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湖水》
- 格式:docx
- 大小:20.07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语文《清澈的湖水》知识点1. 清澈的湖水是怎样形成的?2. 湖水中有哪些生物?3. 安全饮用清澈的湖水的注意事项4. 湖水中的水草有什么作用?5. 为什么湖水常常是蓝色的?6. 湖水中有什么娱乐项目?7. 清澈的湖水旅游的好处8. 如何保护湖水不受污染?9. 湖水周边有哪些景点?10. 湖水与文学、文化之间的联系1. 清澈的湖水是怎样形成的?湖泊的形成有很多种原因,如因地震或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湖,或因河流淤积而形成的河流湖、洼地湖等。
而清澈的湖水,一般是因地下水或山泉流入湖中,湖水深度不大,水体流通性好,没有被人类活动污染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2. 湖水中有哪些生物?湖水中有很多种生物,包括藻类、浮游生物、虾蟹等小型生物,还有鱼类、龟、鳄鱼等大型生物。
不同的生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不同的作用,例如浮游生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湖水中的生物提供氧气,而鱼类则可以控制湖泊中的浮游生物数量,维护湖泊的食物链平衡。
3. 安全饮用清澈的湖水的注意事项清澈的湖水中虽然没有大量有害物质,但仍然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因此饮用湖水前需要进行消毒。
同时,湖水周边也要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污染湖泊水体。
4. 湖水中的水草有什么作用?湖水中的水草可以吸收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藻繁殖量,同时提供栖息地所需的氧气。
此外,水草还可以吸收一部分的有害物质,保持水质的清澈度。
5. 为什么湖水常常是蓝色的?湖水常常是蓝色的原因是因为水体中反射的光线偏向于蓝色,所以我们看到的湖水也是蓝色的。
湖泊的水质、湖泊周边环境等也会对水体颜色产生影响。
6. 湖水中有什么娱乐项目?在清澈的湖水中,往往有很多娱乐项目,例如划船、游泳、潜水、钓鱼、浏览风景等。
这些项目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湖水的美丽,还能让人们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7. 清澈的湖水旅游的好处清澈的湖水周边的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旅游度假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
在湖水旅游中,可以享受自然环境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最新6篇《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篇一《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课,课文文质兼美,语言典范,贴近儿童生活,既能使学生透过文本感受到景色美,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环保”启迪,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走下课堂,我深深地思考:这堂课我给了学生什么我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了吗答案显然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课后听了周老师的指导,我再一次羞愧地无地自容。
“隔靴搔痒”,走教案,成了我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首先是字词句的教学,浮于泛化,点到为止。
二年级,还处在学习的低段,字词的教学是根本,也是重中之重。
回顾自己的课堂,“欣赏”“山峦”“展翅欲飞”等重点词语的读音和理解,都只是学生读读,老师说说就过了。
而对于读准、理解到位等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本就没去了解掌握,而是心急的进入下一环节了。
个性是对于感情朗读的指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至于学生读地效果并没有给予及时到位的评价,从而语言美的感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其次是对于“山石像。
.。
.。
.”这个关键句的教学,显得有点无序啰嗦了。
对于这样的句子,首先是得解决读通的问题,再是理解写了什么,资料的理解,之后再是方法上渗透,最后是拓展仿写。
而我在课堂上,虽然设计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课堂智慧,当自己的思路被学生的一句提问打断后,就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完全乱了秩序,再由于之前字词上花了太多的无用功,导致最后的仿写环节根本没来得及实施。
也是本课最遗憾的一点。
最后就是对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感觉成了一句空话。
整堂课下来,由于急着去完成教学过程,对于课中,学生的提问,学生的课堂秩序等,我没有去加以重视并引导,整堂课下来就是感觉自己在唱独角戏,自导自演,自己成了主角,学生却被沦落成了我的道具、配角。
这是本课的最大失败。
这次上课,真正地给自己上了一课,让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清楚了自己日后的努力方向,真心期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提升自己,造福学生。
《清澈的湖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湖水的清澈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2)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湖水的清澈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如何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湖水的清澈与环境保护的资料;(2)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湖水清澈的原因;(2)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清澈的湖水和受污染的湖水,引发学生对湖水清澈的关注;(2)学生分享自己对湖水清澈的了解。
2. 探究湖水清澈的原因:(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并提出问题;(2)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湖水清澈的原因。
3. 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湖水清澈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1)教师提出节约用水的要求和措施;(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经验和方法。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湖水或水源,描述其清澈程度,并思考如何保护水质;2. 制定一个节约用水的计划,并在生活中践行;3. 写一篇关于湖水清澈与环境保护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清澈的湖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湖水的清澈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湖水的清澈程度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湖水的清澈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湖水的清澈程度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对湖水清澈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观察湖水清澈程度。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湖水的清澈程度的数据和图片;(2)准备实验器材,如透明度计、采样瓶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关湖水清澈程度的知识;(2)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湖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湖水的清澈程度;(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湖水清澈程度,引出课题。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湖水的清澈程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环境保护对湖水清澈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定湖水清澈程度;(2)学生动手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4. 成果展示:(1)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分享湖水清澈程度的观察心得;(2)教师点评各小组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湖水的清澈程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学生反思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责任和行为。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观察身边的湖水或水域,描述其清澈程度;2. 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将想法付诸实践。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湖水的清澈程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测定湖水清澈程度。
《清澈的湖水》清澈的湖水篇一设计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应该以学生的读来代替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所以本教学设计紧扣“以人为主,以读为主”的思想。
通过学生充分的读,让他们自己去感悟,让学生在自我宽松的空间里、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获得学习上的满足,用原生态的自身感受,入情入境地读文,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教材分析《清澈的湖水》是二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二篇课文。
这一组课文紧紧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
《清澈的湖水》和这一组的专题很符合,它写的是小女孩小洁宁可长时间地把面包纸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脏那“清澈的湖水”。
这点滴小事,反射出的是小洁美好的心灵。
本文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件,让学生明白:其实保护环境很简单,就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
既然我们的举手之劳能保护环境,使其不受破坏,我们就应该好好保护我们周边的环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过程与方法1. 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再现图画、读议深化主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环境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2.渗透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学习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小洁心灵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教学难点朗读中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和行为美的和谐。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光盘《清澈的湖水》、教学课件《清澈的湖水》、生字卡片。
2.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生活周围的环境情况。
教学流程(一)“风景”导入,激发美1.欣赏风景:在这样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们一起去野外欣赏一下优美的风景吧!(出示课件)师随课件激情导入: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
2.揭示课题:孩子们,这一湾清澈的湖水你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27课──《清澈的湖水》。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清澈的湖水》课文原文及赏析《清澈的湖水》原文: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美丽的公园。
公园里有一片清澈的湖水,湖面平静如镜,映照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树木。
小明被这清澈的湖水深深吸引住了。
他看见湖底的小石子清晰可见,还有几条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他想,这湖水是多么清澈啊,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
爸爸妈妈看小明那么喜欢这片湖水,就告诉他:“这就是大自然的美丽,我们要保护好环境,让湖水一直保持这么清澈。
”
小明听了,点点头,他决定以后不再乱扔垃圾,要爱护每一片清澈的湖水,让大自然的美丽永存。
赏析:
《清澈的湖水》这篇课文以小明一家在公园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宁静的自然景色。
课文通过小明对清澈湖水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孩子们欣赏大自然的美,同时强调了环保的重要性。
课文的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
例如,“湖面平静如镜,映照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树木”这句话,通过比喻和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湖水的清澈和平静,使人仿佛置身于现场。
此外,课文通过小明的行动和决定,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种教育方式既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又能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总的来说,《清澈的湖水》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课文,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引导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清澈的湖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湖水的清澈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 让学生掌握湖水清澈的判断标准和方法,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湖水清澈的原因2. 湖水清澈的判断标准3. 保护湖水清澈的方法4. 实践操作:观察湖水清澈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湖水清澈的原因、湖水清澈的判断标准、保护湖水清澈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湖水清澈度的观察与判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湖水清澈的原因、湖水清澈的判断标准、保护湖水清澈的方法。
2. 实践操作法:观察湖水清澈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湖水清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湖水清澈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湖水清澈的思考。
2. 讲解:讲解湖水清澈的原因、湖水清澈的判断标准、保护湖水清澈的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观察湖水清澈度,记录观察结果。
4. 讨论:分组讨论保护湖水清澈的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总结湖水清澈的重要性,强调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湖水清澈的原因、湖水清澈的判断标准、保护湖水清澈的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湖水清澈度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分组讨论的保护湖水清澈的措施的创意性和可行性。
七、教学资源:1. 湖水清澈的图片和视频。
2. 湖水清澈度观察工具(如透明度计)。
3. 分组讨论的道具(如卡片、贴纸)。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湖水清澈的原因、湖水清澈的判断标准、保护湖水清澈的方法。
2. 第二课时:实践操作,观察湖水清澈度,分组讨论保护湖水清澈的措施。
3. 第三课时:总结湖水清澈的重要性,强调环保意识。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对湖水清澈的原因、湖水清澈的判断标准、保护湖水清澈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观察湖水清澈度的实践操作的体验感受。
二年级语文《清澈的湖水》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
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 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感悟课文内容, 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体会景色之美及小洁美好的心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感知美:出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湾清澈的湖水, 湖面水平如镜, 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 请学生用简短的话描述画面。
问: 同学们, 这是一湾怎样的湖水?读出“清澈”的意思。
带着你的喜爱之情, 我们一起来学习27课《清澈的湖水》, 齐读课题吧!面对这清澈的湖水, 你想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 感受美:1.风景美, 文字更美。
请同学们放声读一读课文!注意标出自然段, 读准字音, 划出生字并自己想办法记住。
2.小组内学习并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3.教师出示组成词语的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
形式是学生间交流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聘请小老师领读。
4.同学们真聪明, 这么快就读准了这些生字的字音, 现在我们就随着小洁划舟湖上, 去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吧!三、细读感悟, 欣赏、发现美1.学生再读课文, 要求边看图边朗读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2、请学生给大家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结合图文, 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述的山石的奇特、湖水的平静、小鱼的活泼。
指导学生了解此时此景小洁的感觉是怎样的?试着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读出这美丽的景色和人物愉快的心情。
3.风景是美的, 在同学们动情的朗读中, 老师更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4.小洁正在欣赏美景时, 突然美丽的景色不见了?发生了什么事?5、小洁对小孩的破坏美景的行为有什么反映?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齐读, 注意读出小洁生气的语气。
6.学生看图, 仔细观察小洁, 她手中拿着什么?她可能在想什么?7、她把面包纸丢到湖里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什么?8、我们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扮演小洁, 其他的同学朗读这句话吧!9、课文中两次写”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 从这儿你体会到什么?应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洁生怕面包纸掉进湖里的心情?“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 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二年级上册《清亮的湖水》课文原文清亮的湖水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双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涟漪。
小洁衣着红色上衣坐在船头。
她一边吃面包,一边赏识两岸的风景。
看,那处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仿佛正在赛跑呢。
小洁看得入了神。
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漂亮的风景吸引住了。
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化的山峦。
她感觉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小洁牢牢攥着面包纸,惟恐它掉进湖里。
哟,清亮的湖水里面有很多小鱼在游。
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逝,仿佛在给游人表演呢 ! 忽然,一个儿童把香蕉皮扔向小鱼。
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尽是皱纹,漂亮的情景不见了。
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盼望的目光望着湖水。
船靠岸了,小洁手里仍是牢牢地攥着面包纸。
她跨步登岸,四周观望,仿佛在找寻什么。
忽然,她眼睛一亮,飞速地向前跑去。
《清亮的湖水》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认识“澈、侧”等 12 个生字 , 学写“失、觉”等 8 个生字,理解“赏识、跨步”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觉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有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课要点:学习本课生字词,感情朗诵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加强环保意识。
教课难点:朗诵指导,感觉风景之美及小洁美好的心灵。
教课准备:卡片、课件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读准 12 个生字的字音,会写“眼、睛”2个生字。
2、学习课文第1-3 自然段,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领会风景的迷人。
教课过程:一、直接入题:1、赏识:出示课件,在美好的轻音乐中,师激情导入:这是一湾清亮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全部琳琅满目,让人忧如走进画卷之中。
孩子们,这一湾清亮的湖水你喜爱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7 课-------《清亮的湖水》。
二年级语文《清澈的湖水》知识点
《清澈的湖水》是一篇二年级语文的课文,主要讲述了湖水的特点和湖水的美丽。
以下是《清澈的湖水》的主要知识点:
1. 词语解析:课文中有一些生词或者生僻词语,如“湖泊”,“荡漾”,“蓬松”,“秧苗”,需要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 描写词语:课文中使用了很多描写性的词语,如“清净、碧绿、闪光、透明、温柔等”,需要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3. 掌握常见句式:课文中有一些常见的句式,如主谓结构、并列句、倒装句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句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4. 动词的变化:在课文中,涉及到了一些动词的变化形式,如“游泳、游玩、漫步、荡秋千等”,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动词的变化规律。
5. 理解课文: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澈的湖水》,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清澈的湖水》课文
一只游船在缓缓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小洁穿着红色上衣坐在船头。
她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
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
小洁看得入了神。
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却被湖里美丽的景象吸引住了。
湖面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
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突然,一个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鱼。
小鱼吓跑了,湖水变得满是皱纹,美丽的景象不见了。
小洁回过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
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
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
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奔去。
《清澈的湖水》优秀9篇《清澈的湖水》篇一《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走下课堂,我深深地思考: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
”本课教学,我以读为主线,组织了教学的全过程:1、整体感知、自主择读阅读课文,应让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然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出发,抓住重点择读课文。
这就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主宰阅读教学的方式,把选择权留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品读感悟描写景色美的句子时,我没有指令性的语言,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教师在学生读时注意倾听,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体验。
2、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书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
“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
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感悟往往还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本课教学中,我引导“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湖水很美丽”,我反问:“假如你去游览时,你会把垃圾扔进湖里吗?”等等,这些指向性的语言,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深层含义。
有人会问,这不是教师的指令吗?对。
但构建的意义与传统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实践的基础上的,学生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帮助想到。
教师和学生要看成合作伙伴的关系,这才是有生命的语文教学。
3、读中生情,以情促读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内容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对生活的联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达到入神内化的地步,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激励情感,再次深入课文情境。
如:“你们已经画出了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能美美地读吗?”可见,情感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纽带。
4、读后互评,评后再读学生读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评议的作用。
评议就是相互启发、相互引导、相互指正、相互借鉴。
《清澈的湖水》教案《清澈的湖水》教案(15篇)《清澈的湖水》教案1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词,写好“扔”字。
2、把课文读通顺。
感情朗读文中几处描写景色优美的语句,感受到风景的优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12个生字词,写好“扔”字。
2、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难点】1、感情朗读文中几处描写景色优美的语句,感受到风景的优美。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增强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感受画面,美读课题。
1、配乐观图,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直观感受何谓“清澈的湖水”。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词句。
1、提出读文要求。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1)注音生词,开火车带读。
(2)自主提醒难读字词。
(3)脱拼音全班读。
(4)认识多音字“卷”。
4、读准四句难读的句子。
(设计意图:该文中除生字较多外,更有难读词句,该环节将更有效、更深入地为学生扫清品读障碍)5、动作理解:“攥”“扔”6、指导书写“扔”(设计意图:学习生字词,为学生阅读课文扫清障碍。
抓住文章中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动词“攥”和“扔”。
不但引导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课文中心问题,并为深入品读找到突破口。
)三、整体感知,切入关键1、带问题听范读:到底是谁攥住了什么?又是谁扔掉了什么呢?2、学生汇报。
3、深入追问:小洁为什么从头到尾一直紧紧攥住那张面包纸呢?4、引导小结:让我们跟随小洁,一同欣赏湖水中的美景吧!5、请用波浪轻轻划出描写湖中美景的句子。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从“攥”字切入文本,感悟中心,进入文本肌理)四、展开想象,品读美句(1)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驶,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
(设计意图:指导重在读好“长长的波纹”)(2)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①读出平静。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15篇)《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1本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们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增强了同学们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我是这样做的。
一、导出课题首先提示学生,什么样的湖水?读出“清澈”的意思,然后提出问题,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后,汇报自己所喜欢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只作引导。
二、读议结合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划记景色美的句子,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
并且当学生在读时,我一直注意倾听,及时抓住问题的.关键,再点拨、引导,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
三、深化主题在本课的结尾处,我配合文中的环保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弯弯腰,捡起一片纸”,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不是只把环保挂在口边,从而深化了主题。
同时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使学生的目光从课本转向生活,指导了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从课文中体会到的道理。
不过一节课上完,仍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1.在品析“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正在赛跑呢!”这句话时,虽然让学生了解到了比喻句,但是如果能联系图,让学生到图中找找哪一块石头像青蛙,哪一块石头像雄鹰,相信学生热情会更加高涨。
2、没有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有些前松后紧的现象。
看来,我要不断地学习,充电,不断地思考、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所在,缺点所在,并找到突破口,一点一点地加以改进。
《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2一依据课题导入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把课文中的生字拦路虎消灭掉了,这节课我们就进入课文的学习。
谁能用课题“清澈的湖水”说个句子?生1:我在清澈的湖水里玩耍。
师:噢,那你可真大胆,在湖水里玩很危险哪!谁来帮他避免这个危险?生2:我在清澈的湖水边玩耍。
师:真不错,改一字使句子更合情合理了。
谁再来说个句子?生3: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
27 清澈的湖水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中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体会自然美和行为美的和谐。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发美
1、(课件出示五幅图),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赏心悦目,特别是这池湖水,我真想说()的湖水。
2、指名回答并板书:清澈的湖水,这个词用得真好,和老师想的完全一样。
4、一位叫小洁的女孩就亲眼看到了这样的湖水。
补充完整课题:齐读:27 清澈的湖水。
二、初读,感知美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圈出了生字,标出了自然段序号,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9页,自由小声的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圈出的生字的读音。
2、字词学习:
(1)、请小老师领读带拼音的词语
点名带读,全班跟读;去掉拼音,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词,
(2)、重点指导:侧、赏;映、镜、扔;卷
三、精读、欣赏美
1、小洁穿着红色的上衣坐在船头,船头两侧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波纹,美极了,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有直接描写湖水的句子,自由读一读画一画。
(出示句子: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评价读得真流利,尤其是“镜”“映”字都得真准。
(词卡出现,反复读词语)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湖水怎么样?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抓住“镜子”、“映出”感受到清澈的特点)镜子能清楚地照出我们的样子,正如这湖水映出蓝天白云一样多么平静,多么美呀,请你读,美;你再读,更美了,全班齐读。
(2)、真是平静透亮的湖水让小洁有一种:(她觉得自已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指名读,说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体会得真好,连起来读一读。
(3)、指导背诵这段话,师生合作读,老师也想美美地读一读呢,你们都括号里的句子,剩下的老师读。
2、,你还找到了哪一句?
(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
)多清的湖水呀连湖水里的小鱼都看得见呢,你读,真清亮,你接着读(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出示词卡:表演,男生读、女生读)在清亮的湖水里小鱼真快活。
3、小洁坐在船头,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
(出示:欣赏,开火车读)
(1)、自由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小洁欣赏到的两岸的美景的句子。
(2)、把你划的句子大声读给我们听,声音真洪亮,
(3)、指导读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山石还像(),
(4)、课文在写也用了这样的句子:(湖水像一面镜子。
)
指导用“像”说句子,师小结:在我们说话写话时能用上这样的句子,会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此时我们仿佛真的和小洁一起游荡在清澈的湖水中欣赏着两岸的美景。
师板书:景美
(5),这么美的景,难怪小洁坐在船头,一边吃面包,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
换成“看”可不可以,(欣赏是带着愉快的心情,用心的,有时还加上自己的想象呢)你还欣赏过什么,点名说,这都叫欣赏,再次齐读词语:欣赏。
5、让我们再次欣赏这美丽的画卷,配乐男女生读。
四、研读、保护美
1、老师被你们的朗读带入到美丽的画卷,不止是欣赏,已经听得听得入了神,小洁也是看得入了神,换词理解(出了神、入了迷,着迷、沉浸、陶醉),你有过入了神的时候吗?
2、小洁也是看得入了神,本来她吃完面包,刚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可是后来却又生怕它掉进湖里。
这是为什么呢?
3、你明白了小洁的心思,出示句子:小洁紧紧攥着面包纸,生怕它掉进湖里。
从这句话的那个词可以体会到小洁的这种心思,理解攥。
4、文章两次写到小洁的这个动作,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人更美。
5、师生合作读,以读代讲:突然,有一小孩( ),小鱼(),湖水变得(),美丽的景象(),小洁回过头(),又用()。
理解:此时的湖水变得满是皱纹,不像一面()了,湖面不再平静,此时小洁的内心也(),所以她企盼湖水()。
五、拓展,升华美
1、小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出示:(跨步)这么着急,她在寻找什么?
2、课文学到这里,你想对小洁说:(),你这是在夸奖小洁,为小洁点赞,也为你点赞,爱的鼓励。
你想对小孩说:(),你这是在劝说小孩,相信在你的劝说下,这个小孩也会成为环保小卫士的。
你想对自己说:(),你这在提醒自己,说到做到,我们的环境会更美。
3、结合板书小结:同学们,在我们享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美的时候,更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保护美。
六、写字指导
1、美从来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需要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你们忽闪的大眼睛会读这些字吗?
2、“睛”字怎么记,(睛字这么记,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右边,合起来;换偏旁;加偏旁等)
3、扩词练习,目字旁的字还有哪些
4、师范写,生描红
5、再教“觉”从上到下,见字底
5、反馈评议。
板书设计:27 清澈的湖水
景美人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