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0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
一、病情观察:
1.病史: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患者是否有胃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裂孔疝等消化道疾病,是否有肝硬化、血液病等相关疾病。
2.症状: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呕血、黑便、恶心、呕吐、腹痛等。
3.体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如皮肤苍白、脉搏快速、血压下降等。
4.出血量:观察患者出血的情况,包括呕血量、呕血颜色、便血量、便血颜色等。
二、出血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出血之后可能频繁呕吐,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内的血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维持循环稳定:保持患者平卧位,保暖,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有需要,可以给予补液、止血药物等治疗。
3.给予适当的饮食:对于轻度出血的患者,可以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注意禁食,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4.尽量避免刺激: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激动、饮酒、吸烟等,以减轻胃肠道的刺激。
三、护理干预:
1.观察尿液:注意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颜色,如尿量减少、尿液呈暗红色,可能是患者肾功能受损。
2.监测静脉输液:如果患者需要输液,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输液的
速度和容量,避免过快或过大的输液量,以免造成血液稀释和负荷过大。
3.心理护理:对于出血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感到害怕、焦虑、紧张等,护理人员需要给予适当的安慰和支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的
依从性。
4.安全护理:患者出血后可能会出现虚弱、头晕等症状,护理人员需
要提醒患者注意安全,避免摔倒或其他意外发生。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上消化道出血是指从胃、十二指肠或食管等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它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炎等。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严重时可能伴有呕血、黑便、腹痛等症状,是一种急性病情且容易引起失血性休克。
护理查房对于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有效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为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报告。
报告人:护理查房人员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主要问题该患者为xx岁xx性别,目前主要问题为上消化道出血。
二、生命体征监测1.血压、脉搏、呼吸情况:-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每4小时一次,记录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低血压、快脉、浅快呼吸等症状。
2.出血量监测:-按照医嘱记录患者的呕血、便血量。
-注意观察呕血和便血的颜色、数量和性状。
-如有加重,及时报告医生。
3.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有无发热迹象。
三、病情观察1.意识状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度、嗜睡、烦躁等。
-如有意识改变,及时报告医生。
2.呕吐:-关注患者有无恶心、呕吐情况。
-如出现呕血或咖啡色呕吐物,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3.疼痛:-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或胸痛。
-如出现剧痛,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4.精神状态及情绪:-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焦虑等心理状态。
-给予患者情绪支持和安慰。
5.脱水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口干、尿少等脱水症状。
-鼓励患者多饮水,并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输液补液。
四、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卧床休息,保持患者平稳,减少活动对出血的刺激。
2.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出血及生命体征等。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再次出血的迹象。
3.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胃肠道保护药物等。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患者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宣教:-向患者和家属宣教出血的相关知识,包括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等。
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报告人:护理人员A日期:xx年xx月xx日一、病情概述患儿,男/女,x岁,住院号:xxxxx。
主诉:呕血x次,便血x次。
现病史:患儿于xx年xx月xx日入院,入院时呕血x次,便血x次,精神差,食欲减退。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二、体格检查1.神经系统:患儿精神差,颅内压力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2.心血管系统:患儿脉搏x次/分钟,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
3.呼吸系统:患儿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异常呼吸音。
4.消化系统:腹部平坦,无压痛,未触及肿块,肝脾未触及。
5.皮肤粘膜:患儿皮肤苍白,口唇贫血。
三、生命体征监测1. 血压:xxxx mmHg。
2. 心率:xxxx 次/分钟。
3. 呼吸:xxxx 次/分钟。
4. 体温:xxxx 摄氏度。
四、相关检查结果1.血常规:血红蛋白xg/L,白细胞计数xX10^9/L,血小板xX10^9/L。
2.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值、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
3.便常规:隐血试验阳性。
4. 体重:xxx kg,较入院时下降xx kg。
5.内镜检查:上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未见活动性出血灶。
五、护理诊断1.气道清晰,维持排痰通畅。
2.饮食调理,维持肠内清洁。
3.安全防护,防止伤口感染。
4.神经监测,及时评估神经功能变化。
六、护理措施1.气道管理:观察患儿呼吸情况,保持喉部通畅,预防分泌物引起气道梗阻。
避免激怒喉部黏膜,避免进食固体食物。
2.饮食调理:禁食4-6小时,给予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禁止任何口服药物,保持肠管清洁。
根据医嘱定期监测患儿体重和血常规指标。
3.安全防护:保持好手卫生,每次护理前后及接触患儿之前进行洗手。
严密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每天记录伤口状态。
4.神经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意识水平变化以及颅内压力增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每天监测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上报医生。
七、护理效果及医嘱1.患儿气道通畅,呼吸稳定。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1.患者基本信息:在查房开始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入院时间,主要症状,既往病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护士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后续的护理工作。
2.病情观察:要仔细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状态,面色,皮肤状态等。
特别是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3.生命体征监测: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测至关重要。
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指标,定期记录并与之前的记录进行比对,以判断患者的病情是否有恶化。
4.出血情况观察: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呕血或黑便情况,这些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
要询问患者的排便情况和呕吐情况,记录颜色和数量,并定期测量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值,以判断出血的程度。
5.饮食护理: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要进行相应的饮食护理。
一般情况下,要给予患者轻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给予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等。
同时要注意让患者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6.药物治疗: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常常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止血药物、抗酸药物等。
在查房时,要查看患者是否按时服药,了解药物的剂量和频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7.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问题。
在查房时,要适当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安抚,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8.家属沟通:查房时,也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家属对患者的看护情况,是否存在问题或需求。
同时,要向家属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需要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生命体征、出血情况等,进行相应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康复计划。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