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检验规范(线材,端子、胶壳)07.6.19修改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2
德信诚培训网
电子线材制程检验规范
(ISO9001-2015)
1.0目的
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有效控制。
2.0适用范围
从物料投入至半成品生产直至包装入库前的各工序。
3.0权责
3.1.生产部---生产计划的执行,生产过程品质的保证
3.2.IPQC---监督各生产部规定制程检验工作的执行力度与品质统计控制
4.0作业内容
4.1IPQC对产线上线前物料进行确认;
4.2确认上线的新订单各机种首件;
4.3每两小时对各工序作业品质进行巡回确认
德信诚培训网4.4单项外观不良率超过3%,电性不良率超过1%须立即开立品质异常联络单进行反馈
4.5对于由现场执行的改善措施进行跟踪并及时反馈上司。
5.0缺点定义
5.1严重缺点(CRITICAL)
——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或与法律法规有冲突的缺陷。
5.2重要缺点(MAJOR)
——产品的功能不良,不能达到使用效果,或严重影响外观收货标准,及其它可能引起投诉的缺陷;
5.3次要缺点(MINOR)
——生产中造成的轻微不良,但不影响使用功能,不用更换零件稍作加工即可修复使用的缺陷。
江苏蓝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制程检验规范编号:版本:A制定部门:品质部制定日期:制定审查批准1. 目的通过对加工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确保生产顺畅,确保制程中产品的生产品质满足客户的需求。
2. 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物料投入加工到成品包装入库的各制作阶段的管制。
3. 职责IPQC负责本规范的实施。
4. IPQC依照《制程检验标准书》,SOP, 技术工程图,《控制计划》进行作业。
4.1首检制4.1.1作业员,巡检员在生产之初,对作业条件进行检查。
4.1.2巡检员对作业中每一次开关机,换模,换料,更换刀具,治工具,更换机种时,修理调整刀,模具时,应进行重要尺寸外观等检验并做好《首件检查项目表》。
4.1.3首件确定为不合格产品时,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机检查,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并做好不合格品记录,不合格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4.1.4首件确认合格后,作业员方可进行生产。
4.2巡检制4.2.1巡检员在制程过程中依照《制程检验标准书》和《控制计划》对每到工序进行巡回检查,每生产一个小时检查一次产品品质及作业条件,检查生产设备参数是否正常设置,如有问题应通知作业员立即调整合格后才可进行生产工具,并做好《制程巡检检验记录》。
4.2.2巡检发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机检查,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做好不合格品记录,分析不合格原因并提出预防纠正措施。
对可以返工的通知作业员做返工处理,返工处理的产品需重新验证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4.2.3经巡检检验合格后,作业员方可继续加工生产。
4.3转站核查4.3.1在制品转入下一加工点时,巡检员应对产品标识进行核查,若标识卡填写内容与要求不符则不接收,确保检验标识卡与标识内容相符时方可接收。
4.3.2巡检员依据抽样规范对在制品进行抽样检查,并做好检验记录。
4.3.3经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对不良品进行区分隔离,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管制程序》执行。
4.3.4经抽样检验为合格品方可转入下一站加工。
制程检验作业规范1. 目的:为确保生产过程能在有效的管制状态下执行,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安全符合要求,特制订本作业规范。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在制品流转的检验作业。
3. 参考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 定义:自检:操作员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对自已操作的加工好的配件或半成品按照生产工艺单和加工图纸进行检验,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品挑拣出来或自己返工。
互检:是指操作员对上工序流入本工序加工的半成品按照生产工艺单和加工图纸进行检验,合格品继续加工,不合格品退回给上工序返工。
5. 职责a. 生产部负责首件检验、自检、互检。
b. 品质部负责首件确认及制程中的巡回检验。
6. 内容准备工作提前准备检验所需的相关检验标准、检验填写的表单、检验所需的检具、关键零部件清单、BOM生产订单等检验所必须资料。
首件检测a. 生产人员应在更换机种时、更换材料时或停机后恢复使用时实施首件检查(含:每批首件、更换材料、模具修改、工艺变更等之首件),检查完交由品管进行检验确认。
b. 品管进行首件确认时应依相关资料(如BOM青单、生产订单、工艺变更单、其他联络单、图纸、样品等)进行核对,并根据相关检验/测试标准对样品进行外观与性能等检验。
c. 首件由品管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首件若判定不合格,经品质课长及以上人员确认后需退回生产单位,由其重新进行首件制作并重新送检。
d. 对于新产品,其生产前三批之首件若经品管检验发现不合格时,必须呈交生产部长、品质课长及以上审核确认,判断检验结果并裁定处理方法。
生产单位操作员要做好“自检、互检、专检”三检相结合的自主检查;a. 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依据相关生产工艺单和加工图纸逐一进行自主检查,并于《制程自主检查表》中记录检测数据,以备查看。
b. 在自主检查中若发现不合格品时需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上报品制部,由品管开具《零件加工异常记录分析表》进行处理。
制程检验管理规范1.目的为保证产品在生产制程中得到有效检验作业,控制制程品质,降低制程批量返工、报废,提升产品合格率,提高不良问题解决的时效性,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制程检验作业,在产品有关本文件的管理范围内,如与其它文件相冲突,请以此文件为准。
3.部门职责3.1 生产部:3.1.1 生管:负责生产指令的下发,参与品质异常的处理;3.1.2 线长:3.1.2.1负责填写“首件确认单”送IPQC检验人员对产品进行首件检验确认。
3.1.2.2负责填写“送检确认单”送FQC对产品进行成品检验确认。
3.1.3 维修人员:负责对不良品进行具体维修。
3.2 质量部:3.2.1负责编制生产过程产品和成品检验规范。
3.2.2 负责对首件、制程、成品、包装等过程根据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确认。
3.2.3负责对品质异常不良品的反馈,品质异常的协助分析,品质异常的处理追踪确认。
3.3 工程部:3.3.1提供并判定产品规格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3.3.2 负责对不良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4.检验4.1 首件检验4.1.1首件检验的触发:当有下列情况发生时,需进行首件确认。
●产线每个工作班开始生产时●批量生产之前●工艺参数变更之后(含关键工装、设备)●更换操作员之后●停产达24小时之后●升级程序之后●切换编码/机种●更换标签纸/碳带●版本切换(结构变更)●生产发生异常,停线(机)超过2小时以上再次恢复生产时4.1.2首件检验的发起:当达到首件检验的触发条件时,由生产车间填写相应的《首件确认单》,并进行自检,依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确保各测试站测试程序或测试参数合格后签字,并连同当批次生产的前5PCS产品一起送交IPQC人员进行专检确认。
4.1.3首件检验的实施:IPQC接到《首件确认单》后,依据《首件检验规范》实施检验、确认;无《首件确认单》不予进行检验。
4.1.4依据生产通知单核实《首件确认单》的产品信息,确认是否为要生产的产品;4.1.5依据相应产品的《检验规范/规格书/图纸/作业指导书/变更通知单》等确认产品是否符合要求;4.1.6当产线未做首件检验、未完成首件检验或经首件检验不合格时,禁止产线进行批量生产作业;4.1.7 IPQC进行首件检验确认合格后,在《首件确认单》上签字;4.1.8 IPQC需要将首检合格的5PCS样品与《首件确认单》共同暂存在首件摆放区,保存到班次结束;4.1.9首检中发现不合格项,可直接反馈至生产车间进行对策改善;当二次对策改善无效时,可开具《品质异常单》处理;4.1.10首件检验记录的归档:当批次产品生产完毕后,产品质量部须及时将《首件确认单》归档,并按月整理后封存保管。
ELETECH ENTERPRISE LTD.ADD: 8E,815 BaiZhang East Road NingBo China 宁波怡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TEL: 0574- FAX:0574-接线端子抽样检验规范批准页二零零五年四月接线端子成品抽样检验标准一、目的:1、为了确保厂商出货品质2、确保本公司本系列产品品质的一定水准及符合客户要求3、让工厂和公司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及依据二、适用: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接线端子三、本规范按IEC 60410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四、本规范合格质量水平AQL规定如下五、抽样:1、抽样时以一张订货单为单位。
2、若为倾向性的缺点,则无论缺点数如何一律判定为退货,由厂商复检改进后再通知本公司派人员去复检。
3、本规范为一般常见之缺点,若有未尽事项,可随时修订或增减之。
若未列出项目有危及人身安全或直接影响产品之特性者为致命缺点或重缺点,其它缺点为轻缺点。
4、检验后在判定上如有争议,则与厂部的品保部门或生产单位主管派人员与公司商讨判定。
六、产品简介该产品是用来连接电线电缆用的。
234三、机构部分No. 不良现象缺失标准检验方法适用机种CR MA MI 备注1 外壳材料不符,规格或等级用错等①按合同和结构数据表核对所有*2 重要外观尺寸不合格②游标卡尺所有*3 塑件阻燃测试失败阻燃测试仪所有*4 螺丝旋转不灵活手感所有*5 螺丝头部不是锥形目测所有*6 螺丝不能压紧对应规格电线手感所有*7 产品中的铜件和螺丝在螺丝完全旋松的情况下掉出来目测所有*备注:螺丝铜件配合要精确.验货时要将螺丝在铜件内旋进,旋出若干次,观察是否灵活.若不灵活要返工.①螺丝为钢,铜件为黄铜②如附图规格L(mm) B(mm) H1(mm) Φ(mm) E1(mm) E2(mm) H2(mm)4mm2 3A 93 17 12.5 2.8 8 5.8 86mm2 6A 115 19 15.5 3.2 9.5 6.2 910mm2 10A 129 20.7 16.5 4.2 11 7.6 1012mm2 15A 138 22.5 19 4.4 12 8.4 10.714mm2 20A 138 25 19 4.7 12 8.4 10.716mm2 30A 163 25.5 20 5.5 14 9.5 1225mm2 60A 185 29 25.5 6.7 16 10.8 1535mm2 80A 206 32.6 27 7.5 17 15 1440mm2 100A 255 45 34.5 9 21.5 20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