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 身上,在他悉心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 长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 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 五子曾任起居郎。当时人们称窦氏五龙。
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 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 科”的颂扬。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 昔 孟 母 , 择 邻 处。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子 不 学 , 断 机 杼。
昔:从前、古代。 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 德。 择邻处:选择邻居住下来。 子:阵子,名轲,字子与,战国时 邹 国人,后世,尊“亚圣”。 机杼:机,织机;杼,梭子。
学习第一节
注:古时候,孟子的母亲选择 邻居而住,最后在学校旁边住 下来,以便孟子学习礼仪和读 书。孟子学习不努力,他的母 亲便用刀割断织布机上的线, 用来教训孟子。
学习第一节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窦 燕 山 , 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教 五 子 , 名 俱 扬。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 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 习惯!
孟母三迁的故事
表演环节 表演孟母三迁的故事
五子登科
窦燕山一生中大行善事,孤遗有女不能嫁的,他出钱替人嫁女;有丧 无钱不能葬者,他出资埋葬;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请名师教课。 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 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