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三字经》学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46
《三字经》教案(1)教学内容:经典诵读教材――《三字经》。
原文: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并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的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通过学习,明白更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会读、会背这两句三字经。
2、使学生理解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三、教学准备:苏询故事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询是谁?(历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之一)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有关他的故事呢?3、好的。
现在老师给你们讲讲《苏询苦读》这个故事。
放苏询故事磁带。
苏询,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询年轻时并不好好读书,而是糊里糊涂地日子,直到二十七岁才发愤学习。
学了一年多,就去考进士,茂才,结果都没有考中。
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
一天,苏询的书房里冒出了黑烟,大家都很奇怪,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走进去一看,只见苏询正把一摞摞文稿往火炉里送。
原来,他要把他过去所有不成熟的作品全部烧掉,决心从头开始。
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
如此发愤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文章轰动京师,士大夫争相传阅,学者竟相效法。
4、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5、导入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原文,感悟道理。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不认识字的读音。
(2)诵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流利。
二年级经典诵读篇目班级:二(3)班姓名:(一)国学经典:《三字经》第一部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第二部分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第三部分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第五部分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幼儿园国学《三字经》全文诵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国学教材《三字经》全文。
教学内容包括《三字经》全文的诵读、理解和记忆。
具体章节为全书,重点内容为儒学经典思想、传统美德、历史人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字经》全文的朗读技巧,提高国学素养。
2. 使学生理解《三字经》中的儒学经典思想,培养传统美德。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文诵读的熟练程度、对儒学经典思想的理解。
教学重点:《三字经》中的传统美德、历史人物等内容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字经》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等。
2. 学具:笔、本、朗读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朗读示范:教师示范朗读《三字经》全文,让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
3. 逐句讲解:对《三字经》中的经典语句进行讲解,如“人之初,性本善”等,帮助学生理解儒学经典思想。
4. 例题讲解:选取经典例题,如“黄香温席”等,讲解历史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美德。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朗读《三字经》,互相监督,提高诵读熟练度。
六、板书设计1. 《三字经》全文诵读2. 内容:儒学经典思想、传统美德、历史人物等关键词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选取《三字经》中的一个历史人物,讲述其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儒学经典思想、传统美德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三字经》的资料,提高国学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等,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逐句讲解、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
三字经读后感(15篇)三字经读后感1我国上下五千年有着璀璨的历史和文化,其中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我最喜欢三字经,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它的意思是指后天环境对学习、成长很重要,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做事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有一次,我在写作业的时候,我的.心根本就没在学习上,而是早就远走高飞了,我用手支着头,望着窗外发呆了20多分钟才开始写字,还没写到一半,我又开始玩玩具了,又玩了十几分钟,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作业我竟用了两个小时,不但字没写好,而且错了好几道,还受到了妈妈一顿批评。
还有一次,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在认真给我们讲课,我望着窗外,想着下课怎么和小朋友玩,正在这时,听到老师喊我的名字,说:王子晗,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才回过神来,支支吾吾半天说不上来,自然我这一堂课的知识也没学会。
所以,在今后,我会牢记这段话,专心学习,把这国学文化精髓深入到生活学习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三字经读后感2在这个寒假里我背完了《三字经》这本中华国学经典。
它的每个句子都有三个字组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背诵。
《三字经》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还有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
至今这些语句中所蕴含的故事还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炎宋兴,受周禅”,我很喜欢这句话。
因为这句话中所讲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他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便决定把将军们的兵权收回来。
于是他就大摆宴席,把所有的将军都请进宫中,正当大家喝的尽兴时,赵匡胤发话了:“我总担心你们的.部下有一天会把黄袍披到你们的身上。
不如你们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做个闲官,买房置业,快快活活度个晚年,这岂不是更好吗?”第二天,将军们都纷纷递来了辞呈。
这就是历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老师告诉我们《三字经》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
我们要认真阅读,反复吟诵,才能达到增长知识,明事理的目的。
三字经是我国传统经典教材之一,从小学起就是国学诵读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诵读《三字经》不仅能够增加对国学经典的了解,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下册《三字经》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三字经》的背景和意义1.1 《三字经》是我国传统经典之一,它以三个字为一句,共一百多句,简短明了,内容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精华。
通过诵读《三字经》,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1.2 《三字经》中包含了许多古代圣贤的教诲和道理,这些道理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年级的学生通过诵读《三字经》,能够在不经意间接触到这些古代智慧,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有所启发和引导。
二、诵读《三字经》对一年级学生的益处2.1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逐渐被淡化。
通过诵读《三字经》,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到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字经》的语言简短明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通过反复诵读和理解,《三字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
三、如何在诵读《三字经》中培养学生的兴趣3.1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字经》作为一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轻松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2 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进行教学,《三字经》的内容可以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三字经》作为一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心整理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接受能力,选择诵读书目,并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筛选了部分经典语句,希望各班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诵读。
每学年下学期纳入适当纳入质量检测。
一年级:《三字经》节选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第二部分:选背内容历史篇(从“经子通”到“夕于斯”)第三部分:必背内容勤学篇(从“昔仲尼”到“宜勉力”)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弟子规?第二章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第三章??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第四章??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第五章??信一东·天对地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东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二冬·其一晨对午夏对冬下饷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球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派???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三江·其一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缸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着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四支·其一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五微·贤对圣六鱼·羹对饭七虞·红对白八齐·鸾对凤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鹊权借一枝栖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于陵仲子辟纑织履赖贤妻九佳·其一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斗鸡对挥尘凤髻对鸾钗登楚岫、渡秦淮子犯对夫差??石鼎龙头缩、银针雁翅排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能辨名伦死倚野哉悲季路??不由经靴生乎愚也有高柴十灰·其一春对夏喜对哀大手对长才??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游阆苑、醉蓬莱七政对三台??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蓬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四年级:《增广贤文》节选(选文为必背内容,其余内容有余力学生可选背)上集昔时贤文,诲汝谆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