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点与线的魅力
- 格式:ppt
- 大小:10.54 MB
- 文档页数:62
点与线的魅力学校:会城中学备课人:范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点、线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感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生活中的美感体验,培养热爱生活,创作艺术的人文情感。
教材分析:重点:点,线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去激发创作灵感。
教法:导学式、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探究学习。
教具:点的构成、线的构成示范作品数幅,上届优秀学生作业。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工具。
二、复习: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点和线的特点,现在请一些同学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点和线导入:师问:同学们,你们认识点和线吗你们发现生活中哪里有点和线(学生讨论回答)师归纳:点——石头、街灯、太阳、月亮、大米、红豆……线——斑马线、灯泡射出来的线、毛线、线、头发……师小结:点、线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
点、线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基础,是最简单的平面构成之一。
(二)展开:1.点的魅力点有大小、有规则点和不规则点。
有疏密、轻重、虚实的构成变化。
只关系到大小,与形状无关。
2.线的魅力直线(无限延伸)、曲线(华丽、优美生动极富有动感)长线、短线横线(和平、寂静、安稳之感)、竖线(高尚、权威、庄重、傲慢、崇高、严峻)斜线(使人感到从一端向另一端扩展或收缩、产生变化不定感受、动感)、正线粗线(宽厚、厚重、沉稳)、细线(尖锐、细腻)不同的线给人不同的感受,线的构成能产生不同的美感。
3.欣赏书本作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点、线的巧妙运用以及点、线的美感所在。
4.探究学习:师问:点与线在平面设计中有哪些法则(1)渐变法则(2)发射法则(3)重复法则(形、色的重覆)(4)自由法则5.小组抢答:这两幅图运用了什么法则(学生回答)6.聆听声音---大师作品中的法则与音乐的情感。
(学生欣赏并回答)。
7.欣赏吴冠中国画作品8.教师示范(播放轻音乐)9.学生作品欣赏10.布置作业:用点、线、面构成一幅富有情感的作品。
《点与线的魅力》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撑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从生活出发,设计具有美观和独特创意的平面构成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运用美术术语和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述表达自己某种审美情感,感悟点、线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点、线构成的形式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表达一定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图片,作品实例。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展示生活中点、线、面构成的图片,体会当中的美感。
揭示课题:点与线的魅力。
2、从标志蕴含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世界遗产包含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也是保护的象征。
二、课堂发展:1、活动一: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特征。
请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与大家分享探究的成果。
2、师生对小组课前的调查进行评价。
3、欣赏范例,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内容展开讨论,归纳平面构成的要素,加深对点与线的理解。
4、教师归纳点与线的特征。
5、活动二: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构成规律。
设问:你能从身边的事物中感悟到点与线所构成的美吗?理解平面构成的定义。
6、展示图例作品,让学生找出构成规律,归纳、分析出几种基本的构成形式:重复、特异、渐变、发射。
7、手绘草图创作: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服装图案的设计,表达一定的情感。
分小组确定正稿,用剪贴的方法完成一件服装图案制作。
8、评价:请学生对作品自评与互评。
教师点评部分有特点的作品。
请同学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具体的美术知识,有什么感受!三、课堂练习:手绘草图创作: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服装图案的设计。
四、课后延伸:要求学生完善设计作品并思考:探索平面构成中的色彩应用。
点与线的魅力-岭南社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点与线的形态、属性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学习如何运用点与线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和气氛。
3.掌握使用不同方式的线条和点的组合进行创作的技巧。
4.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点的形态和属性1.点是最基本的图形,通常用来表示事物的轮廓、顶点、中心、兴趣点等。
2.点具有大小、形状、位置等属性,不同的点可以分为实心点、空心点、多边形点等。
2. 线的形态和属性1.线是由点连接而成的,是由一系列点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2.线具有长度、宽度、弯曲度等属性,不同的线可以分为实线、虚线、直线、曲线等。
3. 点和线在美术中的运用1.点和线可以用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轮廓,如表现建筑物的细节和线条,描绘静物、风景等。
2.点和线可以用来对比明暗、形成色调,表现空气的通透感和物体所在的空间关系,如表现水面和树木。
3.点和线可以用来表现情感和气氛,如表现悲痛、欢乐、轻松愉快等情感和气氛。
4. 点和线的创作技巧1.点和线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如使用交叉线条、流线和曲线,形成多种不同的视觉效果。
2.点和线的运用要注意构图、比例、线条的粗细等,创作过程中应该多加思考和练习。
3.基础的点和线练习可以通过几何图形、静物、风景等进行创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点和线的印象和认识。
2.分享一些与点和线相关的艺术作品,比如几何图形的艺术创作、切尔诺夫的发条机械等。
2. 点和线的属性1.明确点和线的基本属性,分析不同类型的点和线的特点。
2.鼓励学生通过手绘点和线的形态进行练习,培养对点和线的敏感度。
3. 点和线在美术中的应用1.展示不同类型的点和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分析其表现特点和技巧。
2.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创作品,探讨点和线的使用方式,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
4. 点和线的创作技巧1.分析艺术家的作品,观察点和线的运用方式,结合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
3点与线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从生活中发现点与线构成的美,启发设计思维,提高美感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培养热爱生活、创造艺术的人文情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有初步审美能力,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与线,把握课文大意。
但学生还没有形成善于发现身边的美的自觉性,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去发现和探索。
个别学生对美术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点、线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激发创作灵感。
四.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点与线的魅力情景导入:1、先以轻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师:同学们都认识点和线吗?生:认识。
点是细小的痕迹,是一切图形的基础,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点与线的魅力。
——打开课件,导入课题。
师:除了我们平常在数学课堂上看到的点和线外,大家还有没有发现其他的点和线呢?找一找,看看我们身边存在的点与线。
2、生的发现:窗口防盗网;排放整齐的桌椅,天花板上的光管……。
3、师:同学们真聪明,观察得很仔细,下面我们在课件图片中找一找点与线。
讲授新课;(一)点与线的形态1、老师介绍点和线这两种元素的形态。
点的主要形态:规则的点;不规则的点线的主要形态:直线;曲线注意:线还分为有形的线——视觉线,无形的线——听觉线(二)点与线的情感1、不同形状的点有不同的性格:点有大小、轻重、彭胀、爆炸等2、不同形状的线有不同的性格:线有粗细、斜正、流畅、节奏感等直线——刚强、坚挺曲线——柔和、优美粗线——强壮、敦厚细线——纤弱、灵活练习一:动一动:你能用身体语言分别表现出直线和曲线来吗?3、欣赏有明显点、线构成基本形式美感的图片。
让学生在图片中找点与线,并谈感受。
初步让学生感受点、线之美练习二:在景中找点与线,并说感觉水平线给你的感觉:开阔、平静垂直线给你的感觉:挺拔、高耸、庄严圆曲线给你的感觉:旋转感斜线给你的感觉:运动感练习三:练一练,连一连水平线旋转感圆曲线挺拔感斜线宁静感垂直线运动感(三)、点与线的应用。
一、图片引入:教学资源:点、线元素构成的图片实例。
老师活动:上课一开始,我先展示了从网上下载的各种点与线的图片,并提问:我们能不能从生活中去发现各种点与线构成的实物呢?学生活动:学生纷纷说出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产生思考,体现“美术无处不在”,以此达到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目的。
(生活中的点与线的例子)二、课堂发展:活动一:1、老师活动:聆听三段音乐,分析他们的不同,如果用点或线来描述应该如何?2、学生活动:①每个小组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片段来分析,说说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并把它画在美术本上。
②分析音乐作品如何用线条来巧妙的进行创作。
③让一位学生上台来绘画线条。
3、老师小结:做绘画的启发引导。
音乐之中都蕴涵线条说明生活中处处体现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参与到“欣赏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来。
活动二:1、老师活动:从网上搜索欣赏一些大师的美术作品,从中领悟美术作品中的点与线以及如何找到其中的音乐元素(课程内容的深化与提高)。
2、学生活动:分组说出自己对于美术作品中的点与线构成的画面的感受,并分析这些画面是如何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是造型?是旋律?(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将音乐的旋律和美术的线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美术作品中所体现的音乐符号)活动三:1、老师活动:聆听三段音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尝试用点与线构成的画面去表达音乐的情感、节奏与旋律。
2、学生活动:进行小组创作,分工合作。
按照先构思再创作的步骤进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合作性。
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制作,并在同龄人的作品感染下激励学生的信心,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自己选择的音乐片段来运用点与线构成画面,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加强对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
活动四:1、老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展示评价表。
2、学生活动: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出自己组的作品的特点或者对其他组作品的评价。
点与线的魅力选材单元: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点、线、面课题:第3课点与线的魅力学习目标:1、启发学生欣赏和发现生活中点和线的元素,了解其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2、学会将点与线的元素运用到绘画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点与线的魅力2、理解不同形状的点与线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会给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感受。
3、学会将点与线的元素特点,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教学难点:1、理解点与线的魅力2、运用点与线的元素来表达情感。
课堂组织方法:本节课将以竞赛形式回答问题。
分4个小组,每次问题分小组讨论后,由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陈述,或者抢答、投票评比的形式,累计得分最高小组最终胜出。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问题1;认真观察下面几张图片,分小组讨论并思考,图片中都有什么相同点?(鼓励同学们大胆的说,错了没关系。
时间;2分钟回答形式:找4位同学自由抢答。
得分:每人次给所在小组记2分。
待4名学生回答完毕,让同学集体给以这4位同学鼓励。
)二、正式讲课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点、线、面这三个基本构成元素。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寻找和体会,就会发现点、线、面与色的构成和变化能表现丰富多彩的形象。
问题2;各小组讨论,你认为,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还有什么景物或物体是含有点、线的元素的呢?(时间:2分钟。
回答形式: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陈述。
得分:每人次记2分待4名学生回答完毕,让同学集体给以这4位同学鼓励。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归纳;有房子,桥梁,农田,马路,衣服,植物等等非常之多。
其实,还有我们平时玩的电脑游戏的场景,人物技能的设计,动画和电影场景效果的设计里,都含有点线的元素,使得场景的表现更为丰富。
下面大家请欣赏一下把!导入欣赏图片和动画电影片段。
(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知道点与线的元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由老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3页,看看教材中给我们举出了哪些生活中的点与线运用的例子呢?(通过PPT同步教材的3个例子,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点与线的作用)不同形状的点与线,通过不同形式的排列与构成,会给人以相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吗?会给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吗?问题3;结合教材13页左下方两幅图片所描绘的内容,说出你看到这两幅图片联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讨论结束后,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进行大胆陈诉。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3--点与线魅力--教案设计《点与线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点与线,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感表达。
3、激发学生参与生活中的美感体验,体验绘画与创作的乐趣,大胆运用点与线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培养热爱生活、创造艺术的人文情感。
三、教学重点:点、线带来的感受及用点、线大胆的表现。
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去激发创作灵感,用点与线表达对音乐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欣赏法、启发引导法等。
教具: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收集生活中点与线的图片收集的小组举手,请大家拿出来展示。
(实物投影展示)3——4组的代表分享。
生:各种点与线的图片师:我们同学收集了很多的图片,说明生活中点与线的现象很普遍,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展示了。
那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点、线,感受点与线的魅力。
(二)认识理解点与线师:虽然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点与线,那么我们同学对这些点与线的形状和特点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点与线的形状和特点。
(屏幕展示)老师板书:点的形状:规则点、不规则点、大点、小点线的形状:直线、曲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横与竖、斜与正等(屏幕展示)三、点线的构成师:不同的点与线给人不同的感受,假如把他们混到一起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位用点、线组合的绘画大师的作品,下面我们看看他们的作品是如何用点、线构成的。
作品:蒙德里安(秩序美)康定斯基(跳跃美)吴冠中(韵律的美)四、点线构成法则师:我们欣赏了大师的作品,大家有没有创作的冲动呢?是不是也想做一回大师呢?生:师:很好,不过不要着急,大家想一想这些大师之所以能出这么漂亮的作品是不是随意组合就能画出来呢?生:不是师: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不是要遵循一定构成法则呢?大家想一想,点线构成法则有哪些呢?师:疏密、粗细、曲直、长短、尖锐与柔和等(图示)师:当各种变化的点与线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美丽的画面,我们人类很聪明,向大自然学会了运用点线创造出来美好的艺术作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