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5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 C )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
A.自适应控制B.程序控制C.跟踪控制D.最佳控制2、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等都属于( A )A.反馈控制B.结果控制C.同期控制D.前馈控制3、( C )是进行控制的基础。
A.确定控制对象B.选择控制重点C.确立控制对象D.纠正偏差4、( D )是企业需要控制的重点对象。
A.资源投入B.组织的活动C.人员分配D.经营活动的成果5、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为强化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往往设计有各种治理和制衡的手段,包括:①股东们要召开大会对董事和监事人选进行投票表决;② 董事会要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③监事会要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监督;④要强化审计监督,如此等等。
这些措施是:(C)A.均为事前控制B.均为事后控制C.①事前控制,②同步控制,③、④事后控制D.①、②事前控制,③、④事后控制6、"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反馈控制行为。
下面各种情况中,哪一组更为贴近这里表述的"羊"与"牢”的对应关系? (B)A.企业规模与企业利润B.产品合格率与质量保证体系C.降雨量与因洪水造成的损失D.医疗保障与死亡率7、对客观条件,尤其是对管理者需要的信息的量和可靠性而言,要求最高的控制类型是:(A)A.预先控制B.现场控制C.事后控制D.反馈控制8、控制工作可以说既是上个管理工作过程的终结,又是一个新的管理工作过程的开始。
那么控制工作是通过哪一环节与其他4个管理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管理工作过程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系统:( D )A.制定目标B.建立标准C.衡量实际工作成效D.纠正偏差9、小张下岗后开了一间小型餐饮店。
他知道,要取得经营成功,除了要有可口的饭菜外,周到的服务和与顾客的良好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一填空题1.任何系统都是由__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这种关系就叫耦合。
2.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反映资金运动过程的各种财务资料,了解本期资金占用和利用的结果,弄清企业的__、__、__以及__,以指导企业在下期活动中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向,决定缩小或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
3.公开报酬的前提是__,这种评价要求以__与__为依据。
4.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__;__;__。
5.__是进行控制的基础。
6.__是指对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份额的要求。
7.产品领导地位通常是指__。
8.企业的存续是以__为前提的。
9.__是任何企业从事经营的直接动因之一,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成败的综合标志。
10.__是以分析反映企业经营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状况的数据为基础来为未来活动建立标准。
11.机器的产出标准是其设计者计算的在正常情况下被使用的__。
12.__是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13.__使得控制过程得以完整,并将控制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互联结。
14.纠正措施的制定是以__为依据的。
15.由于对客观环境的认识能力提高,或者由于客观环境本身发生了重要变化而引起的纠偏需要,可能会导致原先计划与决策的局部甚至全局的否定,从而要求企业活动的方向和内容进行大量的调整,这种调整有时被称为__。
16.有效的控制应具有下述特征__、__、__、__。
17.纠正偏差的最理想方法应该是在__,就注意到偏差产生的__,从而__,__。
18.预测偏差的产生,可以通过建立__来实现。
19.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__、__和__要恰到好处。
20.过多的控制并不总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企业应根据活动的__和__确定控制的范围和频度,建立有效的控制系统。
21.控制是为了保证__与__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
22.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可以将控制过程分成__、__、__、__。
23.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__。
《管理学》课后测试试卷一.判断题1. 控制是指对组织外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校正,以确保组织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得以实现的过程。
()答案:N2. 大部分控制都是建立在前馈控制基础上的。
()答案:N3. 预算是指用货币或其他数量术语编制的财务计划或综合计划。
()答案:Y4. 控制总是在行动发生之后实施。
()答案:N5. 为了维持稳定性,管理者必须确保组织在它已经确立的约束边界内运营。
约束边界是由高层管理者制定的。
()答案:N6. 控制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没有。
()答案:N7. 没有反馈,整个控制就不可能实施。
()答案:Y8. 一个组织在执行控制职能时,控制的面越窄越好。
()答案:N9. 控制可能会抑制为了保持竞争力所需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答案:N10. 控制只能由最高管理层掌握。
()答案:N11. 在实际控制中行为控制和产出控制不能同时采用。
()答案:N12. 购买超过一定金额价值的所有项目都需要预先正式批准,此属于前馈控制。
()答案:Y13. 商店经理对机构的日常巡视是用直接观察进行控制的例子。
()答案:Y二.单项选择题1. 依据控制金字塔理论,下列哪种控制最为复杂()A. 操作员控制B. 监督控制C. 自动化控制D. 信息控制。
答案:D2.()不是控制过程的三个基本要求A.设立标准B. 监控绩效C.修正偏差D.信息畅通。
答案:D3. 对于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的个人观察属于()A.前馈控制B.反馈控制C.现场观察D.直接观察答案:C三.多项选择题1. 组织实施控制的主要评价因素是()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文化因素D.行为因素答案:AD2. 控制的类型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A. 比率控制和综合控制B. 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C. 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D. 预算控制和非预算控制答案:BC3. 实施管理控制的原因在于()A.防止危机B.使产量标准化C.考评员工绩效D.保护组织资产答案:ABCD4. 当实施控制时,管理者必须平衡哪些主要的关系()A.稳定性B.目标的实现C.员工D.管理者答案:AB5. 以下属于反馈控制的是()A.期末提交的书面报告B.对工作车间的惯例巡逻C.采购的审批D.年度财务报表答案:AD。
《管理学》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1.何谓控制 ?为什么要进行管理控制?答: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最重要职能之一。
它是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
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
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活动朝着组织目标的方向前进,而且,控制系统越完善,组织目标就越易实现。
控制的必要性在于:(1)环境的变化完全静态环境是不存在的。
企业外部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这些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对原先制定的计划,从而对企业经营的内容作相应的调整。
(2)管理权力的分散只要企业经营达到一定规模,企业主管就不可能直接地、面对面地组织和指挥全体员工的劳动。
时间与精力的限制要求他委托一些助手代理部分管理事务。
由于同样的原因,这些助手也会再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工作。
这便是企业管理层次形成的原因。
为了使助手们有效地完成受托的部分管理事务,高一级的主管必然要授予他们相应的权限。
因此,任何企业的管理权限都制度化或非制度化地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和层次。
企业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
每个层次的主管都必须定期或非定期地检查直接下属的工作,以保证授予他们的权力得到正确的利用,利用这些权力组织的业务活动符合计划与企业目的的要求。
(3)工作能力的差异即使企业制定了全面完善的计划,经营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也相对稳定,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也仍然是必要的。
这是由不同组织成员的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差异所造成的。
完善计划的实现要求每个部门的工作严格按计划的要求来协调地进行。
然而,由于组织成员是在不同的时空进行工作的,他们的认识能力不同,对计划要求的理解可能发生差异,即使每个员工都能完全正确地理解计划的要求,但由于工作能力的差异,他们的实际工作结果也可能在质和量上与计划要求不符。
某个环节可能产生的这种偏离计划的现象,会对整个企业活动的进行造成冲击。
因此,加强对这些成员的工作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2.控制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控制有何特点 ?答: (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将控制过程分为:①程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