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整理剂,薰衣草花香整理剂,香味纳米微胶囊,香味整理剂,香味加工剂
- 格式:docx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6
纺织后整理助剂
纺织后整理助剂是一种应用于纺织品整理加工过程中的化学物质,用于改善纺织品的柔软度、手感、光泽度、耐磨性、防皱性、防水性等性能。
纺织后整理助剂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1. 柔软剂:用于提高纺织品的柔软度和舒适度,使其更具有触感和弯曲性能。
2. 防皱剂:用于减少纺织品整理过程中的皱褶,提高纺织品的平整度和防皱性能。
3. 光泽剂:用于增加纺织品的光泽度和亮度,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视觉效果。
4. 耐磨剂:用于提高纺织品的耐磨性和耐久性,增加其使用寿命和耐用性。
5. 防水剂:用于提供纺织品的防水性能,使其能够抵御水分的渗透和湿润。
6. 阻燃剂:用于增加纺织品的阻燃性能,减少火灾的发生和火势的扩大。
纺织后整理助剂的选择和应用需要考虑纺织品的材质、工艺要求和使用环境等因素,以确保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品质。
同时,应注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Property]Appearance Milky white pasteIonicity Non-ionicPH-value7Solubility Can be easily dispersed in waterStability Stable in the hard water or PH=5-8 Compatibility Compatible with non-ion or negative ionDilution Completely stirring before using, and dilute with hot water.Safety Non-toxic to the human body, non-irritating to the skin, no oral taking.外观乳白色浆状液体离子性非/阴离子pH值 7溶解性易分散于水稳定性在硬水中,pH值在5~8的酸、碱溶液中稳定,使用方便相容性可与阴离子、非离子产品一起使用。
可与成衣免烫树脂整理液共浴稀释使用前必须彻底搅拌均匀。
可用热水稀释,搅匀后加入处理中安全性无毒,对皮肤无刺激,符合环保要求。
本产品的贮藏和使用遵守化学品安全规定,不得吞服[Features and advantages]Features AdvantagesMany kinds of pure perfume Such as jasmine, fresh flower, international, lavender, green apple,. Lemon, sandalwood, forest, pine, cologne and rose etc.Granularity less than 1um Releases fragrance by friction or other modes No effect on fabric No influence on handling and permeabilitySecurity Non- toxic to the human body, non-stimulation to the skin and non-allergic reactions使用方法香味纳米胶囊处理织物的方法可以采用浸轧、浸渍和印花工艺,具体用法视织物情况而定。
芦荟是一种具有多项保健与美容功能的植物。
它可以调节生命机体正常化,对人体细胞组织的再生起保护作用,因此,在纺织品后整理方面,芦荟大有用武之地。
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WSA5016是本公司开发的新型保健整理剂,适用于棉、毛、丝、麻、化纤织物及成衣的整理。
处理后的织物风格滑爽、飘逸、垂坠、;能使皮肤产生滋润凉爽的感觉,使人舒适放松。
有助于促进皮肤健康,不仅对于美肤、护肤具有良好的作用,还具有抗菌的效果。
可广泛用于家用纺织品,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内衣,袜子,毛巾等。
SGS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WSA5016富有较高的芦荟。
韩笑丝素整理剂的制备及在丝绸防皱整理中的应用高晓红1 张瑞萍1 王海峰1 毛兆清21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2海安县恒源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安226600【摘要】论文从丝素整理剂的制备着手,讨论了丝素、柠檬酸、丝素/柠檬酸复配整理真丝织物后,对真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白度、断裂强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单用丝素整理,固着率低,抗皱效果不明显;柠檬酸整理后的真丝织物,抗皱效果较好,但整理后的织物会泛黄或色变;丝素与柠檬酸复配,由于彼此之间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织物的抗皱效果提高明显,泛黄现象得到一定改善。
【关键词】丝素柠檬酸真丝织物防皱整理前言丝绸作为服装用料,由于其存在易折皱、弹性回复性差等先天缺陷,使其不能同一些新型合成纤维相竞争,为了解决其易折皱难题,真丝面料的防皱整理应运而生。
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无甲醛防皱整理已成为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多元羧酸甲醛防皱整理剂,以丁四羧酸(BTCA)和柠檬酸(CA)为代表。
但由于BTCA成本太高,对染色织物色泽有影响,CA易使织物泛黄,耐洗牢度差等弱点[1],其工业应用受到了制约。
废丝是制丝工序的主要副产品,将其脱胶、水解可制成丝素整理剂,由于丝素材料透气性好,附着力强,和人体有着极好的亲和力,彻底免除了树脂整理对人体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纳米远红外加工剂FRN396远红外线的频率与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分子的振动频率相近,其能量易被生物细胞吸收,使分子内的振动加大,活化组织细胞,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机体代谢,加速新陈代谢, 增加免疫功能,增加微循环血流量,有很好的温热疗效等作用。
纳米远红外整理剂FRN396为纳米远红外陶瓷粉与成膜性良好的阳离子聚合物的特殊加工剂,适用于棉、毛、腈/毛、T/C 等织物的远红外整理,经其处理后的织物可以吸收外界的能量,再向人体反馈发射远红外线,使体感温度上升,从而使人体有温热感。
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FRN396整理后的织物远红外发射率高达85%,具有很好的保暖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洗涤60次后远红外发射率高达84%,对人体安全,对皮肤无刺激、透气舒适。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韩笑远红外保健纺织品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广州市纺织工业研究所李达才刁伟军杨建国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卢永辉刘宇平【摘要】本文总结了采用远红外辐射体与特种印花和新型油墨印花相结合的丝网印花加工方法的新工艺技术,使纺织品不但有明显的远红外保健效果,能有效地局部改善人体的各种有关症状,而且有特种印花的立体感、弹性胶感等外观效果。
纯棉织物芳香微胶囊整理的探讨魏菊王瑾刘向大连工业大学纺织轻工学院,辽宁大连116034作者简介:魏菊(1971-),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纺织品功能整理【摘要】分别采用界面聚合法和分子包络法制备了聚氨酯和β-环糊精芳香微胶囊,采用涂层的方法对纯棉织物进行整理,优选了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测试了以两种不同芳香微胶囊整理的织物的释香性能。
【关键词】芳香整理;微胶囊;聚氨酯;β-环糊精【中图分类号】TS195.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8)07-0030-03健康、舒适的高品质生活是现代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医学研究表明:某些芳香气味能愉悦人的身心,净化空气,改善人体健康状况。
纺织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芳香气味的理想载体,但昂贵的芳香精油是易挥发物质.直接施加在纺织品上会很快散失,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
采用微胶囊技术将芳香物质包覆起来,通过后整理的方式施加在织物上,可以在织物使用的过程中缓缓释放出芳香物质,从而延长作用时间…。
微胶囊实际上是采用某种材料包裹另一种物质所形成的微小粒子,直径一般在1~1000 µm 之间。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已发展到200多种[2],在实际的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用途来选择适宜的微胶囊制备方法。
本文采用两种比较典型的方法,制备了薰衣草香精油微胶囊,以涂层的方式对纯棉织物进行整理,研究了整理后织物的释香性能,为纯棉织物的芳香整理提供实践依据。
1 实验1.1试样及试剂纯棉平纹织物:纱支28 tex×28 tex/密度125×104/幅宽150cm,薰衣草香精(沈阳精细化工总厂),β-环糊精,l,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400,乳化剂0P,十二烷基硫酸钠,丙烯酸酯粘合剂,乙醇。
1.2 仪器设备电动搅拌器,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JEOL公司),UV753B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微胶囊技术与纺织品功能性整理作者:李扬来源:《纺织报告》 2017年第3期微胶囊技术是一种把固体或者液体用成膜材料包裹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
制得的微小粒子叫微胶囊,一般颗粒大小在微米或毫米的范围内。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行业中应用较广泛,利用微胶囊产品的缓释性能、发泡性能、隔离性能,赋予纺织品一些特殊的功能,如驱蚊防虫、防皱拒水、抗菌等。
1 微胶囊的构成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物。
其大小一般为5-200μm 不等,形状多样,取决于原料与制备方法。
被包埋的物质称为芯材,包括香精香料、酸化剂、甜味剂、色素、脂类、维生素、矿物质、酶、微生物、气体以及其它各种饲料添加剂。
包埋芯材实现微囊胶化的物质称为壁材。
1.1 微胶囊的芯材芯材可为油溶性、水溶性化合物或混合物,其状态可为粉末、固体、液体或气体。
可包囊物的品种极其繁多,如交联剂、催化剂、化学反应剂、显色剂、给湿剂、药物、杀虫剂、矿物油、水溶液、染料、颜料、洗涤剂、食品、液晶、溶剂、气体、疏水化合物及无机胶体等。
1.2 微胶囊的壁材壁材:可用作微胶囊包囊材料的有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材料,视所包囊物质(囊心物)的性质,油溶性囊心物需选水溶性包囊材料,水溶性囊心物则选油溶性包囊材料,即包囊材料应不与囊心物反应,不与囊心物混溶。
高分子包囊材料本身的性能也是选择包囊材料所要考虑的因素,如渗透性、稳定性、溶解性、可聚合性、粘度、电性能、吸湿性及成膜性等。
2. 微胶囊在功能性纺织品上的应用2.1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纺织品功能性整理加工中常用到的微胶囊制备方法主要有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水相分离法、油相分离法和包结络合法2.1.1 界面聚合法自从 1957 年美国杜邦公司用界面缩聚反应制备聚酰胺取得成功之后,界面聚合法即被开发应用于制备微胶囊。
界面聚合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所开发的微胶囊制备技术,囊芯被通过聚合反应生产成膜材料的单体小分子所包覆。
40Celessence 是英国一家国际化专门研制微胶囊系列产品的高科技有限公司,Celessence 健康香芬整理技术已与四十多个国家的许多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了成功的合作,赋予服装、家纺、针织等产品有益健康并且感官上纯真的香味,为纺织服装产品提供了独特的增值效益。
纺织品健康香芬整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香料和护肤保健药物包覆在准纳米级的防水微胶囊内,在生产加工前使用获国际专利的专用固定剂与防水微胶囊乳化,在后整理加工中将微胶囊紧紧“固定焊接”在纺织品纤维缝隙中,分布密度每平方厘米达百万粒。
在人们日常使用、穿着、运动和摩擦接触过程中,产生微胶囊的渐次破裂,持续散发香气,能很快提升人的嗅觉感官,可使使用者产生愉悦、镇静、凉爽、清新和温暖的感觉,对人体有安神助睡眠、醒脑提神、抗菌防霉和除异味的保健功能。
除服装外,寝具、巾被、沙发和窗帘以及内衣、毛衫、袜子等产品中不断释放出清新有益的香味,有祛除异味并达到防臭的效果,具有抗菌防霉、提神醒脑、香熏疗等保健功能。
使用者通过穿用服装和床品时的运动、摩擦、触摸、挤压,使香味缓缓不断地释放出来。
衣物在长期穿用过程中,在经过多次的水洗、干洗或晾晒后香气依然。
这类产品在今年初的法兰克福国际家纺博览会上深受经销商和使用者的青睐,如薰衣草/芦荟、芦荟/牛奶蜜糖、芦荟/蒙特卡罗等复合健康香芬整理剂产品。
Celessence 纺织品健康香芬整理剂中不含甲醛、重金属、氯酚等有害物质,目前已通过多项国际认证和测试,其中包括:通过Oeko-Tex Standard 100欧盟生态纺织品标准;符合欧洲化妆品标准指南(76/768/EEC)的要求;通过Eco-Testing Schedule 欧盟生态测试标准CPETS ;通过并符合国际日用香精香料协会IFRA 皮肤安全检查标准指南。
Celessence 纺织品健康香芬整理剂已经使用于江苏的阳光集团、宝丽斯;浙江的新发印染、丹吉娅袜业、金象纺织品;广东的邦达国际、锦兴纺漂、南方印染、光大服装;山东的孚日、欧化和愉悦家纺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一、食品添加剂1、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分类:按来源分:天然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一般化学合成品、人工合成天然同等物)按功能分:我国目前(2011年)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共约2400种,其中添加剂334种,香料1853种,加工助剂158种,胶姆糖基础剂55种。
另有营养强化剂约200种。
(最实用)按安全性评价分♦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剂属于食品添加剂;♦农残、兽残等污染物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淀粉、蔗糖、食盐等食品加工配料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GB14880-2012):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和其他营养成分。
食品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
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2、食品添加剂的意义和作用: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营养价值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和成分3)提高食品质量稳定性,改善食品感官性状4)便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包装和贮藏、3、带入原则:添加剂通过配料而进入制品中。
a 根据国标,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b 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c 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带入的水平d 由配料带入食品中的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4、毒理学评价的目的:鉴定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毒性。
毒理学试验的4个阶段:a.急性毒性试验——测定LD50b.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初步估计MNLc.亚慢性毒性试验——初步确定MNL: 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d.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确定MNL5、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指标LD50——半数致死量;MNL——最大无作用剂量;ADI——每日允许摄入量(简称“日允量”);GRAS ——一般公认为安全的;二、防腐剂1、防腐剂: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而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香草也称"药草",正规的叫法为"芳香植物",是会散发出独特香味的植物,通常也有调味、制作香料或萃取精油等功用,其中很多也具备药用价值。
虽然一般所谓的香草主要是指取自绿色植物的叶的部份,但包括花、果实、种子、树皮、根等,植物的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入药。
香草是世界各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成分,提供大部分可用于治疗疾病的药材。
香草中国说:我国应用香草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炎黄时期,芳草入药以疗疾,燃烧芳香树木和熏香以敬神和清洁空气。
"神农尝百草,华夏万里香"。
相传神农(炎帝)"教民耕作,栽种桑麻,烧制陶器......为民治病,始尝百草"。
其实百草中很多是香草植物。
公元前104年的《神农本草经》,加载的药物有365种,其中252种是香料植物或与香料有关,1997年收入国家药典的就有158种。
到了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已有专辑《芳香篇》,系统地叙述各种香料的来源、加工和应用情况。
自此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香料的发展越来越集中于具有食物配料性质的品种上,"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植物香料加上厨师的手艺,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香、滋、味俱佳的食品,于是就有了美食之说。
香草世界说:香草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人对香草有广泛的种植。
十六世纪,西班牙征服者征服了中美洲,并将香草和巧克力同时传入了欧洲。
香草的英文名为vanilla,这个单词发源于西班牙词汇"vanilla",在西语中意为"小豆荚"。
欧洲香草在欧洲园艺产业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很多园艺部门和爱好者都有自己专门的香草植物园,他们收集培育出各种各样的香草植于园中,让它们一年四季散发着或清淡或浓郁的各种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经科学证明,这些香气有的可以杀菌、消毒、驱虫,有的可调节中枢神经,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使人脱离亚健康状态。
食品化学整理名词解释1.水分活度:食品中水分逸出的程度,可以用食品中水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饱和蒸汽压之比表示,也可以用平衡相对湿度表示。
5.蛋白质变性: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
这个过程叫做变性。
11.美拉德反应:凡是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称为羰氨反应。
【氨基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在一定温度、压力与水分条件下相互作用生成类黑精类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美拉德反应,是法国化学家美拉德发现的。
】12.淀粉糊化:在一定温度下,淀粉颗粒在水中膨胀,形成粘性糊状胶体溶液。
这种现象被称为“淀粉糊化”。
13.糊化淀粉的老化:糊化淀粉溶液在缓慢冷却或室温下放置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沉淀。
这种现象被称为淀粉老化。
14变性淀粉:为了满足食品加工的需要,对天然淀粉进行物理、化学和酶处理,使淀粉原有的物理性质,如水溶性、粘度、色、味等流动性发生变化,因此处理后的淀粉称为变性淀粉。
15同质多晶现象: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可以形成不同形态晶体,但融化后生成相同液相的现象叫同质多晶现象,例如由单质碳形成石墨和金刚石两种晶体。
脂肪替代品:基本上不向人体提供能量,但具有脂肪的味道和润滑作用的物质称为脂肪酸替代品。
脂肪替代品有两种:脂肪替代品和脂肪模拟物。
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油脂相似。
它们可以部分或完全取代食物中的脂肪,以脂质和合成脂肪酸酯为基质,在冷却和高温条件下稳定。
脂肪模拟物在感官和物理性质上模拟油,但不能完全替代油。
它们通常以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为基质,在高温下容易引起变性和焦糖化,因此不应在高温下使用。
28酶促褐变:较浅色的水果、蔬菜在受到机械性损伤(削皮、切片、压伤、虫咬、磨浆、捣碎)及处于异常环境变化(受冻、受热等),在酶促(催化)下氧化而呈褐色,称为酶促褐变。
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由多酚氧化酶等酶参与引起的食物颜色变化。
2)颜色的变化不需要酶的参与,如美拉德反应、焦糖反应等颜色变化。
42滞后现象:对于食品体系,水分回吸等温线(将水加入一个干燥的试样)很少与解吸等温线重叠,这两条曲线的不一致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卵磷脂胶囊是生命活力的基础物质,人体内卵磷脂的含量愈充分,人体的代谢力、免疫力和再生力就愈强,人就愈健康长寿。
在纺织品后整理方面,卵磷脂也大有用武之地。
卵磷脂保湿微胶囊SKIN6310是一种以磷脂酰胆碱(Phospatidylcholine,又称卵磷脂)为主要成分的新型纺织整理剂。
适合于棉、毛、丝、麻、化纤织物及成衣的整理。
处理后的织物不仅风格柔软、吸湿,而且促进能微循环,活化细胞,增强ATP产生能力,具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功效。
卵磷脂胶囊从基础水平上滋养着生命,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可广泛用于家用纺织品,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内衣,袜子,毛巾等。
韩笑卵磷脂概述卵磷脂属于一种混合物,是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以及卵黄之中的一组黄褐色的油脂性物质,其构成成分包括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以及磷脂。
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
卵磷脂有时还是纯磷脂酰胆碱的同义词。
名称卵磷脂(lecithin)别名:软磷脂化学名称:磷脂酰胆碱英文:Phosphatidylcholine1844年法国人Gohley从蛋黄中发现卵磷脂(蛋黄素),并以希腊文命名为Lecithos(卵磷脂),英文名为Lecithin,也自此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卵磷脂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人类生命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它的滋养和保护。
卵磷脂存在于每个细胞之中,更多的是集中在脑及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肝、心、肾等重要器官。
至1925年才由德国公司首次自大豆中提取活性卵磷脂并投入市场。
在国外的生产和应用已形成相当规模。
7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就开始用此类保健品,在美国卵磷脂类保健品总销量仅次于复合维生素和维生素E而名列第三。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元素的脂肪化合物,通常是卵磷脂(磷脂酰胆碱,简称PC)、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简称PE)、肌醇磷脂(磷脂酰肌醇,简称PI)、磷脂酸(简称PA)、丝氨酸磷脂(简称PS)等的混合物,其中最典型的是前三种。
纳米香味胶囊香味整理剂SNC 208是一种全包囊型纳米微胶囊香料,壁材为阿拉伯明胶,并选用高级香料或从天然花草植物等中提取原香精,通过特殊手段制作成。
适用于棉、毛、丝、麻、化纤织物及成衣的整理。
整理后的织物经摩擦、拍打或揉搓,受外力作用后,微胶囊破损,香气外溢,即可闻到芬芳的花香,如无外力作用,微胶囊则不破损,香味持久保存,永不消失。
处理后的织物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
适用范围有:家纺用品、枕芯及被芯、玩具填充物、象形印花服装等。
主要香型有:茉莉、玫瑰、丁香、桂花、薰衣草、森林、青草、苹果、柠檬、西柚、水蜜桃、古龙、国际、薄荷、香草、芦荟等。
韩笑芳香保健纺织品的研究与应用王潮霞(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无锡214122)陈水林(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上海200051)作者简介:王潮霞(1969-),女,副教授,博士。
主要从事生态纺织品印染加工新技术和功能纺织品及助剂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根据芳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芳香疗法的应用实践,采用分子包覆材料β-环糊精为壁材原料,对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的薰衣草香精进行包结络合,并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同时阐述了芳香保健纺织品的产品形式。
【关键词】医疗保健;β-环糊精;薰衣草;香味纺织品;微胶囊中图分类号:TS195.5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05)03-0001-041 芳香剂的作用和缓释微胶囊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
当我们享受令人眼花缭乱的工业产品时,也不得不承受日益污染的大气和环境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来自社会、工作和家庭的各种压力也日益增加。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自然、简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回归自然,追求健康已悄然成为都市新时尚。
各种加香产品的蓬勃兴起不仅顺应了这一趋势,也为纺织品赋予了新的医疗保健功能。
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芳香剂具有镇静、杀菌、保健等作用[1-3]。
近年来,人们对森林浴、芳香治疗法、植物杀菌素等芳香植物精油的医疗效果日益关注。
随着人们对香味研究的深入,还发现香味有舒缓紧张情绪、解除压力和催人兴奋等作用。
一些芳香药物的药理和情感作用见表1和表2[4-5]。
可以预计,芳香疗法会在不久的将来走进我们的生活。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成膜材料把分散的固体或液体包覆使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
其目的是将芯材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和稳定芯材、屏蔽气味和控制释放等[6-7]。
微胶囊化的方法多种多样,文献报道的已有200多种[8]。
芳香医疗保健纺织品的研究是将最新的芳香学以及芳香疗法对人体心理以及生理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纺织品。
因此,在选择包覆材料时必须首先考虑其安全性。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密胺树脂等合成高分子材料为壁材,整理后纺织品会残存一定量的甲醛。
采用明胶-阿拉伯树胶复合凝聚法对香精包覆时,水溶性的成分会被排斥在微胶囊外得到一种配比失调的香精,难以保证芳香医疗的功效。
环糊精是由淀粉通过酶降解而产生的由6至8个葡萄糖以β-1,4甙键连结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
由于环糊精分子洞内表面呈疏水性,分子洞外呈亲水性,故其分子洞具有包覆客体分子的功能。
β-环糊精分子洞大小适中可以较好包覆芳香分子等。
更为重要的是β-环糊精易结晶、分离、提纯,无任何毒性,对皮肤无任何刺激性,易生物降解[9]。
由于β-环糊精的这些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因此,选择β-环糊精研究芳香医疗保健纺织品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表l 芳香药物的情感镇静作用表2 芳香药物的药理作用注:▲表示有此药理作用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1)实验仪器:上海威宇高剪切均化机,JB9O-D 电动高速搅拌机,日本理光X一衍射仪,日本津岛UV-3000紫外分光光度计(2)实验药品;β-环糊精,薰衣草香精,低温粘合剂2·2 实验方法2·2·1 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将一定量的β-环糊精加到乙醇的水溶液中,以100OOr/min速度均化5min。
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0%董衣草香精的乙醇溶液20ml,维持40℃搅拌2h,自然冷却至室温,静置24h。
热后用布氏漏斗抽滤,洗涤。
2·2·2 香味纺织品整理香味纺织品模拟应用条件暴露于空气中,定期置于密闭容器中。
并以有机溶剂萃取香精,将萃取液用UV-3000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测定。
3 结果和讨论3·1固体包结物的形成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是芳香医疗保健纺织品成败的关键。
β-环糊精与薰衣草香精是否生成固体包结物可借助于X-射线粉末衍射来判断。
作为客体分子的熏衣草香精是液体,它自身不产生任何衍射峰。
因此可用X-射线粉末衍射来判断是否生成了固体包结物。
β-环糊精及其与薰衣草香精固体包合物的X-衍射谱图见图1。
图l β-环糊精与薰衣草香精固体包合物的X-衍射谱图从图1可以看出物的β-环糊精的特征衍射峰2θ=13°,而其固体包合物的X-衍射图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两个较强的衍射峰,分别是2θ=16°和2θ=18°。
由此可以判断所采用的成囊制备工艺可以形成香精固体包合物。
JSM-56000LV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β-环糊精和熏衣草香精微胶囊的微观形态,其结果见图2;图 2 β-环糊精和熏衣草香精微胶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微观形态图从β-环糊精和熏衣草香精微胶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微观形态图可以看出β-环糊精和董衣草香精形成的包合物为菱形晶体。
3·2 粘合剂的筛选香精微胶囊在织物上的固着牢度是确保其留香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香精微胶囊对高温高压等较为敏感,因此选择低温粘合剂对织物进行香味整理。
β-环糊精为分子水平级包覆材料,形成的微胶囊粒径在lµm以下,采用浸轧工艺可以将微胶囊嵌人织物组织结构以及纱线里。
因此,一般而言,粘合剂用量较小不会影响织物的手感。
而粘合剂的气味会对香味织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从气味大小的角度对粘合剂做了筛选,结果见表3。
注:+++++表示气味极强,++++表示气味较强,+++表示气味中等,++表示气味较弱,+表示气味极弱。
由表3可以看出,织物在刚整理完毕后,残留的气味较浓以至掩盖了熏衣草的香味。
当放置五天后,粘合剂的气味变得较弱。
当放置十天后,其气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由于熏衣草的阈值较大,还是以选择气味较小的粘合剂为宜。
3·3 工艺条件的选择香精微胶囊整理工艺条件如焙烘时间、焙烘温度对织物的缓释性能也有影响。
大多数香精一般为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沸点都较低,在确保牢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缩短焙烘时间,降低焙烘温度。
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对缓释性能和固着牢度的影响分别见表4和表5。
从表4可以看出,焙烘温度较低时,织物上CD和香精的含量都较小,这是因为温度低难以将香精微胶囊固着在织物上。
而当温度较高时,微胶囊虽然能够被固着,但其中的香精成分会逃逸掉许多。
因此适合香精微胶囊的粘合剂应为低温型粘合剂,表注:表5注:从表5可以看出,焙烘时间较短时,难将香精微胶囊有效固着,时间较长时,会造成香精的损耗。
焙烘时间以5-7min为宜,同时它也因粘合剂种类不同会有所变化。
因此,工艺条件需根据粘合剂进行优化。
3·4 芳香织物的缓释性能芳香织物的缓释性能是指织物保持香味的时间,即香精的挥发释放速度。
将香精直接浸渍的织物以及β-环糊精-薰衣草包合物整理的织物在自然应用条件下暴露于空气中,每隔一星期用乙醇定期萃取,将滤液用UV-3000紫外分光光度计在λmax=276nm下测定其吸光度,经香精微胶囊处理和末处理的织物缓释性能的对比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未经β-环糊精-薰衣草包合物与经过其处理的织物相比,两者的释放速率都是由大到小,但变化幅度却有很大的差异。
前者放置7天后,织物上香精浓度减少近70%,气味很淡。
后者放置一个月后织物上香精浓度减少不到70%,仍香气宜人。
此外,通过主观感官法评价,前者在10天左右已无气味,而后者放置半年后仍有香味。
4 结论香味纺织品可以是制造成香味纤维、香味织物,也可以为无纺织物。
从纤维类别上看,不仅可以用在天然纤维上,也可以是合成纤维。
从产品最终形式上看,无论是服装和装饰用纺织品都是加香的良好载体。
室内纺织用品以及室内装饰品,如床单、被罩、窗帘、地毯、睡衣可以用熏衣草、天苎葵、春黄菊、牛膝草、肉桂等香味,有助于消除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在办公环境里,可穿戴茉莉、玫瑰、香柠檬等香味服装,可以起到觉醒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用β-环糊精作为包覆材料,工艺简单,粒径容易控制,使用方便。
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适用于芳香医疗保健纺织品。
而当一旦香气全部散失后,采用简单的喷雾法又可根据个人喜好赋予其新的香味,留香时间比较持久。
5 参考文献[1]G.Buchbauer,etal.Methods in Aromatherapy Research [J].Perfume & Flavorist.l996,21(5-6);31-36[2]J.stephanJellinnek.Aroma -chology:A Status Review [J].Perfume & Flavorist.l994,19(9-10);25-49.[3]八卷英彦,芳香治疗法的药理效用[J]香料香精日用品,1984(4);36-42[4]乐颖,精油和芳香疗法[J]北京日化,1991(3);19-21[5]沃尔得,芳香医疗配方宝典,伦敦,1990[6]宋健,微胶囊及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1999(1);42-44[7]R.Arshady,Microspheres and microcapsules,a survey of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J];PolymerEngineering andScience,1990,30(15);915-924[8]梁治齐,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9]刘创,环糊精的结构、性质及应用[J]香料香精化妆品,1997(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