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书湖阴先生壁
书写
墙壁
“书……壁”即为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湖阴先生: 杨骥,字德逢,别号湖阴先生。
标题的意思: 题写在杨骥家屋壁上的诗。
6
湖阴先生即杨骥,字德逢,是一位躬耕田园的隐
士,与王安石交情深厚。王安石曾经在《元丰行示德
诗 逢》诗里有这样的诗句:“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
作 车望秋实。......先生在野固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
36
后两句写院外的景色,弯弯曲曲 的溪水像是用手护住了田野,两边的 山峰则像是推门而来,这样的描写,赋 予了自然景色拟人化的动态,令整幅 画面显得生动可爱、极富情趣,其中 尤以“排闼”二字为神来之笔,说山 峰仿佛带着青翠之色推门而入,这种 极具新鲜感的形容精准、有节奏感且 余味悠长,令人眼前一亮。
背 。”足见两个人的友谊深厚。
景
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
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便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
写在了墙壁上。
7
写作背景
(视频:幻灯片播放)
点击下一页
8
王安石题在湖阴先生壁上的诗共有两首,这 是其中一首,也是相当有名的一首诗。王安石因 为主持变法,先两次被罢免丞相官职,晚年回 到江宁(今南京)居住。他从此不再过问朝廷政 事,而是勤于读书,游山玩水,陶冶情操。在此 期间,他的作品构思精巧,字句别致,意境清远, 《书湖阴先生壁》就是其代表作。
《书湖阴先生壁》中的这两句诗,在写景中还暗藏了典故。“护田”出自 《史记·大宛列传》中的“因置使者护田积粟”,说的是汉朝在轮台设置使者, 保护田地、积攒粮食;而“排闼”出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的“(樊)哙 乃排闼直入”,说的是高祖卧病时好多天不肯见人,樊哙推门而入探望。诗人 把这两个典故自然无痕地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用“护田”的西域使者形容河 流,用“排闼”而入的樊哙比喻青山,有多个方面的好处:一是直接用了《史 记》中的语词,形成了标准的用典对仗,即“史对史”“汉人语对汉人语”; 二是动作、情态上的迁移运用十分精准;三是令山水也暗含了一点儿典故中 人物的情操品质,从而使这种拟人化的表达手法更添了一层历史文化的韵味。 理解了这两个典故,有利于更深刻地品读、体悟这首诗的意蕴。而即使不知道 这两个典故,也不影响对诗意的理解,更可见作者用语的巧妙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