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移与旋转导学案

平移与旋转导学案

平移与旋转导学案
平移与旋转导学案

15.1.1图形的平移

◆随堂检测

1、下列几种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1)水平运输带上的砖的运动;(2)啤酒生产线上的啤酒通过压盖机前后的运动;(3)升降机上下做机械运动;(4)足球场上足球的运动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2、下列图形中,由原图平移得到的图形是()

原图 A. B. C.D.

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

A. B. C . D.

4、如图所示,△ABC平移后成为△EFB,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BE;②点B的对应点是点C;③点B的对应点是点F;④平移的距离是线段CF的长度。

A1个B2个C3个D4个

5、卷帘门上有A、B两点,(B点在A点下方)当A点向上移1m,那么B点向移动了 m。

O平移到了点o ,你能作出平移后的圆吗?

平移与旋转试讲稿

平移与旋转 一、导入。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随着优美的旋律,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 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 “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 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 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先用动作进行表演再将它归类,把所选项目的图片对应地板贴在“旋转”或“平移”的下面。当同学们初步感受到什么是“旋转”和“平移”后,老师请孩子们先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然后让他们站起身来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

来。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名学生起身一边表演一边说“我这样走就是身体向前平移”,接着他又表演了一个旋转的动作,以示区分。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体会了平移与旋转的特点。 二、新授。 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平移与旋转 老师将一张卡通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中央,请一名同学来按口令移动。老师带头发出第一个口令:“向上平移”,接着一个个学生继续发令“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卡通人物图片在黑板上按要求移动着…… 在平移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自身的方向,学生欣喜地发现了原来在平移过程中,图片自身的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有趣地题目: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达到客户指定的地点。你能做到吗?试一试吧!(如下图)(图略) 老师同时提出活动要求:先独立思考小汽车做的是平移还是旋转运动;再看它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并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当明确要求后,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汽车学具移动着,进一步感受平移方向的变化。巡视中老师给予有困难的同学以指点和帮助。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生1:如果要接顾客A,汽车要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6个格。 生2:我要接顾客A,汽车可以先向下平移6格,再向左平移5格。 生3:我要接顾客A,汽车就向左下平移,斜着过来。 当学生出现多种方法时,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并追问生3:“你为什么这样走啊?”当学生说“这样走比较近”时,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由衷地赞扬道:“太聪明了!如果真有这样一条路的话,你这样走最近。” 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同学们打开了思路,为顾客B设计了多种接车方案。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中,同学们又为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设计了从家到学校的多种行走路线,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如下图)(图略) 方法1:(图略)

平移与旋转测试题及答案

C 八年级(上)《平移与旋转》测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 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距离 D、在平移和旋转图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 2、如图1,△DEF是由△ABC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则平移的距离是() A、线段BE的长度 B、线段EC的长度 C、线段BC的长度 D、线段EF的长度 3、如图2,△ABC与△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点A与点A'是对称点 B、BO=B'O C、AB∥A'B' D、∠ACB= ∠C'A'B' 图1 图2 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等边三角形 C、正方形 D、直角三角形 5、将一图形绕着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700后,再绕着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1200,这时如果要使图形回到原来的位置,需要将图形绕着点O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A、顺时针方向500 B、逆时针方向500 C、顺时针方向1900 D、逆时针方向1900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心对称图形一定是旋转对称图形 B、轴对称图形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C、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D、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7、如图3,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旋转的角度可能是( ) A、300 B、600 C、900 D、1200

平移_旋转_轴对称_知识点总结

旋转、平移、轴对称、中心对称知识点总结 轴对称平移旋转中心对称全等 定义一个(两个)平 面图形沿某条直 线对折能够完全 重合 平面图形在它所在 平面上的平行移动。 决定要素:平移的方 向、平移的距离 一个平面图形绕一 定点按一定的方向 旋转一定的角度的 运动。 一个图形旋转 180°能与自身 重合 能够完全重合的 两个图形 表示方法: ΔABC≌△DEF 轴对称 图形 成轴对 称 中心对 称图形 成中心 对称 全等多边形 全等三角形 对应边 对应角 一个图 形; 不止一 条对称 轴 两个图 形; 只有一 条对称 轴 旋转对称图形:一 个图形绕内部某一 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能与自身重合。 一个图 形 两个图 形 图形 特征对应角相等,对 应边相等 ①对应点间的连线 平行且相等(或在同 一条直线上) ②对应边平行且相 等(或在同一条直线 上),对应角相等,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不改变。 ①图形上每一点都 绕同一点按相同的 方向和角度旋转 ②对应点到旋转中 心的距离相等 ③对应边相等,对 应角相等,图形的 性状大小不改变 连结对应点的线 段必然经过对称 中心,并被对称 中心平分成相等 的两部分。 对应边相等,对应 角相等

判断方法沿着某条直线对 折看是否重合。 找平移的方向和距 离: 找一组对应点,连线 即是他平移的方向 和距离 找旋转的方向和角 度: 找一组对应点,与 旋转中心连线的夹 角 ①旋转180°能 否与自身重合 ②对应点间的连 线是否经过同一 点,并被这一点 平分 各边对应相等 各角对应相等 找对称轴:①找一 组对应点连线, 做其垂直平分 线。②找两组对应 点连线,过两条 中点的直线 找对称中心:① 找一组对应点连 线找其中点 ②两组对应点连 线的交点 画法 ①找关键点 ②过每个关键点 做对称轴的垂线 截取与之相等的 距离,标出对应 点 ③连接对应点。 ①找关键点 ②过每个关键点做 平移方向的平行线 截取与之相等的距 离,标出对应点 ③连接对应点。 ①找关键点 ②连接关键点与旋 转中心,将这条线 段按方向和角度旋 转,标出对应点 ③连接对应点。 ①找关键点 ②连接关键点与 对称中心,延长 并截取相等的长 度,标出对应点 ③连接对应点。 重要结论①线段是轴对称 图形,对称轴是 它的垂直平分 线。 ②角是轴对称图 形,对称轴是它 的角平分线。 ③垂直平分线的 性质:垂直平分 线上任意一点到 线段两端的距离 相等。④角平分 线的性质:角平 分线上任意一点 到叫两边的距离 相等。⑤对称轴 垂直平分对称点 间的连线。 ①多次平移相当于 一次平移 ②两条对称轴平行 时,两次轴对称相当 于一次平移 ①线段旋转90°后 与原来的位置垂直 ②两条对称轴相交 时,两次轴对称相 当于一次旋转。 ①中心对称一定 是旋转对称,旋 转对称不一定是 中心对称。 ②任何通过中心 对称图形的对称 中心的直线都将 这个图形分成面 积相等的两部 分。 ③两条对称轴互 相垂直时,两次 轴对称相当于一 次中心对称 ①一个图形经过 轴对称、平移或选 转等变换得到的 新图形一定与原 图形全等 ②两个全等的图 形总能经过轴对 称、平移或旋转等 变换后重合。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体系。下面给大家分享《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参考!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学生很早就有了物体或图形运动形式的感性认识,但只是个初步的印象。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并体会出他们不同的特点。并可以使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也是以后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推导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加入图画的形式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

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 2.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 教学难点: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火车吗?它是怎么运动的呢?用手势比划一下。其实物体的运动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运行在半空中的缆车,在公路上奔跑的汽车,还有我们头顶上的电风扇等。(多媒体出示) 2、能不能用手势说明一下,这些物体将会如何运动?(指名演示:你真棒,把火车的运动比划得很形象!) 3、有谁能把电风扇的运动用手势形象的比划出来?(你也很棒!)大家对比一下刚才这两个同学比划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自由发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

三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现象-公开课

三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现象-公开课 --------------------------------------------------------------------------作者: 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

旋转与平移现象 高洞小学刘治芹教学内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9-70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一第1、2、3、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2、能正确判断、区分旋转与平移现象。 3、经历物体旋转、平移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初步认识、欣赏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中,增强对身边与旋转、平移有关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区分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正确感知旋转、平移现象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6张图片,展示台。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两个要求:一是上课发言要把手举得高高的。二是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说得好就鼓掌,有不同的意见就举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1、迪斯尼游乐园听过吗?你想不想去玩玩呢?看,这是什么游乐项目呢? 生答旋转木马。老师点评。刚才说的游乐项目怎么运动的老师手势模仿。 再看,这是什么游乐项目呢,你知道吗? 生再答摩天轮。 谁能借助手势模仿一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游乐项目的运动呢? 生比划。老师点评。 再看,这是什么游乐项目呢? 不知道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叫升降机。我们先看一下视频,请同学借助手势模仿一下升降机是怎么运动的。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两种不同的运动现象。 (板书:1、现象 2、现象)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物体的旋转与平移 1、分一分,按不同现象分类。 ①推拉窗户 ②方向盘的转动 ③拨珠子 ④螺旋桨的转动 ⑤旋转门 ⑥开关抽屉 先思考,请4名同学上来分类。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以下图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腰三角形、线段、圆、菱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 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A.4个B.5个C.6个D.3个 2.有以下现象:①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钟摆的摆动;④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其中属于平移的是().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3.下列图形可以由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是() A.B.C.D. 4.如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下列图形可由△OBC平移得到的是(). C.OAF D.△OEF B.OAB△ △ A.OCD△ 5.如图,在△ABC中,∠ACB=90°,∠B=50°,将此三角形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A’ B’C’,若点B’恰好落在线段AB上,AC、A’B’交于点O,则∠COA’的度数是()A.50°B.60°C.70°D.80° 第4题第5题第6题 6.如图,正方形硬纸片ABCD的边长是4,点E、F分别是AB、BC的中点,若沿左图中的虚线剪开,拼成如下图的一座“小别墅”,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2B.4C.8D.10 7.下列变换中,哪一个是平移(). 8.如图所示,将一个含30°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A选择,使

得点B,A,C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三角板ABC旋转的角度是(). A.60°B.90°C.120°D.150° 二、填空题 9.某景点拟在如图的矩形荷塘上架设小桥,若荷塘中小桥的总长为100米,则荷塘周长 为. 10.如图,AB⊥BC,AB=BC=2cm,弧OA与弧OC关于点O中心对称, 则AB、BC、弧CO、弧OA所围成的面积是__________cm2. 11.如图,一张矩形纸片,要折叠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纸,小明把矩形的一个角沿折痕翻折 上去,使AB边和AD边上的AF重合,则四边形ABEF就是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他的判定方法是________. 第10题第11题第12题 12.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2cm,点E在BC上,且AE=CE.若将纸片沿AE折叠, 点B恰好与AC上的点B重合,则AC=cm. 1 R t AB’C’, R t 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44°,得到△ 13.如图,把△ 点C’恰好落在边AB上,连接BB’,则∠BB’C’=. 14.如图,把大小相等的两个长方形拼成L形图案,则∠FCA=度. 三、解答题 15.动手操作. (1)在A图中画出图形的一半,是它们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B图形②绕O点方向旋转, 然后向平移格,再向平移格,可同图形①拼成一个正方形.16.阅读材料: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数学平移与旋转试讲稿

平移与旋转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3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平移与旋转》,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同学们请坐!上节课我们学习过位置与方向,下面我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你来说,你来大家掌握的很牢固。今天老师就和大家接着学习平移与旋转。(板书课题)大家请看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你来说,他看到了工人叔叔在工作,有大门、汽车、升降机,还有吗?你来补充一下。还有传送带、吊扇、换气扇。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真会思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大家请看大屏幕,请这位同学读一读合作要求。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要求合作交流,分分类,说一说,大家开始吧。大家用标准的坐姿告诉老师大家都已经讨论完了,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这个小组,他们小组把大门、传送带、升降机归为一类,把换气扇的叶轮、汽车轮子、吊扇归为一类。为什么呢?他们发现大门、传送带和升降机都是平着移动的,而其他三个都是绕着中心轴运动的。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大家请看大屏幕,大门、传送带和升降机都是平着移动的,可以把它们的运动看成是平移。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讨论完了吗,你来,他说推拉的窗户和推拉门。还有吗?你来,算盘,、抽屉。你也开始,大家知道的可真多!下面我们来看下一组,它们三个都是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看成是旋转。那么大家在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说一说,写一写。大家讨论的真激烈,谁来展示一下,你来她们想到了钟表、方向盘、台扇,还有拧螺丝的时候。谁来补充一下?你来,拧瓶盖的时候也是,电扇开关、钢笔换墨水的时候要拧开。你真是一个有心人。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家要学好数学,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 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闯闯关好不好?请看大屏幕,第一关,你来试一试。第二关,你来。不错,第三关,恭喜大家闯关成功。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平移与旋转。首先复习了关于方向的知识,之后大家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说一说,填一填,认识了平移与旋转。最后同学们通过闯关巩固了所学的知识。那么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你来说,你也来说说,看来今天大家收获很多。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下课后完成自主练习,同学们,下课!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复习要点 专点一:图形的平移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是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 2.平移的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平移前后的线段相等,平移前后的三角形或多边形全等。 (2)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平移后两图形的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专点二:图形的旋转 ` 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着某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成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2.旋转的性质: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旋转前后的图形是一组全等形。 (2)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沿相同的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4)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考点三、中心对称 (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判定

^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4、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店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考点四、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征 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特征: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x相等,y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相等,x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 专点五:利用轴对称、旋转和平移作图 1.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 (1)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确定构成图形的关键点(线段两个端点,三角形三个顶点,n边形n 个顶点); (3)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平移各个关键点; (4)顺次连接各个关键点的对应点,所得的图形就是平移后的图形。 2.旋转作图的一般步骤: * (1)确定旋转中心、旋转角及旋转方向; (2)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 (3)旋转个关键点,得到对应点; (4)依次连接各关键点的对应点,所得的图形就是旋转后的图形。 3.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 在图形变换中,最常见的变换有轴对称、平移、旋转,它们都是把一个图形变成另外一个图形,并且这些变换都只是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将图 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 后的图形是( ) A B C D 2、图案(A )-(D )中能够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的是( ) . (1) (A ) (B ) (C ) (D ) 3、如图可以看作正△OAB 绕点O 通过( )旋转所得到的 A 、3次 B 、4次 C 、5次 D 、6次 4、如右图,ΔABC 和ΔADE 均为正三角形,则图中 可看作是旋转关系的三角形是( ) A 、ΔABC 和ΔADE B 、ΔAB C 和ΔABD C 、ΔAB D 和ΔAC E D 、ΔACE 和ΔADE 5、如图,△ABC 和△DEF 中,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可得到另一 个三角形,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B ∥FD ,AB =FD B 、∠ACB =∠FED C 、B D =C E D 、平移距离为线段CD 的长度 6、如图,将△ABC 绕点A 旋转后得到△ADE ,则旋转方式是( ). A 、顺时针旋转90° B 、逆时针旋转90° C 、顺时针旋转45° D 、逆时针旋转45° 7、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为BC 边上的点,∠BAD =15°, △ABD 经旋转后到达△ACE 的位置,那么旋转了( ).

A 、75° B 、60° C 、45° D 、15° 8、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图3,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 和 ,只改变图形的 。 12、经过旋转,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___________. 13、图(1)绕着中心最小旋转 能与自身重合。 14、如图,四边形ABCD 平移到四边形A'B'C'D' 的位置,这时可把四边形A'B'C'D' 看作先将四边形ABCD 向右平移 格,再向下平移2格。 15、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它的旋转中心是 ___________,经过25分,分针旋转___________度。 16、如图,把大小相等的两个长方形拼成L 形图案, 则∠FCA = 度。 三、解答题:(17~20每小题5分,21~24每小题6分,共44分)https://www.doczj.com/doc/2b6104129.html, 17、如图,经过平移,△ABC 的顶点A 移到了点D ,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图3 A B C D 图(1)

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

篇一: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及反思 《平移与旋转》说课稿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几何的范畴。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对称图形之后学习与研究的内容,是从运动变化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注重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两种运动的不同特征及其普遍存在性。通过探究,让学生发现和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或一条线的平移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直观的区别这两种常见现象。(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并用合理有效的画图步骤完成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 (1)在研究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数学活动中,感知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操作、探索等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策略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的某些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活动感兴趣, (2)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发展学生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难点: 通过数学活动理解平移的概念,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许多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一些旋转与平移的意识,只是没有很清晰认识,因为抓不住这些现象的本质特征,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受他们生活空间的局限性,好多现象没有见到过,难以想象。另一方面,生活中的平移或旋转现象,并不是数学意义上平面图形的平移或旋转。学生对物体平移的两个要件,方向和距离中的距离有误区,即对在方格纸上 将一个平面图形平移若干小格存在一定困难。 五、说教法 针对空间与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实验法、尝试法,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分组交流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恰当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一、构建平移、旋转的概念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丢手绢的游戏吗?(生答)那个丢手绢的同学绕着什么跑?(生答)如果从篮球场这头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另一头,怎么跑?(生答)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和这两个同学跑的形势有关。(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吴正宪平移和旋转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随着优美的旋律,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波浪飞椅、弹射塔、勇敢者转盘、滑翔索道。一张张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同学们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 录像一停,吴老师开始了与学生的交流。 “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生1:“激流勇进是直直地下冲的,可以叫它下滑类。” 生2:“我认为观缆车、波浪飞椅、勇敢者转盘可以分为一类,因为它们是旋转的。” 吴老师紧接着问:“其他的呢?” 生2:“弹射塔是向上弹射的,滑翔索道是往下滑的,它们和激流勇进可以分为一类。” “刚才你们看到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像这样的——”只见吴老师用手势表示着旋转的动作“你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叫旋转。” 老师又接着用手势做出平移的动作,问:“像这样呢?” 几个学生小声说:可以叫“平移。”吴老师抓住时机,“好,就用你们说的来命名。”她边说边板书“旋转”、“平移”。 吴老师带领学生回顾生活,在观察中同学们发现了游乐园里平移与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接下来,吴老师请6名小朋友到黑板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先用动作进行表演再将它归类,把所选项目的图片对应地板贴在“旋转”或“平移”的下面。 当同学们初步感受到什么是“旋转”和“平移”后,吴老师请孩子们先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然后让他们站起身来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吴老师的话音刚落,一名学生起身一边表演一边说“我这样走就是身体向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导学案导学案

导学案编号 ( ) 导(学)补充 学习目标体现 预习要求: 1、组员认真学习给定的材料。 2、独立完成预习案的自测题。 3、书写工整。 4、标注不会的自测题。 组长做到: 1、限时、分工、讨论。 2、提醒组员标注问题。 3、组织预展 4、红笔标注疑难问题。 【课题】 :4.1.1 图形的平移 【学习目标】: 【预习案】 【探究案】 【检测案】 【训练案】 【教(学)后反思】

导学案编号 ( ) 导(学)补充 学习目标体现 预习要求: 1、组员认真学习给定的材料。 2、独立完成预习案的自测题。 3、书写工整。 4、标注不会的自测题。 组长做到: 3、限时、分工、 讨论。 4、提醒组员标注问题。 3、组织预展 4、红笔标注疑难问题。 【课题】 :4.1.2 图形的平移 【学习目标】: 【预习案】 【探究案】 【检测案】 【训练案】 【教(学)后反思】

导学案编号 ( ) 导(学)补充 学习目标体现 预习要求: 1、组员认真学习给定的材料。 2、 独立完成预习案的自测题。 3、书写工整。 4、标注不会的自测题。 组长做到: 5、限时、分工、讨论。 6、提醒组员标 注问题。 3、组织预展 4、红笔标注疑难 问题。 【课题】 :4.1.3 图形的平移 【学习目标】: 【预习案】 【探究案】 【检测案】 【训练案】 【教(学)后反思】

导学案编号 ( ) 导(学)补充学习目标体现预习要求:1、组员认真学习给定的材料。 2、独立完成预习案的自测题。 3、书写工整。 4、标注不会的自测题。 组长做到:7、限时、分工、讨论。 8、提醒组员标注问题。 3、组织预展 4、红笔标注疑难问题。 导学案编号 ( ) 导(学)补充学习目标体现预习要求:1、组员认真学习给定的材料。 2、独立完成预习案的自测题。 3、书写工整。 4、标注不会的自测题。 组长做到:9、限时、分工、讨论。 10、提醒组员标注问题。 3、组织预展 4、红笔标注疑难问题。 【课题】:4.2.1 图形的旋转 【学习目标】: 【预习案】 【探究案】 【检测案】 【训练案】 【教(学)后反思】 【

《平移与旋转》案例分析

《平移和旋转》案例分析 一、教材实施背景与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两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平移与旋转现象在生活中却无处不在。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寻找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尽可能选取学生熟悉的、丰富有趣的生活实例,同时注意突出所选事例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能抓住特征并达到初步感知的效果。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能力。 在设计本节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师用书,并上网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和课件信息。明确了平移与旋转的初步定义既: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旋转现象。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把动手操作和情境的创设放在了首位,原因是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活动经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现就将《平移和旋转》案例呈现如下: (一)、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1、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在运动的,例如:人在行走、车在行驶;我们都可以说 它们在运动。 2、下面我么来看几段动画。(播课件动画)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不一样) 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 4、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要求:学生说分为几类并说理由 (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还有谁愿意说一说?)注意:多找两个说一说 5、师:(1)象火车、电梯、缆车这样朝着一定的方向平平的、直直的运动,我 们可以说它们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板书: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象 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为“平移”; (2)象风扇的叶片、螺旋桨、钟摆这样绕着一个点转动的(板书:绕着一个点转动)我们称为“旋转”。 6、游戏:请同学们起立,听老师的口令:全体向右转 提问:这个运动方式是什么? 全体向左转,这个运动方式是什么? 象这样绕着一个点有角度的转动也是旋转。(板书:有角度) 7、日常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随处可见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提问: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 8、想一想你能运用手中的学具用动作来表现平移或旋转吗? (二)、教学新知平移距离 1、明确平移,必须方向一致

小学数学《平移》试讲稿

小学数学《平移》试讲稿 小学数学《平移》试讲稿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平移》,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在做甚么?你们知道这是甚么现象吗? 师:同学们说得对,老师刚才关窗、拉黑板这些都是平移现象。那末你还能说诞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平移现象? 师:同学们真棒,有升旗,缆车,火车在笔挺的铁轨上开等。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平移现象。 2、自主探究,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仔细视察教材中的例题1图,你们能说出图中虚线部份和实线部份表示甚么意思吗?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虚线部份表示的是平移前图形的所在位置,实线部份表示的是平移后图形的所在位置。 师: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甚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看老师演示的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进程,大家仔细视察,它们是朝哪一个方向进行平移的呢? 师:同学们视察得很仔细,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师: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甚么不同吗? 帅:数1数我们会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1些。那末数1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师: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师: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刚オ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换了怎样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1下,你是怎样数的? 师:生1的方法是看船帆上的1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生2的方法是看船头的1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师:那末大家再数1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和小火伴们讨论1下。 师:大家说得很棒,金鱼图向右平移了7格。那末通过研究小船图和金鱼图的平移情况,大家能不能说出肯定平移距离的方法呢? 师:是的,我们在肯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一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哪一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3、巩固强化 帅:请大家完成教材中“试1试”。 师:同学们完成得不错,根据大家的汇报我们可以总结出画法:1种方法是先肯定平行4边形的4个顶点,找出每一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4个对应点顺次连结起来;另外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4、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甚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甚么疑问吗?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呢?

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单元检测 学号班级姓名成绩 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 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 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中运动 6乘坐电梯 7转动转盘 8指针运动 属于平移的有: 属于旋转的有: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 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2)电风扇的运动是();推拉窗的运动是()。 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①转动着的呼啦圈②电风扇的运动③拔算珠 (4) 左图是图形经过( )得到的。 (5)右图中,从图①到图②是( )得到的,从图②到图③是( )得到 的。 A 、向右平移7格 B 、向右平移9格 C 、向右平移11格 D 、向下平移1格 E 、向下平移5格 F 、向下平移9格 三、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 1、小明向前面走了3米。() 2、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 3、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 () 4、火箭发射升空。() 5、风扇的叶子在转动。() 6、拧开茶杯盖。() 7、大风车在转动。() 8、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 9、小明推教室的门,门被打开了。()10、窗帘被拉开了。()

四、看图填一填。 图①向( )平移了( )格。 图②向( )平移了( )格。 图③向( )平移了( )格。 图④向( )平移了( )格。 五、移一移,画一画。 (1)画出图1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2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 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六、你能 算出下面每种 冷饮各有多少 吗 八、下面 哪里两个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用线连一连。 九、用竖式计算。 342÷9928÷8842÷8 560÷8 十、解决问题。 1、玩具厂从1月27日到2月3日一共做了520个布娃娃,平均每天做多少个布娃娃 2、 3、超市运来青菜480千克,是运来西红柿的5倍,运来青菜、西红柿一共多 少千克 4、张师傅和李师傅平均每人每天加工8个零件,你知道他们今年2月份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吗 雪糕 冰牛奶 蛋筒 每箱()根 每箱24瓶 每箱5筒 8箱 6箱 ()箱 200根 ()瓶 800筒 一共要安装360台空调。 我们第一季度就可以全部完成。 平均每人每月安装多少台 2 1 ② ① ③ ④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2020-12-12 【关键字】方法、空间、认识、问题、难点、合作、建立、发现、掌握、研究、规律、位置、基础、重点、方式、办法、标准、水平、任务、关系、分析、教育、解决、方向、中心 一、学科:小学数学 二、课列名称:平移和旋转 三、执教教师:石柱县师范附属小学校谭兴祥 四、课型:空间与图形 五、年级:二年级下册第41-42页及相关练习。 六、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二)内容分析: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1、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归纳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的现象。2、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本节课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会动的图片,引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再通过“说一说、动一动、找一找、移一移“填一填”等几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通过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孩子们可真乖,老师想送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孩子跟着唱。孩子们的歌声真美,让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吱吱转地大风车,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物体都在运动,老师就拍到一些物体运动的录像,你想看看吗?请你仔细的观察,一边观察一边用手比划出物体的运动方式。 开始播放录像。(1)每天早上,电动门会打开,欢迎孩子们来上学。看,电动门在怎样的运动呀?(2)到学校之后我们要打开窗户,瞧,这个孩子正在打开窗户,窗户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呢?(3)瞧,课间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陀螺在运动,(4)小风车也来了,它也在风中运动,它的运动方式又是怎样的呢?(5)每周一孩子们都穿着校服参加升旗仪式,红旗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6)、星期天孩子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吗?游乐园的转椅可好玩了,看,转椅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孩子们刚才观察得很认真,这么多运动的物体,老师看得眼花缭乱的,你能给分分类吗?现在把你分类的想法和结果说给同桌听听。 哪个孩子愿意把你的结果分享给全班的同学呢?你打算怎样分,为什么把这几样分成一类?(学生说,课件演示分的结果)(电动门、推窗户、升旗属于一类,风车、陀螺、转椅属于一类) 电动门、窗户、红旗都是直直的平平的在移动,这样的运动方式叫平移。(板书)风车、陀螺、转椅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以一个轴为中心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叫“旋转”。(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 二、探索新知。

对称、平移、旋转知识点

新航道教育四年级寒假培优小册 第一章平移、旋转、轴对称 平移 1、物体在同一平面上沿直线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注意:平移只是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 平移不仅仅局限于左右运动。 2、平移二要素:(1)平移方向;(2)平移距离。 将一个图形平移时,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平移的距离,缺一不可。 3、平移的特征:物体或图形平移后,他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改变。 4、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 (1)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2)以关键点为参照点,按指定方向数出平移的格数,描出平移后的点; (3)把各点按原图顺序连接,就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注意:用箭头标明平移方向(→) 旋转 1、旋转:物体绕某一点或轴的转动。 2、旋转方向:与时针运动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方向; 与时针运动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方向; 3、旋转三要素:旋转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4、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和方向变了。 5、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 同的角度,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 6、旋转的叙述方法:物体是绕哪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7、简单图形旋转90°的画法: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线段或关键点,借助三角板作关键线段的垂线,或者作关键点与旋转点所在线段的垂线; (2)从旋转点开始,在所作的垂线上量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取点,即所找的点是原图形关键点的对应点; (3)参照原图形顺次连接所画的对应点。 关键线段:水平的、竖直的、过旋转点的线段。

轴对称图形 1、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注意:对称轴是直线,既不是线段,也不是射线,画时不用实线,用虚线 (虚线、尺子、露头) 2、轴对称图形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称点: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4、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关键: 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的对称点,要按照顺序将对称点连接起来。 5、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也不同,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图形正方形长方形 等腰 三角形 等边 三角形 等腰 梯形 菱形圆形 对称轴4条2条1条3条1条2条无数条 第一章平移、旋转、轴对称复习题 1、下面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