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复习 -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9
《天气》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人们通常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5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6.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7. 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8. 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9.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可以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与气候不同。
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 )的表格。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时间()地点。
●()( )( )和()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与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 )( )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用()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
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
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
●风向与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②(风向)是指( ),可以用()方位来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 )。
③风的速度是以()进行计算。
(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个等级。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用( )来划分风速。
●降水量的测量:( )是测量()的装置,对照《雨量等级表》可以确定雨的等级。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及气候不同。
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及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及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
●风向及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②(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③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行计算。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2)今天天气怎样?(从云量、降雨量、风向和风速、气温等天气特征来描述今天的天气)2、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
3、温度与气温1)温度对天气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
每天就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温度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温度也可能不一样。
4、风向和风速1)风向和风速用来描述风的基本特征。
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2)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风的速度是以每秒风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我们把风速记为三个等级:0,1,25、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常见形式:雨、雪、冰雹。
2)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3)降水量等级表(课本13页)6、云的观测1)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3)云的分类:积云、层云、卷云。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
积云通常与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天气。
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第二单元溶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如:食盐、糖、味精;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如:面粉、沙子。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姓名: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1-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观察天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1-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X Kb1. Co m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学案(上册)第一单元天气一、填空题。
1、气温是指在阴凉、通风的室外测出的温度范围。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风向。
4、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5、测量天气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等。
6、一天当中,清晨气温最低、正午气温最高、傍晚气温偏低。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8、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史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可用直筒、透明的玻璃杯来制作。
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0、气象学家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1、人们常说降雨就是降水是不正确的,降水指的是降雨、下雪、下冰雹、下雾等。
12、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2、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3、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4、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点测量。
(√)5、我们在制作天气日历中,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天气情况,但周末和假期可以不记录。
(×)6、我们每天测量温度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
(√)7、某地测24小时降水量是26毫米,这是中雨。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A)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A、风向B、风向标2、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气温最高?(C)A、早上8:00B、中午12:00C、下午2:00D、下午4:003、我们可以使用一些(A)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A、天气符号B、天气日历C、风向标4、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B)个等级。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无风是0级、微风是1级、大风是3级。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一、填空题。
1. 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3.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
4.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5.我们能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
6.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7.天气现象可以用气象符号来表示。
8.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一时间的大气状况。
9.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
“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10.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天气观察,并把每天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这一段时间内我们这个地方的天气变化了。
11.可以从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 天气日历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天气日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4.我们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
5.画一张能够记录一个月的“日期--气温”柱状图,专门用来记录每天的气温。
6.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周末和假期不能间断。
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一个季节的气候(天气变化)。
3. 温度与气温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2.气温是指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一般用温度计来测量,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3.每天的温度都在变化,通常一天要测量五次: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凌晨。
3.温度计的使用: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待液柱稳定时再读数。
4.③一般气温的。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可以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根据云的形状与高度,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高度最低;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高度居中;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高度最高。
四年级上册天气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常叫做()。
天气日历中,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0是(),1是(),2()2、制作天气日历需要收集记录:()、()、()、()、()。
3、使用温度计等到液柱()后才能读数,视线与()相平。
4、()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温度最低,()温度最高。
5、风向是指()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的风。
风向可以用()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如箭头指向南,就是()。
可以用()方位来描述方向。
()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
风速用()来测定。
风的速度是以()来计算的。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个等级。
6、常见的降水形式有:()等。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直筒)容器可以用来做雨量器。
7、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划分()、()、()。
8、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三大类:()、()、()。
()像棉花,晴好天气,会下雷阵雨;()一片灰色,在低空,会下雨;()像羽毛,在高空,由冰晶组成。
在雷雨前,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9、气象学家根据雨量多少把下雨分为6个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10、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晴、()多云()、阴()、雨()、雪()等。
会作气温数据柱状图。
二、溶解1、溶解是指物质()、()分散在水中、没有沉淀、没有漂浮、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溶解在水中的物体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
2、能溶于水的物质有:()、()、()、()、()、()、()、()等;不能溶于水的物质有:()、()、()、()、()、()、()等3、溶解在水中的物体分布在(),不能用过滤分离,部分溶液能用()的方法分离。
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会有()能用()的方法分离。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要强。
一、天气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3、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4、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无风、微风、大风)来划分风速。
7、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
8、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雨量等级表)9、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10、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1、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2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天上城堡云,地上雷雨临)13、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1-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观察天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2020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天气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17.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四年级科学复习-天⽓⽇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现象的表格在我四年级1、天⽓⽇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历中,⼀般要记录⽇期和时间、⽓温、云量和降⽔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2、观察天⽓应该在每天的同⼀时间,同⼀地点。
3、⼀个⽉的天⽓变化不能代表这⼀年的⽓候特点。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向。
风向可以⽤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向。
5、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6、降⽔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雪、冰雹等。
7、⾬量器是测量降⽔量多少的装置。
8、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滴或冰晶组成的。
9、⽓象学家在对云进⾏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0、靠近地球表⾯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的。
层云变厚,就是⾬层云,将会出现⽑⽑⾬、⼤⾬或雪。
11、⾼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发展成积⾬云,形成雷阵⾬。
12、纤细的⾬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的冰晶组成。
溶解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中化成了⾁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中,且不能⽤过滤或沉降的⽅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
两低:液⾯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
漏⽃下端的管⼝靠紧烧杯的内壁。
3、⾼锰酸钾溶解于⽔后形成了⼀种紫⾊、透明的溶液,它常被⽤来消毒和防腐。
4、⾷盐、⾼锰酸钾、胶⽔、洗发液、肥皂、醋、酒精、⼩苏打都能溶解在⽔中,沙、⾯粉、⾷⽤油不能溶解在⽔中。
5、⽔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氧化碳等⽓体,⽔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中的氧⽓进⾏呼吸的。
6、加温、搅拌等⽅法可以加快物质在⽔中的溶解。
7、⼀杯⽔(100毫升)⼤约能溶解36克⾷盐。
8、溶解在⽔中的⾷盐能⽤蒸发的⽅法把⾷盐和⽔分离出来。
9、酒精灯的⽕焰分为外焰、内焰、焰⼼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内焰其次,焰⼼的温度最低。
10、点燃酒精灯时⼀定要⽤燃着的⽕柴,决不能⽤燃着的酒精灯对⽕。
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第一单元天气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表格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表示天气状况,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
4、常见的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状况:(大雨) ( 雪 ) ( 多云)(阴) ( 晴)5、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9、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从日出前后到午后2时气温逐渐上升,午后2时到晚上气温逐渐下降。
10、我们可以利用温度折线图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情况。
11、测量气温要用温度计,它的单位是℃。
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视线要与液柱顶端齐平。
1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
13、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用红旗来判断风向,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例:红旗向西北方向飘,那么风向是东南风。
14、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5、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我们在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把风速划分为无风(0级)、微风(1级)、大风(2级)。
16、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17、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8、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用直筒透明的杯子。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四年级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5、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6、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7、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8、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1、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2、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溶解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
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
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6、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7、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8、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0、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1、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2、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一、判断题
()1、面粉可以均匀地溶解在水里。
()2、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在太阳暴晒的情况下食盐和水一起蒸发了。
()4、天气预报图中的不同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5、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6、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7、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8、每天记天气很麻烦,也没必要。
二、选择题
1、()可以溶解在
里。
()
A、面粉
B、高锰酸钾
C、沙子
2、“可乐”里面含有大量的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3、()是测量温度的仪
器。
()
A、温度计
B、风向标
C、雨量器
三、填空题(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溶解在水里。
2、________、________可以加快溶解。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使通常把云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记录天气通常都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我们比较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可以使浓盐水底部的食盐溶解。
四、简答题。
(每题15分)(可以不做,但必须打印出来)
1、根据下面的表格画一张折线图。
时
10 11 12 13 14 15 16
间 (时)
温度(℃)24 25 27 28 30 29 27
℃
31
29
27
25
23
21
10 11 12 13 14 15
16 时
2、如果你要知道100毫升的水可以溶解多少白糖,你需要哪些材料?你应该怎
样设计实验?请你都写下来。
我需要的材料:
我的实验步骤:
三、声音
一、填空题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2、(耳朵)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它的单位是()。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它的单位是()。
4、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5、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振动越慢,声音越()。
6、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低)。
二、判断题
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
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4、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
5、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
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
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它()我们的身体,保护
我们的(),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
3、骨骼与()、()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交换,使()进入血液,同时排
出()。
5、人的呼吸器官有()、()、()、()、()和()等。
6、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
7、我们的牙齿可分为()、()、()
8、人的一切活动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如身体的肢体活动由()、()、()共同完成,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血液,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判断题
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
2、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
()
3、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
4、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
()
5、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
6、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
7、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
()
8、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
()
9、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
()
11、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10、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