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的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58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第八章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1.汽车覆盖件的特点 (4)2.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 (4)2.1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内容 (4)2.2拉延工艺设计 (10)2.2.1拉延冲压方向的确定 (10)2.2.2拉延工艺补充、压料面、及凸模轮廓线的设计 (10)2.2.3拉延筋的应用及设计 (13)2.2.4拉延毛坯形状及展开 (19)2.2.5 DL图的内容及设计 (21)2.3修边冲孔工艺设计 (25)2.3.1 修边冲孔冲压方向的确定 (25)2.3.2修边冲孔工艺方案的设计 (28)2.4翻边工艺设计 (43)2.4.1翻边冲压方向的确定 (43)2.4.2翻边工艺方案的设计 (43)2.5整形工艺设计 (49)2.6回弹分析及校正工艺设计 (50)2.6.1回弹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50)2.6.2常见的回弹及其对策 (50)2.7特殊材料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 (53)2.7.1拼焊板的冲压工艺设计 (53)2.7.2复合板的冲压工艺设计 (56)2.7.2铝合金板的冲压工艺设计 (57)3.汽车覆盖件典型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59)3.1 顶盖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59)3.2 后围外板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60)3.3 车门外板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60)3.4长头车前围外板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61)3.5油底壳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61)1.汽车覆盖件的特点(内容见原书)2.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2.1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内容随着人们对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覆盖件冲压工艺的设计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工艺排序及拉延补充,而是深入到模具设计、模具制造、乃至模具及冲压件检查等各个方面。
目前,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基准点及与冲模中心的关系所谓基准点是指基于汽车产品坐标系,位于汽车覆盖件表面或接近汽车覆盖件表面,用于反映汽车覆盖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关系的一个空间坐标点。
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实例引言覆盖件是一种常见的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机械设备等领域。
冲压工艺是制造覆盖件的常用方法之一。
本文将以汽车发动机盖板的制造过程为例,介绍覆盖件冲压工艺的设计过程。
1. 覆盖件冲压工艺概述覆盖件冲压工艺是指利用冲压设备将平面板材通过模具冲压成具有特定形状的工件的加工方法。
它具有高效、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2. 设计要求分析汽车发动机盖板是一种对外形精度要求较高的覆盖件。
在进行冲压工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其设计要求进行分析。
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材料选择发动机盖板通常使用钢板作为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强度要求等因素。
2.2 外形尺寸外形尺寸是冲压工艺设计的基础。
对发动机盖板而言,外形尺寸要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公差要求。
2.3 表面质量要求发动机盖板的外观质量要求较高,需要保证表面光洁度、平整度以及无划痕、凹陷等缺陷。
3. 工艺流程设计在完成设计要求分析后,接下来需要确定发动机盖板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对钢板进行切割,将其切割成合适尺寸的方坯。
3.2 模具设计根据发动机盖板的形状和外形尺寸要求,设计合适的冲压模具。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模具结构、导向方式、模具材料等因素。
3.3 冲裁冲裁是冲压过程的第一步,通过冲剪刀将方坯切割成与发动机盖板一样外形的小块。
3.4 冲压成形冲压成形是整个工艺的关键步骤,通过将冲裁得到的小块放入冲压机的模具中,并施加适当的压力将其冲压成发动机盖板的形状。
3.5 补强处理为了增加发动机盖板的强度和刚性,还需要进行补强处理。
可以通过冲压孔、折弯等方式进行补强。
3.6 表面处理最后,对发动机盖板的表面进行处理,通常是进行喷涂或镀锌等表面保护处理。
4. 工艺参数确定在工艺流程设计确定后,还需要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指影响冲压工艺结果的各种参数,如冲压力、冲压速度、模具间隙等。
第八章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1.汽车覆盖件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拉延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拉延冲压方向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拉延工艺补充、压料面、及凸模轮廓线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拉延筋的应用及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拉延毛坯形状及展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DL图的内容及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修边冲孔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修边冲孔冲压方向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修边冲孔工艺方案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翻边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翻边冲压方向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翻边工艺方案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整形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回弹分析及校正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回弹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常见的回弹及其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特殊材料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1拼焊板的冲压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2复合板的冲压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dl工艺数模设计规范随着汽车工艺的不断进步,汽车的外观设计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越来越重要。
在汽车外观的设计中,汽车覆盖件变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汽车覆盖件指的是汽车的罩子、侧翼板、车门、车顶等外层部件。
由于这些部件直接影响汽车的外观和功能,因此汽车覆盖件的设计非常重要。
而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模具的设计是这些部件制造的核心之一。
汽车覆盖件制造的核心在于冲压模具,而冲压模具的数模设计规范是保证冲压制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使用数模设计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汽车覆盖件制造的精度和效率。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的数模设计规范。
1. 模具材料的选取模具的材料对于模具的性能和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模具的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模具材料应该具有高硬度、高温度和抗腐蚀等性能。
目前主要的模具材料有高速钢、合金钢、固态合金等。
在选择模具材料时还需要考虑到制造成本、加工难度等因素。
2.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该具有合理性和可靠性。
模具结构应该简单化,以提高模具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考虑模具的拆卸、安装、加工和维修等方面的设计。
模具还应该具有清晰的冲顶顺序和所有的变形情况,这将有助于提高制造精度和减少排错时间。
3. 模具加工在模具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规范加工操作。
需要根据模具设计中的零件尺寸和公差精度列出加工工序。
在加工中应该注意防止误差的出现,加工零件前应该将工艺过程和顺序确定下来,并通过仿真软件检测一下。
同时,在模具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模具表面的修整和防腐蚀处理。
4. 模具装配在模具装配过程中,需要注重安全和质量。
装配工作应该进行认真的规划,应该先对各个零件进行清洗和整理工作,然后按照设计图的要求,将散件装配起来。
在装配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模具位置的清洁和检查。
5. 模具试模和修整模具的试模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试模之前需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检查各个零件是否卡死,确定冲压顺序并制作出合理的切折角。
摘要本文介绍了汽车中地板后横梁中段加强件冲压模的设计过程。
分析了汽车覆盖件及其冲压模的特点及要求。
对零件的UG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该零件数学模型为由片体构成的非参数化特征(umparameteied)。
由于零件数学模型是以整个汽车为基准设计的,为了得到合格的零件产品,必须先进行拉深方向的确定,然后进行了拉深件的设计。
拉深件的设计包括工艺补充、压料面,拉延筋的设计。
以拉深件为基础进行了两套冲压模具的三维设计并进行了装配。
由三维模具再进行模具的二维设计。
最后还介绍了两种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先进制造技术:实型制造与刃口堆焊技术。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数学模型,工艺补充,冲压模,UG.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process of stamping die design of in front of the automobile the host column strengthens . Has analyzed the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request of automobile cover and its stamping di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components UG mathematical model, this components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non-parameter characteristic which constitutes by the piece body (umparameteied). Because the components mathematical model is take the entire automobile as the datum desig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qualified components product, must first carry on stamping the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then has carried on stretch component a design. Stretch component a design supplemented including the craft that, presses the material surface, strecth muscle design. Has carried on for the foundation two sets of stamping die molds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s and has carried on the assembly ,has entered the good mold two-dimensional design again by the three dimensional mold. Finally also introduced two kind of automobiles covers mold makes the advanced manufacture technology: Solid manufacture and piles weld technology.Key word: The automobile cover, the mathematical model, the craft supplemented ,stamping die, UG.目录前言 (3)第一章零件的分析与方案的论证 (5)一汽车覆盖件的特点和要求 (5)二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6)三设计方案 (7)第二章拉延模的设计 (9)一覆盖件拉深工艺设计 (9)二拉延模结构与零件设计 (17)三拉延模的结构与原理说明 (26)第四章修边模的设计 (31)一修边模结构的选择 (31)二修边模结构与零件的设计 (31)三修边模调整 (35)第四章覆盖件模具制造新技术 (36)一实型铸造技术 (37)二刃口堆焊技术 (37)参考文献 (40)总结 (41)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汽车的销售和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国内外轿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设计国内外轿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设计是指设计用于制造汽车覆盖件的冲压模具。
冲压模具是由多个零件组成的复杂装置,用于在金属板材上施加力量,使其按预定形状剪割、弯曲和拉伸。
覆盖件是汽车的外部面板,如车身、车门和引擎盖等。
这些面板的设计和制造对汽车的外观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冲压模具的设计对于轿车覆盖件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1.材料选择:冲压模具的材料需要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强度,以便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冲击力。
常用的材料包括合金工具钢和硬质合金。
2.结构设计: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形状复杂的覆盖件的生产要求。
模具必须能够准确地复制覆盖件的形状,并且能够保持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此外,模具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避免变形和损坏。
3.工艺设计:冲压模具的工艺设计包括冲压速度、冲床压力和模具间隙等参数的确定。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覆盖件的质量。
工艺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覆盖件的材料特性,如塑性变形和弹性恢复等。
4.制造工艺:冲压模具的制造工艺包括模具的加工和装配过程。
模具的加工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机床和刀具,以保证模具的尺寸和精度要求。
模具的装配需要严格的操作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模具的性能和寿命。
5.模具保养和维修:冲压模具的保养和维修对于延长模具的寿命和保持模具的性能至关重要。
保养包括模具的清洁、润滑和防锈等工作。
维修包括模具的修复和更换磨损部件等工作。
总之,国内外轿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结构、工艺和制造工艺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精密的制造,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覆盖件的质量,从而提高轿车的外观和安全性。
第八章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1.汽车覆盖件的特点 (3)2.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 (3)2.1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容 (3)2.2拉延工艺设计 (9)2.2.1拉延冲压方向的确定 (9)2.2.2拉延工艺补充、压料面、及凸模轮廓线的设计 (9)2.2.3拉延筋的应用及设计 (12)2.2.4拉延毛坯形状及展开 (18)2.2.5 DL图的容及设计 (20)2.3修边冲孔工艺设计 (23)2.3.1 修边冲孔冲压方向的确定 (23)2.3.2修边冲孔工艺方案的设计 (26)2.4翻边工艺设计 (40)2.4.1翻边冲压方向的确定 (40)2.4.2翻边工艺方案的设计 (40)2.5整形工艺设计 (46)2.6回弹分析及校正工艺设计 (47)2.6.1回弹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47)2.6.2常见的回弹及其对策 (47)2.7特殊材料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 (50)2.7.1拼焊板的冲压工艺设计 (50)2.7.2复合板的冲压工艺设计 (53)2.7.2 铝合金板的冲压工艺设计 (54)3.汽车覆盖件典型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56)3.1 顶盖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56)3.2 后围外板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56)3.3 车门外板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57)3.4长头车前围外板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57)3.5油底壳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 (58)1.汽车覆盖件的特点(容见原书)2.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2.1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容随着人们对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覆盖件冲压工艺的设计容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工艺排序及拉延补充,而是深入到模具设计、模具制造、乃至模具及冲压件检查等各个方面。
目前,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的容主要包括:1.确定基准点及与冲模中心的关系所谓基准点是指基于汽车产品坐标系,位于汽车覆盖件表面或接近汽车覆盖件表面,用于反映汽车覆盖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关系的一个空间坐标点。
基准点的设定需注意:①基准点应尽量取在汽车覆盖件的坐标交点上,其坐标值最好是整数。
②如将基准点放在汽车覆盖件表面,则要尽量放在平滑的表面上。
③标记方法:按汽车覆盖件相对与冲压方向的旋转情况分为以下三种情况:⑴汽车覆盖件相对与冲压方向无旋转如图19.8-3所示,需在图中画上坐标线,标注坐标线尺寸,指出下一条坐标线的方向,并标记基准点。
图 19.8-3 ⑵汽车覆盖件相对与冲压方向有一次旋转如图19.8-3所示,需在图中画上坐标线,标注坐标线尺寸,指出下一条坐标线的方向,标记基准点,并指出旋转角度。
图 19.8-4⑶汽车覆盖件相对与冲压方向有两次旋转如图19.8-3所示,需在图中画上坐标线,标注坐标线尺寸,指出下一条坐标线的方向,标记基准点及两次旋转角度,并说明旋转顺序。
图 19.8-52.确定各工序冲压方向、送料方向及工序冲压容①冲压方向及冲压容一般说来,各工序的冲压方向及工序容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在联系的。
而拉延工序的冲压方向和工艺补充对后序的相应容的影响是最大的,如图19.8-6所示,对同一个零件,拉延时的冲压方向决定了后序冲孔是直冲还是吊楔冲孔。
图 19.8-6因此首先要在充分考虑拉延状态和保证后序冲压合理性的前提下定出拉延工序的冲压方向及工艺补充,然后在汽车覆盖件上其余的边、孔、翻边等制件特征进行合理的排序。
②送料方向送料方向的确定原则是:符合流水化作业的生产原则,对于手工送料,各工序送料方向应尽量一致,避免汽车覆盖件在冲压生产过程中的翻转和旋转,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有利于修边废料的顺利滑落。
3.确定辅助制造基准和检测点①给出拉延模到位标记销的位置使用目的:将上批最终产品和这批最初产品的冲压成形程度(剪断程度)通过视觉进行比较,将此作为成形状态的判断基准。
设计注意事项:⑴标记销设置在凹模一侧,一般斜对角布置两个。
⑵设置在冲压件材料流动少的水平面上。
没有水平面时,设在不影响产品的平面上,一般设在修边冲孔线以外。
⑶尽可能法向压印。
②给出C-H孔的位置C-H孔(Coordinate Hole)是在汽车覆盖件模具后期制造中,用于对模具进行调整验证以及对汽车覆盖件进行尺寸实验和检测。
设计注意事项:⑴ C-H孔为专用孔,一般不用产品上的孔⑵ C-H孔一般为两个,但当产品为细长易变形件如左/右时可以设置3个。
左右件拼合冲压时,C-H孔要设两对。
⑶ C-H孔要尽量设在平面上,要充分考虑后序模具的结构,不能设在后序有顶出装置的地方,不能设在有双动斜楔的地方,并且后序模具在相应的C-H孔位置处不能悬空。
③给出C-P点的位置C-P点(Check Point)主要是用于对汽车覆盖件模具泡沫及铸件数控加工型面进行检测,而由设计者从工艺数模中给出的检测点。
C-P点源于手工对汽车覆盖件模具泡沫及铸件数控加工型面无法进行检测,而要采用三坐标测量机。
其设置原则是在保证均匀设置的前提下每隔约500mm一个。
4.对各工序模具结构给予前期指导①拉延模⑴给出托杆孔位;⑵给出模具快速定位方式及相应位置;⑶给出模具闭合高度及压板槽位置;⑷给出模具的起吊方式;②修边冲孔冲孔模⑴给出废料刀的位置及废料流向;⑵给出模具闭合高度及压板槽位置;⑶给出模具的起吊方式;③翻边整形模⑴向下翻边时要给出刮料器的位置;⑵向上翻边时要托杆孔位、模具快速定位方式及相应位置;⑶给出模具闭合高度及压板槽位置;⑷给出模具的起吊方式;④斜楔模⑴给出斜楔的类型和工作角度;⑵特殊类型的斜楔给出工作简图;⑶给出模具闭合高度及压板槽位置;⑷给出模具的起吊方式;2.2拉延工艺设计2.2.1拉延冲压方向的确定(容见原书,图19.8-3----19.8-5改为图 19.8-7----19.8-9)2.2.2拉延工艺补充、压料面、及凸模轮廓线的设计1.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容见原书, 图19.8-6---19.8-9改为图19.8-10----19.8-13)2.压料面的设计(容见原书, 图19.8-10----19.8-14改为图19.8-14----19.8-18)3.凸模轮廓线的设计①当修边线在凸模上时,为了减少侧壁手工研配的工作量,凸模轮廓线应按图19.8-19所示设计:图 19.8-19②当修边线在压料圈上时,凸模轮廓线应按图19.8-20所示设计:图 19.8-20③当侧壁为产品形状时,凸模轮廓线应按图19.8-21所示设计:图 19.8-212.2.3拉延筋的应用及设计1.拉延筋的分类和适用围①按形状分为⑴圆形拉延筋,见图19.8-22,用于一般情况。
图 19.8-22⑵方形拉延筋,见图19.8-23,用于浅拉延,变形性质为胀形时。
图 19.8-23⑶台阶形拉延筋(拉延槛),见图19.8-24,用于特殊情况。
图 19.8-24②按设置方法分为⑴整体式拉延筋,见图19.8-25,在模具本体上直接加工出来,用于一般情况。
图 19.8-25⑵镶拼式拉延筋,见图19.8-26。
图 19.8-26⑶堆焊式拉延筋,见图19.8-27,在模具本体上用堆焊的方式获得,主要在模具调试时使用。
图19.8-272.拉延筋的布置和尺寸设计①圆形拉延筋⑴整体式拉延筋时,a.当修边线在凸模上时,尺寸应按图19.8-28所示设计:图 19.8-28其中, H=R;(R=5, 6, 8)A=R+R1+R2+C;B=2×R+R3+R4+C;C 值按以下条件确定:a.R2=1-2 时,C=8;b.R2=2.5 以上时,C=6;b.当修边线在压料面上时,尺寸应按图19.8-29所示设计:其余尺寸同上图 19.8-29⑵镶拼式拉延筋时,尺寸应按图19.8-30所示设计:图 19.8-30其中, H=R;(R=5, 6, 8)②方形拉延筋⑴整体式拉延筋时,a.一般情况下,尺寸应按图19.8-31所示设计:图 19.8-31b.需要提高材料利用率时,尺寸应按图19.8-32所示设计:图 19.8-32⑵镶拼式拉延筋时,尺寸应按图19.8-33所示设计:图 19.8-33其中, H=W/2;(W=10, 12, 16)③台阶形拉延筋(拉延槛)尺寸应按图19.8-34所示设计:图 19.8-34其中, A=R1+R2+C; (C>=7mm)2.2.4拉延毛坯形状及展开汽车覆盖件毛坯按形状一般分为矩形毛坯和形状毛坯。
矩形毛坯是由整的冷轧板由剪板机按设计尺寸剪切后获得,而形状毛坯则由落料模或在拉延模中加落料功能获得。
无论那种毛坯,均存在展开问题,对于一般旋转体,对称件拉延毛坯的展开可以按成形前和成形后的面积相等的原则计算。
但对于汽车覆盖件由于其形状复杂、变化不规则、也不均匀,且材料存在相互位移,不能用面积相等的原则计算。
目前,在设计阶段常采用尺寸决定法来获得毛坯的大致形状和尺寸,在拉延模制造完成之后在试验出最小的毛坯,以便获得高的材料利用率。
拉延毛坯尺寸决定法如下:按板料成形性质分为两种情况:1.拉深变形时如图19.8-35所示,凸模最初接触比较平的表面时,但是当压料面上有修边冲孔线时,应考虑其尺寸。
图 19.8-35拉延毛坯B=130+A(1-α);其中α的值:α=0 (圆形拉延筋,进料方向与其垂直)α=0.04 (方形拉延筋)α=0.02 (圆形拉延筋,进料方向与其平行)2.胀形变形时(浅拉深)如图19.8-36所示,拉延毛坯L=b+70图 19.8-36设计中对拉延工序件的纵、横方向各取典型断面或取数个等距断面按上述方法计算,再与角部(相当于矩形盒角部)形状的毛坯展开圆滑过渡连接,从而获得近似的展开形状和尺寸,如果形状近似于矩形,则应简化成一定尺寸的矩形毛坯。
此外,随着CAE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广泛使用,基于有限元模拟技术的毛坯展开将会逐渐替代手工展开,将会使汽车覆盖件毛坯展开的精度和速度大大提高。
2.2.5 DL图的容及设计DL图(Die Layout Drawing)是用于表示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容,指导后序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工程计划图。
DL图的容应包括:1.工序划分及加工容2.工艺流程图及冲压设备3.各工序冲压方向及斜楔加工方向4.各工序送料方向5.各工序加工容视图表示及示意简图6.基准定位孔(C/H),型面检查点(C/P)7.基准点及冲压中心的关系8.拉延件工艺补充形状、位置及凸模轮廓线9.拉延毛坯形状尺寸10.修边冲孔位置、废料刀布置及废料流向11.制件变形预测及措施12.强力镦死区13.斜楔类型及角度14.对各工序模具结构给予的前期指导15.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左右件、技术要求等)图19.8-37所示为轿车翼子板DL图中的工序简图示例图19.8-37图19.8-38所示为DL图中的各种符号参考表:图 19.8-382.3修边冲孔工艺设计2.3.1 修边冲孔冲压方向的确定修边冲孔的冲压方向设计按考虑顺序有以下原则:①刃口强度原则刃口强度是由孔边距、孔间距、刃口有效厚度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以及刀口的锐角度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