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咬伤后,伤口初步处理顺序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狂犬病暴露后伤口处理步骤
一、彻底清洗
被咬伤后立即挤压伤口排除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拔毒;用20%的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再用大量清水冲洗,清洗和冲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二、消毒处理
彻底清洗后用2—3%碘酒和75%酒精涂擦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三、清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
(一)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
(二)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在做完清创消毒后,作松散的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
(三)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手、颈等处,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在伤口周围做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皮试阴性后立即在伤口周围做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浸润注射,而且必须在伤口缝合前应用。
(四)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它感染。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七条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
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
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第八条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
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
狂犬病暴露后伤口的外科处置泓域健康(MacroAreas Health)携手合作医疗机构、检测实验室开发了“疫苗效果评价管理平台”,针对狂犬抗体检测、HPV抗体检测提供专业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满足了行业对抗体检测管理、数据上报、诊疗路径分析以及康复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一、狂犬病暴露后伤口的外科处置暴露后处置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二是预防伤口发生继发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对于II级和III 级暴露,彻底的伤口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伤口处理包括对伤口内部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后续的外科处置,这对于预防狂犬病发生,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伤口处理包括对每处伤口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后续的外科处置。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
如清洗或消毒时疼痛剧烈,可先给予局部麻醉。
1、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
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狂犬病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
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
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铵(0.005%~0.01%)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3、外科处置:在伤口清洗、消毒,并根据需要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至少两小时后,根据情况进行后续外科处置。
外科处置要考虑致伤动物种类、部位、伤口类型、伤者基础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
普通创伤伤口相比,动物致伤伤口具有病情复杂、软组织损伤严重、合并症多、细菌感染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统一的外科处置规范。
且动物咬伤涉及骨科、耳鼻咽喉科、眼科、整形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个临床专业,各专业在开放伤口处置上均有各自的原则或规范。
因此,严重、复杂的动物咬伤伤口的后续外科处置,最好由专科医生或在专科医生协助下完成。
(1)外科清创术:所有严重的咬伤伤口(如:撕裂伤、贯通伤、穿刺伤等)均需进行彻底的外科清创术。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 I 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通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即将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允许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 I 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即将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即将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七条?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赋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 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 15 分钟。
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 2-3%碘酒(碘伏)或者 75%酒精涂擦伤口。
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第八条?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
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安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由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通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田级。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即将发展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与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允许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级暴露者,无需发展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级暴露者,应当即将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安康时,按照级暴露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级暴露者,应当即将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七条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那末不主发展伤口处理。
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赋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分钟。
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防止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发展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擦伤口。
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去除。
第八条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防止缝合。
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与暴露后时间间隔的根抵上区别对待。
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
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成清创消毒后,应率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一、狂犬病暴露后处置(一)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内容尽早进行伤口局部处理,尽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需要时,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判定暴露级别后,应根据需要尽早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1)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2)判定为II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3)判定为III级暴露者,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二)狂犬病暴露后伤口的外科处置暴露后处置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二是预防伤口发生继发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对于II级和III级暴露,彻底的伤口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伤口处理包括对伤口内部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后续的外科处置,这对于预防狂犬病发生,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伤口处理包括对每处伤口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后续的外科处置。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
如清洗或消毒时疼痛剧烈,可先给予局部麻醉。
1、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
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狂犬病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
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
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铵(0.005%~0.01%)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3、外科处置:在伤口清洗、消毒,并根据需要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至少两小时后,根据情况进行后续外科处置。
外科处置要考虑致伤动物种类、部位、伤口类型、伤者基础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
普通创伤伤口相比,动物致伤伤口具有病情复杂、软组织损伤严重、合并症多、细菌感染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统一的外科处置规范。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流程标准的伤口处置,正确利用被动免疫制剂,按期全程接种合格疫苗什么情形下暴露以后要处置?暴露分级释义WHO和我国均依照暴露性质和严峻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I级:符合以下情形之一者:1.接触或喂养动物,2.完好的皮肤被舔II级:符合以下情形之一者:1.袒露的皮肤被轻咬,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肉眼认真观看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在难以用肉眼判按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为II级. ,无疼痛为I级.不能够肯按时算II级III级:符合以下情形之一者: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贯穿性”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2.破损皮肤被舔,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类缘故致使的微小皮肤破损,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常见情形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和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分级处置原那么I级暴露:确认病史靠得住那么不需处置“病史”特指“接触史”。
如能确认与动物接触进程中皮肤完好、接触方式没有感染危险,那么不需要进行处置II级暴露当即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Ⅱ级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或Ⅱ级暴露位于头脸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疑心为疯动物时,建议按III级暴露处置III级暴露当即处置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狂犬病疫苗。
伤口处置人被可疑动物咬、抓伤后,应当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完全清洗和消毒处置局部伤口处置越早越好就医时如伤口已结痂那么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置伤口处置包括:完全冲洗和消毒处置1.水流冲洗的机械力量能有助于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2.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香皂水、氯仿、丙酮等)、75%酒精、碘制剂和季胺类化合物较为灵敏,完全冲洗和消毒伤口可大大降低暴露者感染的风险。
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置如何缝合?先利用被动免疫制剂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
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除缝合应是松散的,以便于继续引流伤口是不是缝合?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可能不要缝合,也不该包扎,但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缝合的伤口不便于引流,且有可能将病毒引入伤口深部,致使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风险增大伤口处置伤口处置具有极大意义,不管暴露者是不是自行处置过伤口,均应由医务人员依照上述步骤标准处置患者拒绝必需签字利用必然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用20%的香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交替至少15分钟。
犬咬伤诊疗规范犬咬伤是动物致伤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犬咬伤是指犬齿咬 合、切割人体组织导致的皮肤破损、组织撕裂、出血和感染等 损伤。
除了非特异性感染外,还可引起狂犬病、破伤风、气性 坏疽等特殊感染。
犬咬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的问题,正确的早期伤 口处理、污染伤口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根据需要及免疫史进行 狂犬病、破伤风等疾病的预防是犬咬伤处理基本原则。
一、流行病学全世界每年有近亿人次被犬咬伤。
我国是世界上犬只数量 最多的国家,2012 年就达到 1.3 亿只,每年咬伤人数超过 1200 万。
犬咬伤是狂犬病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狂犬病的病死率 几乎是 100%。
从世界范围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人数约 5.9 万人,99%的人狂犬病病例是由犬只(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认定的狂犬病高风险国家之一,犬咬伤不仅可以导致复杂、严重的伤口和并发症,还 可以导致机体组织、器官损毁、身体残疾甚至死亡。
近几年狂 犬病一直居我国 37 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前列,对我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危害。
二、犬咬伤评估和管理犬咬后生命体征评估。
犬咬伤软组织损伤严重、合并症多,伤情复杂,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对危及生命的患者,首先要稳定生命体征,关键在于维持气道通畅、给予呼吸支持、稳定血流动力学,控制出血。
气道管理。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气道管理方式,如立即清除口腔及气道分泌物或异物,采取手法开放气道、呼吸球囊或气管插管保证气道通畅,紧急情况下可采用环甲膜穿刺通气,必要时行气管切开通气支持。
呼吸支持。
如果在开放气道的前提下,患者仍呼吸窘迫,如呼吸频率小于 10 次/分或大于 30 次/分,或仍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应及时采用呼吸支持,并给予氧气吸入。
循环支持。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立即开通静脉通路,首选的扩容液为平衡液,必要时使用相关血制品。
如果扩容效果不佳,可选用血管活性药物。
出血控制。
被狗、猫咬伤或爪伤的处理被狗咬伤后,应在两小时之内严格处理伤口。
如:用针刺伤口周围皮肤,尽力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
接着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冲洗半小时,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然后用烧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复烧灼伤口。
如果伤口靠近头部,则应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内或周围作浸润注射,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
如伤势严重应同时加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等。
如果被狗咬伤后未能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若被咬伤的时间在10天以内,应进行正规的狂犬病疫苗接种。
如被咬伤的部位为头面部、颈部或系被狂犬咬伤者,即使已过相当长时间,仍应积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儿童接种狂犬病疫苗剂量与成人相同。
如在被咬伤后很长时间内才注射狂犬病疫苗,则多半不能防止狂犬病的发作,故被狗咬伤后数月以上,一般不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尽快注射狂犬疫苗。
被动物咬伤后应尽早注射狂犬疫苗,越早越好。
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
具体注射时间是:分别于第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1支(2毫升)疫苗,“0”是指注射第一支的当天(其余以此类推)。
如果因诸多因素而未能及时注射疫苗,应本着“早注射比迟注射好,迟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则使用狂犬疫苗。
被可疑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亦应注射疫苗。
动物之间由于互相打斗嬉咬,可相互传染狂犬病病毒,故人被咬后同样可以感染狂犬病。
因此,为保险起见,凡被犬咬伤或其他动物咬伤者,都要按狂犬咬伤处理,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记者张迪通讯员陈明莲) 20岁的河南小伙子潘某,这两天高热、大汗淋漓、头痛、怕水、怕风,轻微的手扇风就会引起他的咽肌痉挛、惊叫不止,经传染病专家会诊,这个被误诊为患有“脑炎”或“破伤风”的青年,一年前曾被一只“健康”狗咬伤,最后被确诊为狂犬病。
传染病专家提醒大家:患狂犬病不一定是狂犬咬伤,还可能是“健康”犬、带病毒的猫、鼠等动物,潜伏期可以几天、也可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旦被动物咬伤一定要及时伤口清理、注射狂犬疫苗。
被狗咬伤处理 ( 总结 )被狗咬伤处理 ( 总结 )错的是不仅伤口不冲洗,而是涂上红药水包上纱布更有害,切忌长途跋涉赶到大医院求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冲洗伤口,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
疯狗咬伤处理:从外表上看 , 疯狗一般体毛散乱、双目下垂、双眼发红、口流唾液, 行动上凶猛暴噪 , 行动时颈部僵硬 , 不能反身后顾。
也有少数疯狗并无暴躁现象 , 只是不吃不喝 , 最后肌肉瘫痪而死。
狂犬病的死亡率极高, 几乎达 100%,因此一旦怀疑为疯狗所伤 , 应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 步骤:1、立即将伤口的上下方用带子紧紧勒住 , 防止携有病毒的血液流入体内。
2、然后用力挤压伤口 , 将含毒血液尽量排出。
3、挤压之后要用刀片将伤口稍稍扩大 , 用肥皂水或者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等消毒液体冲洗伤口, 持续冲洗半小时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几分钟。
4、此外还应对伤口进行灼烧处理 , 对于较浅的伤口可以用碘酒 , 较深的则要用浓硫酸或浓碳酸灼烧 , 以杀灭残留的病毒。
只要伤口不在大血管上 , 最好不要进行缝合和包扎。
在做完紧急处理后 , 必须在当天去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对于一般咬伤者 , 应于被咬伤的当天 , 第 3、7、14、30 天各肌肉注射 1 支狂犬疫苗。
严重咬伤者 , 配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 以充分发挥疫苗的用作。
并在全程 5 针疫苗注射后的第 10 天和第 20 天再注射一支疫苗 , 这样可防被咬伤者发病。
总之, 被狗咬伤后, 决不可以掉以轻心。
因为被疯狗咬伤的伤口与普通伤口并没有多大差别, 而且狂犬病一般有两三个月潜伏期, 长的甚至可达 20 年。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是不是被疯狗咬伤 , 都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 , 并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 做到防患于未然。
被狗咬伤后的处理原则生活中,为了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对新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非破皮咬、抓伤,局部应彻底清洗消毒,同时注射狂犬病疫苗。
而对身体的任何部位的破皮咬、抓伤或被狗舔到粘膜,必须及早预防处理并遵循如下三步并重的处理原则:1.及时、彻底、正确处理伤口。
狂犬病暴露处置流程
一、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
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 分钟
二、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
涂擦伤口。
三、注射疫苗: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H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确认为H 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H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皿级暴露处置。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皿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睢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犬咬伤后的几点急救措施,你可知道?发表时间:2019-08-06T15:00:19.877Z 来源:《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作者:梁文琼[导读]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宠物,尤其是狗,但是这也会增加很多事故的发生,比如说被狗咬伤。
西昌市礼州中心卫生院四川西昌 615014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宠物,尤其是狗,但是这也会增加很多事故的发生,比如说被狗咬伤。
被狗咬伤后如果没能及时的治疗,就有可能被传染上狂犬病。
狂犬病存在一定的潜伏期,但是狂犬病一旦发作,发病速度飞快,并且死亡率高达100%。
目前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2016年数据统计报告显示,狂犬病死亡人数约为2500例,这个数目已经在全球上位居第二位,死亡例数仅次于印度,狂犬病已经被列为中国法定传染病。
狂犬病主要是由狂犬病毒所引起的,属于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的疫源性疾病。
狂犬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是人类在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者是将唾液内的病毒传染给人类。
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野生动物也是可传播狂犬病的。
狂犬病不一定要动物发病,即使动物没有发病,但是体内携带狂犬病毒,当被动物咬伤后也会患狂犬病,因此,在被动物咬伤后,紧急处理非常关键。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被犬咬伤后的急救措施。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紧急处理什么样情况下才需要对犬咬伤进行处置呢?我国目前可以根据暴露分级来确定处置原则。
根据暴露性质以及被抓伤咬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当人体接触动物或者是喂养动物时,被动物舔,但是皮肤完好,没有受伤,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置。
第二级为当人体暴露的皮肤被动物轻轻咬伤,或者是轻微的擦伤和抓伤,此时观察伤口无出血,这种情况下也是不需要处置的。
第三级为当人体多处或者是一处皮肤被咬伤、抓伤,包括破损的皮肤被动物舔,这种情况下,开放的皮肤和皮肤黏膜破损位置被动物体液污染,有明显的出血,这种情况下是需要进行立即处置的,处置方法为马上对伤口进行消毒,然后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及暴露后免疫操作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犬类的咬伤传播。
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和控制其传播,我们需要制定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并严格执行。
以下是一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及暴露后免疫操作的建议。
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1.加强疫苗接种:对所有居民及可疑犬只进行狂犬疫苗接种,按时完成免疫程序。
2.宠物管理:对所有宠物进行登记、标识,并确保其接种狂犬疫苗。
定期进行宠物的健康检查,发现异常要及时隔离。
3.动物控制:对于无主流浪犬和可疑犬只,要采取措施进行捕捉和隔离观察,确保不再对人群造成威胁。
4.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和养犬人员的狂犬病知识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报告和监测:建立完善的狂犬病事件报告和监测体系,确保病例及时得到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当人类发生与疑似患有狂犬病或狂犬病的动物接触后,根据接触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
1.非咬伤暴露:如被狂犬病患动物的唾液或其他体液接触到开放性伤口、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应立即洗净伤口并使用肥皂清洁,然后用消毒剂处理。
因为非咬伤患者感染风险较低,无需进行狂犬疫苗免疫。
2.咬伤暴露:如被狂犬病患动物咬伤,应立即用流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肥皂清洗伤口,尽量挤出伤口上的血液。
再次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然后用碘伏或碘酊液处理伤口,完成后涂上狂犬疫苗。
咬伤暴露的患者会进行狂犬疫苗免疫。
3.患免疫缺陷者暴露:医疗机构内发生咬伤暴露的患免疫缺陷者,需立即进行免疫球蛋白注射。
4.动物暴露处理:对于可疑狂犬病动物,应立即隔离并观察10天,如果10天后动物健康状态正常,则排除狂犬病的可能性。
5.进行疫苗免疫:根据不同暴露情况,进行不同剂量和时间的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由专业医生指导进行。
总结: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制定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和暴露后免疫操作,对于减少病例的发生和控制疫情的传播非常重要。
狂犬咬伤后,伤口初步处理顺序首先被狗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消毒剂或单用清水反复清洗伤口,时间不低于15分钟,伤口深时要用注射器灌注反复冲洗,时间至少30分钟以上;然后用酒精反复消毒,最后涂上碘酒;伤口尽量要求不止血、不包扎、不缝合;
然后根据暴露的分级和程度进行被动免疫,即:使用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20 IU/kg或马抗狂犬病免疫血清40IU/kg(皮试阴性后)在伤口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同时以相同剂量做臂部肌肉注射。
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伤口深时还要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最后,采取主动免疫措施,即注射狂犬病疫苗,应该是咬伤后注射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