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溶液。
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键:
在一定条件下,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思考:
1、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质,则是
——饱和溶液 2)如果加少量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
思考3:
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说有 啤酒瓶发生爆炸的事件, 常有人员伤亡出现.请问 这是为什么?
复习 影响物质溶解能力(溶解性)的因素
• 外因:温度、压强 • 内因: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 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影响物质 溶解性吗?
• 不影响溶解性(溶解能力), 只影响能溶解的数量
物质的溶解性 1.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是有限的 2.物质溶解性与溶质、溶剂、温度、压强等有关 3.物质溶解过程会放热(氢氧化钠)吸热(硝酸铵)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假设1: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假设2:溶解性与 溶质的性质有关 假设3: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假设4: 溶解性与 压强 有关 (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 对每一个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检验。
从以上实验可以知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 溶解性,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一定量的 溶剂及该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条件下 进行比较。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
1.4 复习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物质 原来状态
固、液、气
固
液
分散后的 特征
均一、稳定是混合物
实例
碘酒、 蔗糖水
泥浆、 牛奶、 血液 肥皂水
溶液的特点是_均_一__性__、_稳__定__性__。
1.5 物质的溶解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 剂)里的溶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