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错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园林景观是人类为美化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
其中,错觉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趣味性,还能够营造出不同的场景和情感体验。
在园林景观中,错觉的应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透视错觉是园林景观中最常见的一种。
通过放置异形的建筑物和景观元素,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关系使观者产生一种虚实交错、错落有致的错觉效果。
比如,一些景观区域会安排错综复杂的路径,有时候走了一段路感觉似乎并没有离目的地更近。
这种设计可以让人们在探索过程中增加了更多的探索乐趣,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探索难度,让园林景观更加神秘。
其次,形态错觉也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一种。
这种错觉是指在形状或空间结构上制造视觉上的误导,使人产生印象不准确的感觉。
例如,使用比例和颜色的巧妙搭配,可以营造出一幅错觉画,乍一看似乎是一个个完美的平面图形,逐渐逼近时,发现其中原来奥妙的立体功能。
在园林景观中同样可以利用比例和颜色来制造视觉错觉的感觉。
比如,“菊花石桥”是留园中非常著名的一座建筑。
在这座石桥上,设计师利用颜色和比例的巧妙搭配,使得桥身在远看时像一朵菊花的形状,但是近距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仅仅是由一些石头组合而成,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最后,运用人类视觉感知的特性是在园林景观中营造错觉最为基本的手段。
人类视觉系统对于色彩、亮度、线条和形状等特征有不同的感知和处理方式。
设计师可以通过特定的色彩、形状、线条,以及对于空间的运用等方式旨在创造出特定的一系列感知效果。
比如,设计师可以使用同一种颜色或者相近的颜色将景观元素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一种复杂的视觉效果。
景观元素从画面中突然跃出来,营造出视觉错觉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总之,错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具有多种方式和方法。
它不仅能够增强景观的艺术性和趣味性,还可以创造出各种意想不到和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使人们对园林景观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错觉元素,以营造出更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让景观更加具有魅力和吸引力。
景观设计的视觉表达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自然、人文、艺术等多个方面。
当下,视觉表达在景观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视觉呈现,能够传达设计师的意图,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增强景观的美感和体验。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的视觉表达方式,并分析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一、色彩运用色彩是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视觉元素之一,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与效果。
在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需要考虑场所的特点、用户的需求和设计目标。
例如,在公园设计中,运用明亮鲜艳的色彩可以增加活力和快乐感;而在宗教场所的设计中,运用柔和的色彩可以营造出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二、材料选择景观设计的材料选择也是一种视觉表达方式。
不同的材料可以带来不同的质感和效果。
例如,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选择坚固且光滑的材料可以营造出现代感和城市的活力;而在园林设计中,选择自然材料如木材和石材可以营造出亲近自然的感觉。
三、形态设计景观设计中的形态设计是通过造型和结构的表达来传递设计意图。
形态设计需要考虑空间的布局、比例关系和动线引导。
例如,在花园设计中,采用曲线形态可以创造柔和的流动感;而在公共广场的设计中,运用对称的形态可以营造出庄重和稳定感。
四、景观元素的组合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元素,如树木、花草、水池等,是构建景观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组合和布置,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公园设计中,将树木与草坪、花坛相结合,形成层次感和丰富性;而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将喷泉、雕塑与人行道相结合,营造出活力和艺术感。
五、光线设计光线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通过合理运用光线,可以改变景观的形态和氛围。
例如,在建筑景观设计中,通过灯光的照射,可以凸显建筑的轮廓和纹理;而在夜景设计中,运用投光灯和彩灯,可以创造出迷人的夜景效果。
六、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三维建模和虚拟漫游,设计师可以将设计理念直观地呈现给客户和使用者。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景观设计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景观设计中,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运用,成为提升设计品质和体验感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探讨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刺激和引导人们的感官体验,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深度的景观空间。
我们将首先分析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基本作用和影响,探讨如何通过色彩、形态、光影等视觉元素创造丰富的视觉体验;接着,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声音、风、水等自然元素创造宜人的听觉环境;我们还会探索如何通过植物、土壤、水等自然材料的运用,创造出令人愉悦的嗅觉和触觉体验。
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为设计师提供实用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为景观设计领域带来新的思考和灵感,推动景观设计向更加人性化和感官化的方向发展。
二、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在景观设计中,五感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空间的层次,也增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体验。
通过精心的设计,我们可以利用五感来创造令人难忘的景观体验。
视觉是景观设计中最常被强调的感官。
色彩、形状、线条和光影等元素在视觉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巧妙的植物配置和色彩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体验。
同时,利用景观元素如雕塑、水景、灯光等来引导视线,创造焦点和层次感,也是视觉设计的重要手段。
听觉在景观设计中同样重要。
自然的声音如鸟鸣、水流声、风吹树叶的声音等,都可以为景观增添生动和活力。
人工设计的声音如音乐、水声等也可以用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嗅觉是景观设计中最常被忽视但同样重要的感官。
植物的香气、水的清新、花朵的馥郁等都可以为景观增添丰富的层次。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可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嗅觉体验。
触觉在景观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质感、温度和湿度等都可以通过触觉来感知。
例如,通过选择不同质感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等,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触觉体验。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艺术【摘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艺术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影响着设计的效果和体验,更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灵魂。
视觉艺术的元素运用与效果分析、色彩搭配与景观效果、形式塑造与空间感知以及文化因素与创意设计都在设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创新视觉艺术应用的重要性也在构建具有独特魅力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愈发凸显,这要求设计师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可能性。
对视觉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与魅力,同时也有助于激发设计师们的创造力和设计灵感。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视觉艺术, 元素运用, 色彩搭配, 形式塑造, 空间感知, 文化因素, 创意设计, 视觉艺术影响, 景观效果, 灵魂, 创新应用, 艺术可能性, 探索。
1. 引言1.1 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融合自然美学、建筑艺术和环境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园林空间中植物、地形、水体等元素的整合和设计,创造出令人愉悦的环境和体验。
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景观品质和人居环境,更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
园林景观设计通过结合自然元素和人类活动需求,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功能性的空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它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还能够传达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激发人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欣赏。
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和个性,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地标和景点,吸引游客和居民前来游览和休闲。
园林景观设计也可以为城市赋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设。
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体验,传承和发展文化传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以推动城市建设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1.2 视觉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艺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视觉分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探究一、道路景观视觉分析的相关理论道路景观视觉分析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城市意象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和动态视景分析理论。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几个理论进行阐述。
(一)城市意象。
在城市意象理论中,将城市景观构成的要素划分为道路、区域、边界、节点以及标志物这几部分。
这些构成元素的合理应用大大提升了城市环境的建设质量,为道路景观设计的开启提供了更多可靠依据。
城市道路属于以一种线性形态的开放空间。
通过对城市意象的研究,可以将城市道路视为一种视觉通道,而各种构成要素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道路两旁的建筑、绿化植被等是对空间进行限制的重要因素;道路穿越的不同区域路段给人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道路节点的视觉信息相对较为丰富,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方向选择。
标志物,如建筑物、雕塑等装饰物,则成为不同区域的划分标准,为人们展示了不同的环境空间形态。
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既要对道路的线形特征进行考量,又需对各种构成要素特点进行思考,通过两者的结合,来强化道路环境的意象效果。
(二)环境心理。
环境心理主要是通过视觉感知和环境认知这两部分内容对道路景观进行合理分析,以此来营造一种不同的线性空间感受,实现城市与外部环境的有效连接。
人们在出行过程中,不管是车行还是步行,其视线范围均呈现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规律,也就是说,视线范围集中在前侧和道路两侧上。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建筑、绿化和各种道路设施的组合应用形成了一幅较为完整的画作,其本身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当人们行进时,前侧和两侧的景物是会不断变化的,这使得原本较为单一的景象,更加富有活力,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官享受。
由于城市空间区域功能和环境要求的不同,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内人们的视觉规律,营造不同的景观特征,以此来强化城市整体设计效果。
(三)动态视景。
道路是人们体验和感知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
但是这种体验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空间上的流动而存在连续性的变化。
浅析视觉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跟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其中园林景观的美也在日益凸显,从以前的单纯的简单搭配,到不断追求融合视觉元素的生态之美,更彰显出其自然、和谐的灵动之美。
在园林所以说视觉元素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景观设计,视觉凸显,视觉运用中图分类号: p5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过去的景观设计当中,大多数的设计师还是注重景观功能性的设计,而带给人们的视觉象往往是平淡无奇,缺乏创意,不能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
因此,合理的搭配视觉元素于景观当中,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能够充分表达设计者的设计初衷,让大众与作者产生认识上的共鸣。
1 点、线、面视觉基本要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点线面的应用中,最基本的元素当数点了,他的决定条件不是看本身的大小而是靠周围环境的比例度。
在三维空间中会有鲜明个点的突出而成为整个立体空间的焦点。
可以想象在灰白的马路上,突然多出了鲜花绿叶的点缀,这样是不是会让人觉得整个路面显得生动了不少呢,而花坛成为了路面这个单调的长廊上最吸引眼球的装饰品。
又比如路灯在道路的两端、十字路口、地标等地方的焦点点缀作用。
在现代景观设计当中“点”的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如喷水池、亭台楼阁等等。
我们都知道有点才生线,当众多的焦点排列在一起的时候,线也就油然而生了。
线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切割、连接等,它可以把一个大的版块分成若干的小板块,也能把众多的小版块连接在一起,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版图。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现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线又可以分为直线、波浪线、曲线等,他们在景观中的作用又有各自的特点。
如果把直线用人的性格来比喻的话那就是鲜明、刚毅,相对对于其它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因此直线大多应用在拥有纪念性质的景观当中,如人民公园、城市中心公园等。
法国的凡尔赛宫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两千米的巨大中轴线,显示出了法国皇宫的威严及权威。
曲线则显得温柔、内敛,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感觉。
摘要:通过了解和探究园林景观设计要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视觉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具体的应用。
关键词:视觉艺术;园林;景观设计;应用从目前情况看,景观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它不仅体现在空间分布上的艺术性,而且在视觉上也反映出了它的艺术性,让人们可以通过视觉肯定空间环境的艺术价值。
因此视觉艺术已被大范围用于景观设计中。
1 视觉艺术对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景观设计时,基本上所有的景物图像都是通过视觉元素反馈给人类大脑的,这样人们就可以更加清楚地感知到景观的具体呈现方式。
同时,人们对园林景观的满意程度,视觉元素导致第一印象十分关键,所以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视觉艺术,以便可以更有效地感染观看者的情绪,使人们的心情都会变得很好,所以要格外重视园林景观的视觉艺术设计,提高其艺术价值。
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园林景观设计的观赏性,合理利用视觉元素绝对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给人们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也不同,能够全面反映它的特有属性,因此,合理运用视觉元素可以有效保证园林景观的设计质量。
2 视觉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技巧环境艺术里面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元素,就是园林艺术,人们希望在良好的园林环境中完全释放自己,缓解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压力,从而获得美的体验,因此园林环境中的一些视觉符号就成了人们共同关注的部分,充分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2.1 巧妙运用“点”,使画中有诗每一个园林景观的设计都不同,一般情况下,苍劲挺拔的松柏、婀娜多姿的杨柳等植物是园林景观中必备的视觉符号,将它们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带给人放松美好的视觉体验。
但是,在一些景观的观赏过程中还是有一种缺乏美的心情,就可以自主添加点缀物。
比如,在一片杨柳树荫中建造一个古色古香的小亭子,“万绿从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诗情画意便会扑面而来,在流水潺潺的小溪边装饰一个竹筒水车,水里面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鱼游来游去,水面上各种飞禽走兽玩耍嬉戏,整个园林景观就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仿佛身处陶渊明诗中所描述的画面里。
视觉错觉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9-19T11:11:55.8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冯俊杰[导读] 视觉元素主要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物质,其互相配合构成了视觉元素,视觉元素在应用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空间的主要特点。
河南大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安阳 456500摘要:对于园林设计这样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综合学科,人们对其要求也日益增加,但是对形式美感和艺术性的关注还不够深入。
要设计就是要增加它的美感,即艺术性。
当今视错觉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人们逐渐意识到视错觉的趣味性,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本文从视觉主体角度出发,从景观的视觉性来探讨园林景观的空间设计。
关键词:视觉元素;园林景观设计;作用;应用现状;运用策略1视觉元素的概念视觉元素主要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物质,其互相配合构成了视觉元素,视觉元素在应用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空间的主要特点。
视觉元素在不同的设计中也有着不同的搭配。
如点状空间通常会应用于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中来,而线状的空间通常会应用到街区道路的设计中,面状的空间常常应用在风景区的设计中。
2园林景观中的视觉元素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将视觉元素当作信息的重要媒介,并且由其对空间的结果和效果进行主导的空间类型,被称为视觉空间。
而在这样的空间中,往往会出现许多在整体中占据核心地位、代表整个景观的特色和性质的视觉造型元素,它往往会成为游客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整个视觉空间中,一般都会首先设置一个明朗的视觉界面,由其构成整个景观的重点观赏面;边界的设定则会规划出整个景观及视觉空间的边缘,其中的路径则往往发挥着指引游览路线和视线的功能,景观内的许多重要的道路也往往会构成视觉空间的轴线和视线通廊。
不仅如此,现在许多园林景观中,在视觉设计方面已经表现出了相当的特色,更多的用一些代表性的视觉元素表达一个地区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3现代园林的时代特点3.1功能齐全在当代社会中,园林建筑需要传承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内核,并且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注意引进美国西欧等国家先进的园林设计技术理论,考虑到保护环境、人文关怀等一系列的理念,做好园林建设工作,使其兼顾生态、艺术、实用等多方面的功能。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风景线设置与视觉引导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中,风景线的设置和视觉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风景线设置和视觉引导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美感和舒适度,引导人们的观赏流线,让人们在园林中自然流动,尽览园林的美景。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园林景观设计中风景线设置和视觉引导的原则和技巧。
一、风景线设置原则1. 前后呼应的原则:园林景观的风景线设置要注意前后呼应的原则,前景和后景之间应有明显的过渡和连接,起到引导人们的视觉流线,使整个景观呈现出连贯和谐的感觉。
2. 多样性原则:园林景观的风景线设置要追求多样性,不要过于单一和重复,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景点、景观元素等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3. 异地对望的原则:园林景观的风景线设置要考虑到景观元素的位置和距离,使园林中的不同景点可以互相对望,形成一种连续的视觉体验。
这种异地对望的设计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深度感,让人们在观赏中产生探索和向往的欲望。
4. 动线与景点的协调原则:园林景观的风景线设置要与人们的活动流线相协调,使观赏的路径和景点之间的距离适宜,同时也要考虑到人们的停留和欣赏时间,使人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观赏和感受景观的美。
二、视觉引导原则1. 对比的原则:园林景观的视觉引导可以通过对比来实现。
比如,在景观中设置高低起伏的地形或植物,通过高处俯瞰或低处仰望的视角,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导人们的视线流向。
2. 导向线的原则:园林景观的视觉引导可以通过设置导向线来实现。
比如,在景观中设置弧形的小路或曲线形的池塘,通过这些曲线的引导,引导人们的视线从一个景点引向另一个景点,同时也起到分隔和组织空间的作用。
3. 色彩的原则:园林景观的视觉引导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实现。
比如,在景观中使用鲜艳的花朵或彩色的植物,吸引人们的视线,引导人们的视线流向,并在视觉上产生亮点,增加园林的美感和活力。
4. 对称和平衡的原则:园林景观的视觉引导可以通过对称和平衡来实现。
园林艺术设计技术中的视觉引导方法介绍引言园林艺术设计技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要考虑到空间布局、植物选择和材料运用等方面,还需要注重对人的视觉体验的引导。
视觉引导是指通过设计手段来引导人们在园林中的视觉流线,增强其对景观的感知和体验。
本文将介绍园林艺术设计中常用的视觉引导方法,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艺术作品。
一、透视法引导透视法是一种常见的视觉引导方法,通过巧妙的透视效果可以营造出景观层次感和深度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搭配,使园林中的建筑、景色等物体从视觉上呈现出透视的效果。
例如,通过长廊的设置,设计师可以将视线引导至延伸的尽头,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觉。
另外,在植物选择上,设计师可以运用大、中、小型植物的搭配,形成层次感,增强景观的透视效果。
二、色彩搭配引导色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恰当的色彩搭配可以引导人们的视觉流线,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在园林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来引导人们的视觉焦点。
例如,使用亮丽的色彩,如红色、黄色等鲜艳的颜色,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而运用柔和的色调,如绿色、蓝色等冷色调,则可以营造出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此外,颜色的梯度变化也是常用的引导手段之一,通过色彩在空间中的渐变,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流向特定的方向。
三、线条构筑引导线条是园林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不同的线条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效果。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曲线、直线等不同的线条来引导人们的视觉流线。
例如,在园林的路径设计上,可以选择曲线路径,使人们在行走中感受到曲线的美感,同时也会更加主动地沿着路径前行。
此外,在建筑和植物的布局中,设计师可以使用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丰富的线条层次,进一步引导人们对景观的关注和体验。
四、比例关系引导恰当的比例关系设计可以帮助园林艺术作品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同时也能够引导人们的视觉流线。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元素的比例关系,调整景观中各个构成部分的大小和高度,使之与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元素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点、线、面、色彩、形体、空间结构、质感等视觉元素的运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视觉;元素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园林景观是现代城市环境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区域,在城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各种视觉语言的不同元素将各种信息传给大众的。
但很多园林景观设计却常常会忽略视觉元素及其构成组合,在视觉传达因素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效果,使作品显得平淡无奇、缺少特色和现代的视觉审美,让园林景观在视觉上缺乏冲击力,难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重视视觉元素的构成和运用,将会使得园林景观的环境及整体视觉元素都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点的运用点,在视觉元素中是最基本的元素,它是图形、图像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图像中最细小的成分,主要由小建筑、艺术品、有特点的植物、突出环境特点的装饰物(如假山、安放的巨石等)等成景元素点构成。
对点状景观进行布局设计时,首先要安排得有疏有密、有实有虚。
该稀疏的地方绝对不能保守,该密的地方就要如胶似闭,避免千篇一律的均衡布局。
其次,点状景观的布局要有活力,能遥相呼应、相互协作。
园林景观只有一个点的时候,游人的视线就只能集中在此,容易疲劳。
有两个景观点游赏时游客的实现就会被分割,并且将这两个点充分进行联系、对此进行想象。
如果有三个以上的点存在,游赏的时候,视觉效果就会更丰富。
所以,成景元素点之间要能设计成遥相呼应的效果,点与点要有区别又要有联系,将游赏者的实现和心里相互交织,让游客在不同位置观察都能有不同的感受,互为背景有独立成景。
另外,各成景点不能一概均衡设计,要有所突出有所侧重。
哪些标志性的景物点就应该将其设计主点,而其他一些景物点就要将他们的位置安放好,不能冲淡主点的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在点的布局安排上多下功夫,突出中心,强调主要内容。
略谈视觉应用的价值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城市环境净化、美化的关键就在于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是一门艺术,合理规划、设计园林景观,可以使山体、植物、群落等景物的艺术感突显出来,营造一种艺术氛围。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元素就是视觉元素,人们在对景观进行欣赏时,往往会通过第一感觉评估景观,这表明园林景观设计与视觉元素存在很大关联。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其关键在于视觉元素,这一元素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感受、心情,具有明显的气氛感染作用。
在视觉效果良好的状态下,可以营造出轻松、快乐的氛围。
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含义园林景观设计是设计人员利用工程艺术、园林艺术手段,通过建造建筑、种植植物、改造地形等方式,为居民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一种方式[1]。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所涉及到的学科内容较多,每个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与审美观念。
园林景观并不单纯是一种园林艺术、建筑艺术,它还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是人们最基本、最原始的认知方式,人们利用视觉可对空间环境有进一步认识,并且会产生心理反应与行为反应[2]。
当处于和谐的自然环境中,人会感到内心舒畅、生活愉快。
不过从以往的园林景观设计情况上看,设计人员对于景观功能性过度重视,从而将园林景观的美感设计忽略,导致园林景观美观度不够突出。
市民对美的追求使设计人员意识到了园林景观美感的重要性,并且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考虑到美的因素,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包括空间、形体、质感、面、线、色彩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大自然中的事物都由点、线、面组成,视觉元素可以协调园林景观中点、线、面的构成。
(一)点的应用就视觉元素而言,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点,若空间内只存在一个点,视觉元素就会在该点上聚焦。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点所包含的内容在扩大,对其内涵也进行了补充。
装饰性点是传递视觉信息的符号,功能性点具备景观功能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作用浅谈摘要:随着经济水平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当前的公众生活中,视觉艺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方面。
在视觉艺术中,视觉元素的科学应用是体现这一艺术形式的主要手段。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突出设计理念、设计效果等功能,都需要借助于视觉元素来达成。
文章首先对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几个主要视觉元素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作用体现。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视觉元素;作用园林景观设计是个综合性学科,其囊括了建筑学、美学、环境卫生以及建筑设计等多个学科。
随着公众物质生活的提升,其精神层面的追求也逐渐提升,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以往单纯的功用性质逐渐向高层次的审美感转移。
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作为能够体现园林景观设计审美功能的主要元素——视觉元素得以获得广泛研究和应用。
1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功能体现视觉为人类感知外界事物,从而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
在园林景观方面,公众多是借助于视觉感知来充分领会其空间结构、色彩、形态等塑造特征。
因此,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的视觉特征一定是具有独特性、创新性。
如果想到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在对园林景观的内外部空间进行设计时科学、合理的应用视觉元素,使之能够充分体现设计宗旨、突出设计者的思想。
总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能够借助于视觉元素的灵活运用来准确传达各种视觉信息,从而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
2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体现通常情况下,视觉元素主要指的是点、线、面等基础元素,另外还延伸到形体、色彩、质感等其他较为复杂的元素。
2.1点的作用体现在视觉元素中,点为最基础的构成元素,是真个园林景观造景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元素之一。
当目视空间中只含有一个点时,观看者的视线会毫无疑问地随着点的移动而转动。
在当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点的概念与内容。
根据所体现价值的不同,点分为功能性、装饰性两类。
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一、五感设计五感指的是人体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这五种感觉器官。
五感设计就是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来进行一系列相对应的景观设计,以达到充分调动人们的感官来使人们获得最舒服惬意的感官感受,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空间体验和情感认知。
二、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互动众所周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建筑设计、景观规划方面,对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计有着较为成熟的发展,他们对人类五感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设计师的广泛关注。
视觉景观最早就是从视觉美学上的理解开始的,即“风景”“景色”,真正开始对景观进行视觉的研究,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景观评价。
到了70年代,景观视觉评价方法开始形成,并在环境影响评价、资源规划和城市设计等领域大量应用。
通过视觉上高差关系形成不同的视觉景观。
无感中的视觉景观具有重要的地位。
视觉是所有感官的主导,它给人们传达着最直观的环境信息,因此,视觉景观可以感受到最直接的景观。
为了体现听觉景观设计,常设置能触发声音的装置或场景布置类似的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巧妙配置的植物、山石,用来捕捉自然间的风声、雨声,从而形成“万壑松风”“听松风出”以及“雨打芭蕉”的景观意境。
人的上体(尤其是手)触摸到的景观是触觉设计的第二大对象。
环境中不同的装饰材料如石材、玻璃、木材、塑料、金属等,它们的质感、温度、肌理、透明度、凹凸感,以及是否安全等,都会引起人们对环境不同的认同感。
现在的许多景观设计都尝试开始鼓励人们的参与与互动性,更加注重人的触觉体验感。
关于触觉设计更加能够体现景观中的人性化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计。
味觉设计主要是结合饮食进行的空间环境设计。
在客观上,空间环境会对人的味觉产生影响;在主观上,味觉也会直接影响人对空间环境的感知。
不同的味觉感受带给我们不同的景观体验感。
正确处理好味觉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不仅能使人们更好地享受和体验味觉,进而设计出更舒适的味觉空间。
各个环境空间都有其特有的味道,嗅觉设计给景观空间的设计带来更大的体验感。
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环境艺术,涉及到建筑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的学科。
既要考虑功能的社会性,同时还要符合人们的习惯,即园林设计应该创造优美的视觉环境。
为此论述了视觉特性对园林植物景观的影响,介绍了如何从视觉感官出发营造以人为本的舒适景观环境。
关键词建筑园林;景观设计;视觉;色彩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06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园林景观进入了建设规模浩大、速度空前的高速化进程中,但是出现的新的园林空间仍不尽人意,甚至是“建设性的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园林设计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为大众寻求混乱中的秩序,寻求最理想的生活概念和方式。
现将依据视觉的原理分析几种视觉现象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以及在园林设计中视觉的可利用性。
1 景观设计与视觉的关系
法国后期印象派代表塞尚所说:“人的知觉生来就是混乱的,但由于专心和研究,艺术家可以使混乱纳入秩序,绘画艺术也就是要在视觉范围内获得这种结构的秩序”。
其显著特点就是部分组成整体,但它决不等于构成它的部分之和,而是一个完全独立于部分之外的全新整体。
既然人类对外界感知的主要途径是视觉,那么在室外环境的组织和室外空间的塑造中,园林景观的空间划分更多是通
过人的视觉上的感知实现的,不同的视觉特性引起不同的景观感受。
因此,注重视觉特性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是园林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园林空间区别于其他休闲游憩空间最明显的特征在于植物围合的相对私密的空间赋予的种种独特性。
园林空间虚实相间的植物空间使得空间的视觉组成不仅限于空间内部,空间背景中的外部环境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
2 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注重色彩设计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温度感、运动感和距离感都能产生强烈的形态感情,是个性设计发挥的基础。
如红、橙、黄等暖色系给人以温暖、热闹的感觉,蓝、蓝绿、蓝紫、白色等冷色系给人以冰凉、清静感,紫与绿属中性色,对观赏者不会产生疲劳感,相反红色极具注目性,应用过多易使人疲劳。
暖色有接近观赏者的感觉,而冷色有远离之感,同一色相,纯度大的则近前,纯度小的则退远,明色调近前,灰色调退远。
红色、橙色、黄色是炙热、活泼、明快的色彩,它能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快,容易引起注意,除了具有较佳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的形象与精神。
2.2 确定景观的主景
所谓主景是指在建筑园林景观中起中心作用、主体作用的对象。
如古树名木、名山秀石,有特色的水面、岛屿以及在建筑高度、形式、造型、位置等方面在园林局部环境中有突出印象的建筑物。
在
进行建筑园林景观系统规划时。
首先要结合建筑园林景观系统规划确定周边哪些景点可以成为园林的主景要素,如哪些山景、水景可作为对景或背景的对象。
如在杭州西湖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就紧紧围绕“三荷映月”、“荷花亭”等西湖名景做文章,借秀色于园林景观中,使行人达到“移步易景”的迷人效果。
2.3 强化空间环境设计
园林空间环境设计要引导游人不断去探索新空间,吸引人停下浏览周围的美景。
其中既有对公共场合大型活动的要求,又有对私密性活动的要求。
以植物为例,植物可以以其不同种类、形状、高度组成空间的任何一个平面。
园林中利用植物而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有:①开敞空间。
仅以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②半开敞空间。
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
③覆盖空间。
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
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
由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交冠遮荫形成的“隧道式”空间,增强了道路直线前进的运动感,类似于此类空间。
④完全封闭空间。
此类空间的四周均被植物所封闭,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
2.4 体现地域文化与特征
每个园林景观在历史上都是唯一的,具有潜在的地域性,其中包括复杂的物理特性和文化特性。
缺乏文化含义和美感的生态设计是不能被人们接受的,设计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因此,园林生态设
计还要体现地方文化与地域特征。
例如,杭州西湖断桥一景总会让人联想到白蛇与许仙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种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地方的自然及文化景观,充分显示了地方特色。
同时体现地方文化与地域特征也决不意味着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园林工作者有责任开拓新的景观,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结合城市的历史背景及民俗文化风情,形成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城市绿色环境,实现两者间的和谐。
3 参考文献
[1] 赵晶夫.城市道路规划与美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周岚,陈闽齐,王奇志,等.城市空间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况平.景观生态规划[j].四川建筑,1994,14(2):21-24.
[5] 李团胜,石铁矛.试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j].生态学杂志,1998,17(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