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54
文体特征对等的实现手法一、传记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这种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
但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性格。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
考生要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而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则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此外,引用也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更真实感人。
二、新闻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离不开记叙的要素,所以分析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考生进一步把握主要内容。
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
通过标题,考生可以把握文本记叙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1.阅读消息时.考生要把握住新闻事件是什么和事件的意义:阅读通讯主要把握报道的对象是谁、干了什么,进而认识人物的形象,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
消息和通讯是用事实说话的,所以其文字大多简明扼要。
其中消息多用叙述,通讯多用描写(人物描写)。
2.考生阅读访谈时要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时要注意分析其语言特点。
分析新闻表现手法的巧妙性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分析表达技巧对读者的影响,如:能否让读者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能否让读者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能否让读者把握新闻主题等。
三、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多用材料(典型材料、对比材料、精确数字)来说明观点,常用对比、列数据等手法;另外,作者往往会进行一些议论。
调查报告的语言要准确,客观,真实。
四、科普文其内容新颖,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一般在第一自然段点出主题.在其后几个自然段分别以科研成果、举例子、实验结果等对主题加以说明,常用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等方法,探讨利弊,诠释过程,阐述概念。
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及考点解析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一)传记的定义与分类:1.传记的定义: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2.传记的分类:(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自传、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评传”,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较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3)从创作方法看,有的传记以历史性传记为主;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4)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做“大传”或“传略”;篇幅短小、扼要地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传主的情感、观点;作者的情感、观点;运用艺术手法)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传记文体知识一、传记的含义: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
二、传记分类:1、人物传记,属于文学性传记,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不过其基本人物和情节必须符合真实性原则。
可以运用想象手法,来恢复其失落的事件环节或细节。
2、自传:属于自述性文学作品,是一种第一人称叙述的人物传记。
可以贴近人物的心灵来写,字里行间氤氲着自然、亲切与真切。
3、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传要真实,评要中的”等,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
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因此可以写得比较简短,更适合于命题选用,所以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试卷中,这是需要广大考生注意的。
三、传记写作特点:1、开头一般都写人物姓名、字号、籍贯、家庭状况。
2、一般采用叙述与说明的表达方式、适当议论抒情。
3、以时间或人物为序。
4、以事实为根据四、传记文体特征:1、真实性(实事求是,感情真诚坦率)注意理解文学性传记中的“艺术真实”(虚构符合人物性格的再创造)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对文天祥创作《正气歌》过程的描写:“他忘记了酷热,忘记了弥漫在周围的恶气浊气,仿佛又回到了‘夜夜梦伊吕’的少年时代……(心理描写)……室内,文天祥前额也可见汗淋如雨。
然而他顾不得擦拭,只是一个劲地笔走龙蛇。
强风吹开了牢门,散乱了他的头发,鼓荡起他的衣衫……他兀自目运神光,浑然不觉。
(动作、神态描写)以上的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是作者通过想象创作的,是一种虚构,是一种艺术真实。
符合文天祥的性格特点,符合当时的实际。
2、概括性(选人——选材)例如:必修一传记单元所选的传主(华罗庚、孙中山、罗曼•罗兰、爱恩斯坦、文天祥),均是在做人、做事业方面成功的楷模。
例如:《“布衣总统”孙中山》围绕“布衣”特点选材、《留取丹心照汗青》选择文天祥被俘虏之后的有关材料(因为最能表现人物的精神3、通俗性表达简明易懂,语言简明、平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富有文学色彩。
分析传记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作者:邵亚利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2016年第03期【解题钥匙】一、传记的基本特征传记属于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纪实性和文学性的特征。
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虚构。
可以说,纪实性是传记的生命。
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有真名实姓、生活经历、历史背景等,反映了人物在品行修养、志趣追求与才能业绩诸方面的真实面貌。
写作时,这些事实是不能随意虚构的。
但传记又属于文学的范畴,具有文学性。
它并非对历史原封不动地再现。
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作者在材料剪裁、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运用上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在对传主生活经历的叙述与评论中可以表达自己的爱憎。
由此可见,对“文体基本特征”的考查主要是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出发,结合艺术手法进行设题。
【典型题例】2015年新课标卷Ⅰ第11题(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答题方法】首先要读懂题干,审清题目,明确考查方向(该题题干用“自传”二字暗示从文体特征的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特色)。
其次要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传记类别有不同的特点。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评传亦采用第三人称,记叙与议论各半,须注意整合评价议论的文字。
再次要紧扣住传记的真实性(主要指传主的人生经历、品行修养、才能业绩等)和文学性(主要指介绍人物时运用的一系列的艺术手法,如在介绍传主人生经历时使用的人称、叙述的顺序、语言风格等),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辨析作答。
二、传记的主要表现手法传记常见的表现手法可从叙述顺序、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
1.叙述顺序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在阅读时,考生要能根据时间的顺序准确地判断出是运用了何种叙述顺序,从而理清人物的生平经历,明白作者这样处理的缘由。
【典型题例】《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这篇文章中,开头写谢希德先生的辞世及遗嘱,这是什么记叙手法?这样写的作用及效果是什么?【答题方法】辨别记叙的顺序,要注意插叙与倒叙之间的区别: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都是同一件事。
人物传记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一种文体。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明确传记特点: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要求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
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
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使之显得有血有肉,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如何阅读一篇传记文:⑴了解传记的文体特点⑵整体阅读全文,初步感知全文大意。
⑶理清行文线索、结构;弄清主旨。
⑷局部探究文中的典型细节,从中感悟传主的思想性格。
(评传中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直接评价。
)传记文学的表现手法1、细节描写: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刻画传主的形象。
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个性特征。
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
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与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用表现人物性格,使形象血肉丰满侧面描写:自然环境啊(环境、社会环境);他人作用:烘托3、引用: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引用同学、同事、友人的回忆,引用档案资料等材料。
①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
分析传记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一、传记的定义及其分类1、传记的定义传记是遵循真实性的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来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的文体。
传记既可以记载传主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传主的某个人生片段,但必须忠于事实本身,能够凸显出人物的性格及其典型的形象特征,通过人物的经历再现历史。
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折射出时代的气息;让读者在体味传主的人生经历中有所收益。
2、传记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但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人物传记来说,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从叙述人称看,有自传和他传之分:自传是指本人撰写的,多是回顾生活经历,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和成败得失等,如《朱东润自传》(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他传是指他人撰写的,目的明确,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例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品格,对时代的贡献、影响等,如邹丽焱《玻尔传》(2014年新课标卷Ⅰ)。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记叙和评论参半,一般叫评传。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一方面有对人物的人生历程和思想轨迹进行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性格、形象;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的成败得失和对于社会的价值。
由此可见,传记中的“评”往往是文章的要害。
这是高考的一个重点部分。
因此,阅读这类文章必须注意分析作者的评论性语言。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阅读技巧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要紧扣传主,理清文本记述的基本事实,按时间顺序逐一整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即要了解: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品格,作者对之有什么评价。
这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也是做题的最基本的条件。
具体来说,同学们在第一遍阅读时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文中写了几个人,谁是主要人物(传主),谁是次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传主有哪些事迹、行为、贡献、成就等。
高考人物传记的文体特点及表现手法对传记中的语言特色、文体特点和写作技巧表现手法的分析(一)语言特色:幽默、调侃、自然亲切、朴实自然、文采斐然、口语化、准确、简洁、生动等等(二)文体特点:真实性、文学性(写作技巧)真实性体现在什么地方?1、引用传主的日记、诗文、作品、书信、故事、别人或传主的话等等例如,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的话2、列数据例如,列举华罗庚回国三十年的成就3、客观叙述(材料真实)例:月考《一代才女林徽因》,文章塑造了林徽因坚强的形象,赞美之间,文章是如何满足传记作品客观真实的要求的呢?(三)写作技巧及其作用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例:本文是一篇评传(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在表达方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夹叙夹议”2、多种叙述方法的运用(写作的顺序,如何把材料连接起来)顺序:脉络清晰,材料多而不乱倒叙:引起读者兴趣,突出了重点内容,产生强烈的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插叙:结构富于变化,内容更加充实3、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4、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1)人物描写的方法A.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白描)、心理等等B.环境、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对比等等。
例子:本文在正面刻画人物的同时还运用了那些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分析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作用:突出传主的形象、精神品质)(2)引用:别人或传主的话、书信、日记、作品、故事等等A.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B.使得文风古朴文雅(诗词)C.印证作者的观点、增强作品的真实性D.引用故事可增加文章的活泼性、生动性(3)以小见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4)对比使形象更加鲜明,更好地表达情感例如:在熄灯哀悼爱迪生的最后一分钟,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文体基本特征”主要是指某种文体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传记、科普文章等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另一个是具体的文本所具有的富有个性的特征。
如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传记作为叙事性文体,既有历史特征,讲究尊重史实,也有文学特征,即强调艺术性。
传记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真实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
自传,是传主记述自己生平事迹的文章,多采用第一人称;他传,是别人为传主作传,多采用第三人称。
从表达方式看,有叙传和评传之分。
叙传重在“叙”,着重写人物事迹;评传重在“评”,即在叙述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所作所为加以评述,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
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因此可以写得比较简短,更适合于考试命题选用,考生对此应予以重视。
“主要表现手法”是指具体的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
如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从结构章法上看有单线推进、双线并行,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从叙述方式看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烘托)、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拟人、反问等。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具体考查形式为主观题,命题设置的角度有:1.分析传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2.分析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与用意;3.分析文章所用修辞手法,特别是对“引用”的作用的考查;4.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他传、评传等。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作为一个重要考点,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升温趋势,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高度重视。
考向一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小时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进行激烈的运动,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把精力转移到凭智力取胜的活动中去,这使我从小养成一种极强烈的争强好胜的性格。
传记的阅读方法
(一)文体特征
传记属于应用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特点: 真实是传记的最大特征,不允许虚构; 传记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记录,除了真实记录外,还必须具有感人的力量。
语言朴实,人物刻画多用白描。
所以: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二)阅读传记作品须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3)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作用)
(4)阅读传记需要注意传记中作者的评论性语句。
(作用)
2.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提问方式:结合全文,分析人物形象;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主人公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规范回答: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①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②结合文本、语句或情节进行分析,最好举事例(或语言、细节),并进行简析;③明确对表达感情或主题的作用,或所收到的效果。
解题思路:“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就是暗示:答案在文中。
考查的是筛选能力,应尽量用原文来回答。
3.主旨类题目
提问方式:
请概括第几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结合文章主题,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看法。
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你有什么启迪
规范回答:①提取要点词语(或句子)②注意文本的显性主旨又要注意字里行间的隐性主旨③联系实际,明确所表达的感情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