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实验室2
- 格式:doc
- 大小:191.00 KB
- 文档页数:5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知识点分析】一.科学实验室1.科学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也是实验药品和实验器材摆放的场所,实验室有着自己的要求和规定,进入实验室要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守则,实验室操作以安全为主(配备有急救箱,灭火器,消防桶),有电源(学生电源和家用电源)。
2.实验室规范:除了实验设备以外,实验室内有大量可供我们做实验时使用的器材和试剂。
实验器材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与通风情况)。
他们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3.实验室常见的器材:(1)测量工具:1. 2. 3.1.温度计:测量温度2.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3.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4. 5. 6.4.刻度尺:测量长度5.天平:测量质量6.秒表:测量时间(2)观察工具:1. 2.1.放大镜:小倍率的放大倍数2.显微镜:大倍率的放大镜(3)可加热工具:1.烧瓶与锥形瓶2.蒸发皿3.试管4.烧杯(4)辅助器材:1.滴管2.试管架3.玻璃棒4.试管夹5.坩埚钳(5)其他器材:1.集气瓶2.广口瓶细口瓶3.铁架台4.酒精灯二.实验室的安全1.实验室的危险性:实验时,有时会用到电源明火、各种化学试剂和刀具等物品或工具,如果我们没有按实验室规则进行操作或操作不当,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2.实验室安全守则:(1)听从老师的指示,未经老师的允许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
(2)查看实验室灭火器、急救箱等应忽情况处理器材所在的位置,并牢记在心。
(3)不能用湿手接触实验室电源,不能将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人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4)没有老师的指令,不得试噢或直接接触任何化学试剂。
(5)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得随意改变实验程序或所用的化学试剂等实验材料,以免发生意外。
(6)打翻化学试剂或器M时需立即处理,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走进实验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意义;知道长度的单位和测量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特殊的测量;知道时间的单位、会进行时间测量;知道误差及减小方法。
能力目标正确使用刻度尺,能进行特殊的测量,会估计物体的长度情感目标通过特殊的测量调动学生积极地的思考,团队的合作,勇于于争先的精神。
教学重点特殊测量教学难点估测长度主要教法阅读、引导、操作、展示教学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复习长度的单位和换算学生活动二:各组展示测量硬币周长的方法及测量值各组展示测量硬币直径的方法及测量值各组展示测量一张纸厚度的方法及测量值各组展示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及测量值师生对各组的活动进行评价学生活动三:学生阅读课文,知道时间的单位和换算及测量时间单位:秒(s)分钟(min)小时(h)换算:h=60min=3600s工具:表学生活动四:各组测量的硬币周长不完全相同,是错误码?阅读课文学习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小结本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课后反思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1.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推力做功最多的是A.用10N的水平推力把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推着前进1米B.用5N的水平推力把质量为2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推着前进2米C.用10N的水平推力把质量为2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推着前进1米D.用5N的水平推力把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推着前进3米【答案】D【解析】【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一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功的公式是:W=Fs.【详解】A.W=Fs=10N×1m=10J;B.W=Fs=5N×2m=10J;C.W=Fs=10N×1m=10J;D.W=Fs=5N×3m=15J.2.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投出去的篮球受的力B.沿斜面下滑的物体受的力C.挂在竖直墙上的球受的力D.悬浮小球受到的力【答案】B【解析】【详解】A.篮球出手后,手的作用力不再存在,篮球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且空气阻力与运动方向相反;B.从斜面上滑下来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 f及斜面的支持力F N;C.挂在竖直墙上的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没有运动趋势,所以球与墙壁间没有摩擦力,球还应该受到绳子斜向上的拉力;D.悬浮在水中的小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而图中两条线段长度不相等。
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课程标准要求一、通过观察或看录像等有关文字、音像资料,体会领悟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二、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形成对物理仪器的初步认识。
三、知道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教材内容全解一、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实验室是科学探究的基地,走进科学探究的基地,你会观察到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
一切奇妙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及其规律。
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相当于限定了某些比较复杂的因素,使实验较容易获得成功。
二、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了解实验仪器是进行探究实验的必要环节。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理实验的结果都要通过测量才能得到。
测量同一个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该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
一些常见的测量仪器:(1)长度的测量仪器常用的长度测量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
如图不同的测量工具,用途一般不同。
刻度尺用于常规测量;游标卡尺用来准确测量圆筒内、外径及深度等;千分尺又叫螺旋测微器,常用来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和薄金属片的厚度等。
(2)时间的测量仪器测量时间常用的仪器是秒表,如图所示,另外还有手表、钟等。
(3)质量的测量仪器实验室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是托盘天平如上图所示,另外还有物理天平及生活中各种秤。
(4)温度的测量仪器实验室中测量物体温度的常用仪器是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另外医疗上常用体温计、家庭中常用寒暑表测量温度。
(5)体积的测量仪器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体积的仪器是量筒,用量筒可以方便地测出液体的体积,还可以通过液体间接地测出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6)力的测量仪器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力的仪器是弹簧测力计和圆盘测力计,如图所示。
(7)电的测量仪器如图所示,电流表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用来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鸡西市第四中学导学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二
使用时间:2011年月
编写人:芦珊珊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学习目标:
1、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做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原理。
2、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培养,并进行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的教育。
3、初步学会观察、对比、归纳的方法
学习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物质的加热,洗涤仪器。
学习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物质的加热,洗涤仪器。
学习方法:
思维导航:
一、自学环节:
阅读(P20~23)
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洗涤仪器的方法:
洗涤仪器干净的标准: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P164)
二、展示环节:
三、点评环节:
四、检测环节:
1、加热时试管口是否可以对着别人?那对着自己是否可以?
2、试管外壁有水珠是否可以直接加热,为什么?
3、能否用嘴吹灭酒精灯?
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为了节约药品把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 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 把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D 用量筒量取药品时视线与凹液面水平
5、使用酒精灯的错误方法()
A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药品
C 熄灭酒精灯用灯帽
D 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小结:。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主备:王瑞霞[教学目标]1.学会实验室中药品取用的方法;2.学会给物质加热的方法;3.学会仪器连接的基本操作;4.学会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5.学会洗涤仪器的操作。
[教学重点]1.学会给物质加热的方法;2.学会实验室中药品取用的方法;3.学会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问题再现]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A.气体生成B.沉淀生成C.颜色的变化D.新物质的生成2.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有许多发明创造。
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发明的是()A.造纸B.火药C.陶瓷D.指南针3.下列自然现象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B.沙尘暴C.闪电引发森林大火D.海底地震引发海啸4.6000多年前,半坡氏族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茅草搭建房屋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用泥土烧制陶器5.下列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A.用蜡烛照明B.用液化气灶做饭C.用电饭煲煲汤D.用炸药开山造路6.下列生活中的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家庭自制冰块B.牛奶变酸C.菜刀生锈D.火柴燃烧7.已知下列变化:A.钢铁生锈;B.水加热变为水蒸气;C.玻璃破碎;D咬碎食物;E消化食物;F.车胎爆炸;G.火药爆炸;H.食盐溶于水;I.加热蔗糖变黑.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8.镁条是色固体,点燃时剧烈燃烧,发出光,生成色状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新授内容]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1.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①实验室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用药品时要做到“三不”:不能,不要,更不得。
②注意节约药品,实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用最少量,即液体取,固体只需。
③用剩余的药品既不能,也不要,更不要,要放入。
.2.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以用夹取。
第一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二)
一. 教学内容:
走进化学实验室(二)——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
二、考点清单
1、药品的取用方法。
2、酒精灯的使用以及加热应注意的事项。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三不原则”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知识点2:取用药品的量
要严格按照用量来取;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知识点3:药品的取用方法
1、固体药品的取用
药匙——两端有大小两匙,量多时用大匙,量少时用小匙。
取用粉末或者小颗粒固体时用。
纸槽——取用粉末或者小颗粒固体时用。
“一横二送三竖立”。
镊子——取用块状固体。
横放——放在容器口——慢慢竖起。
2、液体药品的取用
A、取用液体量较多时——直接倾倒
瓶塞倒放——→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缓慢倾倒液体——→完毕后残留在瓶口的液体要用试管口轻刮一下——→盖上瓶塞放回原处
B、取用少量液体时——用滴管(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
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沾污滴管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典型例题】
例: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A、用手横持滴管在试管口正上方滴液。
B、滴管下端离开试管口,竖直于试管口的正上方。
C、将滴管伸入试管内,但不能触及试管内壁。
D、将滴管下端靠在试管内壁上。
解析:滴管横放,滴管内的液体会进入胶头,腐蚀胶头,故A不对;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否则,有可能触及试管壁,沾污滴管;所以C、D不对。
答案:B
知识点4: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和焰芯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酒精太少,在加热时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
(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⑦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
⑧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典型例题】
例:如果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打翻而引起桌面燃烧,应采取何种措施灭火?为什么?
答案:因为酒精可与水混溶,如果用水灭火,不仅不能使火焰熄灭,反而会扩大燃烧面积。
此时,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湿布扑盖,这样可以使酒精与空气隔绝,同时,可燃物的温度也会下降,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知识点5: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1、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
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约1/3处。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2、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
3、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4、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5、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
知识点6: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注意事项:试管夹应夹持在离试管口大约1/3处,管口略向下倾斜,先进行预热,然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
【典型例题】
例: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解析:此题考查判断实验操作图正误的实验知识。
对照用量筒量取液体、倾倒液体、滴加液体、用试管给液体加热等基本操作要点,可知读取量筒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容器口;滴加液体时滴管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否则会造成读数错误、液体外流、标签腐蚀、污染试剂、暴沸飞溅等事故。
答案:A
四、本讲小结:
1、粉末状、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原则、用量及方法;
2、胶头滴管和酒精灯的使用。
3、给试管中的液体、固体加热的方法。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5分钟)
1、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2、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用_______夹,粉末状或细晶体用______取,必要时可用________取。
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________放,试剂瓶的标签______,瓶口_____试管口,倒完后盖紧瓶塞,将剂瓶放回原处。
5、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__ __,不要接触反应容器内壁或放在实验台上,以免。
6、加热固体物质时略向下倾斜,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先进行,再把酒精灯固定在的部位用外焰加热。
7、药品没有具体说明取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______毫升,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酒精灯的灯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温度最高,因此,用_______部分进行加热。
9、液体物质: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
加热时使试管倾斜,在加热过程中要,切不可对着_________。
10、定量取用液体操作:量筒____,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试题答案】
1、A
2、用手接触药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镊子药匙纸槽一横二送三竖
4、倒向手心紧挨
5、胶头滴管滴管沾污容器
6、试管口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预热有药品
7、1~2mL 盖满试管底部
8、外焰内焰焰芯外焰外焰
9、1/3 45°预热自己或他人
10、放平凹液面最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