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84.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三第三次模拟生物参考答案1-6 DABBAC29.(11分)(1)核糖(单糖)(1分) (2)抗体 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血浆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 (2分)(3)①②③⑦⑨(2分) ABCE (2分) (4)A 、C (2分) C (2分)30. (9分)(1)等量、适量且生长状况相同的(2分)(2)避免芽产生生长素的干扰(写出“芽产生生长素”即可)(2分)(3)叶绿体(1分) 极性运输(或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2分)比较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和蒸馏水中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平均长度(2分) 31.(9分)(1)X A X a 、 基因分离、 X b Y (2)Ⅱ-4 、 Ⅱ-3 ; (3)10%;(2分)(4) Ⅲ-6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出现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2分)32.(10分)(每空2分)(1)生活资源和空间有限(或天敌增多或种内斗争)(2)兔→狼 草39.(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1)外植体消毒(1分) 接种(1分) 使试管苗适应自然环境、提高抵抗力和生活力(2分)(合理即可得分)(2)野生型酵母菌(1分) 缺氧(1分) (3)直径(或大小)(2分)(4)A 和D (1分) 其它色素杂质(2分) 胡萝卜素的鉴定(2分) 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2分)40. (15分)(1)卡那霉素抗性基因(1分)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分) DNA 连接酶(1分) 农杆菌转化法(1分) 卡那霉素(1分)(2)植物组织培养(2分);细胞全能性(2分)(3)标记的目的基因(2分) mRNA 分子(2分)(4)胚状体(或答“不定芽”、“顶芽”、“腋芽”也可)(1分) 人工种皮(1分) 草 + + 狼 - -。
2021年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Cl=35.5 K=39 I=127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1、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参与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垂体分泌激素调控甲状腺的活动C.细胞核中DNA转录形成mRNAD.细胞内产生的CO2进入内环境【答案】【知识点】A2 蛋白质和核酸【答案解析】D解析:纺锤体,促甲状腺激素,RNA聚合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O2进入内环境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蛋白质的参与,故D正确【题文】2、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3个B.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45小时C.实验开始的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弱D.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答案】【知识点】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答案解析】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实验前3小时CO2吸收速率不变为负值,温室内CO2浓度增加,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3小时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其他位置点的分析相同,6,时18时30时42时这四个点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分析CO2吸收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36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叶绿体,所以A,B,D错误。
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CO2吸收速率低,由此推测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要弱.C正确【思路点拨】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光照强度和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给出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典型总结】1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光合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盐城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43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2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mRNA的合成需要核仁的直接参与B.多糖、脂质、DNA都是生物大分子C.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0、N、S、Mg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2.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是所有光合自养型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脂质合成的场所,其膜上附着多种酶C.中心粒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体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溶酶体内合成并储存了大量的酸性水解酶,参与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3.在适宜条件下,将月季的花瓣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A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渗透压与A溶液渗透压的比值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t1时,水分子不进出花瓣细胞B.A溶液中的溶质能被花瓣细胞吸收C.t2时,花瓣细胞的吸水能力大于to时D.t0~t2时,花瓣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4.端粒学说是细胞衰老机制的学说之一。
端粒DNA序列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逐渐缩短。
人体细胞中存在由催化蛋白和RNA模板组成的端粒酶,其活性受到严密调控,被激活的端粒酶可修复延长端粒。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端粒酶可能是一种逆转录酶,在细胞核中起作用B.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端粒C.端粒严重缩短后,细胞质膜的通透性可能发生改变D.若用药物使肿瘤细胞中的端粒酶失活,可治疗癌症5.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下图)。
济南三模生物参考答案D DC DC CBDC C AD CD A16BD17BD18D19ACD20CD21.(10分)除特别标注,每空1分)答案:(1)五碳化合物(或C5或核酮糖-1,5-二磷酸或RUBP)和CO2遮光(2)DCPTA增大了气孔导度;提高了Rubisco活性,增加了对CO2的固定;降低了丙二醛含量,降低了生物膜受损程度(2分)(3)不是气孔导度虽然最低,但胞间CO2浓度却最高(2分)遮光导致光照减弱会降低光反应;Rubisco活性最弱会抑制暗反应;丙二醛最高说明生物膜受损程度最大,会降低光反应(2分)(4)喷洒一定含量的DCPTA、阴雨天适当补充光照22.(12分)(1)产量下降去雄不彻底而降低杂交种的纯度(合理即可)(2)1/2(2分)100%(2分)不会(3)100/101(2分)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4)①增加至两个花粉致死基因,进一步提升带有转基因的花粉死亡率;②增强可筛选功能,以除草剂抗性基因作为筛选基因,喷洒除草剂就可以可有效剔除带有非转基因花粉的后代,提高子代育种的纯度。
(确保转基因植株的纯度)23.(10分,除特殊标注,每空1分)(1)不含两者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2)花生促进果实发育(3)消除内源生长素,消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分)基(4)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来源广泛配合浇水施肥等措施,适时使用24.(12分)答案:(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恢复力稳定(2)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和呼吸散失量相等时所对应的水深不能,在此点时生产者同化的能量等于其呼吸消耗的能量,没有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无法流向分解者和下一营养级(2分)(3)随养分浓度增加,浅水层的GPP变大,深水层的GPP变小(1分);Z eu变小(1分)高浓度的养分和充足的光照使湖泊浅水层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固定的太阳能增加,GPP增加;而照射到深水层的光照减少,水下植物固定的太阳能降低,GPP变小;随水深增加,GPP 变小,而养分浓度越高生产者的R越大,所以Z eu变小(2分)(4)一、搅动水体使溶解氧增加,减少了浮游动物等初级消费者的死亡,可捕食浮游植物缓解水华现象;二、溶解氧增加,水体中好氧细菌增加,分解有机物缓解有机污染;三、表层生物层被破坏,对光的遮蔽减弱,中下层植物获得的光照增加,生命活动增强,N、P等元素的吸收增加(2分)25.(11分)②③Taq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琼脂糖凝胶电泳(2)终止子和控制终止密码的序列(2分)MZF1-AS1可以与PARP1蛋白质BRCT功能区结合(2分)(3)过表达MZF1-AS1能促进PARP1和E2F1两种蛋白质的结合,敲除MZF1-AS1或者给予RNA 酶处理后两蛋白质相互作用减弱(2分)(4)MZF-AS1通过促进PARP1和E2F1两种蛋白质的结合,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
2025届山东阳谷县第五中学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三次模拟)生物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物体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
因此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果蔬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呼吸作用的第二阶段没有ATP生成B.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与其正常时相比,上述比值会降低C.富含油脂的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上述比值会低于1D.健康的成人在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上述的比值会大于12.对下列四幅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c+d阶段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图2中的温度为b时酶分子结构受到破坏,活性丧失C.图3中引起bc段和de段的变化因素都是C3化合物含量下降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相同3.科学家提取了某人的造血干细胞、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并对这3种细胞的基因、mRNA和某些蛋白质进行了检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3种细胞的mRNA种类不完全相同B.3种细胞都已经发生了细胞分化C.胰岛B细胞有胰岛素基因而造血干细胞和浆细胞没有D.造血干细胞可以分裂而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不能4.为了研究两个小麦新品种P1、P2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光照强度和C02初始浓度必须一致B.可用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绿体的C0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C.每组实验应重复多次,所得数据取平均值D.三个品种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时的温度没有显著差异5.秀丽线虫细胞中有一类单链piRNA。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某同学将表现出顶端优势的某植物顶芽的尖端和侧芽的尖端分别放置在空白琼脂块上,得到含有相应生长索浓度的琼脂块A、B,如图1所示;图2中的甲,乙、丙为同种长势相同的燕麦胚芽鞘(生长素对该植物和燕麦影响相同),甲为完整的燕麦胚芽鞘,乙、丙为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将A、B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乙、丙上。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生长素在芽内的运输方式和琼脂块中的运输方式相同B.为探究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图2应增加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空白琼脂块的对照C.图2中,胚芽鞘生长一段时间后丙的高度可能小于乙的高度D.图2中,若给予单侧光照射能发生弯向光生长的只有甲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B.在免疫细胞中,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对抗原均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C.对植物激素的研究发现,同一种激素,在不同情况下作用也有差异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就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逆转3.下表中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细胞种类小肠上皮细胞癌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寿命1~2天不死性120天5~7天能否分裂能能不能大多数不能A.白细胞的凋亡比红细胞快,这与白细胞吞噬病原体有关B.细胞癌变能无限增殖,但细胞周期的时间不会发生改变D.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这与基因控制的衰老与凋亡有关4.科学家向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光照,结果如表所示。
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高三生物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蛙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所以可用来提取细胞膜C.与胰岛素的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D.同一生物体内非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等)来交流信息2.玫瑰没有生成蓝色翠雀花素所需的黄酮类化合物35氢氧化酶的基因,因此蓝玫瑰被认为是不可能培育成功的。
但有科研人员将蓝三叶草中的蓝色素基因植入普通玫瑰而成功培育出了蓝玫瑰。
这株玫瑰的花瓣中所含的色素为蓝色,纯度接近10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蓝色翠雀花素分布于蓝玫瑰花瓣细胞的液泡和叶绿体中B.蓝色基因在玫瑰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蓝色翠雀花素C.培育蓝玫瑰应用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蓝玫瑰的培育成功意味着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种3.将畜禽粪便等固体有机废弃物进行好氧微生物发酵堆制处理,并定时翻堆通气,可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
下表是某实验所得的部分参数值(注:大肠杆菌是肠道病原菌的指示菌)。
根据题意和表中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堆制0至10天,堆料温度升高是导致微生物总数逐渐减少的主要因素B.堆制时翻堆通气可促进有机物降解,并加速厌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C.堆制过程中,微生物类群随堆料温度、有机物含量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D.堆制处理能杀死肠道病原菌等有害微生物,有利于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4.利用右图中若干幼苗及甲、乙两组培养皿验证浓度为10 -4mol/L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的生理作用,应该选取的材料有:①完整幼苗;②幼苗的b段;③幼苗的a段;④幼苗的c段;⑤10mL浓度为10 - 4mol/L的生长素溶液;⑥l0ml。
生物高三三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A. 磷脂B. 蛋白质C. 多糖D. 核酸答案:D3.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A. 叶绿体基质和叶绿体基粒B. 叶绿体基粒和叶绿体基质C. 线粒体和叶绿体D. 叶绿体和线粒体答案:B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的时期是?A. 前期B. 中期C. 后期D. 末期答案:C5. 以下哪种激素不是由垂体分泌的?A. 生长激素B. 促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D. 促性腺激素答案:C6.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是?A. DNA → DNAB. DNA → RNA → 蛋白质C. RNA → DNAD. RNA → RNA答案:B7. 下列哪种细胞器不含膜结构?A. 核糖体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内质网答案:A8. 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答案:C9.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是?A. 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的,细胞坏死是非程序性的B. 细胞凋亡是非程序性的,细胞坏死是程序性的C.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程序性的D.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非程序性的答案:A10.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草履虫C. 蓝藻D. 变形虫答案:C11. 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12.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细胞体积的增大C. 细胞数量的增多D. 细胞形态的改变答案:A1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A. 胶原蛋白B. 弹性蛋白C. 透明质酸D. 脂质体答案:D14. 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依赖于哪些因素?A. 细胞内酶的活性B. 细胞外信号分子C. 细胞周期蛋白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5. 细胞衰老的特征包括?A. 细胞体积增大B. 细胞核增大C. 细胞内水分减少D. 所有以上特征答案:D16.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的,细胞坏死是非程序性的B. 细胞凋亡是非程序性的,细胞坏死是程序性的C.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程序性的D.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非程序性的答案:A17. 以下哪种细胞器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A. 核糖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线粒体答案:C18.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细胞间信息传递D. 所有以上功能答案:D19. 细胞周期中,G1期的主要活动是什么?A. DNA复制B. 蛋白质合成C. 细胞生长D. 染色体分离答案:C20. 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主要涉及哪些分子?A. 凋亡抑制蛋白B. 凋亡促进蛋白C. 凋亡抑制蛋白和凋亡促进蛋白D. 以上都不是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依赖于_________的流动性。
高三年级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O:16 C:12 N:14 Al:27 Cu:64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能继续合成部分蛋白质
B.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动物细胞的融合,主要是与膜上糖蛋白有关
C.效应B细胞都是由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得来的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2.下列有关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条件下某些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而形成电子流
B.NADPH的生成标志着光能转变成了电能
C.电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中
D.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片变黄后主要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B.某人食用海鲜后引起过敏反应不属于免疫过程
C.淋巴因子大多是通过加强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的
D.注射乙肝疫苗后,当乙肝病毒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分裂周期变长
4.下表所示为一个不含致病基因的正常人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及甲、乙、丙、丁四个表现型正常的人对应的染色体上某基因中相应部分碱基的排列顺序。
下列关于甲、乙、丙、
()
A.突变后的基因为隐性基因B.突变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变
C.突变发生在该基因编码区的外显子D.突变发生在该基因的非编码区
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 / cm2·a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 J / cm2·a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30.(18分)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化学物质用于抑制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这称为他感作用。
大麦、玉米、大豆、向日葵、苜蓿等植物,是杂草的天然抑制者,又叫做“闷盖庄稼”。
(1)为了验证大麦对邻近杂草生长具有他感作用。
请根据所给材料器具,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预期实验结果。
材料器具:大麦种子,狗尾草(杂草的一种);50厘米×50厘米×10厘米栽种盒,剪刀,洒水壶,20厘米×10厘米纸袋,镊子,天平,两脚规,直尺
方法步骤:
第一步:选取A、B、C三个栽种盒,在栽种盒土壤表面画5厘米×5厘米的小方格,每方格中心放一粒大麦或杂草种子。
三个栽种盒的播种方式依次为:
A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盒:全部播种狗尾草种子。
第二步:洒上少量细泥土覆盖种子,用细孔眼洒水壶浇水,把三只实验栽培盒放在
___________的20℃左右环境中培养2∽4周,每天均保持足够时间的__________。
第三步:每天观察记录,统计盒内植株的地上枝平均干重、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数量特征。
比较三只实验栽培盒的植物特征差异。
结果预期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进一步设想可能是大麦根部形成的分泌物具有抑制狗尾草的生长作用,请你用完全培养液(甲)、培养过大麦的营养液(乙)、蒸馏水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来验
证这一设想。
第一步:将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为A、B两组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期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用所学生物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24分)
I.(8分)人体皮肤表层存在着一定量的微生物群,通常包括三类:①常住菌群,如痤疮丙酸杆菌等菌群,它们是保护人体免受有害微生物侵袭的屏障。
②过路菌群,如金
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及真菌菌群,这些菌群往往是致病菌。
③共生菌群,如表皮葡萄球菌,对保护人体健康也是有益的。
这些菌群与皮肤一道,构成一个完
整的皮肤微生态系统。
(1)人体为体表微生物提供的五大类营养物质是。
常住菌群、共生菌群与过路菌群所需的营养物质基本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生态学上
叫作。
(2)皮肤及其表面微生态系统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功能,这种天然防御功能属于免疫。
但是,某些人喜欢选用添加了广谱抗菌素的香皂,长期使用会破坏皮肤微生
态系统的。
检测结果表明,这些人的皮肤微生物数量并未见少,一些有
害微生物的种群密度反而有所增加,试解释其原
因:。
Ⅱ.(16分)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小鼠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据研究,正常小鼠体内黑色素的形成是经过
下列系列化途径产生的如下左图:
遗传工作者选用野生纯合子的小鼠进行了如上右图的杂交实验: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鼠毛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黑色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鼠毛的颜色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表现型为棕色的小鼠,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F2表现型为白色的小鼠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____________,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育种时,常选用某些野生纯合的棕毛小鼠与野生纯合的白毛小鼠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有时可得到黑毛鼠,有时得不到黑毛鼠,试用遗传图解说明原因。
(答题要
求:写出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生物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D
30.(共18分)
(1)第一步:A盒:排列为一排大麦种子,一排狗尾草种子交替;(2分)
B盒:全部播种大麦种子;(顺序可变)(2分)
第二步:同样或相同;光照;(2分)
第三步:平均叶长、平均植株高度、平均节间距、每株植物平均花数(答出一点即可)(2分)
结果预期和结论:A盒混盒种植的狗尾草跟单独种植的狗尾草相比,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大麦对邻近杂草生长具有他感作用(2分)
(2)第二步:把A、B两组幼苗分别置于甲溶液中培养,两组均通入空气,温度、光照等条件均适宜,培养一段时间。
(2分)
第三步:A组加入少量的蒸馏水,B组中加入培养过大麦的营养液(乙),两组均通入空气,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观察。
(2分)
结果预期和结论:
若B组的长势不如A组,则说明大麦根部分泌物具有抑制狗尾草的生长作用。
(2分)若A、B两组的长势基本相同,说明大麦根部分泌物不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
(2分)31.(24分)Ⅰ.(每小题4分,共8分)
(1)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竞争
(2)非特异性;稳态(或平衡);由于抗菌素的定向选择作用,可能使具有抗药性的细菌趁机繁殖型
Ⅱ.(16分)(1)有关酶的合成(2分)(2)AAbb或Aabb(2分)
(3)1/4(2分)1/3(2分)
(4)图解1(2分):
P AAbb ×aabb
棕色白色
F1 Aabb
棕色
说明(2分):如果棕色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与白色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进行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黑色鼠。
图解2(2分):
P AAbb ×aaBB
棕色白色
F1AaBb
黑色
说明(2分):如果棕色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与白色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进行杂交,后代中可出现黑色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