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第1章
- 格式:ppt
- 大小:318.50 KB
- 文档页数:58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工作者小王完成了小秦的个案服务并顺利结案,计划接下来的3个月内定期对小秦进行电话回访,小王的上述工作安排属于()。
A.跟进服务B.成效评估C.情绪安抚D.服务咨询2.李奶奶与儿媳因为孙子的教育问题经常争吵,婆媳关系紧张,李奶奶对此很苦恼,希望得到社会工作者小王的帮助。
为了了解李奶奶的问题和需要,帮助李奶奶识别和善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小王应做的是()。
A.了解李奶奶的背景资料B.明确李奶奶的问题所在C.了解李奶奶曾经得到的帮助D.分析李奶奶问题的成因3.小李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向社会工作者咨询,说自己最近谈了女朋友,很满意,但女朋友嫌他生活散漫,没有上进心,闲暇时间不是和朋友打牌,就是喝酒,有时还上班迟到,提出要和他分手。
小李很珍惜这段感情,表示自己很想改,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因而很苦恼。
为了增强小李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意愿,社会工作者适宜的提问是()。
A.“你的担心到底是什么?”B.“你对改变做好准备了吗?”C.“你觉得自己的问题是什么?”D.“你打算做些什么来改变目前的状况?”4.刘先生失业后,一家人依靠“低保金”生活。
为鼓励刘先生一家,社会工作者小候做了下列工作:与刘先生和刘太太进行了面谈,询问他们失业后的生活情况,倾听他们对目前生活处境的感受,了解刘先生和刘太太的教育背景、专长和再就业经历,向居委会和刘先生的邻居了解其与邻里的关系。
这些是社会工作者服务过程中()阶段应完成的任务。
A.接案B.预估C.计划D.介入5.社会工作者小王接待了由邻居陪同前来求助的李奶奶,李奶奶说自己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前几天因脑梗住院治疗。
她每天要去医院送饭,昨天在回家途中扭伤脚踝,行走困难。
经过沟通,小王与李奶奶定了需要小王协助解决的具体困难,小王所做的是社会工作者通用过程中()阶段的工作。
A.接案B.签订协议C.预估D.制定方案6.刘女士发现,上初中的儿子最近变得越来越难管,经常逃课,不想读书了。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重点知识点汇总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一、接案1.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由他人或其他机构转介而来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服务成为服务对象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3.面谈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达成初步协议: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决定工作进程: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4.面谈的技巧:主动介绍自己沟通:治疗性沟通,通过交往选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日的倾听5.资料收集的内容: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6.资料收集的途径: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咨询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利用已有资料问卷调查7.接案注意事项: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二、预估1.预估的主要任务: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背景资料、所处环境、问题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足问题延续的因素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2.预估的基本步骤: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服务对象对问题处理方法的看法政府的政策与资源网络的联系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列出解决问题的标准及先后次序决定介入的策略撰写预估摘要: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对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三、计划1.制订计划原则: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尊重服务对象意愿详细而具体计划与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2.制订计划方法: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三。
社会工作实务复习资料《社会工作实务》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共六个阶段。
一、接案:(一)、什么是接案?接案是社工及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1页下B、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一是自愿型服务对象。
二是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C、分清是现有服务对象,还是潜在服务对象。
D、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E、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3页下2、面谈:A、明确面谈的目的和安排好面谈场所。
4页B、面谈的主要任务:一是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二是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三是激励并促进效劳对象进入角色,四是促进和引诱效劳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五是达成开端协议,六是决定工作进程(决定有三种可能,在6页下)C、面谈的技巧:一是主动介绍自己,二是沟通,三是倾听。
7页3、搜集效劳对象的材料:A、搜集的内容:一是小我材料,二是身体情形,三是效劳对象的特点和能力,四是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8页上B、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一是向服务对象询问,二是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三是观察。
四是利用已有资料,五是问卷调查。
9----10页4、做接案会谈记录:接案记录的格式和内容,见10-----11页,略(三)、接案应注意的事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置惩罚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一)、什么是预估?预估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及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13页(二)、预估的目的: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了解,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三)、预估的任务: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社会工作通用实务手册篇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帮助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解决生活中问题和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职业。
社会工作者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制定合适的干预方案以及资源整合,为受服务者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秉持社会正义和人权保障的原则,以及促进社会发展和社区参与。
第二章:社会工作基本原则1. 尊重和保护个体权利和尊严: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每个受服务者的个人权利和尊严,不歧视任何一位受服务者。
2. 社会正义:积极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机会的均等享有。
3. 客观和专业性:社会工作者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以个人偏见和利益影响干预和决策的过程。
4. 综合性和整体性:综合考虑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因素,制定全面的干预方案。
第三章:社会工作实务技能1. 评估能力:运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全面了解受服务者的问题和需求。
2. 干预能力:制定合适的干预方案,包括心理支持、社会资助、咨询服务等。
3. 危机干预:具备应对各种危机事件的能力,包括自杀倾向、家庭暴力、意外事件等。
4. 资源整合:熟悉社会资源和政策,能够协调各种资源为受服务者提供更好的支持。
第四章: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问题1. 保密原则:必须尊重受服务者的隐私,绝不泄露受服务者的信息。
2. 恰当接触:不滥用权力,维护与受服务者的关系,避免与受服务者发生过度关系。
3. 自我保护:社会工作者应该知道自己的局限和底线,避免过度投入或处于不适当的危险环境。
第五章: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1. 制度建设:加强社会工作制度和政策的建设,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
2. 多元化服务: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包括老年关怀、残疾人支持、家庭服务等。
3. 专业发展:加强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结语社会工作是一个富有挑战和意义的职业,需要具备宽广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良好的伦理道德和专业精神。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第一节接案--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
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
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一)接案前的准备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者(自己找来的)他人转介而来的(别人介绍的)社工主动接触的(通过外展工作主动接触的)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性服务对象(自己找来的,动机强,工作好做)?非自愿性服务对象(有抗拒,不好处,难度大不好对付)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服务对象通常带有不同的问题和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般来说,大多数服务对象来求助是在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果后所作的最后选择。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或者当服务对象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协助,或者是虽然没有求助但已妨碍他人或其它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他即成为"潜在的服务对象"。
工作者的任务是不仅要与"现有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同时还要联系潜在的服务对象,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他们的意义,促使"潜在服务对象"也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二)面谈面谈是接案阶段的第二个主要工作。
1.面谈的目的和面谈的场所的安排面谈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面谈地点尽量让服务对象感觉自由、舒畅和随意,促进无拘束的沟通与交流2、面谈的主要任务(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他有什么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想干什么,社工与服务对象的格子期望)(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别急,慢慢讲)(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你有没有试过?)(5)达成初步协议(6)决定工作进程3、面谈的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单项选择题1.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是社会工作程序中的()。
A.介入B.接案C.预估D.计划2.夏军在升入高中后感觉压力特别大,无法适应高中生活。
而他的父母也觉察到他与同龄孩子不同,对如何教育他感到很迷茫,不知如何处理他在性格、学习和成长方面的困惑。
于是,夏军在老师的介绍下接受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协助。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者来说,夏军的父母属于()。
A.自愿型服务对象B.现有服务对象C.潜在服务对象D.非自愿型服务对象3.小丽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最近要为脑瘫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服务,如为脑瘫儿童的家长提供训练脑瘫儿童生活技能的方法,举办小组活动,分享照顾脑瘫儿童的经验;直接提供训练给脑瘫儿童,让他们能独立在校生活等。
此外,该机构还通过向各级残联部门汇报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困难,倡导和发掘社会资源以帮助脑瘫儿童及其家长。
由此可见,该机构分析服务对象资料时决定介入策略原则是()。
A.单层次介入B.系统性介入C.递进式介入D.多层次介入4.当服务对象遇有突发性事件,例如失业、疾病和天灾人祸等时,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行动。
A.危机干预B.资源整合C.经济援助D.安置服务5.在社会工作结案期,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
这种负面反应属于()。
A.倒退B.焦虑C.否认D.忧郁6.由政府、法院或其他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属于()。
A.现有服务对象B.非自愿型服务对象C.自愿型服务对象D.潜在服务对象7.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是评估方法中的()。
A.过程评估B.结果评估C.基线测量评估D.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8.“决定介入策略”这一步骤处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阶段。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主讲:顾高英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本章重点:1、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2、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3、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4、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一、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含义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是一种用来协助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
通用过程模式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形成系统的助人方法和行为,为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框架。
通用过程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多元因素决定论¡°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及解决方法¡°环境中的人¡±的实务视角系统理论优势视角1、多元因素决定论背景:¡°科学主义¡±盛行,单一因果论多元因素决定论是社会工作实物事务通用过程模式看待个人和社会问题的一种角度.¡°多元¡±的意思是说,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问题的产生是社会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工作实物事务通用过程模式强调助人活动或者说对服务对象的介入要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政策等多重层面进行。
2,“问题”的“心理-社会”视角及解决方法¡°心理-社会¡±方法根植于多元因素决定论,是最接近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视角。
¡°心理-社会¡±方法强调从社会与个人两方面来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
从这个视角出发,社会工作首先要辨识和评估服务对象有关¡°心理¡±方面的情况(如人格、应对压力的策略、智能水平和自我功能),然后要了解他们的社会状况和处境(如不幸家史、同辈关系状况和社会参与等)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影响。
第01讲接案教材结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9分)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7分)儿童社会工作(7-9分)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9分)青少年社会工作(6分) 家庭社会工作(5分)老年社会工作(9分) 学校社会工作(5分)妇女社会工作(7分) 企业社会工作(5分)残疾人社会工作(7分) 医务社会工作(7分)矫正社会工作(6分) 社区社会工作(9分)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第一章知识框架第一节接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
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知识点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一)接案前的准备准备包括: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3种,主动求助、转介、外展)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2种,自愿、非自愿;现有、潜在)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之前接受过谁的帮助)4)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订初次会谈提纲习题演练社会工作者小王接待了由邻居陪同前来求助的李奶奶,李奶奶说自己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前几天因脑梗住院治疗。
她每天要去医院送饭,昨天在回家途中扭伤脚踝,行走困难。
经过沟通,小王与李奶奶定了需要小王协助解决的具体困难,小王所做的是社会工作者通用过程中( )阶段的工作。
A.接案B.签订协议C.预估D.制定方案【答案】A【解析】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王女士觉得儿子小强总是跟自己对着干,母子经常争吵。
王女士找到社会工作者小秦,希望小秦帮她改善与儿子的关系。
此时,小强属于( )A.现有服务对象B.潜在服务对象C.非自愿型服务对象D.转介的服务对象【答案】B【解析】小秦尚未接受帮助,属于潜在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者老罗接待了前来求助的陈先生。
陈先生告诉老罗,自己辛苦赚钱养家,不上班的妻子不仅不体谅他,花钱大手大脚,还总是说他“太抠门”“太懒惰”,不关心这个家,也不关心她和孩子,现在夫妻关系紧张,他很苦恼。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单项选择题1.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是社会工作程序中的()。
A.介入B.接案C.预估D.计划2.夏军在升入高中后感觉压力特别大,无法适应高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觉察到他与同龄孩子不同,对如何教育他感到很迷茫,不知如何处理他在性格、学习和成长方面的困惑。
于是,夏军在老师的介绍下接受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协助。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者来说,夏军的父母属于( ).A.自愿型服务对象B.现有服务对象C.潜在服务对象D.非自愿型服务对象3.小丽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最近要为脑瘫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服务,如为脑瘫儿童的家长提供训练脑瘫儿童生活技能的方法,举办小组活动,分享照顾脑瘫儿童的经验;直接提供训练给脑瘫儿童,让他们能独立在校生活等。
此外,该机构还通过向各级残联部门汇报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困难,倡导和发掘社会资源以帮助脑瘫儿童及其家长.由此可见,该机构分析服务对象资料时决定介入策略原则是( )。
A.单层次介入B.系统性介入C.递进式介入D.多层次介入4.当服务对象遇有突发性事件,例如失业、疾病和天灾人祸等时,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行动.A.危机干预B.资源整合C.经济援助D.安置服务5.在社会工作结案期,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这种负面反应属于()。
A.倒退B.焦虑C.否认D.忧郁6.由政府、法院或其他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属于().A.现有服务对象B.非自愿型服务对象C.自愿型服务对象D.潜在服务对象7.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是评估方法中的()。
A.过程评估B.结果评估C.基线测量评估D.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8.“决定介入策略"这一步骤处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阶段.A.预估B.介入C.计划D.接案9.谭菲菲是某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者,正在为服务对象制订服务计划。
1、( )是社会工作者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第一步。
A 计划B评估C预估D接案E 介入2、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达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目的的沟通称为( )A 治疗性沟通B非治疗性沟通C 情感沟通D言语沟通E非言语沟通3、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计划处于( )转自环球网校A 接案之后,预估之前B 介入服务之后,评估之前C 预估之后,介入服务之前D 评估之后,结案之前E 接案之前4、小明由于与同学关系紧张而向社会工作者求助,希望改善与同学的关系,一下哪个选项可能成为社会工作的目的( )A 每天主动找同学说话B 主动帮助同学C 放学与同学一起玩D 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E 下课与同学一起玩5、在社会工作的评估阶段,下列人员中最具备发言权的人是( )转自环球网校A 社会工作者B 服务对象C 机构工作人员D 机构督导E服务对象的家人6、政策倡导属于社会工作介入系统中的( )层次。
A个人B家庭C小组/群体D宏观社会系统转自环球网校7、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
这种负面反应属于( )A 倒退B 讨价还价C 否认D 忧郁E 依赖8、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多选)A 由他人转介而来B 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C 主动求助者D 机构寻找而来者E 由家人带来的9、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介入行动的原则是( ) 。
A瞄准服务目标B考虑经济效益C坚守社会工作的价值中立性原则D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10、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小美进行了面谈中,通过交谈了解了小美希望改变的内容,并且和小美讨论了双方对彼此的期望,最后共同达成了初步协议,确定了工作的目标。
以上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完成了面谈的哪些任务?(多选)A 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B 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C 达成初步协议D 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E 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11、社会工作介入分为(多选)A 直接接入B间接介入C 综合介入D 个别介入E 整体介入12、结案的主要任务包括(多选)转自环球网校A 总结工作B 巩固已有改变C 收取求助费用D 解除专业工作关系E 撰写结案记录13、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还有一周就要结案了,在接下俩的一周时间内,服务对象每次面谈都迟到,并且面谈时漫不经心,有时候还会恢复到之前伤心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