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示例
- 格式:docx
- 大小:18.25 KB
- 文档页数:3
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与步骤(1)从实验场地的某一水淮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或从一个水准点出发至另一水淮点,选定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路线长度为2000-3000m。
(2) 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量距使其相等,其观测次序如下:往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3)手薄记录和计算见表“二等水准测量记录”中按表头的次序次序(1)-(8)、(9)一(10)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9)=100×((1)-(2)) 前视距离(10)=100×((5)-(6))视距之差(11)=(9)-(10) 视距累计差(12)=上站(12)十本站(11)基辅分划差(13)=(4)+K -(7),(k=30155或60655视标尺而定) (14)=(3)+K -(8)基本分划高差(15)=(3)-(4),辅助分划高差(16)=(8)-(7)高差之差(17)=(14)-(13)=(15)-(16)平均高差(18)={(15)+(16)}/2 每站读数结束记录(1)-(8),随即进行各项计算(9)一(10),并按上表进行各项检查后,满足如下限差后,才能搬站。
(4) 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直至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4。
水准测量作业技术要求注: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测自-______至________ 20 年月日时间始______时______分末______时______ 分成像__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____云量______________ 风向风速_____________ 天气____________(5)内业计算内业计算包括水准测量的概算与平差计算。
其概算包括水准尺每米长度误差改正;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重力异常改正(一般不作要求);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与闭合差分配;计算各水准点的概略高程。
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与步骤(1)从实验场地的某一水淮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或从一个水准点出发至另一水淮点,选定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路线长度为2000-3000m o(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量距使其相等,其观测次序如下:往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3)手薄记录和计算见表“二等水准测量记录”中按表头的次序次序(1) —(8)、(9)一(10)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⑼=100X( (1)-⑵)前视距离(10) = 100X ((5)-(6))视距之差仃1) = (9)-(10)视距累计差(12)=上站(12)十本站(11)基辅分划差(13) = (4) +K 一(7), (k = 30155 或60655视标尺而定)(14) = (3) +K — (8)基本分划高差(15) = (3) 一(4),辅助分划高差(16) = (8) 一(7)高差之差(17) = (14) 一(13)= (15) 一(16)平均高差(18) ={ (15) + (16) }/2 每站读数结束记录(1) 一(8),随即进行各项计算(9) 一(10),并按上表进行各项检查后,满足如下限差后,才能搬站。
(4)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直至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4。
水准测量作业技术要求注:K一一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测自- ______ 至________ 20年月日时间始方向______________(5)内业计算内业计算包括水准测量的概算与平差计算。
其概算包括水准尺每米长度误差改正;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重力异常改正(一般不作要求);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与闭合差分配;计算各水准点的概略高程。
最后平差计算。
3、注意事项(1)观测员在观测中,不允许为通过限差的规定而凑数,以免成果失去真实性。
二等水准丈量方法与步调(1)从实验场地的某一水淮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或从一个水准点出发至另一水淮点,选定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路线长度为2000-3000m。
(2) 安顿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量距使其相等,其观测次序如下:往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3)手薄记录和计算见表“二等水准丈量记录”中按表头的次序次序(1)-(8)、(9)一(10)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9)=100×((1)(2)) 前视距离(10)=100×((5)(6))视距之差(11)=(9)-(10) 视距累计差(12)=上站(12)十本站(11)基辅分划差(13)=(4)+K -(7),(k=30155或60655视标尺而定) (14)=(3)+K -(8)基天职划高差(15)=(3)-(4),辅助分划高差(16)=(8)-(7)高差之差(17)=(14)-(13)=(15)-(16)平均高差(18)={(15)+(16)}/2 每站读数结束记录(1)-(8),随即进行各项计算(9)一(10),并按上表进行各项检查后,满足如下限差后,才干搬站。
(4) 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直至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二等水准丈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4。
水准丈量作业技术要求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m视距累计差m视线高m基辅差mm基辅高差之差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mm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仪器类型视距m二DS1,DS05<=50<=1<=3>0.3<=0.4<=0.6<=1±4注: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测自______至________ 20 年月日时间始______时______分末______时______ 分成像__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____云量______________ 风向风速_____________ 天气____________土质______________ 太阳方向测站编号后视下丝前视下丝方向及尺号标尺读数基+K减辅注上丝上丝后距前距基天职划辅助分划视距差d视距差累计(1)(5)后(3)(8)(13)(2)(6)前(4)(7)(14)(9)(10)后-前(15)(16)(17)(11)(12)h(18)后(5)内业计算内业计算包含水准丈量的概算与平差计算。
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与步骤-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与步骤(1)从实验场地的某一水淮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或从一个水准点出发至另一水淮点,选定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路线长度为2000-3000m。
(2) 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量距使其相等,其观测次序如下:往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往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前后后前;返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后前前后;(3)手薄记录和计算见表“二等水准测量记录”中按表头的次序次序第(1)至(8)为记录数据,第(9)至(18)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9)=100×((1)-(2)) 前视距离(10)=100×((5)-(6))视距之差(11)=(9)-(10) 视距累计差(12)=上站(12)十本站(11)基辅分划差(13)=(4)+K -(7),(k=30155或60655视标尺而定) (14)=(3)+K -(8)基本分划高差(15)=(3)-(4),辅助分划高差(16)=(8)-(7)高差之差(17)=(14)-(13)=(15)-(16)平均高差(18)={(15)+(16)}/2 每站读数结束记录(1)至(8)项,随即进行第(9)至(18)各项计算,并按上表进行各项检查后,满足如下限差后,才能搬站。
(4) 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直至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4。
水准测量作业技术要求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m视距累计差m视线高m基辅差mm基辅高差之差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mm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仪器类型视距m二DS1,DS05<=50<=1<=3><=<=<=1±4注: 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测自-______至________ 20 年月日时间始______时______分末______时______ 分成像__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____云量______________ 风向风速_____________ 天气____________测站后下前下方标尺读数基备(5)内业计算内业计算包括水准测量的概算与平差计算。
2015年“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建工系测量技能大赛”竞赛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示例
注:高差要写正负号,高差中数保留6位小数,测段高差按“奇进偶不进”保留5位小数。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南方测绘杯”测绘项目广东选拔赛竞赛
二等水准测量手簿示例
注:高差要写正负号,高差中数保留6位小数,测段高差按“奇进偶不进”保留5位小数。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南方测绘杯”测绘项目广东选拔赛竞赛
二等水准测量高程误差配赋表示例
注:高差和改正数保留5位小数,待定点高程推算后保留3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