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压接技术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82 MB
- 文档页数:8
ipc620端子压接标准IPC620是一项关于端子压接标准的指导性规范,它是全球电子行业普遍遵循的标准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IPC620端子压接标准的相关信息。
IPC620标准是由IPC(国际电子工业联盟)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连接可靠性和一致性。
端子压接是电子制造中常用的连接技术,它可以将导线与电子组件的端子连接起来,实现电气信号传输和电能传递。
IPC620标准对端子压接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端子设计、端子材料、端子压接工艺等方面。
首先是端子设计,IPC620要求电子产品的厂家必须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端子型号和规格。
端子材料是端子压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IPC620规定了端子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能要求,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在端子压接工艺方面,IPC620要求操作者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压接工艺包括了准备工作、设备调试、端子安装和连接检测等环节。
IPC620规定了压接工具的使用要求,如压接头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
此外,IPC620还对压接力度、压接时间和压接头表面的清洁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IPC620标准还对端子压接的质量进行了评估和测试要求。
质量评估包括对压接点的外观、尺寸和性能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测试要求包括使用特定的测试设备对压接点的电性能和机械强度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满足产品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在IPC620标准中,还有一些与端子压接相关的额外要求和指导。
例如,电子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端子压接点可能会受到外力的挤压,导致连接可靠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C620要求电子产品的厂家在设计时考虑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端子压接点。
除了上述内容,IPC620标准还涉及到了其他一些与端子压接相关的技术要求,如防护层和防护措施的设计、使用环境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等。
这些要求和指导旨在确保电子产品具有良好的机械和电气连接性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端子压接标准1. 端子压接的定义端子压接是一种电线连接技术,通过使用端子和压接工具将电线与插座、插头或连接器等电器设备连接起来。
它能够提供可靠的电气连接,并能够承受一定的电流和电压。
2. 端子压接的标准端子压接技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标准和规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标准。
2.1. DIN标准DIN标准是德国制定的电气连接端子的标准。
根据DIN标准,端子的尺寸、电气性能和连接方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样一来,不同厂家生产的端子可以互换使用,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2.2. IEC标准IEC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电气设备的国际标准。
在IEC标准中,有关端子压接的规范主要包括电器连接器插座的尺寸、连接方式、接触电阻、电流容量等方面的要求。
2.3. UL标准UL标准是美国制定的电器安全标准,对一系列电器产品的安全性进行了规范。
对于端子压接来说,UL标准主要关注端子的材料、结构、电气性能、温度和电流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端子连接的安全可靠。
3. 端子压接的工具和方法为了进行端子压接,我们需要一些特殊的工具。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端子压接工具和方法。
3.1. 端子压接钳端子压接钳是一种专门用于压接电线和端子的工具。
它通常由钳头、压接孔和手柄构成。
在使用端子压接钳时,首先将电线的末端插入压接孔中,然后用钳头施加力气,将电线压接到端子上。
3.2. 自动端子压接机自动端子压接机是一种能够自动完成端子压接的设备。
它通常由一个电动机、控制系统和压接针等部件组成。
使用自动端子压接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3.3. 端子压接方法在进行端子压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端子和电线材料,确保它们可以相互兼容。
•在压接之前,应检查电线和端子的接触面是否干净,无油污和腐蚀物。
•确保电线插入端子的深度适当,不过分或不足。
4. 端子压接的质量控制端子压接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
电缆端子压接标准电缆端子压接是电力行业中一项重要的连接技术,它是将电缆和端子通过一定的压接力道和方式进行牢固地连接起来,以保证电流传输的安全和可靠性。
为确保电缆端子压接的质量,相关标准的存在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些与电缆端子压接相关的参考标准。
1. GB/T 12706.4-2002《电缆和电缆附件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电缆和电缆附件试验的一般原则、试验设备的选择和检查、试验方法的选择和程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也包括了电缆端子压接连接的相关试验方法和要求。
2. GB/T 10627-1997《电缆术语分类术语》该标准对电缆行业常用的术语进行了分类,包括了电缆连接技术中的电缆端子压接相关术语的定义和解释,有助于统一行业术语的使用。
3. GB/T 1179-2008《电缆术语和定义》该标准为电缆行业提供了一些术语和定义,其中涉及到电缆的连接技术,包括了电缆端子压接连接的术语解释,对相关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 IEC 61238-1-1-2015《电缆连接器和绝缘套筒连接器的压接连接器附件》该标准规定了压接连接器附件的一些技术要求,包括了电缆端子压接连接的适用范围、构造要求、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可以作为电缆端子压接连接技术的参考依据。
5. ANSI/TIA-568-D《通用分布式低压缩电缆端子和配线器终端的性能要求》该标准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和信息技术产业协会制定的标准之一,主要针对通用分布式低压缩电缆端子和配线器终端的性能要求进行规定,对电缆端子压接连接技术也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以上是一些与电缆端子压接连接技术相关的参考标准,它们为电力行业中电缆连接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保障。
在实际操作时,相关标准的合理应用和遵守可有效提高电缆端子压接质量,确保电缆连接的安全和可靠性。
o型冷压端子压接标准
O型冷压端子的压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压接管和导线的规格:压接管的内径应与被压接导线的外径相匹配,以保证足够的握力和良好的电气连接。
根据导线的规格选择合适的压接管,一般有²、²、²、²、²、²等规格。
2. 压接深度:压接深度是指压接管压缩后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最小尺寸,合适的压接深度应保证压接管内壁与导线外表面充分接触。
对于不同的导线规格和压接管长度,应选择不同的压接深度。
3. 压接后的电阻值:压接后的电阻值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良好的电气性能。
一般要求压接后的电阻值不应大于同长度导线的电阻值的倍。
4. 机械性能:压接后的端子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和压力,以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耐腐蚀性:压接端子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家和不同规格的O型冷压端子可能有不同的压接标准,具体应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同时,在压接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压接质量和安全。
线束端子压接剥皮尺寸公差标准
线束端子压接剥皮尺寸的公差标准可以参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标准,如IEC 60947-1或IEC 60352-2等。
一般而言,线束端子压接剥皮尺寸的公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压接尺寸公差:压接尺寸是指绝缘外径和端子内径之间的距离,公差可以按照线束端子厂家的技术要求来确定。
2. 剥皮位置公差:剥皮位置是指线束绝缘层的剥离位置,公差
可以根据线束端子厂家的技术要求来确定。
3. 剥皮长度公差:剥皮长度是指剥去绝缘层的长度,公差可以
根据线束端子厂家的技术要求来确定。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描述,具体的线束端子压接剥皮尺寸公差标准
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线束端子产品和标准来确定。
因此,建议在选择和
使用线束端子时,参考相应的产品规格和技术要求,以确保符合要求。
端子压接技术标准
一、引言
端子压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连接技术,用于连接不同电气设备或电线电缆。
进行合适的端子压接是确保电气连接可靠和安全的关键。
为了确保端子压接质量,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导电性能,国际上制定了端子压接技术的一系列标准。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端子压接技术标准,并详细解析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UL486标准
UL 486标准是美国安全试验实验室(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简称UL)发布的一个端子压接技术标准。
该标准主要涵盖了端子压接的分类、尺寸要求、压接工具的要求、压接电线的要求等内容。
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是端子压接应遵循规定的压接工具和适当的压接力度,以确保压接连接的稳定性和导电性。
五、端子压接技术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端子压接时,除了遵循标准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首先,应选择适当的端子和压接工具,确保其相互匹配。
其次,在压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压接力度和时间,以避免因过度压接而导致的端子损坏或变形。
此外,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压接工具的状态,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
六、结论。
端子压接压缩比标准引言端子压接是一种常用的电气连接方式,用于连接导线和电气设备的连接器。
为了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制定一定的压接压缩比标准。
本文将详细探讨端子压接压缩比标准的相关内容。
概述端子压接压缩比是指导线连接端子所需施加的压力与导线原始直径之比。
合适的压接压缩比可以确保连接紧固和导线与端子之间的电气接触良好,同时避免导线被损坏或松动。
压接压缩比的重要性压接压缩比的准确选择对于电气连接的质量至关重要。
过大或过小的压缩比都会导致问题,包括连接不牢固、电气接触不良、导线异常升温等。
因此,确定合适的压接压缩比非常重要。
确定压接压缩比的因素确定压接压缩比的因素包括导线材质、端子类型、连接力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影响因素:1.导线材质不同材料的导线其物理性质有所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导线材质,压接压缩比的要求也会不同。
常见的导线材料包括铜、铝等。
2.端子类型不同类型的端子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因此对应的压接压缩比也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端子类型包括圆形端子、U形端子、插卡端子等。
3.连接力连接力是指施加在导线和端子上的压力。
连接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压接压缩比的选择。
过大的连接力可能会导致导线被损坏,而过小的连接力则无法确保连接牢固。
压接压缩比的标准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相关标准,一般情况下,压接压缩比的范围应在1.2到1.7之间。
具体的标准如下:1.铜导线•修正半径(MR)为导线直径的1.2倍;•直径D1,其值为修正半径加0.2mm;•直径D2,其值为修正半径加1mm。
2.铝导线•修正半径(MR)为导线直径的1.5倍;•直径D1,其值为修正半径加0.3mm;•直径D2,其值为修正半径加1.5mm。
3.其他导线材料•根据相应材料的物理性质,参考铜导线或铝导线的标准进行压接压缩比的选择,并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微调。
压接压缩比的实际操作确定了合适的压接压缩比后,需要采取正确的操作步骤来进行压接。
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确保导线和端子表面清洁;•准备合适的压接工具和设备。
端子压接标准
端子压接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连接方式,它通过压接工具将导线
与端子连接,形成可靠的电气连接。
在实际工程中,端子压接的质
量直接影响着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端子压接标准的制
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端子压接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端子压接的操作方法和
质量要求。
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性,保证端子压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标准中对于端子压接
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压接力度等方面也有着详细的规定,这些规
定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和材料,确保端子压接的
质量。
其次,端子压接标准还对端子压接的质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这些质量要求包括端子压接后的接触电阻、端子与导线的连接牢固性、绝缘性能等方面。
通过这些质量要求,可以确保端子压接后的
连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此外,端子压接标准还对端子压接的检验和验收进行了规范。
在端子压接完成后,需要对端子压接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
标准要求。
同时,在验收时也需要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只有通过了验收,端子压接才能够投入使用。
总的来说,端子压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才能够确保端子压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端子压接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端子压接质量达标,为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端子压接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剖面制作注意事项等,并提供了压接质量判定参考图样。
本标准适用于端子压接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标准引用来源于TE/JST等大品牌厂家标准、客户技术要求与以下行业标准。
IPC/WHMA-A-620A CN-2006QC/T29106-2014线缆及线束组件的要求与验收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VW6033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端子使导线与适当的配对元件连接,实现电路导通的机电元件。
端子按压接区形状分为敞开式与筒式。
3.2分类: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IDC)、航插端子、共接端子3.2.1敞开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敞开式,压接后闭合的端子。
3.2.2筒式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
3.2.3刺破式胶座(IDC):压接前端子与胶座为一体的端子(压接无需剥掉线材外皮的一种端子)。
3.2.4航插端子:压接前压接区为筒状的端子主要匹配航插插头。
3.2.5共接端子:主要用于线与线空中对接的端子,存在开口与筒式两种类型。
图1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航插端子共接端子3.3端子各部位名称图2敞开式端子筒式端子刺破式胶座航插端子3.4端子压接通过施加一定的机械力,使两种材料(线芯压接区与线芯、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紧密的结合,达到电性能导通且牢固接合的目的。
3.5线芯压接剖面端子线芯压接区与线芯压接后的剖面。
3.6绝缘压接剖面端子绝缘压接区与引线绝缘皮压接后的剖面。
3.7端子拉力端子与线材之间的铆合承受力。
端子分为:1.绝缘检查窗口,2.喇叭口,3.刷子检查窗口,4.扣锁片5.绝缘压接区,6.线芯压接区,7.端子结合区,8.料带残耳(端子两端可能都有),9.端子停止耳朵,10.电气连接槽,11.机械支撑槽,12.检查窗。
10114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4.1线芯压接线芯压接应符合表1的相关要求。
表1线芯压接技术要求及图示注:技术要求未体现部分以现场补充SOP 为判定依据。
端子压接技术标准端子压接技术标准是指在电力行业、电子行业和通信行业等领域中,对端子压接工艺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技术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端子压接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保证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我们将围绕端子压接技术标准的背景、相关标准以及具体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背景:随着电力、电子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路连接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提高。
端子压接作为一种常用的电路连接技术,具有连接快速、可靠性高、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确保端子压接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风险,端子压接技术标准应运而生。
相关标准:具体要求:1.端子类型和规格:标准应明确不同类型的端子,如裸压接端子、绝缘转压接端子、环形压接端子等,以及其规格和型号。
2.压接工艺要求:标准应规定压接工艺的要求和步骤,包括选材、预处理、压接动作等。
例如,对于裸压接端子,要求预处理后保持清洁干燥,压接动作要准确、稳定。
3.压接质量检验:标准应规定检验方法和标准,评估端子压接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对于绝缘转压接端子,可以采用电气性能测试和拉力测试等来判断连接质量。
4.端子压接设备要求:标准应规定端子压接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确保压接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例如,需要规定端子压接设备的压力范围、速度控制等参数。
5.压接操作人员要求:标准应规定端子压接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和技能培训要求,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正确使用端子压接设备和进行压接工艺的能力。
综上所述,端子压接技术标准对于保证电路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标准,可以提高端子压接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各行业中电路连接的可持续运行。
端子压接标准1.范围本文件作为通用指导性文件适用于CODEN 青岛工厂端子压着作业。
本文件定义了开式端子的压接及测试的标准,同时适用于手工和自动机器压着。
当本文件与具体的作业性文件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甚至冲突时,应按照作业性文件的为准。
2.参考文件GB-T18290-2DIN EN 60352-23.内容3.1端子基础知识端子各部分功能:嵌合区:接触导电,与对应的连接器端子接触导电。
其接触程度决定了导电的效果。
变形、脏污、镀层不良都会使其功能上受影响,甚至成为导致故障的致命原因。
导体压接部:是端子与线材连接的重要部分。
通常,压接后的管理,包括对压接高度、宽度、拉拔力、截面分析等。
其中压接高度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
绝缘压接部:将线材的绝缘外皮铆住,具有保护作用。
当压接较松时,绝缘压接片很容易从线上脱落,无法缓冲外部压力,而产生断线不良。
压接过紧时,线芯会受到损伤,也会发生断线不良。
钟形口:压着时在导体压接处钟形口的圆弧结构能减轻对线芯的损伤, 如果没有喇叭口或是钟形口形状不良,都会导致线芯受到损伤,甚至会导致断线。
拉拔力也会不合格。
逆止卡爪(卡口片):具有锁住端子的作用。
如果此部份变形,插入塑壳及主体后,会出现脱落等不良。
尾料片:产生于端子与料带分离的连桥残余。
长度过大容易伤线。
3.2端子压着过程:3.3压接完成品标准:3.3.1外观在拉拔力和压着高度保证的前提下,压着状态应满足的以下要求:1.绝缘压着区应能同时可见导体和绝缘外皮。
目测参考:导体与绝缘皮各占1/22.绝缘压接区应有至少保证紧密包裹绝缘外皮的圆周长的1/2。
3.导体压接区应可见芯线(导体)伸出,但不能太大。
尺寸要求:0.2 ~1.0mm4.嵌合部不可变形,逆止卡爪不可变形。
5.导体压着部,绝缘体压着部两压接片之间不可有间隙。
6. 钟形口)可以在导体压接片的两侧形成,也可以只在如图的这一侧形成钟形口轴向长度不可过小或过大。
其尺寸取决于所压接的线材,可参考以下:0,03 - 0,56 mm² (AWG 32-20) : 0,25 ±0,15mm0,30 - 0,81 mm² (AWG 22-18) : 0,3 ±0,15mm7. 尾料片应可见,但长度不可太大。
管型端子压接拉力标准
管型端子的压接拉力标准是根据不同的管型端子和应用场景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压接拉力要满足以下要求:
1. 稳定性:压接后的连接应能够承受长期的振动和冲击,保持稳定的电气连接。
2. 导电性:压接后的连接应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确保传输的电流和信号的质量。
3. 可靠性:压接后的连接应能够长期稳定工作,不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
具体的压接拉力标准可以根据相关电气标准和管型端子的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规范来确定。
一般来说,压接拉力通常是根据管型端子的尺寸、材料、形状等因素进行测试和确定。
压接拉力应该足够大,能够确保端子与导线之间的良好接触,但又不能过大,导致压接过度,损坏管型端子或导线。
压接操作应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规范进行,确保良好的压接质量和一致性。
最好是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来检测压接拉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1.目为规范本企业线束端子压接操作, 要求端子压接标准, 提升产品品质。
2.范围本规范适适用于企业全部线束压接操作。
3.职责3.1技术部: 负责制作线束图纸、制订端子压接标准。
3.2制造部: 负责根据线束图纸及线束端子压接标准进行生产。
3.3品保部: 负责对端子压接品质确定及本规范实施监督。
4.内容4.1名词4.2通用要求4.3压接要求4.4常见不良或缺点4.4.1剥线不良注: 剥线长度: ①2.8铜件/2.8四方插: 4±0.2mm ②小5556铜件: 2.5±0.2mm芯线断裂可接收根数线束铜线根数<7 7-15 16-25 26-40 41-60 61-121 >121许可最大铜丝损失数0 0 0 3 4 5 5%4.4.2端子压接缺点刺破绝缘皮-NG 没有压住绝缘皮-NG 绝缘皮被压进铆接端子-NG绝缘皮没有被铆接端子完全铆压-NG 导线松散, 没有完全被铆压住-NG 铆压区内有股线被压住-NG线股终端在导体铆压区不可见-NG 线股超出端子高度-NG 线股伸出端子之外-NG线股伸进端子结合区-NG 端子变形-NG 线皮压接区变形-NG4.5常见端子倒扣尺寸要求4.6端子压接尺寸及外观要求(品保检验及职员自检)4.6.1线材准备(参见线束图纸)4.6.2检验剥皮长度、线材长度、芯线剥皮损伤情况;4.6.3检验余料长度4.6.4导体压着区检验①压接高度, 宽度及压接形状, 后面批峰不超出0.13mm②拉拔力要求(参考4.7)③导体压接部位必需完全闭合并包含全部线芯④后喇叭口必需可见⑤导体末端必需平齐、伸出压接区4.6.5绝缘皮压接①压接尺寸和压接形状, 无特殊要求情况下压接高度取决于线材大小, 以能压紧线皮不刺穿为标准。
②摇摆测试, 手握离线头6、 7cm处, 上下弯折线90°, 无松脱则说明已压紧, 再检验线皮无刺破则可接收。
③除压接外线皮无损伤。
4.6.6. 弹片及端子配合区区损伤、变形4.7端子压着连接性(拉拔力)测试方法及标准4.7.1测试目: 在于测试端子与电线之接合是否牢靠4.7.2测试工具: 万能拉力试验机4.7.3测试方法:①取UL标准或等同于此标准电线长约50公分, 一端依据所测试端子正确剥线。
端子压接标准
1.范围
本文件作为通用指导性文件适用于CODEN 青岛工厂端子压着作业。
本文件定义了开式端子的压接及测试的标准,同时适用于手工和自动机器压着。
当本文件与具体的作业性文件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甚至冲突时,应按照作业性文件的为准。
2.参考文件
GB-T18290-2
DIN EN 60352-2
3.内容
3.1端子基础知识
端子各部分功能:
嵌合区:
接触导电,与对应的连接器端子接触导电。
其接触程度决定了导电的效果。
变形、脏污、镀层不良都会使其功能上受影响,甚至成为导致故障的致命原因。
导体压接部:
是端子与线材连接的重要部分。
通常,压接后的管理,包括对压接高度、宽度、拉拔力、截面分析等。
其中压接高度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
绝缘压接部:
将线材的绝缘外皮铆住,具有保护作用。
当压接较松时,绝缘压接片很容易从线上脱落,无法缓冲外部压力,而产生断线不良。
压接过紧时,线芯会受到损伤,也会发生断线不良。
钟形口:
压着时在导体压接处钟形口的圆弧结构能减轻对线芯的损伤, 如果没有喇叭口或是钟形口形状不良,都会导致线芯受到损伤,甚至会导致断线。
拉拔力也会不合格。
逆止卡爪(卡口片):
具有锁住端子的作用。
如果此部份变形,插入塑壳及主体后,会出现脱落等不良。
尾料片:
产生于端子与料带分离的连桥残余。
长度过大容易伤线。
3.2端子压着过程:
3.3压接完成品标准:
3.3.1外观
在拉拔力和压着高度保证的前提下,压着状态应满足的以下要求:
1.绝缘压着区应能同时可见导体和绝缘外皮。
目测参考:导体与绝缘皮各占1/2
2.绝缘压接区应有至少保证紧密包裹绝缘外皮的圆周长的1/2。
3.导体压接区应可见芯线(导体)伸出,但不能太大。
尺寸要求:0.2 ~1.0mm
4.嵌合部不可变形,逆止卡爪不可变形。
5.导体压着部,绝缘体压着部两压接片之间不可有间隙。
6. 钟形口)可以在导体压接片的两侧形成,也可以只在如图的这一侧形成
钟形口轴向长度不可过小或过大。
其尺寸取决于所压接的线材,可参考以下:
0,03 - 0,56 mm² (AWG 32-20) : 0,25 ±0,15mm
0,30 - 0,81 mm² (AWG 22-18) : 0,3 ±0,15mm
7. 尾料片应可见,但长度不可太大。
尺寸要求:max 0.5mm.
8. 端子上下弯曲不大于5°
9.端子左右弯曲不大于3°
10.端子扭曲不大于5°
3.4导体压着截面分析:
3.4.1 压着截面切片的制做要求:
切面应垂直于线的轴向方向,在压接区域的最中间位置进行选取。
但同时,当导体压接区压接端子上设置有规则凸起时,应进行相应避开。
为了获取较好的截面效果,应对切片截面进行研磨和蚀刻。
3.4.2切片分析
1.压接高度:
一般端子厂家会提供具体产品所对应的压着高度。
线材型号压着高度公差0,03 - 0,20 mm² (AWG 32-24) ± 0,02 mm
0,20 - 0,50 mm² (AWG 24-20) ± 0,03 mm
0,30 - 0,81 mm² (AWG 22-18) ± 0,04 mm
B.
*以下为UL1007线压着时参考值。
*抗拉力强度规格为导体压着区的抗拉力强度。
端子电线规格
(mm2)
压着高度(mm)抗拉力强度规格最小值
(N)
导体部绝缘部
SYM-01T-P0.5A SYF-01T-P0.5A 0.12 0.80±0.05 1.9 19.6
0.2 0.85±0.05 2.0 29.4
0.3 0.85±0.05 2.0 44.1
0.4 0.85±0.05 2.0 53.9
0.5 0.95±0.05 2.1 63.7
SYM-41T-P0.5A
SYF-41T-P0.5A
0.5 0.75 1.25
0.3+0.3(叠打) 0.3+0.4(叠打) 0.4+0.4(叠打) 0.3+0.5(叠打) 0.4+0.5(叠打) 0.5+0.5(叠打) 1.10±0.05 1.20±0.05 1.35±0.05 1.15±0.05 1.15±0.05 1.20±0.05 1.20±0.05 1.25±0.05 1.30±0.05 2.1 2.2 2.4 2.0 2.0 2.0 2.1 2.2 2.3
63.7 78.4 98 44.1 0.3 mm 2
-------- 44.1 N 以上
0.4 mm 2
-------- 53.9 N 以上
0.5 mm 2
-------- 63.7 N 以上
压接宽度:
压接宽度尺寸一般由压接刀具的控制。
在生产控制中,一般用测量控制用压接宽度来检查实际的压接宽度是否受控。
支撑角度: ≤30° 支撑长度:
≥0.1mm 最小间隙R:
≥0.1倍端子材料厚度 毛刺高度:
≥1倍端子材料厚度 毛刺宽度:
≤0.75倍端子材料厚度 底边厚度:
≥0.75倍端子材料厚度
压接后不可使端子产生裂纹
NG NG
压接应充分,不可存在间隙不良
NG
3.5拉拔力标准:
UL386A-1991(美国标准) JIS C2805-1991(日本标准) DIN46249(欧洲标准)
AWG mm2N Kgf mm2N Kgf mm2N Kgf 30 0.05 6.7 0.7
28 0.08 8.9 0.9
26 0.13 13.4 1.4
24 0.20 22.3 2.3
22 0.324 35.6 3.6 0.5 80 8.2 20 0.519 57.9 5.9 0.75 120 12.2 18 0.823 89 9.1 1 160 20.4 16 1.31 133.5 13.6 1.25 200 20.4 1.5 200 20.4 14 2.08 222.5 22.7 2 290 29.6 2.5 250 25.5 12 3.31 311.5 31.8 3.5 540 55.1 4 350 35.7 10 5.76 356 36.3 5.5 780 79.5 6 500 51
3.5.2导体压着部拉拔力的测量:
如图在确保压着端子在去除了绝缘压接部位对拉拔力的影响后(可采用如图方法,亦或将绝缘压着部的绝缘皮去除),如图以25mm/分钟的速度,进行拉拔力试验。
3.6导体压着高度测量
3.6.1测量位置的选取同截面切片位置的选取。
3.6.2导体压着高度公差:
0.03 – 0.20 mm² (AWG 32-24):± 0.02 mm
0.20 – 0.50 mm² (AWG 24-20):± 0.03 mm
0.30 – 0.81 mm² (AWG 22-18):± 0.04 mm
3.7绝缘压接:
3.7.1压接力验证
在不进行导体压接的情况下,在规定长度处如图进行动作,在一个周期内,压着不能有松动。
3.7.2绝缘压接区截面分析:
良好的压接:
1.压接应能确保端子至少能压住线材绝缘皮的1/2周长的长度。
OK NG
2.端子爪在压接后,应能够形成互相支撑,至少应保证两端子爪互相接触。
OK NG
3.端子爪可以刺入绝缘体但不可刺穿绝缘外皮接触到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