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图像中的拟人神兽
- 格式:pdf
- 大小:9.66 MB
- 文档页数:6
64Tales考古物语
汉画图像中的拟人神兽
文 图/翟晓悦 刘聪
拟人神兽的发现与研究
拟人神兽形象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
出土于鲁南苏北和陕北两地。南阳地区
的拟人神兽画像石仅见于南阳十里铺画
像石墓,四川地区暂未发现此类图像。
鲁南苏北地区汉画像石中的拟人神
兽形象出现时间最早,以西汉晚期的微
山县夏镇青山村汉画像石为代表。这一地区拟人神兽的数量也最多,绝大部分
与西王母(东王公)处于同一画面中。
鸡首人身形象数量最多,其他种类的拟
人神兽也有不少。这一类汉画像石在棺
椁、墓室、祠堂、碑阙中皆有发现。
陕北地区汉画像石中的拟人神兽形
象少部分与西王母(东王公)处于同一
画面中,更多是以鸡首人身和牛首人身
的形象单独出现于画面中,其他种类的
拟人神兽较少。这一类汉画像石位置也
较为固定,多分布在墓门横额和左右门
柱上。
目前学术界对于拟人神兽的研究多
集中于鸡首人身和牛首人身,对其性质、
身份皆做过探讨,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郑红莉认为:“鸡首人身、牛首人身作为
陕北画像石中常见的对偶神,最先作为
西王母从属,逐渐发展到代替了西王母
位置并为独立神格,到东汉晚期其身份
又变为一个普通门吏”,“鸟首人身作为
鲁南苏北民间信仰中的重要神祇,是该
区远古夷人鸟崇拜地域特色的反映”
。姜微山县夏镇青山村西汉晚期汉画像石拓片
拟人神兽又被称为神怪侍者,
常以半人半兽的形态出现在
以西王母(东王公)为中心
的汉画图像中,模仿人的衣冠或行为。
常见的拟人神兽有鸡首人身、牛首人身、
马首人身、鸟首人身、狗首人身等。这
里试图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整合
各类材料并结合近年新发现的汉画像石,
分析这类图像的性质和拟人神兽的身份,
探讨特定历史人物与兽形象结合后逐渐神格化的现象。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5
生认为:“汉画中牛首人身与鸟喙人身形
象……其神格或仅次于西王母(以及与
之对应的符号性人物东王公)之下……
牛首人物为‘天下鬼神之主’的‘炎帝’,
鸟首人物则为早期道教中具有拯救功能
的‘太上老君’。”朱存明认为:“鸡首人
身神怪是金鸡神的象征……牛首人身神
怪代表着‘母’……马首人身神怪是汉
代崇马之风的集中体现……人首蛇身神
怪的原型是北方烛龙。”牛天伟、牛一帆
认为:“鸡首、牛首神像……其原型则是
秦人的‘宝鸡神’与羌人的‘大梓牛神’。”
拟人神兽的图像性质
鲁南苏北地区拟人神兽形象丰富、
类型齐全,雕刻技法多样,图像配置规
律严谨,是汉画像石艺术最高水平的体
现。嘉祥南武山画像石第3石最上层画
面中,西王母居中端坐,其右侧同时出
现马首人身、鸡首人身和牛首人身像。
这种图像配置在鲁南苏北地区具有代表
性,即西王母(东王公)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其身旁由不同兽首的拟人神兽
组合出现,多以侧面躬身的形象面向西
王母站立,侍者身份明显。鲁南苏北地
区也有少部分以门吏角色单独出现于画
面中的拟人神兽,费县刘家疃汉画像石
墓前室东壁南立柱画面的下格为一牛首
人身像,牛角上顶一日环,怀中抱一月环。
立柱位置的拟人神兽有别于普通门吏职
能,是神格化后的门神,兼有镇守和驱
鬼镇邪的作用。
陕北地区汉画像石中的拟人神兽形
象有三种情况,一是拟人神兽与西王母
(东王公)处于同一画面之中,二是作
为门吏形象单独出现,三是独立出现于
非门吏角色的画面之中。前两种情况的
拟人神兽具有侍奉的职能,独立出现在
画面中的拟人神兽,有些学者认为其具
有“独立神格”,这一说法值得商榷。首
先,陕北地区拟人神兽独立出现的画面
受到陕北地区汉墓墓门结构较为固定的
限制,多以对偶的形式对称出现在墓门
左右门柱上,这也符合汉代阴阳对应的
观念。其次,部分拟人神兽虽在门柱上
单独出现,但与之匹配的墓门横额出现
西王母形象,其实也应视为是与西王母
组合出现。有些横额中西王母(东王公)
形象不清楚,但画面中间楼阁建筑外有
玉兔捣药、羽人献瑞草和各种珍禽瑞兽
形象,可以想象西王母(东王公)居于
其中。这里的西王母(东王公)是以一
种更神秘也更隐蔽的方式出现于画面中,
凸显其崇高地位,而作为西王母近身侍
者的拟人神兽,其形象具体、直接,是
符合其职能的。第三,独立出现的拟人
神兽是以侧面对峙的形象出现,没有像
西王母(东王公)一样正面出现。
总的来说,鲁南苏北和陕北地区拟
人神兽表现形式或有不同,但大致功能
却是一致的,皆有侍奉、守卫、看护、
镇邪等职能。嘉祥南武山汉画像石拓片费县刘家疃汉画像石墓拓片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6Tales考古物语
拟人神兽的身份
这些拟人神兽具体是谁,学者们曾
根据文献记载和图像内容做过判断,邢
义田先生提出汉画像石解读的“格套”
理论,即“汉画基本上是由许多套装的
主题以一定的构图方式组合而成……如
果能够掌握格套的基本形式和变化,则
有可能依据有榜题的画像去推断那些属
于同一格套却无榜题者的寓意”。鲁南苏
北地区已发现多处带有榜题的拟人神兽
图像。
1986年出土的徐州元和三年(公元86年)汉画像石第二石,最上格的画面
从左至右依次为二人骑双头兽(有榜题
“荣成”)、面右跽坐拜谒的周穆王(有榜
题“穆□王”)、面左坐于虎座上头戴三
叉发饰的西王母、跪拜状的仙人(有榜
题“弟子”)、鸟首人身者(榜题不清)、
牛首人身者(榜题不清)。徐州元和三年
汉画像石虽有部分榜题漫漶不清,但组
成要素符合鲁南苏北地区西王母(东王
公)场景的格套,交互对比嘉祥汉画像
石,会有进一步认识。嘉祥出土一汉画
像石的上半部分,东王公居中,坐龙虎
座,有榜题“东王父”。左一为直立吹洞神木大保当M16画像石(《汉画总录10神木》)
徐州元和三年“乐武君”汉画像石拓片(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米脂官庄M2画像石拓片(《汉画总录1米脂》)
嘉祥出土带榜题的汉画像石拓片(《常州文博》2019年年刊)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7
箫拟人姿态
的狗神,有
榜题“苟头
君明”;左
二为捧杯进
琼浆的鸡首
人身者,有
榜题“鸡头
子张”;右
一为捧串状
物的马首人
身者,有榜
题“皋陶”;
右二为手
执华盖的羽
人,有榜题“仙人”。嘉祥另外一块汉画
像石也有类似内容,该石上方第一层的画面中,东王公居中端坐,左一为蹲坐
状的狗神,左二为戴冠跽坐手持仙草的
仙人,左三为跽坐捧杯进琼浆的马首人
身者;右一为蹲坐吹洞箫的狗神,右二
为跽坐手捧串状物的羽人,羽人牵一鸟
一狐在身后。该石第二层左侧为一双头
兽。对这三块画像石进行交叉比对,西
王母(东王公)身旁的这些拟人神兽有
类似的格套,即西王母(东王公)居中,
身旁侍者为双头兽、鸡首人身、马首人
身、狗首人身、羽人(仙人)等组合出现。
侍者的姿态有捧杯献琼浆、献仙草、献
仙丹(串状物)、献瑞兽等。这些拟人神
兽在当时应该有固定的身份和叫法,即
鸡首人身为子张,马首人身为皋陶,狗
首神怪为君明,鸟首人身为灵鸧,牛首
人身为罗縆。
拟人神兽的神格化
汉画像石中的拟人神兽为何以这种
形象出现,与他们背后所对应的历史人
物有着怎样的关联?特定兽的形象与特
定历史人物的身份职能加以组合,就变
成了西王母身边特定的神怪侍者,这背
后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鸟首人身
最早的鸟首人身出现于鲁南苏北地
区,该地区在先秦时期是东夷的核心文
化区,汉画像石中的鸟首人身发轫于东
萧县汉画像石(安徽萧县博物馆藏)嘉祥武斑祠汉画像石拓片及部分图像线描嘉祥宋山汉画像石拓片(《嘉祥汉画像石》)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68Tales考古物语
夷文化中的崇鸟思想。汉画像石中鸟和
太阳的组合较为常见,三足乌和日环的
图式是一种常见组合。太阳崇拜和鸟崇
拜结合下的鸟首人身具有祛除黑暗鬼邪
的职能,属“阳”性,与属“阴”性的
牛首人身常以对偶形式出现,是汉代天
人感应和阴阳思想的产物。在汉画像石
中,鸡首人身和鸟首人身是有所区别的,
从最典型的特征来看,鸡首人身头部突
出表现的是鸡冠和肉裾,这也是雄鸡的
典型特征,鸟首人身头部突出表现的是
眼的大且圆和嘴的尖且长,二者之间虽
有形象上的区别,但在功能上有一定的
共性,都有驱邪守卫的职能。
鸡首人身
鸡首人身是一种特殊的鸟首人身,
其有晨起打鸣报时的功能,与太阳东升
和万物苏醒产生了关联;又“鸡”通“吉”,
赋有吉祥寓意,因而鸡首人身的神格化
有别于一般鸟首人身。
依据榜题和前文所述,鸡首人身对
应的是子张。这里的子张是孔子的著名
弟子,《论语》记载“子张曰:‘士见危致命,
见得思义。’”意思是子张曾说,士看见危
难敢于献身,看见有所得就想到是否合
乎道义,可见历史上子张以舍身取义的
形象著称。据《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庄
子》佚文:“子路勇且多力,其次子贡为智,
曾子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子路
“勇”,子张“武”,汉画像石中的鸡首人
身可能兼有子路与子张的形象,二者合
二为一作为西王母身旁“勇武”形象的
代表。子路在汉画像石中的形象较为明
确,嘉祥齐山画像石有榜题“子路”,符
合史书中对子路形象的表述。《史记》对
子路的描述为:“子路性鄙,好勇力,志
伉直,冠雄鸡,佩豭豚。”由此不难辨认,
邹城卧虎山西汉墓中头戴雄鸡冠、腰栓
小猪的为子路,画面中子路左侧还有鸟首人身和马首人身,右侧为两位武士手
执武器比武的场景,这也说明汉代早期
汉画像石中子路与武士和其他神怪侍者
皆有关联。在汉代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
大环境下,将现实中本身就有好斗特点
的公鸡,与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弟子子路
和子张“勇武”的形象结合,产生出西
王母身旁的拟人侍者—鸡首人身。
牛首人身
在陕北汉画像石中,牛首人身和鸡
首人身多以对偶的形式出现在墓门左右
立柱上,墓门是分割、联结阴阳的关键
位置,牛首人身和鸡首人身分属阴、阳。
在鲁南苏北汉画像中,费县刘家疃汉画
像石墓前室东壁南立柱画面分为上下两
格,上层为伏羲执矩;下层为一牛首人
身,牛角顶日环,双手抱月环,是融合
阴阳的使者。《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
“天神贵者泰一……泰一、皋山山君、地
长用牛……阴阳使者以一牛。”可见泰一
神是汉代天神信仰中最为尊贵的神,在
官方祭祀活动中,给泰一神、皋山山君、嘉祥齐山汉画像石拓片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