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细研
资料拓展
白帝城托孤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 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 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志——诸葛亮传》
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
平定 武器
统率、率领 向北 表示期望。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 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排除 ,铲除。
鼓励
驽:劣马。钝:指不锋利的刀
攘除 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奸邪凶恶的敌人
之职分也。
原来的
用来。 表并列
职责,本分。
“表”的特点: 1、陈情言事,言辞恳切,感人泪下 2、用词多谦卑、低微。
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希望。
计算日期来等待,意思是很快可以实现。 而,表修饰。
重点句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 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 因;
精读细研
1、在三、四小节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了郭攸之、 费祎、董允、向宠这四人,这四人有什么共同点呢?
精读细研
4、选段中多次提及“先帝”,“陛下”,纵观全 文数一数,文中的“先帝”,“陛下”各提及几 次?有什么目的?
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及陛下。
(1)规劝后主之时,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 用先帝这一权威形象支持自己的观点。处处为后主着想, 恳切、得体,既不失臣子身份,也切合长辈口吻。
(2)“报先帝”,“忠陛下”的情感贯穿于全文。
斟 酌 以彰其咎 咨 诹 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