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 格式:ppt
- 大小:19.53 MB
- 文档页数:41
【教案+PPT】人美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手绘线条—物像的多视角表达》【教案+PPT】人美版八年级下册第1课《绘画的多元化》《手绘线条—物像的多视角表达》教材展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题是《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因此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基础课。
人美版教材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中,曾向学生介绍了如何用手绘线条表达出立体的物体和物象的空间关系等知识,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认识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是绘画创作和各种设计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
例如在学习纸造型课、生活用品和居室设计课中,都需要对物象有多角度、全面的认识———应用线条画出几个面的形状,再画出平面展开图并制作出来。
用手绘线条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课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为平面设计和塑造立体形象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美术的造型与表现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他们可能会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对上课失去兴趣,所以本课的教学课件中减少了文字的表达,增加了图片的展示与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并且穿插设计了一些活动尽量让大家都参与其中,这样既能使课堂的气氛轻松愉快,又能让大家真正的熟悉和了解物象的多视角表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意义、尝试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的去表现熟悉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讨论读图过程中,学生探究出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意义和表达方法,用观察尝试的方法,锻炼学生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解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手画来的乐趣,认识手绘线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美术、生活、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主讲人:吴斌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学生们展示了很多事物的多视角表达图,这些事物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让学生了解对物象进行多角度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认识到物象的多角度表达十分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是绘画创作和各种设计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对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学习用手绘线条从多个视角表达物象。
培养学生整体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从而达到认识和理解物象的结构关系和空间关系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和设计中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实例。
2、认识学习手绘线条进行物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3、初步掌握方法,尝试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对物象多视角观察和对物象的结构、方位的明确认识。
难点:了解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图中所画的各个方面,能从空间上正确理解。
四、授课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大家猜猜图片上是谁?(ppt展示图片卡通人物机器猫的背面)学生回答:机器猫。
教师总结:同学们只用看到它的背面就能知道它是谁,这是因为在看动画片或者是卡通连环画的时候,画家从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形象。
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也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
(ppt展示机器猫其他角度的图片)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个网店的老板,要卖一顶帽子,你准备怎么样在网上展示这个帽子呢?学生回答:略(ppt展示图片,帽子的不同角度)教师总结:现在很流行网上购物,如果你是网店的老板,想向顾客说明你卖的商品时,我们是不是需要像这样把帽子的不同角度展示给顾客看,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商品,然后决定购不购买。
这样就是对物象进行一种多角度的表达,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很广泛。
除了老师刚才讲到的,同学们还能想到其他的物象多视角表达在生活当中应用的例子吗?如还有建筑方面的,建筑师在建造楼房时,只画出楼房效果图是不够的,他还要考虑楼房的底坐是什么形状,楼房各个面的比例造型等等,将这些不同视角观察到的效果画出来,才能进行施工。
2.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教学目标:(1)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意义、尝试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的去表现熟悉的事物。
(2)在学习、讨论、读图过程中,学生探究出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意义和表达方法,用观察尝试的方式,锻炼学生全面、整体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理解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体验信手画来的乐趣,认识手绘线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激发对美术、大自然、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地表达。
再现生活中见过的形象。
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 (罗丹语)教学难点:能迅速把握物象的特征,大胆、果断、有个性地表达。
再现生活中见过的形象。
对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图中所画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图片:欣赏图片让同学们回忆起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的一节课—《画杨桃》,简单的讲述课程内容。
提问:为什么作者画出来的杨桃和同学们画出来的不一样,他画的不像杨桃?(因为观察角度不同,视角不同)导入课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节关于视角、关于手绘的课程—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二、新课展示图片:水壶和动画人物的多视角图形结合图片讲解手绘线条和物象的多视角的含义2. 实物举例“物象多视角”的理解。
教师拿一个实物,如公园、闹钟、凳子、汽车的多视角图像,将前面、侧面、背面多角度让学生观察,看同一物体不同角度的特征。
3.物象多视角的表达方法:(1)平面表达方法,将物体的结构与方位进行表达。
(2)立体表达方法,将物体的形状进行表达,一般三个角度即可,如正面、侧面、顶面或背面,也称为“三视图”。
4.学生练习让学生用手绘线条的方式画出自己的手的几个不同视角的形象。
(分组的方式,一个组画一个角度)作品展示: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教师进行点评讲解,以鼓励的方式为主5.教学拓展:在绘画中我们要学会观察事物的各个角度,那么在生活中我们面度一些事、物或者人的时候也要学会用多视角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换位思考,可能你会发现你从未触及的一些美丽的景致。
第二课时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学习目标】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设计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实例,认真学习手绘线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学习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角度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的认识。
【学习难点】对一个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图中所画的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
【学习指导】共同研讨。
对物象多角度的理解与表达的意义。
【学习过程】导入:举例1、你很熟悉的同学、老师,他们的正脸你认识,看到侧脸时你也不会认错,他们的背面你也能认出来。
为什么?2、生活中的的一些现象:理发时,前面的镜子,使你看到了正面的发型,理完发,理发师会拿一面镜子在你的脑后,让你看看后面与侧面的发型。
凡此种种,说明从多个角度表达,才能对物象表达的更直观、更明确。
(板书课题)一、提示课堂学习内容1.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设计对物象多视角表达的实例,认真学习手绘线条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
初步掌握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多视角的方法,表达出物象的多个角度,对物象有整体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2.重、难点预见:重点:对物象进行多角度观察后,能够对物象的结构、方位有明确的认识。
难点:对一个物品的平面、正视、侧视图中所画的的各个局部,能从空间上有正确的理解。
二、自学导引1、如果你想向别人说明一个物品或建筑前后左右结构关系时,用手绘图像的形式,如何直观明确的表达?2、用手绘线条图像队伍向进行多视角表达的方法有哪几种?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四、课堂展示、学习交流流程1、对物像从多个角度去表达。
实物举例。
教师拿一个实物,水壶、汽车模型,将它的前面、侧面、背面(顶面)多角度让学生观察,看同一个物体不同角度的特征。
让学生说出物体的组成部分、结构关系。
2、平面表达法:主要表现物体的结构与方位。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物象进行多视角表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认识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是绘画创作和各种设计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
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对物象的多视角表达,学习用手绘线条从多视角表达物象;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多视角观察、分析物体的能力,达到理解物象的结构关系和空间关系,并将这种多视角观察、表达的方法运用于处理生活及各事务之中,培养良好的心态。
二、教学思路整体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紧密与自治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评价指标相对照。
对整堂课的基础定位首先在设计及理念上是一节传统意义上的“优“课,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式白板、高清仪、摄影等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丰富呈现、课堂教学更高效。
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对照本次晒课的评价指标步步为营,扎实有效落实。
课前准备:考虑到教学硬件环境的限制,(录播室无多机位上网设备,机房无录制设备)课前准备导学案,并提前给学生分组,让学生自主上网查阅相关的任务资料。
1、《盲人摸象》故事导入,让学生谈感悟。
学生感悟:不能单一的从一个方面认识事物,应该多角度全面的认识一个物体。
师引申:我们应该用这种多视角认识事物的方法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培养良好的心态。
2、用教室里的某一物品为列,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让学生尝试利用交互式白板用手绘线条将自己所观察的角度表现出来,让其他学生纠错并改正,不能正确解决的老师再利用白板给予讲解示范。
这一环节既起到温故知新又与新课潜移默化结合的作用。
以学生的图示为线索,并由学生自主环环相扣逐步小结出三视图、物象的多视角表达方法、平面表达、立体表达法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的老师给予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主体性,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直观认识、感受、理解。
3、学生通过讨论得到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生活领域中均存在物象的多视角表达的运用实例,小组成员自主分工、将前面网络收集的资料与学生自主探究绘制的手绘线条表达图示制作成小组汇报课件,由小组成员自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