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276.00 KB
- 文档页数:1
西方经济学基本定义西方经济学是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即所称的“主流经济学”,因特别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场经济学之称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
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属于西方经济学研究内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经济学是15世纪经济学产生,18世纪经济学建立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
其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经济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等。
其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经典著作亚当斯密(英国)《国富论》此书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本书阐明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德国)《资本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人耳熟能详,就其概述的经济学现象对改变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选了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瓦尔拉斯(法国)《纯粹经济学要义》现代经济学的主观价值(效用)论、边际革命、经济学数理化的转向通过本书而系统化,熊彼特曾赞誉此书为经济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其是瓦尔拉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边际主义经济学的一本经典著作,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费雪(美国)《利息理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关于资本理论的研究,在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地方,他看见的是放弃当前消费而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所获得的报酬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认为是个人理性通过自由性质与性质的竞争,自然产生社会理性这一理论(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核心)遭到质疑和批判的原因,是其在国家政治干预时引起的争议在《通论》中,凯恩斯否定了传统经济学的观点,他指出,以往传统经济学中所谓的均衡,是建立在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一错误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他说,这只适合于特殊情况,而通常情况下则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而他自称他的就业理论才是一般理论,即通论,既可解释充分就业的情况,也可解释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原理》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新的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
第一讲原始及古代美术
原始美术一古代两何流域一古埃及美术一爱琴美术、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
第二讲 欧洲中世纪美术
(基督教美术、“蛮族艺术”)
从罗马帝国覆灭——文艺复习之间(公元476——15世纪)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4—16世纪)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
二、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15世纪)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地区)
三、德国文艺复兴(15世纪)
四、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14--16世纪)
五、法国文艺复兴美术(15--16世纪)
第四讲 17、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五讲 19世纪欧洲美术
一、19世纪的法国美术
二、18、19世纪的英国美术
三、19世纪的俄国美术
第六讲 20世纪现代美术。
宪法学(二、宪法的历史发展)宪法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宪法产生的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思想条件法律条件发展的过程英国宪法美国宪法法国宪法日本宪法德国宪法基本特征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确立资本主义根本政治原则,以资产阶级内部的分权制衡,“三权分立”为根本政治原则确立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发展的趋势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增加国际协作方面的内容形式上重视人权保障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与发展第一部1918《苏俄宪法》发展1924《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1936苏联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宪法已经巩固并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主要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钦定宪法大纲》1908《十九信条》19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1913《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1914《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1923《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25《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五五宪草”1936《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中华民国宪法》194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共同纲领》1949五四宪法背景通过共同纲领的有效实施,国家政权逐渐得到巩固,社会秩序逐步好转,人民安定团结局面已经形成制定一部宪法确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时代特点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八二宪法五次修改地位、特征、典型文本。
第八章认识国家第一节日本【思维导图】图1 日本简图1.自然地理特征:领土组成日本领土由A 北海道岛,B本州岛(面积最大),C 四国岛,D 九州岛等岛屿组成。
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日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②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③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G 俄罗斯,H 中国,J 朝鲜,K韩国隔海相望,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地形特征①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②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
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2.人文地理特征:第二节埃及【思维导图】图2 埃及简图1.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②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北温带;③海陆位置: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
苏伊士运河成为了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沟通了红海(印度洋)和地中海(大西洋)。
地形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700米之间,沙漠面积占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之国”;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主要分布的是尼罗河三角洲。
气候埃及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少雨;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河流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也是埃及母亲河,埃及的人口、城市、农业都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尼罗河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但6-10月汛期多洪涝灾害。
2.人文地理特征居民与宗教埃及以阿拉伯人为主,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农业农业类型为灌溉农业,分布在尼罗河沿岸,主导因素是水源;发展优势是: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主要农产品有:棉花(长绒棉)、小麦、甘蔗、水果等。
工业埃及石油、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了石油、钢铁、机械、纺织、食品等工业。
旅游业埃及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国际旅游业发达。
高一历史必修一5-9课思维导图一,法兰西的共和的艰难之路1,历程:(1)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是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2)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1792年,废黜国王,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4)1804年,拿破仑加冕为皇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共和制变成君主制。
(5)1815年封建专制政权波旁王朝复辟。
(6)1830年巴黎人民“七月革命”,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七月王朝)。
(7)1848年,二月革命胜利。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8)1852年,路易·波拿巴(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9)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
(一票共和)2,曲折的原因(1)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2)共和国政局动荡,政府缺乏威信(3)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大资产阶级和金融贵族力量强大(4)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浓厚(5)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和武装干涉。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1)行政权:总统和部长行使。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美国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侧重于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存在,跟其他机构相互制约,而法国总统因为是议会选出,要和内阁一起对议会负责,所以叫议会制共和制),任期七年,可以连选连任;经众议院同意可以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2)立法权:议会行使。
参议院议员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众议院的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可以否决众议院的提案。
4,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1)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是历史的进步(2)随着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度1,德意志的统一(1)原因:德意志四分五裂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必要性)。
普鲁士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可能性)。
英语的旅行思维导图和小英语作文英文回答:Travel Mind Map.Destination: Paris, France.Transportation: Plane.Accommodation: Hotel.Food: Croissants, baguettes, cheese.Activities: Visit the Eiffel Tower, Louvre Museum, Notre Dame Cathedral.Culture: Language, art, fashion.History: Roman Empire, French Revolution.Budget: $2,000。
Duration: 7 days.Short English Essay.Traveling to Paris is a dream come true for many. The city of lights has something to offer everyone, from its iconic landmarks to its vibrant culture.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ttractions in Paris is the Eiffel Tower. This iconic structure offers stunning views of the city and is a must-visit for any tourist. Another popular attraction is the Louvre Museum, which houses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works of art, including the Mona Lisa.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history, the Notre Dame Cathedral is a must-see. This beautiful building is a symbol of Paris and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French history.In terms of food, Paris is a paradise for foodies. The city is known for its delicious pastries, such ascroissants and baguettes. It is also home to some of the best cheese in the world.Paris is a city that is rich in culture. The city is home to many museums, art galleries, and theaters. It is also a fashion capital and is known for its trendy boutiques.Paris has a long and fascinating history. The city was founded by the Romans and has been a major center ofculture and commerce for centuries. It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was occupied by the Germans during World War II.The cost of traveling to Paris can vary depending on your budget.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find affordable accommodation, food, and activities. The average cost of a trip to Paris is around $2,000.If you are planning to travel to Paris, it is important to plan your itinerary in advance. The city is large and there is a lot to see and do.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bookyour transportation and accommodation early, especially if you are traveling during peak season.中文回答:旅行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