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写生
- 格式:ppt
- 大小:11.66 MB
- 文档页数:23
四年级美术教案:植物写生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四年级美术教案:植物写生,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美术教案:植物写生 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在学习和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方法准备:课件、盆栽花卉、勾线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课件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
师:你喜欢哪些植物?师: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师:你觉得这些植物给你哪些美感?生: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使用、陶冶情操。
生:叶子的姿态自然、形态各异……板书课题:《植物写生》二、探究式学习活动1.观察植物。
师:你们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遮挡现象、有大小之分,在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站队来演示植物的前后遮挡、疏密、方位关系。
2.欣赏和感受画家笔下的植物。
欣赏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条,(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植物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
师:画的哪部分对你感受最深?生:表现形式,颜色搭配,画法技巧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生:……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处理叶子的前后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叶的前后关系可以用线条的虚实、大小、粗细、穿插变化来反映。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植物写生》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第1课植物写生》是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植物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描绘。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构图、线条、色彩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现能力,他们对于植物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但是,他们在植物写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观察不细致、表现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植物,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描绘和实践,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植物写生,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细致观察植物,并准确地描绘出来。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艺术手法,表现植物的特征和美感。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植物,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2.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和表现能力。
3.讲评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鼓励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材、植物图片、画纸、画笔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字。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有什么特征?如何描绘植物?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植物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形状、线条、色彩等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开始动手描绘植物。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植物写生》——小班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能够生动地描绘出植物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植物,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创作的技能。
2. 引导学生运用剪贴、拼贴等方法,将植物的形态和色彩表现出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2.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培养团队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一、教学重点:1. 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创作。
二、教学难点:1. 植物形态的观察和表现。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植物写生的图片或实物。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植物写生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植物的观察和感受。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观察植物的形态、色彩、纹理等。
2.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创作。
三、学生创作:1. 学生分组进行植物写生创作,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描绘。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生动地表现植物的特点。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第四章:教学延伸一、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强调学生在创作中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重要性。
二、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植物进行写生创作,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可以是家庭作业展或者班级展示。
第五章: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1. 学生对植物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中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表现情况。
植物写生句子
1.多肉植物是种顽强的小生命,只需要一点点水、阳光和土壤,就可以扎根于一个小小的花盆中,慢慢生长。
2.我喜欢小小的多肉植物,所以一直在小多肉植物的柜子前徘徊着、挑选着。
3.我还看中了一个更小的多肉植物。
它虽不是什么植物之王却有隐约的一份可爱。
它高约二厘米,有十片叶子。
4.植物馆的老板说这种多肉植物很奇怪,它一片叶子种下去就会分成两片叶子,两片叶子成长一段时间,就会变成三片叶子。
5.多肉植物有很多种类,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很多肉肉,比较饱满,比较可爱。
我们买的是其中的4个。
6.在除夕那天,妈妈给我买了一盆可爱的多肉植物——特玉莲。
因它的外形酷像莲花,故取名之。
7.第一次认识多肉植物,是小学同学送我的一株。
那株肉肉的名字叫十二卷,绿绿的,上面有像糖霜挤上的白色条纹,远看近看都酷似虎皮兰的亲戚。
8.对多肉植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就像在微博上看到的这句话:它们或是充满文艺范的小清新女青年,或是爱卖萌的小萝莉,又或是狂野奔放的女汉子。
9.我有一盆多肉植物,是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十分喜欢它,把它当作自己的朋友般关心、照顾。
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肉肉”。
10.我看中了一盆叫玉珠莲的多肉植物。
它的叶子上红下绿,叶子上隆起了一个弧形,把自己打扮得格外的可爱,真是夺人眼球啊。
植物写生的作用
植物写生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手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和技能。
以下是植物写生的主要作用:
1. 深入了解植物:通过植物写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植物的构造和生长方式,从而更好地表现其形态和特点。
2. 提高观察力:植物写生需要仔细观察植物的细节,这有助于培养细致的观察力,提升对事物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3. 提升绘画技能:植物写生可以提升绘画技巧,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4. 培养美学素养:植物写生可以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提升美学素养,使对艺术的感知和理解更为深刻。
5. 探索艺术表达:植物写生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可以通过绘画来传达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培养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创造力。
6.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描绘,可以更加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总之,植物写生在许多方面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提高观察力和技能,还可以培养美学素养和探索艺术表达的能力。
同时,它也能增强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自然植物写生总结自然植物写生总结「篇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小班化教学要给予每一位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也应该是独立的。
虽然是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但是要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互帮互助。
《植物写生》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课。
在初次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准备通过亲身示范讲解表现植物丰富变化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
课前再次翻看教材却使我突然灵机一动,书中小提示指出表现植物要注意花和叶有高低、疏密、穿插、遮挡等变化,我何不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探究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与其他组员不同的一种变化简单画出来。
这样在动笔中,学生就能对于画植物要体现出的变化有更明晰的印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
时间是有限的,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
我强调四种变化中要让本组能力弱的学生先选择,便于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好的成绩。
从课堂实施的效果来看,学生虽然是初次体验这种学习方式,但是在组长的协调下,他们基本上能够各尽所能,体现出四种变化中的一种。
存在的问题是个别学生没有充分领会我的意图,迟疑半天才动笔,结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
我应该在布置任务时出示一个范例,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了。
或者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从书中作品中找出具有这四种变化的植物局部,这样能力弱的学生在表现时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效引导。
小班化教学尽管班额减少了,但是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要辅导到每一个学生还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保证大多数学生都有能力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
学生想通过自己独立自主的学习为小组赢得加分的愿望都有,成功了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