内的水排除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将表面吹干。
4.气压试验
4.1试验压力按图样、工艺流转卡规定,并按有关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安全部门应进行
现场监督。
4.2气压试验过程中严禁带压紧固螺栓。
4.3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且不超过0.05Mpa时,保持压力5
分钟,对容器作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将压力上升至试验压力的50%,无如异常现象,以后每次升压均为试验压力的10%,直至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将压力下降至0.87试验压力,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时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
在泄压时严禁快速排气,以免发生危险。
5.气密性试验
5.1试验时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试验压力后保压10分钟,对所有的焊接接头和连接
部位涂肥皂液或其它检漏液进行渗漏检查,小型容器也可浸入水中进行检查,经检查无泄漏,即为合格,如有泄漏,修补后重新进行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5.2在试压过程中,如发现容器有异常现象,应停止试压,检查原因。
5.3在试压过程中,不允许采用连续加压的方法,以维持压力不变,严禁带压紧固螺栓,试
压过程中操作者不允许离开试验现场。
6、检查
6.1耐压试验时必须有监检员到现场检查试验装置并确认试验结果。
6.2耐压试验时,检验人员应对容器的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6.3液压试验符合下列情况为合格
a.各部位无渗漏;
b.容器无可见的变形;
c.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响声;
d.对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表面经无损检测,拉伸面未发现裂纹。
气压试验过程中,无异常声响;经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无可见变形即为合格。
7、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有其它规定试验要求的,则按图样和技术条
件进行。
信息来源:51承压设备论坛
耐压及气密性试验通用规程
一、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及气密性试验的操作过程管理。
二、内容
1、试验通用条件
⑴ 耐压试验及气密性试验应有专门的试验场地,并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⑵ 试验用的工装应为经过设计、审核并验证过的合格工装。
⑶ 试验前个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⑷按工艺文件要求,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两个量程相同且经过计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并应安装在被试验容器的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⑸ 试验过程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且试验过程中不得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
⑹ 试验过程中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
2、耐压试验规定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一般分为液压试验及气压试验两种。
⑴ 液压试验要求
① 液压试验用的介质一般采用水。
如采用可燃性液体进行液压试验时,试验温度必须低于
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试验场地附近不得有火源,并且应配有适用的消防器材。
②当采用水为介质进行液压试验时,所用的水必须是洁净的。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用水进行液压试验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抹去或用
压缩空气吹干。
③液压试验时,容器内应充满液体,滞留在容器内的气体必须排净,并保持容器外表面的干燥。
④ 碳素钢、16MnR和正火15MnVR制的压力容器在液压试验时,液体温度不得低于5℃;其他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液体温度不得低于15℃。
如果由于板厚等因素造成材料无延性转变温度升高,则需相应提高液体温度。
⑤液压试验过程中,当压力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接近时,才能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检查确认无泄露后继续升压至规定的试验压力,保压30分钟,然后降至规定试验压力的80%,
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
⑥ 压力容器的液压试验,检查时应符合以下条件方为合格:
a. 无泄露;
b. 无可见的变形;
c. 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
d. 对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表面经无损检测抽查未发现裂纹。
⑦ 对于换热器的液压试验程序应按照标准规范及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⑵ 气压试验要求
①由于结构或支承原因,不能向压力容器内充灌液体以及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试验液体的压力容器,可按设计图样规定采用气压试验。
② 气压试验用的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③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试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
其他材料制的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温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
④ 气压试验时,公司的质量安全部必须进行现场监督。
⑤ 试验过程应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分钟,并对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露可继续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50%。
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规定试验压力,保压30
分钟。
然后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7%,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
⑥ 气压试验过程中,压力容器无异常响声,经肥皂液或其他检漏液检查无漏气,并无可见变形的方为合格。
3、气密性试验规定
⑴介质毒性程度为极高、高度危害或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露的压力容器,必须进行气密性试验。
⑵ 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⑶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5℃,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按设计图样规定。
⑷ 气密性试验用的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⑸压力容器进行气密性试验时,一般应将安全附件装配齐全。
如需投用前在现场装配安全附件,应在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的气密性试验报告中注明装配安全附件后需再次进行现场
气密性试验。
⑹ 气密性试验经检查无泄露,保压不低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