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143.54 KB
- 文档页数:7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一、病例报告患儿,李某,女,13岁, 因近2天无明确诱因出现黑便,大便呈柏油样,约3-4次/天,伴有上腹部隐痛,于8月16日16时入院。
查:T:36.5℃(腋)P:80次/分R:19次/分Wt:56Kg BP :94/70mmHg 神志清楚,咽稍红,双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气管居中,呼吸平,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音有力,律齐。
腹软,无压痛,肠鸣音稍活跃。
四肢肌张力可,双侧膝反射存在,克巴布氏征阴性。
入院予予奥美拉唑护胃,维生素K1及止血敏止血,止泻、补液等治疗,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碳酸氢跟离子、CRP、大便培养、出凝血常规等化验检查。
入院诊断:1、消化道出血2、胆汁返流性胃炎二、主要辅助检查结果血常规:WBC:8.87×109/L,N:72.7%,HGB:134g/l,HCT:39.7% ,PLT:294×109/L。
大便常规示黑色、软便,镜检(-),OB阳性。
胃镜:胃底粘液湖呈黄色,粘膜充血,胃角粘膜充血,胃窦粘膜充血。
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
碳尿素实验阴性三、主要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1、体液不足:及黑便、腹泻引起体液丢失过多,液体摄入不足有关。
1、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补充液体,必要时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2、监测呼吸、心率、血压情况。
3、加强观察头晕,心悸,四肢厥冷,出汗,晕厥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4、严密观察病人神志变化,皮肤与甲床的色泽,肢体是否温暖以及颈静脉充盈情况。
5、准确记录每黑便情况,估计病人出血量,必要时用心电监护。
6、提供舒适的体位。
2、活动无耐力:及血容量减少有关。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保暖。
2、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
3、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保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4、出血停止后适当室内活动,逐渐增加。
5、与病人制定活动计划,逐渐提高活动耐力。
3、排便异常:及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1、饮食要清淡,不吃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胆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与病情。
上消化道出血业务查房(精选5篇)第一篇:上消化道出血业务查房业务查房护理查房记录时间: 5月3日地点:消化科主持:吴红梅记录:杜骞查房目的:1、了解上消化道出血定义、解剖;2、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3、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问题;4、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参加人员:吴红梅杜骞张亦婷朱翰悦龚婷婷查房内容: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业务查房主持人吴红梅(消化内科规培负责人):各位老师,下午好!首先由我来介绍一下我们此次查房的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诊,通过这次查房,希望大家能更好的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简单回顾一下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相关知识;然后请规培护士杜骞汇报病例,并与消化科的各位规培老师共同来完成此次护理查房。
汇报病例:规培护士杜骞:患者吕xx,男,70岁,因腹痛伴黑便半个月,复发加重7小时,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
患者上腹部疼痛,以剑突下显著,解黑色大便,量不祥,反复发作。
5小时前自诉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为右侧上腹部明显,为持续性疼痛,偶伴有反酸、嗳气。
既往史:9天前,患者上腹部疼痛加重,解黑色软便,隧就诊于我院中西医结合科,予以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重度失血性贫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窦道形成”, 予以患者抑酸、止血、输注红细胞悬液改善贫血、补液等治疗后,腹痛改善,大便潜血阴性后出院。
入院前7小时,患者再次出现成形黑便。
否认肝炎、结核、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查体:36.8℃,P78次/分,R20次/分,BP98/59mmHg。
患者贫血貌,查体合作,口唇无发绀,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部查体:腹部平坦;腹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胆、胰、脾、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次/分。
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2、失血性贫血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处理:遵医嘱予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病重留陪伴,禁食禁饮;吸氧,心电监护,抽血送检完善相关检查;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遵医嘱予以生长抑素控制急性出血,埃索美拉唑抑酸,快速补液维持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遵医嘱予口服凝血酶止血规培护士杜骞:以上是该病人的全部病史,下面请各位规培老师给该病人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