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各种物品消毒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常用餐具消毒方法1. 使用高温热水消毒:将餐具放入热水中,并加热至沸腾状态,保持在沸腾状态下煮沸2-3分钟。
这种方法适用于可以耐受高温的餐具,如不锈钢餐具。
2. 使用消毒柜进行消毒:将餐具放入专用的消毒柜中,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消毒柜通常使用高温蒸汽或紫外线进行杀菌,安全且有效。
3. 使用漂白剂消毒:将餐具浸泡在稀释后的漂白剂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5分钟。
之后,用清水彻底冲洗餐具,确保漂白剂残留物被清洗掉。
4. 使用餐具消毒液: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餐具消毒液,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通常是将餐具浸泡在消毒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
5. 运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将餐具放在紫外线灯下,照射一定时间。
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注意不能直接接触到紫外线。
6. 进行手工清洗:使用洗碗剂和热水进行清洗,将餐具彻底洗净,确保没有食物残留。
7. 定期进行大清洗:不仅要日常清洗,还应定期进行彻底清洗。
可以将餐具浸泡在温水中,添加适量的洗洁精,并用刷子清洗餐具的各个角落。
8. 注意刷子的清洗:清洗刷子本身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刷子上会残留细菌和污垢,所以要定期清洗、更换刷子。
9. 干燥餐具:清洗后的餐具要晾干,不要让水滴残留在餐具上,以免细菌滋生。
10. 定期检查餐具质量:定期检查餐具是否有裂纹、断裂等情况,避免使用有安全隐患的餐具。
11. 分开储存:将不同种类的餐具分开储存,避免污染交叉。
12. 落地摆放:餐具应落地放置,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以免二次污染。
13. 定期更换餐具:餐具使用时间过长会损坏,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新的餐具。
14. 使用清洁毛巾:清洁餐具时使用干净的毛巾,避免使用脏污的毛巾造成污染。
15. 餐具存放位置:餐具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环境促使细菌生长。
16. 餐盘消毒:餐盘是常用的餐具之一,可以使用以上的消毒方法进行清洗。
17. 餐具刷子的选择:选择优质的餐具刷子,刷毛柔软,清洗效果好,且易于清洗干净。
一般的84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为8000-10000mg/L,一瓶84消毒液的容量一般在600g左右,也就是含有4800-6000mg的有效氯,考虑空气挥发的因素,一瓶84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差未几是5000mg左右。
84消毒液的使用方法是(以600g的蓝月亮卫诺84消毒液为例):1、消毒饮食具:用原液依照1:9的比例兑水(半盆水倒入6盖),将需要消毒的器具置于稀释好的液体中浸泡20分钟。
2、瓜果、蔬菜:用原液依照1:29的比例兑水(半桶水倒入4盖),将需要消毒的瓜果、蔬菜置于稀释好的液体中浸泡20分钟后用清水过净(不推荐使用,瓜果、蔬菜的消毒用果蔬净就可以了,或者多用流水冲洗几次)。
3、一般物体概况(茅厕、马桶、地面等)和公共场合环境(下水管道、沟渠、垃圾桶等):用原液依照1:29的比例兑水(半桶水倒入4盖),浸泡20分钟或抹布、拖把擦洗,或用塑料壶喷洒。
4、织物(毛巾等,衣物尤其是黑色衣物不要使用):用原液依照1:29的比例兑水(半桶水倒入4盖),浸泡20分钟后用清水过净。
瓜果蔬菜:1:26餐饮食具 1:250 5分钟祛除油污,浸泡,清水过洗]白色衣物 1:250 5分钟浸泡,洗净漂白肝炎病毒 1:50 30分钟浸泡,洗涤,喷洒,擦抹一般病毒 1:50 5分钟浸泡,洗涤,喷洒,擦抹浴缸便池 1:250 5分钟浸泡刷洗清水冲净拖把 1:200 10分钟浸泡刷洗,清水冲净血渍果汁 1:200 5分钟浸泡,洗净餐饮具:1:42肝炎污染品:1:29衣物毛巾:1:34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
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干使用1、一般物体概况→→1份“84消毒液”与24份“水”相溶合,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时间:30分钟,消毒方法:擦拭,喷洒,拖洗消毒后用清水洗净。
2、白色织物→→1份“84消毒液”与24份“水”相溶合,有效氯含量:500mg/L,消毒时间:30分钟,消毒方法:浸泡消毒后用清水洗净。
消毒管理办法41条1.消毒管理的重要性消毒管理是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和个人家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和控制病原体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2.消毒操作基本原则消毒操作应遵循充分洁净、合理选择消毒剂、正确稀释浓度、适当温度和湿度、适当时间等基本原则。
3.消毒剂的选择选择消毒剂应根据被消毒物品的性质、使用场所和病原体种类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避免误用或过度使用。
4.消毒方法的分类根据消毒剂的性质和使用方式,消毒方法可以分为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和生物控制等多种方式,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消毒操作。
5.消毒设备和器械的维护消毒设备和器械的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其消毒效果和使用寿命,确保消毒操作的有效性。
6.消毒操作的程序消毒操作包括消毒前准备、消毒过程、消毒后处理等环节,每一步都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7.常见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常见消毒剂包括酒精、漂白粉、过氧化氢等,使用时应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不当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
8.常见消毒误区在消毒操作中存在一些误区,如过度消毒、不合理的消毒剂使用、忽视消毒设备清洁等,应当避免这些误区,保证消毒效果。
9.医疗机构消毒管理要点医疗机构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场所,消毒管理要点包括手术室消毒、病房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等多个环节,重视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至关重要。
10.个人家庭消毒管理建议在家庭生活中,个人消毒管理同样重要,包括厨房卫生、卫生间清洁、衣物消毒等方面,建议采取科学的消毒措施保证家庭成员的健康。
11.医疗废物处理与消毒医疗废物是重要的传染源,应当根据法规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和消毒,避免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12.应急消毒处理在疫情或传染病爆发时,需要实施紧急消毒处理,保障公共场所和人员的安全,应制定应急消毒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13.公共场所消毒管理公共场所包括商场、学校、交通站点等,消毒管理应当得到重视,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