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记录(基准水泥代用法)
- 格式:xls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减水剂试验作业指导书批准A:状态:持有人:分发号:目录1适用范围 (3)2引用标准 (3)3试验项目 (3)4试验设备 (3)5样品制备 (3)6质量要求 (3)7试验步骤及结果判定 (5)8工作流程 (12)9记录和报告格式 (13)减水剂试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共九种混凝土外加剂。
2引用标准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200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3试验项目密度/细度、PH值、钢筋锈蚀、减水率4试验设备4.1密度的测定(1)波美比重计(2)精密比重计(3)超级恒温器或同等条件的恒温设备4.2细度的测定(1)天平:称量IOOg,分度值0.1g;(2)试验筛:采用孔径为0.315mm的铜丝网筛布。
筛框有效直径150nini、高50mm,筛布应紧绷在筛框上,接缝必须严密,并附有筛盖。
4.3PH值的测定(1)酸度计;(2)甘汞电极;(3)玻璃电极;(4)复合电极。
4.4钢筋锈蚀的测定(1)恒电位仪:专用的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钢筋锈蚀测量仪或恒电位/恒电流仪,或恒电位仪(输出电流范围不小于0~2000uA,可连续变化0~2V,精度W1%。
)(2)不锈钢片电极;(3)甘汞电极;(4)定时钟;(5)电级;(6)绝缘涂料(石蜡:松香=9:1);(7)搅拌锅,搅拌铲;(8)试模:长95m,宽和高均为30mm的棱柱体,模板两端中心带有固定钢筋的凹孔,其直径为7.5m,深2〜3mm,半通孔。
试模用8mm厚,硬聚氯乙烯塑料板制成。
4.5减水率的测定4.65.1混凝土搅拌机;4.7.2台称;4.85.3天平;5样品制备5.1密度的测定5.1.1将已恒温的外加剂倒入500m1的玻璃量筒内,以波美比重计插入溶液中测出该溶液的密度;5.2细度的测定5.2.1外加剂试样应充分拌匀并经100°C〜105C烘干;5.2.2称取烘干试样IOg倒入筛内;5.3PH值的测定液体样品可以直接测试,固体样品溶液的浓度为10g∕1,被测溶液的温度应为20±3℃;5.4钢筋锈蚀的测定5.4.1制备埋有钢筋的砂浆电极5.4.2制备钢筋采用1级建筑钢筋经加工成直径7mm,长度100mm,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16um的试件,使用汽油、乙醇、丙酮依次浸擦除去油脂,经检查无锈痕后入入干燥器中备用,每组三根。
浅析水泥减水剂适应性浅析中图分类号: tu5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为了更好地使用好减水剂,结合我多年使用减水剂的经验,谈谈用好减水剂的个人看法,供同行共勉。
由于萘系密胺树脂系等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改性方面的重要贡献,使减水剂成为继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之后,混凝土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以高效减水剂的研制和应用为标志,混凝土技术进入由塑性到干硬性,现已经进入流动性的第三代。
一、减水剂的作用水泥减水剂在混凝土中掺量不多,但效果非常显著,现今得到广泛,它的主要有以下作用: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2、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3、节约水泥用量,降低成本;4、改善混凝土细观结构等等。
二、减水剂的作用原理一般水泥在加水搅拌后,会产生絮凝,这些絮凝结构包裹着一部份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有效水灰比,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在制备混凝土的过过程中,根据需要常掺入适量的减水剂,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在近代水泥减水剂中,表面活性剂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减水剂的主要组成成份。
表面(界面)活性剂是能显著改变(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或二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团(极性基团)和憎水基团(非极性基团)两个组成部份。
在掺入减水剂的混凝土中,由于减水剂中表面活性成分的憎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其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形成了吸附膜。
这种定向吸附,使水泥胶粒表面上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在电性斥力的作用下,不但能使水泥----水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而且促使水泥在加水初期所形成的絮凝状结构分散、解体,从而将絮凝状凝絮体内的水释放出来,达到减水的目的。
另一方面,混凝土中减水剂的极性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比较容易与水以氢键形式结合起来,当水泥颗粒表面吸附足够减水剂后,在水泥颗粒表面会形成一成稳定的溶剂化水膜,这层“空间壁障”阻止了水泥颗粒之间的直接接触,并在颗粒之间起着润滑作用,另外,减水剂的掺入,同时会不同程度地引入一定量的微气泡,增加了水泥颗粒之间的滑动能力,也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显著的改善。
减水剂试验(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1目的为了规范试验室对外加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的进货检验。
3编制依据3.1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3.2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3.3JC473-2001、JC474-2008、JC475-2004、JC476-2001、JC477-20053.4GB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3.5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3.6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7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4检测项目概述5检测准备5.1人员配备:5.1.1一般工作条件下,要求应配备试验人员3人,有专人负责,均必须持证上岗。
5.1.2负责人员必须持有中级证以上的资格证书。
5.2仪器、设备:强制式搅拌机、2000kN压力试验机坍落度筒、台秤100kg 、感量50g电子天平:500g、感量0.01g ;1000g、感量1g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容量筒:内径18.5cm、高20cm,容积为5L。
带塞量筒、水泥净浆搅拌机、玻璃板:直径350~400mm载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4mm,高度60mm。
负压筛析仪6检测条件7检测顺序和方法7.1材料7.1.1`水泥:应采用基准水泥,若无此种水泥时,可以采用熟料中C3A含量在5%~8%并以二水石膏作调凝剂(若用硬石膏时其掺量不得超过调凝剂总量的1/2)的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7.1.2砂:采用细度模数为 2.6~2.9的砂,其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7.1.3石子:采用粒径为5~20mm的卵石或碎石,其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实验五减水剂的制备与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2.了解混凝土减水剂的特点,掌握制备方法;3.了解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三聚氰胺系减水剂是一种水溶性阴离子型高聚合物,它对水泥具有极强的吸附和分散作用,可增强砂浆与基层的黏附力,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使用时具有与各种水泥的适应性好、与其它外加剂相容性好、不缓凝、早强效果突出等优点,是现有混凝土减水剂中综合指标较好的减水剂之一;由于三聚氰胺系减水剂产品还存在减水率低、保坍性不佳、生产成本较高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三聚氰胺系减水剂产品主要是采用焦亚硫酸钠、氨基磺酸或对氨基苯磺酸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进行磺化反应制得,这些磺化剂价格较高;本试验以价格相对便宜的亚硫酸氢钠为磺化剂,以期制备出具有更高减水率、较好保坍性能及较低生产成本的三聚氰胺系减水剂;其合成原理与采用的原料单体有关;如由应用化学08级顾照照等同学开发成功并推向市场的三聚氰胺系减水剂产品之一的合成原理如下:1羟甲基化反应:在三聚氰胺的分子上有三个氨基—NH2,在酸催化下,羟甲基化后可生成3~6个不等的活性羟基,其产物特性与反应体系的pH、温度、反应物的比例以及反应时间直接相关;在酸性介质中极易生成不溶、不熔、质硬而脆的体型聚合物,一经形成便由水性体系中析出,发生不可逆沉降;而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反应生成羟甲基三聚氰胺;因此,本文为了使反应容易控制,在这个阶段反应要在弱碱性中进行pH值约为8~9,温度控制在60℃~80℃,反应时间为90min,F:M=~:1三聚氰胺与甲醛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发生加成反应,根据三聚氰胺与甲醛摩尔比的不同,可以分别得到三羟甲基三聚氰胺、四羟甲基三聚氰胺、五羟甲基三聚氰胺和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为亲核加成反应,三聚氰胺在碱性条件下变为负电性,而甲醛碳原子带有偏正电荷,这里亲核的正电性碳原子进攻亲电的负电性氮原子,亲核反应机理如下:2磺化反应:磺化反应是磺酸基—SO3H对羟基—OH的亲核取代反应,先使其中的一个羟基被屏蔽,再进行缩合,同时磺酸基的引入大大改善了缩聚物的亲水性;影响磺化反应的重要因素是磺化剂的种类和用量;Aignesberger研究表明,焦亚硫酸钠、氨基磺酸、亚硫酸氢纳、氨基磺酸等都可以作磺化剂,但以焦亚硫酸钠最好;曾繁森对磺化剂的选择也做过研究,认为在相同时间内,焦亚硫酸钠比亚硫酸氢钠可以获得更高的磺化率,但当反应时间大于60分钟时,两者的磺化率几乎相同;本文采用亚硫酸氢钠作为磺化剂,反应在碱性介质中进行pH值在11~12,温度80℃~90℃,反应3h;S:M=~:反应方程式如下:3酸性缩聚:三聚氰胺甲基衍生物的缩聚反应,介质的pH值起决定作用;反应在pH值小于7的弱酸性介质中进行pH值在3~5,温度60℃~70℃,反应时间60min,羟甲基之间缩合成醚键;这种羟甲基三聚氰胺磺酸钠单体之间以醚键连接成线性树脂,得到三聚氰胺甲醛磺酸盐,即:4碱性中和重整: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将体系调至pH=8~9,一定温度下T=70~90℃,反应;这步反应是SMF贮存稳定性的关键,这一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调整分子量,增大树脂稳定性,使之更易储存;反应之后SMF粘度下降,可能是由于介质使分子链的物理缠绕减少所致,另外被大分子包围的未反应的H+也可能会被OH-中和,从而大大降低缩聚物的反应活性,起到终止反应,调节反应产物分子量的作用;一般认为碱性重整反应只对树脂的稳定性有影响,而对树脂的性能没有影响;混凝土聚羧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日本开发,并且很快就应用于混凝土工程,90年代在混凝土工程中大量使用;自1986年日本的触媒公司首次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产品打入市场以来,国内外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已由第一代聚羧酸盐系减水剂甲基丙烯酸/烯酸甲酯共聚物、第二代聚羧酸盐系减水剂丙烯基醚共聚物发展到第三代聚羧酸盐系减水剂酸胺-酞亚胺型,并正在研发第四代聚酰胺-聚乙烯乙二醇支链的新型高效减水剂;其合成原理与采用的聚合单体有关;如由应用化学07级刘琰等同学开发成功并推向市场的聚羧酸减水剂产品之一的结构如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日本使用量就已经超过萘系减水剂;1998年底日本聚羧酸系列产品已占有高性能减水剂产品总数的60%以上,近年来其用量更是占到高性能减水剂的90%;目前,在日本生产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品种、型号及品牌名目繁多,每年用此类减水剂的混凝土为1000万m3左右,并不断增多;同时,北美和欧洲也十分重视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并已从萘系、蜜胺系减水剂向聚羧酸系减水剂发展;在国外目前比较着名的厂家有日本的花王、竹本油脂、日本制纸、腾泽药品等,北美和欧洲各国近几年在聚羧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产品方面也推出一系列产品,如美国Grance公司的Adva系列,瑞士SIKA公司的Viscocrete3010等,均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我国减水剂品种主要是以第二代萘系产品为主体,但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我国发展极为迅速,其研发水平与生产水平均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应用技术也不断完善;近年来,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应用也从过去的重大工程重点部位的应用向一般重大工程、普通工程应用;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重大、重点工程中,尤其在水利、水电桥梁等工程中广泛使用;目前在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初步建立,主要包括原材料生产供应体系初步建立,国内如今对聚醚等原料的生产、供应不断发展,其生产厂家大多数都已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有些公司的产品质量也已接近国外产品水平,并开始得到推广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由于国内聚醚货源充足,价格相对国外的便宜再加上质量的提高,其市场供应能力将稳步提升;但是,生产聚羧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另一种原料甲基丙烯酸在国内由于其质量、生产规模的原因,预计在将来的几年里只能作为进口产品的补充;此外,生产酯化大单体的专业厂家也逐渐开始出现,这意味着国内外加剂企业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保持质量稳定性等其他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上;其次,复配技术发展很快,自从减水剂问世以来,为了进一步改善它的性能,也为了降低一定的成本,通常采用不同的外加剂进行简单的复配使用,往往能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复配技术是世界领先的,随着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发展,复配技术也不断发展,几乎很少有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产品没有复配就直接使用到混凝土工程的使用的;我国工程应用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质量也稳步提升,近年来,聚羧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在高速铁路、港口码头、水电大坝、市政工程等许多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不断严格,聚羧酸盐系高性能减水剂以其优越的性能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聚羧酸系减水剂在较低掺量下对水泥颗粒就具有强烈的分散作用,减水效果明显;分析其分散减水机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空间位阻斥力作用聚合物减水剂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则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有一定厚度的聚合物分子吸附层;当水泥颗粒相互靠近,吸附层开始重叠,即在颗粒之间产生斥力作用,重叠越多,斥力越大;这种由于聚合物吸附层靠近重叠而产生的阻止水泥颗粒接近的机械分离作用力,称之为空间位阻斥力;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呈梳状吸附,侧链进入液相形成较厚的聚合物分子吸附层,使水泥颗粒之间具有显着的空间位阻斥力作用;2.水化膜润滑作用减水剂分子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后,由于极性基的亲水作用,可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溶剂化水膜;水化膜的形成可破坏水泥颗粒的絮凝结构,释放包裹于其中的拌合水,使水泥颗粒充分分散,同时对水泥颗粒及骨料颗粒的相对运动起到润滑作用,宏观上表现为新拌混凝土流动性增大;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侧链上带有许多亲水性活性基团如-OH,-O-,-COO-等,使水泥颗粒与水的亲和力增大、溶剂化作用增强,水化膜增厚;因此,具有较强的水化膜润滑作用;3.静电斥力作用减水剂分子定向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由于亲水性极性基团的电离作用,使得水泥颗粒表面带上电性相同的电荷,从而彼此间产生静电斥力,水泥颗粒絮凝结构解体,颗粒相互分散,拌合物流动性增大;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使水泥颗粒表面的ζ-负电位降低幅度较小,水泥颗粒间静电斥力作用也较小;此外,由于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中含有大量羟基、醚基及羧基,这些极性基团具有较强的液-气界面活性,因而这类减水剂还具有一定得引起隔离“滚珠”减水效应;三、实验用试剂药品与仪器装置试剂药品:三聚氰胺;甲醛溶液含量37-40%;亚硫酸氢钠;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酐;过硫酸铵;氢氧化钠;浓盐酸等;海螺水泥;砂、石均符合GB8076要求的集料;仪器装置:SJ-160双转双速水泥净浆搅拌机、数显恒温水浴锅、电动搅拌器、电热恒温干燥箱、pHS-3C型酸度计、电子天平、四口圆底烧瓶、球型冷凝等;四、实验步骤1.三聚氰胺系减水剂的制备1羟甲基化反应:在装有机械搅拌装置、温度计、酸度计及回流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的甲醛溶液和三聚氰胺,然后用NaOH溶液调节体系pH=,然后升温至70℃反应,即得到羟甲基化三聚氰胺溶液;2磺化反应:将计量的亚硫酸氢钠加入到羟甲基化三聚氰胺溶液中,用NaOH溶液调节体系pH=12,然后升温至80℃进行磺化反应3h,即得磺化羟甲基化三聚氰胺溶液;3酸性缩聚反应:将体系的温度降至60℃,用盐酸溶液调节体系pH=4,进行酸性缩聚反应1h,即得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溶液;4碱性重整反应:将体系的温度升至80℃后,用NaOH溶液调节体系pH=,进行碱性重整反应1h,即得三聚氰胺系减水剂产品;2.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向装有温度计、机械搅拌装置、冷凝回流及恒压滴液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和烯丙基聚乙二醇APEG,加热搅拌至反应温度80℃,同时滴加混合单体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和部分引发剂过硫酸铵水溶液,控制反应浓度为40%,滴加完毕后,再保持恒温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中间加入余下的引发剂,降温至45℃后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调节溶液至pH=7,冷却至室温,即制得APEG-MAA-AM三元共聚物高效减水剂;3.酯类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1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大单体的制备在装有温度计、球形冷凝管、分水器和搅拌器的250ml四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升温到85℃,使其溶解,再依次加入一定量的甲苯、丙烯酸AA、对苯二酚和对甲苯磺酸,搅拌,继续升温到120-125℃,反应一段时间,即得到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大单体;2MPEGAA-AA-SMAS三元共聚物高效减水剂的制备将第一步酯化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甲苯后,冷却至50℃左右,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加入一定量的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和苯乙烯磺酸钠,加热搅拌至反应温度85℃,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再加入一定量的过硫酸钾,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再加入剩余的过硫酸钾,恒温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冷却,降温至40℃左右时,再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直到调至pH为7~8;冷却至室温,即制得MPEGAA-MA-SMAS三元共聚物高效减水剂;五、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测定1.仪器a净浆;b.截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60mm,高度为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的制品;c.板400×400mm,厚5mm;d.秒表;e.钢直尺,300mm;f.刮刀;2.实验步骤a.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将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及搅拌锅均匀擦过,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渍;b.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待用;c.称取300g采用苏州杭达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基准水泥,倒入搅拌锅内;d.加入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水,先慢搅2min,再快搅1min;e.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面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减水剂试验(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1目的为了规范试验室对外加剂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用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的进货检验。
3编制依据3.1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3.2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3.3JC473-2001、JC474-2008、JC475-2004、JC476-2001、JC477-20053.4GB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3.5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3.6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3.7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4检测项目概述5检测准备5.1人员配备:5.1.1一般工作条件下,要求应配备试验人员3人,有专人负责,均必须持证上岗。
5.1.2负责人员必须持有中级证以上的资格证书。
5.2仪器、设备:强制式搅拌机、2000kN压力试验机坍落度筒、台秤100kg 、感量50g电子天平:500g、感量0.01g ;1000g、感量1g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容量筒:内径18.5cm、高20cm,容积为5L。
带塞量筒、水泥净浆搅拌机、玻璃板:直径350~400mm载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4mm,高度60mm。
负压筛析仪6检测条件7检测顺序和方法7.1材料7.1.1`水泥:应采用基准水泥,若无此种水泥时,可以采用熟料中C3A含量在5%~8%并以二水石膏作调凝剂(若用硬石膏时其掺量不得超过调凝剂总量的1/2)的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7.1.2砂:采用细度模数为 2.6~2.9的砂,其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7.1.3石子:采用粒径为5~20mm的卵石或碎石,其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减水率1.样品混过凝土减水剂样品1份 基准水泥2袋(约50kg )检验用砂2袋(约120kg )检验用5-10mm 石子1袋(约65kg )检验用10-20mm 石子2袋(约100kg ) 2.材料预处理试验前应对砂,石进行烘干处理。
烘干后的砂用标准筛9.5mm 以上颗粒筛除后充分混合均匀,分为6份,每份14.48kg 。
烘干后的5-10mm 碎石充分混合均匀,分成6份,每份质量8.68kg ;10-20mm 碎石为13.04kg 。
试验前将两袋基准水泥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分成6份,每份6.6kg ,试验前保证基准水泥不受潮。
试验用水采用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技术要求的当地自来水。
混凝土减水剂样品试验前应充分混合均匀3.试验步骤试验按照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进行。
配合比使用以下配合比,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均为330kg/m 3,砂率为40%;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5%;混凝土用水量是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80±10)mm ;混凝土减水率计算时,按照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坍落度均达到(80±10)mm 时,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进行计算。
计算过程中不考虑由于外加剂加入和含气量造成的混凝土体积变化。
用水量包括液体外加剂中所含水量;液体外加剂含固量按30%计算。
减水率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1%。
W R =100010⨯-W W WW R -----减水率,%W 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³)W 1-----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³)W R 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1%。
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试组试验的减水率。
基准水泥的确认记录
根据国家标准GB8076和行业标准JC473、JC474、JC475、JC476、JC477的规定,检测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泵送剂、防水剂膨胀剂、防冻剂、速凝剂等十四种混凝土外加剂均应该使用专用的基准水泥。
基准水泥的原料组成:基准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加石膏后磨细而成的强度等级大于42.5的硅酸盐水泥,不掺加任何混合材。
基准水泥确认制造标准记录:
基准水泥生产:基准水泥指定由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生产,采用拉法基水泥质量控制系统,新型质量管理回路、严格的过程质量控制、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出厂水泥管理。
基准水泥包装:基准水泥的包装采用塑料桶密封包装,每桶净重25公斤。
基准水泥销售:基准水泥指定销售单位是: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水泥科学与新型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价格为50元/桶。
销售单位可为用户办理汽车配货,中铁快运等托运方式,但运输费用根据购货数量和运输距离确定,材料单价不含运输费用。
基准水泥包装及有效期:基准水泥采用塑料桶密封包装,净重25±0.5kg/袋。
基准水泥有效期:自生产日期起为6个月。
储存注意事项:应置于阴凉干澡处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冬季防止霜冻。
新建合福铁路(闽赣段)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记录(一)试样编号 记录编号 样品产地 代表数量 规格种类 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 试验日期仪器设备 及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管理 编号 示值 范围 分辨力 温度(℃) 相对湿度(%)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台称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坍落度筒样品状态描述 采用标准(1) 减水率项目 受检混凝土批次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W 0(kg/m 3)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W 1(kg/m 3)减水率W R (%) W R =[(W 0-W 1)/W 0]×100 单个值 平均值 12 3(2) 泌水率比与压力泌水率项目受检 混凝土批次 筒质量 G 0(g ) 筒及试样质量G 1(g ) 试样质量G W (g )= G 1-G 0 拌和物用水量W (g ) 拌和物总质量G (g ) 泌水总质量 V W (ml ) 泌水率 B c (B t )(%)={V W /[(W /G )×G W ]}×100 泌水率比B R (%) =(B t /B c )×100 常压泌水量 压力泌水量 加压10S 加压140 S单值 平均值 常压 压力 基准混凝土(c )123掺外加剂混凝土(t ) 12 3(3) 含气量骨料含气量A g (%) 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测定值A 0(%)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A (%)A =A 0-A g12 3 平均值(4) 坍落度保留值试验次数 初始工作性能 停放30min 工作性能 停放60min 工作性能坍落度保留值(㎜) 扩展度保留值(㎜) 测试时间h :min 坍落度 (㎜) 扩展度(㎜) 测试时间h :min 坍落度 (㎜) 扩展度(㎜) 测试时间h :min 坍落度 (㎜) 扩展度(㎜) 30 min 60 min 30 min 60 min 1 2(5) 抗压强度比项目 配合比 编号 龄期(d )试件尺寸(㎜)破坏荷载(kN ) 抗压强度(MPa ) 抗压强度比R s (%)=S t /S c ×1001 2 31 2 3 组值 1d3d 7d 28d掺外加剂 混凝土强度S t (MPa )13728 基准混凝土强度S c (MPa )13728附注:试验 计算 复核表号:铁建试录021批准文号:铁建设函 [2009]27号试样编号 记录编号 样品产地 代表数量 规格种类 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 试验日期(6) 收缩率比项目 试件序号 试件标距L b (㎜)试件长度初始读数L 0(㎜)试件在28d 期长度读数L t (㎜)试件在28d 期收缩值εt (εc )(%) 收缩率比R ε(%) R ε=(εt /εc )×100单个值 平均值掺外加剂混凝土收缩率εt (28d ) 12 3 基准混凝土收缩率 εc (28d )1 2 3(7) 固体含量称量瓶重量m 0(g)称量瓶加试样质量m 1(g)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质量m 2(g)固含量X 固(%)X 固=(m 2-m 0)/(m 1-m 0)×100 单值 平均值(8) 配合比减水剂试拌配合比 (减水剂掺量为1.0%)材料水泥 砂 碎石减水剂水 基准5-1010-20 掺减水剂5-1010-20恒电流、电位—时间曲线分析图: 对钢筋锈蚀作用结论:02468100102030405060时间(min)电位(M V )附注:试验 计算 复核试样编号记录编号样品产地代表数量规格种类委托编号委托日期试验日期(9)基准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混凝土加水时刻试件批次项目测试结果初凝时间T cc(min)终凝时间T cz(min)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单值平均值单值平均值1 测试时刻(h:min)试针面积A(mm2)压力读数P(kN)贯入阻力R(MPa)2 测试时刻(h:min)试针面积A(mm2)压力读数P(kN)贯入阻力R(MPa)3 测试时刻(h:min)试针面积A(mm2)压力读数P(kN)贯入阻力R(MPa)附注:试验计算复核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记录(四)试样编号记录编号样品产地代表数量规格种类委托编号委托日期试验日期(10)掺外加剂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混凝土加水时刻试件批次项目测试结果初凝时间T tc(min)终凝时间T tz(min)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单值平均值单值平均值1测试时刻(h:min)试针面积A(m m2)压力读数P(kN)贯入阻力R (MPa)2测试时刻(h:min)试针面积A(m m2)压力读数P(kN)贯入阻力R (MPa)3测试时刻(h:min)试针面积A(m m2)压力读数P(kN)贯入阻力R(MPa)(11)凝结时间差初凝时间差TΔc(min)TΔc=T tc-T cc终凝时间差TΔz(min)TΔz=T tz-T cz附注: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试验计算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