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综述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综述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综述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综述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综述

近几年国内中、低压变频器生产企业逐年增加,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左右。总体来看,内资品牌与国际西门子、ABB等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技术上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可靠性偏低,产品规格也不够齐全。

本章将从市场容量和潜在容量、销售渠道、竞争格局、中外品牌对比等几个方面,在本次市场调研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简要总结和分析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现状和竞争格局。

第一节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容量及潜在容量

1988年日本三垦公司的第一台低压变频器进入中国,使我国的电机调速从直流调速开始进入了交流变频调速时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认识到变频器的作用并尝试使用,国外的变频器产品大量涌进中国的市场。1996年,国家原机械部等四部委推荐国产29个厂家33个规格的变频器,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较差,由于制造工艺落后及资金实力不足等原因,难以和国外知名品牌抗衡。

据统计,1993年我国变频器市场容量不足4亿元,到1999年已达到28亿元之巨,其市场增长速度可见一斑。期间,内资品牌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成长。较早进入该市场的国内品牌有烟台惠丰、四川佳灵、华为安圣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继续迅速发展。从2000年至今,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平均年销量增长率超过20%(约25%左右)。根据2007年9月份慧聪行业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对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调研,其中包括对主要变频器生产企业的探访,工商数据,慧聪网“科信杯”2006中国变频器十大品牌及风云人物评选活动资料积累,以及相关期刊论文,2006年我国中、低压变频器的市场容量约为83亿元,占当年国内变频器市场总容量的80%以上;其中中压变频器部分为8.9亿元。

虽然我国正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但整体看,我国仍是个能耗大国。据业内专家分析,我国电动机总装机容量约为5.8亿千瓦,占全国总耗电量的60%至70%。其中,交流电动机占90%左右,即5.22亿千瓦,但目前只有约5000万千瓦的电动机是带变频控制的,配置率不到10%。实际上交流电动机

中约70-80%即3.5-4亿千瓦适合配置变频器,其中30-40%可以实现控制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显著提高,还有至少40%也就是2亿千瓦具有明显的节能潜力。如果这2亿千瓦适合做节能改造的电动机当中有1/4装配变频器,按年平均运行4000小时、平均节电率20%计算,年节电潜力为400亿千瓦时,接近2006年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三峡电站2006年完成发电量约492.49亿千瓦时)。

为挖掘电机系统的能效潜力,推动传动与控制领域变频调速等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并进一步了解我国变频器市场状况,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产业与市场研究所从2005年年底开展了第三届中国变频器用户调查工作。根据已经发布的调查报告,机电产品市场杂志社主编李卫玲告诉记者,“至少在10年以后,中国的变频器市场才能饱和并趋于成熟,我国变频器的市场潜力为1200亿至1800亿元”。

根据中国工控网对国内中、低压变频器市场过去几年市场规模的统计数字,慧聪行业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对未来5年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容量进行了估算。到2011年,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容量可达170亿元左右。其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容量在140亿元左右,中压变频器市场容量将超过30亿元。

第二节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销售渠道现状

一个企业只有好的产品是不够的,良好的服务同样重要,而这些服务必须通过销售渠道来实现。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过程中,高效的销售渠道担负着生产企业向最终用户输送其产品,并反馈用户需求的任务,其中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一个企业可以选择直销方式,即直接面向其产品的最终用户。也可以选择间接的方式,建立营销网络,充分依靠分销商和代理商进入和占领市场。生产企业应该根据其产品和所处行业的特点合理地选择销售模式,建立适宜的渠道结构,明晰渠道层次,规范渠道运作,从而达到高效地巩固和拓展市场的目的。

综合考虑产品特点、销售渠道的有效性、运作成本和效率等因素,在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绝大部分生产企业选择代理商的渠道模式,构建跨地域的营销网络。部分国际品牌利用其雄厚的资本,通过并购或合作本地优秀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其中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就是销售渠道的获取。是否具备提供产品方案、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能力,是目前变频器产品用户选择一个品牌的重要参考指标,而这些主要通过渠道来实现。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

的竞争是产品和销售渠道的综合竞争,随着该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这种综合实力的重要性将会在市场竞争中愈加凸显。

第三节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竞争格局简析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变频器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多年,期间经历了认知阶段、组装阶段和研发制造阶段。在过去的几年里,变频器生产企业,尤其是中、低压变频器生产企业“群雄并起”,目前,该行业正在逐步成熟,下一步将进入全面成熟和行业整合时期。

从市场份额看,内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已从2005年的15%迅速扩大到2006年的20%左右,但仍有80%被外资品牌占据。其中日本品牌占30%左右的市场份额,欧美品牌占40%左右,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品牌约占10%。从国内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品牌数量看,内资品牌数量最多,约占70%。虽然少数规模领先的本土企业例如深圳英威腾、成都希望森兰等品牌效应正在逐渐形成,但整体实力尚不足以和国际顶级品牌即德国西门子、瑞士ABB两大巨头相抗衡。差距是明显存在的,包括技术水平、资本实力、生产管理等方面,但这些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其中深圳的变频器企业数量和销量明显超出其它区域,另外分布在四川、山东等地的生产企业也表现出一定的实力。

从内资品牌(不包括台湾品牌)看,中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的集中度不高。以2006年所占市场份额为主,综合考虑其它因素,例如发展速度、业内口碑等,内资品牌可以分为3个档次。各集团的代表企业如右图所示(集团内企业排名不分先后次序)。从市场份额看,第一集团内单个企业2006年的销售额均在1至1.2亿元之间;第二集团,0.5至0.8亿元之间;其它部分中企业的销售额低于0.4亿元。以上所指销售额均包含增值税。另外,对同时经营非变频器业务的企业,只统计了其变频器业务的销售额。

第一集团深圳英威腾烟台惠丰成都希望森兰

第二集团深圳汇川深圳安邦信浙江富凌深圳正弦

其它深圳四方山东新风光电子深圳阿尔法深圳微能深圳日业成都佳灵

2006年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被外资品牌占据,内资品牌的第一集团占4.3%,第二集团占3.7%左右,由于内资品牌众多,除第一、第二集团外的其它企业占到12%的份额。虽然从截止到2006年末的统计数据看,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集中度并不高,但和过去几年相比已显示出提高的趋势。随着该行业的逐步成熟,品牌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第四节品牌比较

综观我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2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该行业的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在此期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高速发展,国际知名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实行“本土化”战略,降低成本,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从品牌数量看,外资品牌已有40余个,绝大部分是中、低压变频器,少数兼有高压产品。西门子在天津、ABB在北京、富士在无锡、三肯在江阴、东芝在辽阳、安川在上海、艾默生在深圳、施耐德在苏州、三菱在大连、丹佛斯在天津等地或独资,或合资,纷纷建立生产基地,生产不同系列品牌的变频器。关于外资品牌进入中国较为详细的情况,见该报告的附录部分。因此中国的变频器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有业内人士称,中国是全球范围内变频器品牌最丰富的国家。

日本品牌进入中国较早,对中国变频器市场较为熟悉,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变频器产品,将变频器定位于节能器,小功率,专业化,在节能领域或OEM配套方面表现较为突出。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曾出现日本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但近几年日本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步被欧美和内资品牌蚕食,2006年市场占有率已降到30%左右。富士(Fuji)、东芝(Toshiba)、三菱(Mitsubishi)、安川(Yaskawa)、日立(Hitachi)、三肯(Sanken)、松下电工(National)、松下电器(Panasonic)、明电舍(meiden)、欧姆龙(Omron)、春日(Kasuga)等是较有代表性的日本品牌。

欧美品牌虽然进入中国相对较晚,但很快就凭借其先进的控制技术、优良的质量和友好的用户使用界面等优势在中国变频器市场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大部分欧美知名变频器品牌都已进入中国,在国内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份额已达40%左右。其中有代表性的品牌包括瑞士ABB(阿西亚·布郎·勃法瑞)、美国AB(罗克韦尔)、丹麦Danfoss(丹佛斯)、英国EURO(欧陆)、法国Schneider(施耐德)、德国SIEMENS(西门子)、芬兰VACON(瓦萨)等。特别是ABB和西门子

座位两大外资顶级品牌,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品牌,具有大部分外资品牌难以企及的综合实力。

台湾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也相对较早,多数产品带有日本品牌的痕迹。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台湾品牌有台达、台安、普传等。韩国变频器品牌目前只有LG 在中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台湾品牌和韩国品牌在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市场约占10%左右的市场份额。

面对“多国联军”割据一方的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中国内资品牌在学习和探索中起步,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内资品牌以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20%的市场份额,原来由欧美品牌、日本品牌占绝对优势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从2006年中国中、低压变频器的市场份额看,内资品牌的总体份额已经远远超过台湾品牌和韩国品牌,与欧美和日本品牌的差距正逐步缩小,行业内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本节以下部分通过内资品牌和外资品牌的对比,简要总结内资品牌的优势和劣势。

1.优势

?营销网络和服务优势

营销网络是内资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最得力的武器之一。优秀的本土企业往往拥有由销售片区、办事处、代理商组成的销售网络,在全国重要城市还建有用户服务中心,零配件充足,服务及时。内资品牌在客户跟踪回访、售后响应、对特殊客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面明显优于国际品牌。

?价格优势

与外资品牌相比,内资品牌产品价格一般要低30%至40%。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在零、配件采购中侃价实力会进一步提高,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从而在保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提高盈利能力。

?少数优秀品牌的产品综合性能日益接近国际知名品牌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技术和信息的交流更加频繁也更为顺畅,变频器产品技术的差异程度正逐渐降低,许多优秀内资企业正从各方面向国际品牌考拢,如核心元器件IGBT采用德国和日本的进口产品,单片机采用Intel公司的87C196MC或TI公司的DSP,管理上采用ERP 系统等。相对于外资品牌,内资品牌的设计更适合中国国情,如宽电压工作范围、

宽温度适应范围、汉化效果更好、有中文提示功能等。在控制软件方面,内资品牌可以根据客户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和修改,对行业特殊需求能做到个性化处理、快速响应,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劣势

与外资优势品牌相比,内资品牌在产品线的齐全程度方面,以及产品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综合技术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主要表现在产品线不够齐全,产品故障率偏高,而且普遍没有成套电气控制设备。由于内资品牌进入电气传动领域时间较短,技术和产品基础相对薄弱,其产品线很难象ABB、西门子两大外资顶级品牌那样实现各电压等级、各功率段的覆盖,缺乏产品线协同优势。内资品牌的故障率也高一些,普遍达到7%以上,表现最好的内资品牌故障率也有4-5%,而较大的几家外资品牌故障率普遍在3%左右。另外外资顶级品牌西门子和ABB还分别可以提供电力和冶金行业整套的电气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这也是内资企业无法做到的。

?产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尚待提高

目前外资品牌占据了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前12强,其年销售额最小的也在2亿元左右。内资品牌中规模最大的英威腾已经排名在13名之后,其他企业的规模更小。而变频器产品一般有3年左右的成熟期,质量是否可靠,性能是否稳定,需要客户使用时间的检验。由于大部分本土企业成立的历史不长,产品线还在完善当中,许多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在产品的成熟度和品牌知名度方面很难与历史悠久的国际知名品牌抗衡。另外,由于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特殊性,外资品牌先入为主,对内资品牌参与市场竞争带来不利影响。当然在内资品牌起步的初期,的确有部分产品质量不过关,可靠性与稳定性较差,影响了内资品牌的业内口碑。近几年随着本土企业的成长、综合实力迅速提高,目前内资品牌的口碑已明显改善,但要彻底改变用户对的整体印象,尚需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时间的考验。

第五节主要品牌简介

1.外资品牌

目前,外资品牌在中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从过去的几年看,欧美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ABB与西门子的表现尤为突出。日本品牌在欧美及内资品牌的冲击下,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因其进入中国变频器市场较早,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仍占有相当的份额,各代表品牌仍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根据本次市场调研的结果,2005和2006年销售额前12名的外资品牌如下表所示。

(1)ABB

作为全球500强企业之一,ABB集团由两个历史100多年的国际性企业,即瑞典的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公司(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来,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并在苏黎世、斯德哥尔摩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1994年ABB集团将中国总部从香港迁至北京。在中国ABB拥有23个公司和销售办事处,27个合资和独资公司,和遍布全国38个城市的销售与服务网络。拥有员工8000多名。

在所有变频器供应商中,ABB拥有最大的变频器服务队伍,现场服务工程师分布在世界各地。另外,ABB变频器联盟是技术合作伙伴网络,在许多国家都有支持机构。

北京ABB电气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是ABB集团在中国地区交、直流传动产品的主要供货厂商,生产销售的传动产品用于从0.12kW至27,000kW的电机速度控制,广泛应用于传送带、挤压机、提升机及风机、泵类负载。在冶金、石化、空调、制冷、供水、建材、印刷及纺织等诸多领域。经过2005年的扩建,ABB 的产能和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其年业务增长率在30%左右。ABB的销售渠道以分销为主,设在各地的办事处和服务中心负责技术支持及其它各种服务,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2005年该公司的中低压变频器业务销售额约11.5亿人民币,其中中压变频器约为2.5亿人民币;2006年该公司中低压变频器业务销售额约14.5亿人民币,其中中压变频器约为3亿人民币。

(2)西门子

西门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其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业务运营

分别由13个业务集团负责,变频器业务隶属于自动化与驱动集团。通过并购Flender电机,西门子在变频器、电机、减速机三部分形成了较完整的产品线,其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西门子已在中国建立了70多家运营企业和60个地方办事处。1995年初,西门子与天津机电工业控股集团公司(TMEIC)及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TRIED)在天津合资组建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SEDL),主要生产标准传动、部分大型传动及电机产品,服务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起重、电梯、造纸、纺织、公共运输及风力发电等领域。2005年3月9日,西门子宣布投资5.5亿人民币建立SEDL的新工厂,将成为生产电机、驱动产品及发电机的全球化工厂,并为亚太市场提供服务。

西门子提供不同需求的全系列变频器产品,从标准传动系列到高性能的工程型变频器,功率范围覆盖100KW至10MW。由于其产品的强大竞争力,在纺织、石油、冶金等行业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在轧机和起重领域更占绝对优势。

西门子采用直销、分销混合的销售体系,包括全国范围内的销售办事处、控股公司、系统集成商和分销商。在中国的60余个签约代理商主要分布于5个销售区域,分别由北京、沈阳、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的销售办事处管理。对于大客户和大型工程商,西门子通常采用直销方式。

2005年西门子在国内市场的中低压变频器业务销售额约为11.2亿人民币,其中中压产品为2亿人民币;2006年其中低压变频器业务销售额约为13亿人民币,其中中压产品约2.5亿人民币。

(3)富士电机

富士电机集团是日本最大的综合性机电产品制造厂家之一,始建于1923年。

在中国,富士电机集团拥有35个生产或销售机构,投资总额已达9.6亿人民币,雇用中国职工数达到4,500名,经营电机控制设备、受配电设备、驱动控制设备、半导体元件、图像元件、以及自动售货机等诸多领域。

富士电机(上海)有限公司是富士电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提供变频器、伺服系统、可编程控制器、低压电器等工业自动化控制类产品。该公司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并在国内设立了13个办事处,联合富士电机技术服务(深圳)有限

公司及设立在上海、北京、成都、沈阳等城市的分支机构,形成完善的销售和服务体系。

作为中国用户使用较早的变频器品牌之一,富士在中国变频器市场曾创下辉煌的历史,虽然近年来在欧美和其它强势品牌的冲击下,市场份额逐步被蚕食,但在供水、中央空调、纺织等细分领域内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005年富士在中国的变频器业务销售额为6.7亿人民币,2006约为6.5亿人民币,均为低压变频器业务。

(4)三菱电机

三菱电机在中国从1978年承接宝山钢铁总厂发电设备开始,向中国的广大客户提供各种工业用与家用的机电设备、电力设备、电梯、空调机等各类产品及设备。1987年在上海成立了首家合资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该公司从三菱电机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全电脑控制交流变频变压电梯技术,并很快实现了国产化生产。截至2006年7月,三菱电机在中国的合资、独资企业已达26家。

三菱提供除大型传动以外的全系列变频器产品,主要集中在中、小功率段,客户以OEM行业为主。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变频器市场的企业,三菱拥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包括稳定的客户群及整套的代理、分销体系。由于其较为保守的市场策略,在近年竞争较为激烈、动荡的中国变频器市场发展较慢,2006年的销售额与2005年相比几乎没有增长,约为5.2亿人民币,均为低压变频器业务。

(5)安川电机

安川电机是日系品牌中少数成长较快的之一,在上海建有变频器工厂,其产品在电梯和提升机械行业占据领先地位。安川除了变频器之外还有伺服系统,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安川电机的伺服和变频器的市场份额也是名列前茅的。其销售主要通过代理商来完成。

2005年安川电机在国内市场的变频器业务销售额约4.4亿人民币,2006约为5.1亿人民币,均为低压变频器。

(6)台达

台湾台达集团总部位于台北市内湖科技园区,目前拥有8个子公司、31个生产基地、33个研发中心、超过6万名员工,是电源管理、电子零组件、视讯

产品领域的知名供应商,并逐步在工业自动化、网络及无线传输、汽车电子等方面有所发展。

在1992年至2001年期间,台达集团陆续在中国大陆建立生产基地,先后成立了东莞厂区、天津厂区、吴江厂区.以及位于上海的中达电通公司、亮讯科技公司等。

台达变频器是台达机电自动化领域的主打产品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较多的行业包括纺织、机械、塑料、造纸等。其销售渠道采用直销和代理相结合的方式。

2005年台达在国内的变频器业务收入约为3.5亿人民币,2006年约5亿人民币,均为低压变频器。

(7)施耐德

施耐德从95年开始进入中国变频器市场,2002年在苏州投资建厂,拥有6条完备的生产线,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辐射全国的3个现代化物流中心,及客户支持中心;拥有全系列的变频器技术,提供从软起动器、通用变频器,到风机水泵专用变频器、工程型变频器的多种选择,并提供变频器应用中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可满足用户应用、通讯、系统集成的各种要求,月生产能力高达18000台。目前,施耐德变频器产品已被广泛应用在机床、机械制造、造纸、冶金、水泥以及能源采集等行业。2006年,为便于与其它部门更好地沟通与合作,施耐德将中国变频器总部由苏州迁至上海。

施耐德在变频器销售方面以分销商为主,注重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持久关系的培养。经销商、系统集成商、承包商和指定经销商占公司销售额的大部分。

2005年施耐德在国内的变频器业务销售额约3.6亿人民币,2006年约4.5亿人民币,主要是低压变频器。

(8)艾默生

美国艾默生公司创建于1890年,总部设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是国际电气领域3大著名公司之一,位居世界500强第360位,经营领域涉及网络能源、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环境调节、家电和工具五大领域。

艾默生网络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是美国艾默生公司下属子公司,在中国设有约30个办事处及29个用户服务中心,遍布全国主要城市,涉足中国的电子政务、金融、能源、交通、化工、纺织、教育、医疗等行业。

变频器是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的一个重要业务单元。2001年10月,艾默生正式宣布从华为收购了安圣电气(原华为电气)。其变频器主要应用在供水、小型生产线,注塑机等领域。通过2001年的收购,艾默生充分利用安圣电气的变频器销售渠道,不但生产和销售通用变频器、矢量控制变频器,而且提供门机、电梯等专用变频器。销售渠道以代理方式为主。

2005年艾默生在国内的变频器业务销售额约3亿人民币,2006年约3.5亿人民币,均为低压变频器。

(9)丹麦丹佛斯

丹佛斯公司是丹麦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控制器、制冷和空调控制器、精密机械、电子元件及机电装置领域中的知名制造商。2005年11

月1日,丹佛斯为扩大中国市场的变频器业务,并购了国内从事中低端变频器业务的浙江海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额实现跨越式增长。

丹佛斯05年在国内市场的变频器销售额约1.9亿人民币,06年约2.5亿人民币,主要是低压变频器。

(10)日本三肯

三肯和富士同为进入中国变频器市场最早的两家企业,目前三肯在供水领域仍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另外在江阴设立了工厂,在江苏的纺织机械市场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但由于综合技术实力和市场定位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其在中国市场的总体份额持续萎缩。

三肯2005年在国内变频器市场的销售额为2.3亿人民币,2006年约为2.4亿人民币,几乎没有增长。其产品主要是低压变频器。

(11)A-B(Allen-Bradley)

A-B(Allen-Bradley)是美国的一家工业自动化企业,成立于1903年,1985年被罗克韦尔收购。目前A-B是北美最大的自动化专业公司之一,产品系列有PLC、传动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自动化软件等。A-B的变频器产品早在1987

年就进入中国,其产品主要定位于高端市场,与电力、石化、矿山、冶金等领域大型的国家级工程配套。

A-B2005年在国内变频器市场的销售额约为1.7亿人民币,2006年约为2亿人民币,以低压变频器为主。

(12)芬兰瓦萨(VACON)

芬兰瓦萨是芬兰小城市瓦萨当地的控制公司,1993年成立。其前身是瑞典的STRONGB,于20世纪60年代成立,与丹佛斯并称为变频器的鼻祖。2005年销售额达到1.28亿欧元。

芬兰瓦萨于1999年进入中国,迄今为止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其变频器在机床、矿山、船舶、石油石化、纺织机械等行业应用较多。

2005年芬兰瓦萨在中国市场的中低压变频器销售额约1.4亿人民币,其中中压产品约3000万人民币;2006年中低压变频器销售额约1.8亿人民币,其中中压产品约4000万人民币;其余为低压产品。

2.内资品牌

我国的变频器市场从上世纪80年的起始阶段开始就被外资品牌所占据。在欧美、日本等诸多强势品牌林立的市场环境中,内资品牌不断学习、吸收和积累经验,逐步发展壮大。从整体看,虽然目前无论从技术、资本还是管理方法方面尚不能与知名国际品牌抗衡,但个别生产企业已经在众多的内资品牌中脱颖而出,表现出相当的竞争实力。本节以下部分简要介绍内资品牌中表现相对突出的第一集团企业和部分第二集团企业。

2.1第一集团

(1)深圳英威腾

英威腾成立于2002年4月,是近几年成长最快的本土变频器企业之一,不到五年时间已成为中国变频器行业的领先品牌。其产品在石化、钢铁、建材、油田、化工、纺织、印刷、塑胶、矿山等行业应用较多。

2005年5月英威腾推出高端的矢量控制型产品,成为继华为所属安圣电气(已被艾默生收购)之后极少数推出成熟的矢量型变频器产品的本土企业。目前其产品线包括中低端的V/F控制和高端的矢量控制,除低压变频器之外还有中压

产品,功率范围覆盖0.4KW-2400KW,是产品范围最广、规格最齐全的内资变频器厂家。

英威腾在全国建立了系统的营销网络,在无锡、北京、西安、济南、沈阳、上海、武汉、泉州等地设立了20多家销售分支机构,36个客户联保中心,并在印度、巴基斯坦、伊朗、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20多个国家发展了代理商,产品打入中东、南美和欧洲市场。致力于成为国际知名的变频器品牌是英威腾的远景目标。

2005年英威腾销售额为6000余万元,2006年突破1.2亿元,2007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亿元以上。其产品结构以低压变频器为主,中压变频器为辅。

(2)烟台惠丰

烟台惠丰电子有限公司(欧瑞传动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最早致力于国产变频研发的企业之一。其产品在建材、纺织、印染、塑胶、食品、供水等行业应用较多。2007年初,惠丰与香港的投资者合资成立了欧瑞传动电气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其产品的国际市场拓展。

惠丰在30多个城市建立了办事处,在上百个城市建立服务网点,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区。

惠丰近年来的销售业绩增长比较平稳,2005年销售额约1.1亿元,2006年约1.2亿元,预计2007年为1.4亿元左右,主要是低压产品。

(3)成都希望森兰

希望森兰变频器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四川的大陆希望集团出资组建,致力于变频技术的研发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其产品在建材、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应用较多。

在技术方面,森兰建立了希望电子研究所,并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在经营管理方面,森兰吸收了希望集团多年的管理经验,有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当然也存在一些家族企业的特点。

森兰的销售渠道以各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销售服务公司为主,在全国拥有13个分公司和26个办事处。在发展过程中,森兰注重市场推广和广告宣传,目前在业内已打造出一定的品牌效应。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三四年来其变频器业务

出现增长停滞的态势,2004年销售额为1亿元,2005年约9400万元,2006

年约1.1亿元左右,主要是低压产品。

2.2第二集团

(1)深圳汇川

深圳市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变频器专业生产厂商。公司起点高,管理方式先进,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技术和营销人才,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汇川拥有较成熟的矢量型高性能驱动器,在短短几年中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变频器主流的内资品牌之一。汇川变频器产品分为四大主流系列,主要应用于电梯、机床、拉丝机、注塑机、冶金、化工、供水、皮革机械、防治设备等行业。

汇川在深圳以外没有建立正式的办事处,但有多名销售人员在全国的主要区域进行销售工作。

汇川近年来业务增长迅速,2005年销售额约4000万元,2006年约8000万元。

(2)深圳安邦信

源于江苏七洲集团下属企业“七洲长吉电力电子有限公司”,安邦信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家电子工业部认定的第一批20家变频器生产定点厂之一。1998年江苏七洲长吉电力电子公司迁至深圳,更名为“安邦信”,成为了中国大陆国产变频器深圳生产、研发的第一家企业。成立初期,公司经营定位于空调变频控制器的技术研发与变频器SKD大散件组装,国内首家研制开发出具有国际技术水准的空调变频控制器。

安邦信采用“厂商联合,共建市场帝国”的营销方针,重视与经销商、代理商之间的合作,国、内外共拥有200多个,市场遍布国内、外500个城市和地区。在国内,安邦信有12个办事处,客户以OEM为主,行业集中在塑机、线材机械、纺织机械、供水、石油等。

2006年其销售额约5千万元。

2.3其它

(1)山东新风光电子

新风光电子研发变频器的历史较早,其前身风光电子在8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研究,曾经被国家电子工业局、山东省经贸委定点为生产变频调速器的厂家。但多年来其业务发展速度缓慢。2005年其销售额约为2500万元人民币,2006年约3000万元,其销售额的70%集中在中压领域,另外30%为高压产品。

(2)深圳阿尔法

深圳市阿尔法变频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家由风险资本参股经营的现代化高新企业,从事变频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致力于开发各种变频技术和产品,引进国外技术,并与国内科研机构有技术合作。

阿尔法有8个办事处,其销售以代理方式为主。公司客户以OEM及项目客户为主,约各占一半,应用领域有塑胶机械、纺织机械、空压机、供水、水泥等。

2006年其销售额约3千万元。

中低压变频器行业分析

中低压变频器品牌比较 文章来源:慧聪电气网作者:未知点击:668 更新时间:2009-8-20 16:22:52 3.4品牌比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知名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实行“本土化”战略,降低成本,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从品牌数量看,外资品牌已有40个左右,绝大部分是中、低压变频器,少数兼有高压产品。西门子在天津、ABB在北京、富士在无锡、三肯在江阴、东芝在辽阳、安川在上海、艾默生在深圳、施耐德在苏州、三菱在大连、丹佛斯在天津等地或独资,或合资,纷纷建立生产基地,生产不同系列品牌的变频器。关于外资品牌进入中国较为详细的情况,见该报告的附录部分。有业内人士称,中国是全球范围内变频器品牌最丰富的国家。 综观我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2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该行业的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虽然外资品牌所占份额较大,但由于竞争者较多,即使西门子和ABB其所占份额也低于20%,因此中国的变频器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从变频器的各下游细分市场来讲,几家较大的外资知名品牌仍然占据了起重机械、冶金、煤炭、电梯等高端应用市场的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份额,国产品牌需要在技术上继续进步,在产品性能上达到至少与外资知名品牌相当的水平,再加上价格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才能在这些盈利丰厚的高端市场取得更多成功。 日本品牌进入中国较早,对中国变频器市场较为熟悉,曾经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变频器产品,将变频器定位于节能、小功率、专业化,目前在节能领域或OEM配套方面表现仍比较突出。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在发展初期曾出现日本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但近几年日本品牌的市场份额逐步被欧美和内资品牌蚕食,2006年市场占有率已降至30%以下,2007年进一步下降到25%以下(约23%左右),2008年由于欧美品牌取得了较快增长,日本品牌进一步下降到18%左右。富士(Fuji)、三菱(Mitsubishi)、安川(Yaskawa)等是较有代表性的日本品牌。 欧美品牌虽然进入中国相对较晚,但很快就凭借其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优良的质量在中国变频器市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几乎所有欧美知名变频器品牌都已进入中国,在国内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份额达到50%左右。其中有代表性的品牌包括瑞士ABB(阿西亚·布郎·勃法瑞)、德国SIEMENS(西门子)、丹麦Danfoss(丹佛斯)、法国Schneider(施耐德)。特别是ABB和西门子作为两大外资顶级品牌,市场份额大大超过其他品牌,具有其他外资品牌难以企及的强大综合实力。 台湾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也相对较早,多数产品带有日本品牌的痕迹。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台湾品牌是台达。台湾品牌和韩国品牌在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市场约占6%左右的市场份额。 面对外资品牌先入为主的中低压变频器市场,中国内资品牌在学习和探索中起步,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内资品牌以从零起步发展到现在约24%的市场份额,原来由欧美品牌、日本品牌占绝对优势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改变;从2008年中国中低压变频器的市场份额看,内资品牌的总体份额已经远远超过台湾品牌和韩国品牌,略高于日本品牌,形成欧美品牌、日本品牌、内资品牌三足鼎立之势。本节以下部分通过内资品牌和外资品牌的对比,简要总结内资品牌的优势和劣势。 3.4.1优势 ?营销网络和服务优势 营销网络是内资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最得力的武器之一。优秀的本土企业往往拥有由销售片区、办事处、代理商组成的销售网络,在全国重要城市还建有用户服务中心,零配件充足,服务及时。内资品牌在客户跟踪回访、售后响应、对特殊客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方面明显优于国际品牌。 ?价格优势 与外资品牌相比,内资品牌产品价格一般低30%至40%。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在零、配件采购中侃价实力会进一步提

变频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变频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09-12-04T11:31:02.45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0月下旬刊供稿作者:王栋 [导读] 变频技术,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变用电设备的供电频率,进而达到控制设备输出功率的目的 王栋(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 摘要:变频技术,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变用电设备的供电频率,进而达到控制设备输出功率的目的。变频技术随着微电子学、电力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理论等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完全成熟的技术,也使其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它是通过变频调速改变轴输出功率,达到减少输入功率节省电能的目的。是感应式异步电动机节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关键词:变频器节能技术 0 引言 对于异步电动机通过调速达到节能目的方法很多,如:调压调速,又称为滑差调速;变极对数调速和品闸管串极调速等等,根据不同的负载性质,有针对性的选择。在各种调速节能中,利用变频调速,是异步电动机调速效果最好、最成熟、最有发展前途的节能技术。 1 变频器控制对像: 变频器应用,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用于传动调速,另一种是各种静止电源(静止电源暂且不讲)。变频传动调速,其应用目的就是通过对电机调速来达到节约能源。控制对象就是在动力设备上实现电—机转换的电动机。这是由感应式异步电动机的性能和特征决定,其次是由于所带的负载对电机调速的负荷适应性所决定。由电机转速的数学公式我们知道,电机的实际转速,主要取决于电机定子的旋转磁场(n1=t*f/p)。对一个绕制好的电机,其旋转磁场转速完全取决供电频率,t 为时间常数,P为电机的极对数,n1正比电源频率f,从电机的结构上我们看到定、转子之间没有任何电的连接,基于磁场感应和机械惯性,转子的转速和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总是不同步,差一个转差数(一般为n1的1%-1.8%,)称为转差率S,由此可见电机的转速也正比于电源的频率。n2=t*f(1-s)/p从异步电动机变频时机械特性曲线中,我们不难看出转速的变化对电机的转矩影响较小,对于传动机械功率要求完全可以满足。变频调速控制是在降低输出频率的同时输出电压也相应降低,转矩正比输出电压。转矩也会有些减少。这种纯电气调速系统是人为地改变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来获得不同的转速,直接与拖动机械相连接不需原机械设备做任何调整,这对于节能改造成本,保持原有机械性能都大有好处。变频传动调速的特点是:①不用改动原有设备包括电机本身;②可实现无级调速,满足传动机械要求;③变频器软启、软停功能,可以避免启动电流冲击对电网的不良影响,减少电源容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机械惯动量,减少机械损耗;④不受电源频率的影响,可以开环、闭环手动/自动控制;⑤低速时,定转矩输出、低速过载能力较好;⑥电机的功率因数随转速增高功率增大而提高,使用效果较好。 2 节能变频控制 机电设备配合设计原则:电机的最大功率必须满足负载下的机械功率和转矩,对于不同的负载,最大值并非时时刻刻都发生、负载的变化是非线性的,而电机的输出功率却是恒定的,这就意味着在非最大负载时电机输出了相当一部分多余功率,电能也就白白浪费掉了。风机、水泵类就是较典型例子。 风机、水泵类风量和流量的控制在过去很少采用转速控制方式,基本上都是由鼠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进行恒速运转,当需要改变风量或流量时,事实上都采用调节挡风板或节流阀。这种控制虽然简单易行,能满足流量要求,但对电机来讲,从节省能源的角度来看是非常不经济的。生产中很容易检测出来。 这类设备一般都是长时间运行,甚至很久不停机。在实际检测中发现,除在极短时间流量最大值外,近90%时间运行在中等或较低负荷状态,总用电量至少有40%以上被浪费掉。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对风机、水泵类机械进行转速控制来调节流量的方法,对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3 风机、水泵的节能方法 从流量控制原理上讲,风机、水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3.1 具体测试某工厂炉底风机散热控制系统,冶炼炉根据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的炉底冷却温度,设计满足最大冷却风量设计为四台18.5KW4极叶轮式风机,全功率运转,但用最大冷却风量的概率极低。冶炼常用几种材料,四台风机对开风量过大;对开两台时,达不到冷却要求;对开一对再侧开一台,冷却不均、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原设计4台对开风机靠调节挡风板可满足冷却要求,但对电机来讲,浪费电能。风板全开时,运行电流24A,全关闭时22A,输入功率从17.0KW—18.5KW变化,节电率不足8%。针对这一特殊要求制定方案,对其中两台对开电机进行开环变频调速控制,配合两台全速风机,即满足不同材料的温控要求,又能节约电能。按照这一方案进行改造后,节电效果非常明显。针对其中一种材料需固定频率控制进行冷却,几个月才换一次,设定频率在25—35之间,完全满足冷却要求。工频下运行时一台18.5KW风机(经变频器输出),每小时耗电为11.9度/小时,日耗电量为:285.6度/24小时。在正常运行时根据不同材料的温度要求,设定频率分别为:25Hz、30Hz、35Hz、40Hz和45Hz。 需要指出的是:变频器当输出频率降低时,输出电压也相应降低,输入功率明显减少,对应频率降低时电压降低电机不会有温升,若频率不变时电压降低至浮动电压下限值时,电机就会有温升。 3.2 水泵节电:同风机原理很相近。以某酒店750TRT中央空调冷水机组水系统90KW冷冻泵和55KW冷却泵为例:主机制冷是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工作,是非线性负荷,而水泵电机基本上是线性恒功率输出。1台55KW冷却水泵靠调整阀门来改变流量,虽然能满足主机运行要求,但对于电机来讲节电意义不大,阀门的全开和全闭,电流从107A—97A之间变化,平均节电不足7%。通过改造采用温度控制为主,压力控制为铺进行闭环变频控制水泵电机,水泵电机平均节电率都在30%以上;90KW冷冻水泵电机靠调节阀门电流在163—148A之间变化,平均节电不足6%,经闭环控制变频调速改造后,节电率平均也在30%以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节电空间呢,因为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时的最大容量是以人流、气温、空间散热三项极限指标为依据计算的(即人流最大、气温最高、空间散热最差),平时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极低,从经验上讲不到10%,空调系统大部分运行时间都在中、低负荷状态,空调主机的负荷曲线是非线性的,而水系统的水泵负荷是线性恒功率的,以满足主机的最大负荷为标准。这样在主机非最大负荷时水泵就必然存在着电能浪费空间。通过变频调速控制使水泵电机的负载曲线符合或接近空调主机的负载曲线。 3.3 高压变频控制传动调速控制设备都是在3KV以上大容量电机,一般都在几百KW到几千KW,负载率大于0.5,节电效率较低压变频控制略低,在18—25%左右,电机容量大耗电也多,虽然节电率较低,但用电基数大,也是非常可观,高压变频设备技术复杂设备体积大,

国内外各种变频器恒压供水参数设置以及远传压力表接线.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安邦信AM300变频器供水参数表 F0.04=1 端子COM 与X1短接启动变频器 F0.02=30 加速时间 如启动过程中出现过流报警现象请加大此值 F0.03=30 减速时间 F0.05=5 PID 控制设定 闭环控制 F0.07=50 上限频率 F0.08=30 下限频率 F3.05=1 停机方式选择 自由停车 F4.00=1 P 型机 F9.01= 键盘预置PID 给定 压力设定(100%对应压力表满量程)1Mpa (10 公斤)压力设定值40,则设定压力为4公斤 F0.12=1 恢复出厂设置 压力表判断方法: 用万用表欧姆档分别量压力表两端的阻值,其中阻值最大的一次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的高端和低端,另一端为中端,与中端阻值大的一端为高端,另一端为低端。 安邦信G7-P7系列变频器供水参数表 F9= 给定压力值(0—50对应压力表压力) F10= 1:外部端子0(本机监视) 3:外部端子1(远程监视) F11=0 本机键盘/远控键盘 F16=50 上限频率 F17= 下限频率,休眠启动模式下为休眠频率 F28=30 加速时间 F29=30 减速时间 F74=1 自由停车 F76= 运行监视功能选择 0:C00输出频率/PID 反馈 1:C01参考频率/PID 给定 6:C06机械速度(PID 模式下变频器输出频率) F80=1 PID 闭环模式有效 F87=4 比例P 增益 F88=0.2积分时间常数Ti F114= 休眠时间,10秒,0表示休眠关闭 F115= 唤醒频率,唤醒压力,此值要低于给定的压力值(小于F9)。需根据现场情况自行调整 F116= 0:G 型机 1:P 型机 F66=1 恢复出厂设置 压力表判断方法: 用万用表欧姆档分别量压力表两端的阻值,其中阻值最大的一次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的高端和低端,另一端为中端,与中端阻值大的一端为高端,另一端为低端。 调试 在试运行时,可以先通过操作面板的上下键调一个比较小的值,比如10.0,然后通过端子运行,等压力稳定了,看变频器的运行情况,等运行正常后,看着远传压力表,这时候根据所需要的压力通过调节操作面板的上下键调节;调到所需要的压力;若压力不稳定,可通过调节参数F87(PID 的比例增益),参数F88(PID 的积分)使压力趋于稳定; 1、休眠功能的调试 1.1、进入休眠功能的调试:将变频器的压力设定值调到所需要的设定值,再把参数F76调成6,让变频器运行,在没有用户用水的情况下,看变频器的运行频率,把看到的频率值再给上稍微加个几HZ(如2HZ)设定到F17下限频率中;当变频器的运行频率小于下限频率时,再经过时间F114的延时,变频器进入休眠状态; 1.2、进入唤醒功能的调试:将变频器的压力设定值调到所需要的设定值,再把参数F76调成0,让变频器运行,看变频器的反馈压力值,把看到的反馈值再给稍微减去个点儿(如2)设定到F115唤醒压力中;当实际压力小于F115唤醒压力时,变频器进入运行状态; 欧陆EV500变频器PID 供水参数 参数设置: P0.00 设为1 P 机型 P0.02 面板运行时设为0,端子运行时设为1 P0.04 设为20 加速时间(根据机型设定)(秒) P0.05 设为20 减速时间(根据机型设定)(秒) P0.10 设为20 最小频率(Hz ) P0.11 设为50 最大频率(Hz ) P1.05 设为1 自由停止 P6.00 设为 1 PID 控制 P6.01 设为2 比例,积分控制 P6.02 设为 1 压力设定通道 1面板数字设定 P6.03 设为0 反馈通道选择 V1(0-10V ) P6.07 设为0.5 比例增益 P6.08 设为 1 积分时间常数 P6.15 设为0—F6.16 PID 睡眠频率 P6.16 设为F6.16—最大频率 PID 苏醒频率(设置范围为0-100压力百分数。例如,压力设定值d-08设为30,P6.16设为25,假设远程压力表为10公斤,则当压力降为2.5公斤时变频器苏醒) P6.18 设为 30 预置频率,开始运行频率(Hz ) P6.19 设为 10 预置频率运行时间(秒)(本变频器为使系统快速达到稳定状态,避免对管网的冲击,可先预置30 Hz 运行,10秒钟后在闭环运行) d-08 设定压力值(此值为百分比形式,例:压力表量程为1Mpa(10公斤),如果想设定压力为3公斤,则此值应设为30) P0.13 1初始化动作 压力表判断方法: 用万用表欧姆档分别量压力表两端的阻值,其中阻值最大的一次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的高端和低端,另一端为中端,与中端阻值大的一端为高端,另一端为低端。 日业SY3200供水参数 0017 PI 控制反馈值 0100=1 端子FWD 与COM 短接启动变频器 运行命令选择 0105=30 加速时间,如启动过程中出现过流报警现象请加大此值 0106=30 减速时间 0107=50 上限频率 (0211=1 停电后电压恢复后再自动启动) (0212=0.0 允许停电的最大时间) 0216=1 自由停止 变频器停止方式 0500=1 PID 闭环控制 0501=0 PI 调节误差极性(正极性,反馈值减小,PI 输出频率增加) 0502=0 PI 给定信号选择(数字给定) 0503= PI 数字给定值(0.0-100.0%) 压力设定(100%对应压力表满量程)1.0Mpa (10公斤)压力表设定值为40,则设定压力为4公斤 0504=2 PI 反馈信号(外部VF ) 0506=0.4 比例增益P 0507=6 积分增益TI 0509= PI 调节最小运行频率 1017 睡眠延时 0.0—600.0S 0.1S 0.0S 1018 唤醒差值 0.0—10.0% 0.1% 10.0% 1000 22恢复出厂值设定 压力表判断方法: 用万用表欧姆档分别量压力表两端的阻值,其中阻值最大的一次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的高端和低端,另一端为中端,与中端阻值大的一端为高端,另一端为低端。 三肯变频器IPF (同SPF )恒压供水参数(一拖一) 1=2 外部端子信号操作面板 7=50 上限频率 8=15 下限频率 55=50 增益频率 71=3 内置PID 控制模式 120=1 122=1 PID 控制比例增益 123=0.5 PID 控制积分增益

变频器市场调研报告

2006-2007年中国变频器市场深度调研报告引言 变频器于20世纪60年代问世,80年代在主要工业化国家已广泛使用。我国的第一台变频器是在1985年6月由“中国变频器之父”吴加林先生研制成功的,由此揭开了我国变频器产业的序幕,并进入了我国变频器发展道路上的第一次高峰。 变频器在我国发展的短短20年间,经历了认知阶段、组装阶段和生产制造阶段。目前我国已有进口、国产变频器厂家近200家,又有上千家从事代理销售和二次开发公司围绕着变频器生产,一些元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电抗器、滤波器、电缆、继电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量表等行业都在关注着变频器的发展。 广州三晶电气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座落在整齐划一、景色宜人的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内。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三晶变频器官方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c12651107.html, 业,三晶电气享有政府节能改造战略资助、特 别项目津贴等殊荣。公司是广州最大的电气传动 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广州唯一一家拥有自 主进出口权的低压变频器制造商。 公司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 产品系列齐全,广泛应用于印刷、机床、塑料、 制药、造纸、纺织、印染、食品、橡胶、油田、 矿山、港口、风机水泵等领域。凭借对交流电机 变频调速核心技术的深度研发以及多年的制造 和应用经验,三晶电气在国内外业界获得了良好 的声誉,目前产品已经成功出口至新加坡、塞尔 维亚、新西兰、越南、玻利维亚、贝宁、塞浦路 斯、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 将一如既往的秉持“不断创新、永远诚信、稳健高效”的信念,致力于传动节能事业,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承担责任,成为受人尊敬的传动制造知名品牌和全体员工创享的平台。 正文目录 1 国内市场情况1 1.1 发展历程 1 1.2 市场容量 1 1.2.1 变速驱动市场1 1.2.2 变频器市场容量2 1.3 市场分布及特点3 1.3.1 地区分布3 1.3.2 行业分布4 (1)电梯4 (2)电力4 (3)纺织5 (4)水泥6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综述

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综述 近几年国内中、低压变频器生产企业逐年增加,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左右。总体来看,内资品牌与国际西门子、ABB等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技术上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可靠性偏低,产品规格也不够齐全。 本章将从市场容量和潜在容量、销售渠道、竞争格局、中外品牌对比等几个方面,在本次市场调研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简要总结和分析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现状和竞争格局。 第一节中国中低压变频器产品市场容量及潜在容量 1988年日本三垦公司的第一台低压变频器进入中国,使我国的电机调速从直流调速开始进入了交流变频调速时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认识到变频器的作用并尝试使用,国外的变频器产品大量涌进中国的市场。1996年,国家原机械部等四部委推荐国产29个厂家33个规格的变频器,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较差,由于制造工艺落后及资金实力不足等原因,难以和国外知名品牌抗衡。 据统计,1993年我国变频器市场容量不足4亿元,到1999年已达到28亿元之巨,其市场增长速度可见一斑。期间,内资品牌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成长。较早进入该市场的国内品牌有烟台惠丰、四川佳灵、华为安圣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低压变频器行业继续迅速发展。从2000年至今,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平均年销量增长率超过20%(约25%左右)。根据2007年9月份慧聪行业研究院第三研究所对我国中、低压变频器市场的调研,其中包括对主要变频器生产企业的探访,工商数据,慧聪网“科信杯”2006中国变频器十大品牌及风云人物评选活动资料积累,以及相关期刊论文,2006年我国中、低压变频器的市场容量约为83亿元,占当年国内变频器市场总容量的80%以上;其中中压变频器部分为8.9亿元。 虽然我国正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但整体看,我国仍是个能耗大国。据业内专家分析,我国电动机总装机容量约为5.8亿千瓦,占全国总耗电量的60%至70%。其中,交流电动机占90%左右,即5.22亿千瓦,但目前只有约5000万千瓦的电动机是带变频控制的,配置率不到10%。实际上交流电动机

(整理)从几个方面分析低压变频器市场渠道模式

------------- 从几个方面分析低压变频器市场渠道模式 在低压变频器差异化开发的过程中,对传统变频器市场渠道的建设方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讲,原来大多数企业采用的都是直销、代理经销的模式,但近一两年来,随着产品行业化开发路线的制定和实施,系统集成商(SI)的作用和价值逐步显示出其重要性,成为了许多企业正在努力开拓的一类新的市场合作伙伴。 在渠道建设上,自动化企业需要整合众多力量来共同成长。一般来讲,在通用产品市场上,代理商会发挥重要的行销、服务、产品与品牌推广的功能;而在行业化开发过程中,系统集成商则是重要的伙伴之一。大部分系统集成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比较专注于某一行业的发展,在某一行业长期深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资本,这一点是很多厂商非常需要的,也可以成为厂商和终端客户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厂商、代理商和系统集成商都不可或缺,他们之间的紧密配合才能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 而在与集成商的合作模式中,多数变频器企业认为,企业应以开放的态度,为集成商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与他们共同发展。毕竟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领域,面对的将是新的客户和新的需求,即使对于相同行业的不同企业来讲,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作为制造商有时很难一一精准把握。而凭借集成商在行业服务上的丰富经验,和他们对行业用户需求的深层了解,可以协助制造企业更快、更有效地掌握用户需求,开发出满足行业应用要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和SI的合作关系中,其实并不存在主次之分,企业应本着长期合作的目的,以更开放的心态,力求实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同时,未来时间内变频器厂商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系统的集成设计中去,与SI一起亲身体验终端用户的需求,并将一些技术指标真正贯彻到产品的开发之中,把产品做“精”、做“深”。 将系统集成商(SI)类型细分为三类:即全国性SI、行业性SI和区域性SI,对于不同类型的SI,提供不同的支持和合作方式,不仅是系统集成商SI的产品供应商,同时也更注重将现有行业的know-how技术和在EE节能增效方面的成功经验传递给这些SI,引导他们在解决方案方面的发展,从而形成彼此之间良好的合作机制。本文由深圳三菱PLC整理发布。 -------------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测试题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频率控制是变频器的基本控制功能,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方法有、、 和。 2.变频器的分类,按变换环节可分为和,按用途可分为和 。 3.有些设备需要转速分段运行,而且每段转速的上升、下降时间也不同,为了适应这种 控制要求,变频器具有功能和多种时间设置功能。 4. 变频器是通过的通断作用将变换为均可调的一种 电能控制装置。 5. 变频器的组成可分为和。 6. 变频调速过程中,为了保证电动机的磁通恒定,必须保证。 7. 变频器的制动单元一般连接在和之间。 8. 变频器的主电路由、滤波与制动电路和所组成。 9.变频调速时,基频以下调速属于,基频以上属于。 10.变频器的PID功能中,P指,I指,D指。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1分) 1.为了提高电动机的转速控制精度,变频器具有()功能。 A 转矩补偿 B 转差补偿 C 频率增益 D 段速控制 2. 风机类负载属于()负载。 A 恒功率 B 二次方律 C 恒转矩 D 直线律 3.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必须从60Hz改变到30Hz,这时变频 器的输出电压就必须从400V改变到约()V。 A 400 B 100 C 200 D 250 4.电动机与变频器之间距离远时,电机运行不正常,需采取()措施解决。 A 增加传输导线长度B减少传输导线长度C增加传输导线截面积D减少传输 导线截面积 5.变频器调速系统的调试,大体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先空载、继轻载、后重载 B 先重载、继轻载、后空载 C 先重载、继空载、后 轻载 D 先轻载、继重载、后空载 6.采用一台变频器控制一台电动机进行变频调速,可以不用热继电器,因为变频器的热 保护功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A 过热 B 过载 C 过压 D 欠压 7.下面那种原因可能引起欠压跳闸()。 A 电源电压过高 B 雷电干扰 C 同一电网有大电机起动 D 没有配置制动单元 8.变频器在工频下运行,一般采用()进行过载保护。 A 保险丝 B 热继电器 C 交流接触器 D 电压继电器 9. 变频器安装要求() A 水平 B 竖直 C 与水平方向成锐角 D 都可以 10.高压变频器是指工作电压在()KV以上变频器。 A 10 B 5 C 6 D 1 11. 变频器主电路的交流电输出端一般用()表示。 A R、S、T B U、V、W C A、B、C D X、Y、Z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2分) 1.电动机的发热主要与()有关。 A 电机的有效转矩 B 电机的温升 C 负载的工况 D 电机的体积 2. 中央空调采用变频控制的优点有()。 A 节能 B 噪声小 C 起动电流小 D 消除了工频影响 3.变频器按直流环节的储能方式分类为()。 A 电压型变频器 B 电流型变频器 C 交-直-交变频器 D 交-交变频器 4.变频器的控制方式分为()类 A U/f控制 B 矢量控制 C 直接转矩 D 转差频率控制 5.变频器具有()优点,所以应用广泛。 A 节能 B 便于自动控制 C 价格低廉 D 操作方便 6. 高(中)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基本形式有()种。 A 高-高型 B 高-中型 C 高-低-高型 D 高-低型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概述 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是在近几十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电力拖动先进技术,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将先进技术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电类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变频调速技术概述,常用电力电子器件原理及选择,变频调速原理,变频器的选择,变频调速拖动系统的构建,变频技术应用概述,变频器的安装、维护与调试和变频器的操作实验。 在理论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心选材,努力贯彻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思想; 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以改变交流电动机的供电频率来达到交流电动机调速目的的技术。大家知道,从大范围来分,电动机有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由于直流电动机调速容易实现,性能好,因此,过去生产机械的调速多用直流电动机。但直流电动机固有的缺点是,由于采用直流电源,它的滑环和碳刷要经常拆换,故费时费工,成本高,给人们带来不少的麻烦。因此人们希望,让简单可靠价廉的笼式交流电动机也能像直流电动机那样调速。这样就出现了定子调速、变极调速、滑差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和串极调速等交流调速方式;由此出现了滑差电机、绕线式电机、同步式交流电机。但其调速性能都无法和直流电动机相比。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才出现了变频调速技术。它的出现就以其优异的性能逐步取代其他交流电动机调速方式,乃至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而成为电气传动的中枢。 要学习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技术,必须有电力拖动系统的知识。因此,先温习电力拖动系统的基础知识。电力拖动系统由电动机、负载和传动装置三部分组成。描写电力拖动系统的物理量主要是转速,n和转矩T(有时也用电流,因转矩和电动机的电枢电流成正比)。两者之间的关系式称为机械特性。 交流电动机是电力拖动系统中重要的能量转换装置,用来实现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对电动机转速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方法,起初由于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优于交流调速系统,直流调速系统在调速领域内长期占居主导地位。 变频调速是通过变频器来实现的,对于变频器的容量确定至关重要。合理的容量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节能降耗措施。根据现有资料和经验,比较简便的方法有三 种 对于可调速的电力拖动系统,工程上往往根据电动机电流形式分为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两类。它们最大的不同之出主要在于交流电力拖动免除了改变直流电机电流流向变化的机械向器——整流子。 20世纪70年代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使得交流电力拖动系统逐步具备了宽的调速范围、高的稳速范围、高的稳速精度、快的动态响应以及在四象限作可逆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在调速性能方面可以与直流电力拖动媲美。在交流调速技术中,变频调速具有绝对优

变频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张祥星

《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第9期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起,变频器问世到现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渐成熟完善起来。尤其是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不断成熟。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研制出了更好的器件或是单元串联,这样就进一步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人们的高压问题。使其应用的领域和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也使得更为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成为可能。20世纪80年代开始,变频器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广泛使用,并随进口设备配套引入中国,至90年代时,在中国得到迅速推广[1~3]。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电动机是国民经济中主要的耗电大户,高压大功率电动机更为突出,而这些设备大部分都有节能的潜力。大力发展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技术,具有深远的意义[4]。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功率的变频器又逐渐突显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建设节能型社会,倡导和谐发展。因此,在做好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应兼顾中小功率变频器的发展,这是我国变频器行业今后发展的一大总体趋势。 1变频器的发展现状 1.1国外变频器现状 国外变频器产业发展历史较长,除日本外,美、英、德、法、意等发达国家,目前也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变频器技术产业体系。同时,几乎所有的产品均具有矢量控制功能,完善的工艺水平,也是国外品牌的一大特点。目前西方各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变频调速技术发展较久,具有一定的产业化规模,生产经验、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较高; (2)能够生产1万kW以上的SCR变频器,如美国的A-B公司等,但没有10kV高压产品; (3)与变频器相关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产业化生产,能够生产诸如IGBT、IGCT、SGCT等变频器中的多种功率器件; (4)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广泛应用于产品中,促进了高压、高功率、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化变频器的出现,使高压变频器在各个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5]。 1.2国产变频器现状 目前,我国国产变频器的生产,主要是交流380V 的中小型变频器,且大部分产品为低压,而高压大功率则很少,能够研制、生产、并提供服务的高压变频器厂商更少,不过是少数几个具备科研能力或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并且在技术方面,更是仅仅少数普遍采用V/F控制方式,对中、高压电机进行的变频调速改造。我国高压变频器的品种和性能,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这一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变频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祥星a,杜慧慧b,张连营c,刘辉a (西南大学,a.工程技术学院;b.动物科技学院; c.重庆市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重庆400715) 摘要:主要介绍了变频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应用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介绍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我国变频器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变频器;控制;干扰;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7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5X(2011)09-0145-03 收稿日期:2011-06-13 基金项目:南方丘陵山区微耕机系列产品及专用节能发动机研究(CSTC,2007AA1001) 作者简介:张祥星(1983—),男,山东邹城人,硕士研究生,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杜慧慧(1988-)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微生物学专业,微生物代谢与调控方向;张连营(1986-)男,山东临沂人,博士研究生,能源材料化学专业,电催化及能源工程方向;刘辉(1985—),男,河南漯河人,硕士研究生,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文档

《变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的配套教材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变频器原理及应用》,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简介,变频器的基本组成原理,电动机变频调速机械特性,变频器的控制方式,变频调速系统主要电器的选用,变频器的操作、运行、安装、调试、维护及抗干扰,变频器在风机、水泵、中央空调、空气压缩机、提升机等方面的应用实例等。 二、前续课程 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系统,PLC编程控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三、学时分配 总学时为64学时,包括:理论课时48学时、实验课时16学时 四、理论课程内容:(48学时) 第1章:概述 1.1变频技术的发展 1.2变频器的基本类型 1.3变频器的应用 第2章:电力电子器件 2.1 电力二极管(PD) 2.2 晶闸管(SCR) 2.3 门极可关断(GTO)晶闸管 2.4 电力晶体管(GTR) 2.5 电力MOS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 2.6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2.7 MOS控制晶闸管(MCT) 2.8 静电感应晶体管(SIT) 2.9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 2.10 智能功率模块(IPM) 第3章:交—直—交变频技术 3.1 整流电路 3.2 中间电路 3.3 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形式 3.4 电压型逆变电路 3.5 电流型逆变电路 3.6 SPWM控制技术 3.7 电流跟踪控制的PWM逆变器

3.8 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PWM逆变器 第4章:交—交变频技术 4.1 单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 4.2 三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 4.3 矩形波交—交变频 第5章:电动机与拖动系统(系统简述)第6章:高(中)压变频器 6.1 高(中)压变频器概述 6.2 高(中)压变频器主电路结构 第7章: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7.1 U/f控制 7.2 转差频率控制(SF控制) 7.3 矢量控制(VC) 7.4 直接转矩控制 7.5 单片机控制 第8章:变频器系统的选择与操作 8.1 变频器的原理框图与接线端子 8.2 变频器的频率参数及预置 8.3 变频器的主要功能及预置 8.4 变频器的选择 8.5 变频调速系统的主电路及电器选择 8.6 变频器系统的控制电路 8.7 变频器的操作与运行 8.8 外接给定电路 8.9 变频器与PLC的连接 8.10 变频器“1控X”切换技术 8.11 变频器与PC的通信 第9章:变频器的安装与维护(简述) 第10章:变频器应用实例 10.1 变频调速技术在风机上的应用 10.2 空气压缩机的变频调速及应用 10.3 变频器在供水系统节能中的应用 10.4 中央空调的变频技术及应用 10.5 中压变频器在潜油电泵中的应用 10.6 矿用提升机变频调速系统

变频技术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变频技术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21T14:25:43.4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作者:刘福来[导读] 对此,必须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将变频技术有效地应用在制冷系统中,对制冷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 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我国中小型装配式冷藏库还采用传统的控制技术制冷制热,目前发达国家已淘汰传统的控制技术,而用先进的变频控制技术取而代之。变频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使压缩机的转速随着负荷的大小而改变,减少了耗电量,温度恒定,具有启动电流小,快速制冷、制热,噪音小等优点。本文就中国经济的发展,着重科技技术发展的同时提倡节能环保,以节能减排为发展口号,就变频技术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 析。 关键词:变频技术;制冷空调系统;应用;节能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中的耗能设备有很多,制冷系统则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制冷或制热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对此,必须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将变频技术有效地应用在制冷系统中,对制冷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 1 变频技术概述 变频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主要是建立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变频器是变频技术的结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行业的发展中。变频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工频的外部电源经过三相全波整流,并给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再通过直流中间电路对直流电路输出进行平缓,得到质量较高的直流电源,最后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源转换为频率和电压,从而达到调节电机转速的目的,并通过电路和外部设备配合进行各种高性能的控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之下,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也应对变频技术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将其应用到制冷空调中,对提升制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 2 变频器结构及原理 听谓的变频器技术,其不是单一的系统理论体它是建立在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基础之上的,因此,就目前的币场前景来看,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使用价值凸其工作的重点是通过将外部电流流经三个控制电路,首先经过整流电路,通过整流给逆变电路和直流中间电路提供直流电源,直流中间电路为通过将输出过程中的直流电路进行平滑,最终得到质量较好的直流电源最终,通过三个步骤的紧密配合,组成的控制电路将平i}电路输出转化为频率和电压都可以任意改变的交流电源,以最后完成调节电机转速的目的,实现设备的高性能发展。近年来,随着当前社会对变频器的需要,变频器控制系统具有了更多的效用与功能其与传统的交流系统相比,在使康边程中不仅工作运行程序简单,而且调整速度快,调控结构简单,通过简鱼、方使的操作,使得变频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随着中央空调性能要求提高的整体需要,变频器技术在制冷系统中的使用逐渐成为趋势. 3 变频技术在中央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3.1制冷压缩机的应用 中央空调的制冷系统中,制冷压缩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制冷压缩机在中央空调整个制冷工作过程中占耗电量的40%左右,而且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之中,每年的平均负荷估计大约是在峰值负荷的60%左右,但是仅占压缩机容量的50%,这样的结果就是压缩机基本上都是在低负荷载的情况下运转。将制冷压缩机应用到中央空调制冷的系统中,要按照空调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应用,对于中央空调而言主要就可以使用螺杆式、活塞式和离心式这几种类型,并且需要确保这种压缩机结构设计上配有调节功能。这样才能够按照实际的工况对压缩机进行变化调整,能够对工况的不同做出更好的适应,从而将制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更加有益于系统运行的节能。例如,在使用离心式的压缩机的时候,这种压缩机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进气口导向叶片的变化对进气量调节变化,从而实现对制冷量的调节,一般我们都叫做扇门调节。根据目前的制冷空调系统的工作状况而言,扇门调节虽然具有一定的节能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电机负载电流降低,使得电机的电压和转速都保持稳定,因此导致电机在低负荷下效率低的问题无法彻底解决,不能够达到根本的节能目的。假如使用变频器进行调速的话,则可以降低电机的附在损耗、固有损耗以及其他损耗,随着电机的电压、电流和转速频率也会跟着下降,因此电机功耗自然就降低,运行参数的控制精度将会提升。在此种情况下,变速离心式压缩机节能效果能够提升30%以上,尤其是在低负荷的情况下节电能够达到70%以上,是将来中央空调制冷技术的核心,值得推广。 3.2风系统 在传统的中央空调中,都是使用固定风量控制系统,导致新风量的调节既不方便,而且空调的能耗又高。一旦中央空调引入新风VAV 变频技术以后,能够调节节约30%的空调负荷,节省能耗高达50%。这种技术的使用将改变以前的送风静压和温度等来控制,而是通过变静雅和变温度的方法实现节能、舒适的目的。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变频集中式中央空调在市场上逐渐热销,这种空调通过将中央空调与家用空调的优点结合,从而实现更加节能环保、灵活设计等方面的优点,使得空调发展具有更好水准。 3.3循环水泵的应用 循环水泵也是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空调系统制冷运行的工作之中,循环水泵的耗电量估计占整个系统的25%。所以对于中央空调的制冷节能,就需要对循环水泵节能重视。目前的制冷空调系统常用的就是VM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自动调节主要是依照系统负荷决定。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之中,可以得知循环系统的水泵选型、调控方式的制冷机组和用户之间出现脱节的情形,导致循环水泵控制效果差,而且在能源效率上也会出现许多问题,结果运行效率低,甚至还会造成VM节能系统出现问题,造成整体的节能效果差,不利于整个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稳定发展,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解决VM系统的节能问题。例如,引入变频器技术应用热量平和关系式,而且自动同步调节制冷量和水流量,由此达到全流量范围内的有效调节,这样一年下来节电能够达到50%左右。此外,依照当前的VM系统运行状况而言,使用的变频技术在控制上还是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不然将会造成整个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要充分应用变频技术改进循环水泵的运行,真正地将循环水泵的工作效率提高。 3.4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控制应用

国内外各种变频器恒压供水参数设置以及远传压力表接线

国内外各种变频器恒压供水参数设置以及远传压力表接线安邦信AM300变频器供水参数表 F0.04=1 端子COM与X1短接启动变频器 F0.02=30 加速时间如启动过程中出现过流报警现象请加大此值 RUN F0.03=30 减速时间外部启停 F0.05=5 PID控制设定闭环控制 COM F0.07=50 上限频率 F0.08=30 下限频率 F3.05=1 停机方式选择自由停车 F4.00=1 P型机 F9.01= 键盘预置PID给定压力设定(100%对应压力表满量程)1Mpa(1010V 高公斤)压力设定值40,则设定压力为4公斤远程压力表中F0.12=1 恢复出厂设置 VF 压力表判断方法: 低用万用表欧姆档分别量压力表两端的阻值,其中阻值最大的一次万用表两表笔GND 分别接的高端和低端,另一端为中端,与中端阻值大的一端为高 端,另一端为低端。 欧陆EV500变频器PID供水参数 X1 参数设置: P0.00 设为1 P机型外部启 停 COM P0.02 面板运行时设为0,端子运行时设为1 P0.04 设为20 加速时间(根据机型设定)(秒) P0.05 设为20 减速时间(根据机型设定)(秒) P0.10 设为20 最小频率(Hz) P0.11 设为50 最大频率(Hz) +10V 高P1.05 设为1 自由停止 P6.00 设为 1 PID控制远程压力表 P6.01 设为2 比例,积分控制中 AI1 P6.02 设为1 压力设定通道 1面板数字设定 P6.03 设为0 反馈通道选择 V1(0-10V) P6.07 设为0.5 比例增益低GND P6.08 设为 1 积分时间常数 P6.15 设为0—F6.16 PID睡眠频率 P6.16 设为F6.16—最大频率 PID苏醒频率(设置范围为0-100压力百分数。例如,压力设定值d-08设为30,P6.16设为25,假设远程压力表为10公斤,则安邦信G7-P7系列变频器供水参数表当压力降为2.5公斤时变频器苏醒) F9= 给定压力值(0—50对应压力表压力) P6.18 设为 30 预置频率,开始运行频 率(Hz) F10= 1:外部端子0(本机监视) 3:外部端子1(远程监视) P6.19 设为 10 预置频率运行时间(秒)(本变频器为使系统快速达到稳定F11=0 本机键盘/远控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