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最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677.50 KB
- 文档页数:20
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外科护理学的发展2第二节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方法与要求4第三节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5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7 第一节水和钠代谢紊乱8一、脱水8二、水中毒13第二节其他电解质代谢紊乱14一、钾代谢紊乱14二、钙代谢紊乱17三、磷代谢紊乱19四、镁代谢紊乱20第三节酸碱平衡失调22一、代谢性酸中毒22二、代谢性碱中毒24三、呼吸性酸中毒25四、呼吸性碱中毒26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29第一节概述30第二节低血容量性休克39一、失血性休克39二、创伤性休克40第三节感染性休克41第四章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44第一节概述45一、外科病人的代谢变化45二、营养物质需要量45三、营养诊疗的基本流程46第二节营养筛查47第三节营养评定48第四节营养支持49一、肠内营养49二、肠外营养52第五章手术室管理和工作57第一节概述58一、布局与环境58二、手术人员职责60三、手术室安全管理62第二节手术室物品消毒灭菌63一、布单类63二、敷料类63三、器械类63四、缝线和缝针64五、引流物64第三节手术病人的准备64一、一般准备64二、手术体位准备64三、手术区皮肤消毒66第四节手术人员的准备66一、一般准备66二、外科手消毒66三、穿无菌手术衣67四、戴无菌手套67五、脱手术衣及手套68第五节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70一、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70二、无菌器械桌的准备70三、手术区铺单法70第六节手术隔离技术72第六章麻醉病人的护理74第一节概述75一、麻醉学的工作范畴和内容75二、麻醉的分类76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76一、麻醉前评估76二、麻醉前准备77第三节局部麻醉78第四节椎管内麻醉80一、蛛网膜下隙阻滞80二、硬脊膜外隙阻滞82第五节全身麻醉84第七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92第一节概述93第二节手术前病人的护理94第三节手术后病人的护理101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110第一节概述111第二节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114一、疖和痛114二、急性蜂窝织炎115三、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116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117一、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117二、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118第四节全身性外科感染119第五节特异性感染121一、破伤风121点二、气性坏疽124第九章损伤病人的护理127第一节创伤128第二节烧伤133第三节冻伤141第四节咬伤143一、犬咬伤143二、毒蛇咬伤144三、虫蜇伤145第十章肿瘤病人的护理147第一节概述148第二节恶性肿瘤148第三节良性肿瘤160第十一章移植病人的护理162第一节概述163第二节肾移植169第三节肝移植174第十二章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病人的护理181 第一节颅内压增高182第二节脑痛191第十三章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194第一节头皮损伤195一、头皮血肿195二、头皮裂伤196三、头皮撕脱伤196第二节颅骨骨折197一、颅盖骨折197二、颅底骨折199第三节脑损伤200一、脑震荡202二、脑挫裂伤202三、颅内血肿207四、开放性脑损伤209第十四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212 第一节脑卒中213第二节颅内动脉瘤217第三节颅内动静脉畸形219第四节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220第十五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病人的护理223 第一节颅内肿瘤224第二节椎管内肿瘤229第十六章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231第一节甲状疾病232一、甲状腺癌232二、甲状腺功能亢进238三、单纯性甲状腺肿241四、甲状腺腺瘤243第二节颈部常见肿块243第十七章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246第一节急性乳腺炎247第二节乳腺囊性增生病249第三节乳房肿瘤249一、乳腺纤维腺瘤250二、乳管内乳头状瘤250三、乳腺癌251第十八章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261第一节概述262第二节肋骨骨折264第三节气胸266第四节血胸272第五节心脏损伤274一、钝性心脏损伤274二、穿透性心脏损伤275第十九章胸壁、胸膜疾病病人的护理278 第一节漏斗胸279第二节脓胸280第三节胸壁、胸膜肿瘤285一、胸壁肿瘤285二、胸膜肿瘤285第二十章肺部疾病病人的护理288第一节肺癌289第二节肺结核299第三节支气管扩张301第二十一章食管疾病病人的护理304第一节食管癌305第二节食管良性肿瘤313第二十二章心脏大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315 第一节体外循环316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321一、动脉导管闭321二、房间隔缺损323三、室间隔缺损325四、法洛四联症329第三节后天性心脏病330一、二尖瓣狭窄330二、二尖瓣关闭不全333三、主动脉瓣狭窄334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35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35第四节胸主动脉疾病337一、主动脉夹层338二、胸主动脉瘤342第二十三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345 第一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346第二节腹腔脓肿352一、膈下脓肿353二、盆腔脓肿354第二十四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356第一节概述357第二节腹股沟疝358第三节其他腹外疝364一、股疝364二、切口疝364三、脐疝365第二十五章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367第一节概述368第二节常见的脏器损伤375一、脾损伤375二、肝损伤376三、胰腺损伤377四、胃、十二指肠和小肠损伤378五、结肠、直肠损伤379第二十六章胃十二指肠疾病病人的护理381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382第二节胃癌389第二十七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395第一节肠梗阻396第二节肠瘘401第二十八章阑尾炎病人的护理406第一节急性阑尾炎407第二节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412第三节慢性阑尾炎413第二十九章大肠和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415 第一节大肠癌416第二节直肠肛管其他疾病425一、痔425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427三、肛瘘428四、肛裂430第三十章肝脏疾病、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433 第一节门静脉高压症434第二节肝癌439一、原发性肝癌439二、继发性肝癌446第三节肝脓肿447一、细菌性肝脓肿447二、阿米巴性肝脓肿449第三十一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452第一节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和护理453一、超声检查453二、放射学检查454三、胆道镜检查456第二节胆石症456一、胆囊结石457二、胆管结石461第三节胆道感染464一、急性胆囊炎464二、慢性胆囊炎466三、急性梗阻性化性炎466第四节胆道蛔虫病468第五节胆囊息肉和胆道肿瘤469一、胆囊息肉469二、胆囊癌470三、胆管癌471第三十二章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473第一节胰腺炎474一、急性胰腺炎474二、慢性胰腺炎480第二节胰腺肿瘤和壶腹周围癌481一、胰腺癌481二、壶腹周围癌485三、胰岛素瘤485第三十三章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488 第一节周围血管损伤489第二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491第三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95第四节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497第五节深静脉血栓499第三十四章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503 第一节肾损伤504第二节膀胱损伤508第三节尿道损伤510第三十五章泌尿系统结石病人的护理515 第一节上尿路结石516第二节下尿路结石522一、膀胱结石522二、尿道结石523第三十六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增生和肿瘤病人的护理525 第一节良性前列腺增生526第二节膀胱癌530第三节肾癌535第四节前列腺癌537第三十七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人的护理541 第一节肾结核542第二节男性生殖系统结核546一、附睾结核546二、前列腺、精囊结核547第三十八章肾上腺疾病病人的护理549第一节皮质醇增多症550第二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554第三节儿茶酚胺增多症555第三十九章骨折病人的护理558第一节概述559第二节常见四肢骨折572一、肱骨干骨折572二、肱骨髁上骨折573三、前臂双骨折574四、桡骨远端骨折575五、股骨颈骨折576六、股骨干骨折578七、胫腓骨干骨折579第三节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580一、脊柱骨折580二、脊髓损伤583第四节骨盆骨折588第四十章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591第一节概述592第二节肩关节脱位595第三节肘关节脱位597第四节髋关节脱位。
外科护理学第六版第二章一、引言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章主要讨论外科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方面内容,旨在为临床外科护理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
二、外科病人的护理评估1.病史采集:评估外科病人时,首先要注重病史的采集,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以便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
2.身体评估:对病人进行系统的身体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四肢等,以便发现潜在的护理问题。
3.心理社会评估: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系统,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三、外科病人的护理计划1.护理诊断:根据护理评估结果,确定病人的护理诊断,为制定护理计划奠定基础。
2.护理目标:明确护理目标,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护理措施:根据护理诊断和目标,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护理、康复护理等。
四、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1.手术前护理:为病人提供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肠道准备、皮肤准备等,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2.手术中护理:积极配合手术医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关注病人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3.手术后护理: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制定合理的术后护理计划,关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五、常见外科手术及护理本章节对外科手术病人常见的手术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相应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出血:密切观察病人术后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风险。
2.感染:加强术后感染预防与控制,遵循无菌操作规程,提高病人免疫力。
3.器官功能障碍:密切监测病人器官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功能障碍风险。
4.深静脉血栓: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加强肢体活动,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5.压疮:加强术后病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
七、康复护理1.康复护理的原则:遵循早期康复、个性化康复、综合康复等原则,促进病人康复。
第七版外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课程,它专注于研究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和护理技能,为外科患者提供全面、系统、优质的护理服务。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外科护理学的知识体系也在持续更新和完善。
第七版外科护理学的出现,更是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
在第七版外科护理学中,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对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更深入阐述。
以常见的外科疾病,如胆囊炎为例,不仅详细描述了胆囊炎症的发生过程,还从细胞和分子层面解释了炎症导致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这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疾病的本质,从而为患者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同时,第七版在护理评估方面进行了优化和丰富。
护理评估是护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它为后续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新版本中,引入了更多先进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如利用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病情评估,结合实验室指标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综合判断。
这有助于护理人员更准确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护理诊断在外科护理学中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
第七版对护理诊断的分类和描述更加精准和规范。
不再是简单地罗列症状和问题,而是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比如,对于术后伤口感染的护理诊断,不再仅仅停留在“伤口感染”这一表面表述,而是进一步明确感染的程度、可能的致病菌以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在护理措施方面,第七版强调了个性化和整体性的护理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基础疾病、心理状态等,制定出专属的护理方案。
例如,对于老年患者的术后护理,会更加关注其身体机能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而对于年轻患者,则会在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书中还突出了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从术前的准备,包括患者的心理疏导、身体条件的优化,到术中的配合与监护,再到术后的康复护理,形成了一个完整、连续的护理链条。
在术前准备阶段,详细介绍了如何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整、呼吸道准备和适应性训练;术中则重点强调了护理人员与手术团队的紧密协作和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术后的护理内容涵盖了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等多个方面。
外科护理学第六版第二章摘要:一、外科护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二、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2.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过程3.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4.加强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三、外科护理的工作内容1.术前护理a.患者评估b.手术室准备c.患者宣教2.术后护理a.观察生命体征b.处理伤口和引流管c.协助患者康复3.重症监护护理a.监测生命体征b.维持液体平衡c.预防并发症4.常见外科疾病护理a.术后感染预防b.伤口护理c.营养支持四、外科护理的技能要求1.基本护理技能2.外科专业护理技能3.病情观察和处理能力4.沟通协作能力五、外科护理的职业发展和教育1.外科护理专业发展2.外科护理教育体系3.外科护理的继续教育正文: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详细介绍外科护理学的相关内容。
首先,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过程、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加强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
这些原则为外科护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遵循标准。
其次,外科护理的工作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重症监护护理以及常见外科疾病护理。
术前护理主要包括患者评估、手术室准备和患者宣教;术后护理则关注生命体征的观察、伤口处理和引流管管理、以及患者的康复;重症监护护理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液体平衡和预防并发症;常见外科疾病护理则涵盖术后感染预防、伤口护理和营养支持等方面。
此外,外科护理的技能要求包括基本护理技能、外科专业护理技能、病情观察和处理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这些技能是外科护理人员必备的专业素质。
最后,本章还介绍了外科护理的职业发展和教育。
外科护理专业不断发展,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
同时,外科护理教育体系也逐渐完善,为培养优秀的外科护理人才奠定了基础。
总之,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具有高度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营养支持的护理(一)A。
型题1.外科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时应首选A.肠内营养B.周围静脉营养C.中心静脉置管营养D.完全肠外营养E.部分肠外营养2.肠内营养的严重并发症是A.误吸B.高血糖C补水补足D.肠道功能紊乱E.低血糖3.肠外营养的滴速,首日一般为A.40ml/hB.60ml/hC.80ml/hD.100ml/hE.120ml/h4.关于肠外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肠外营养时,应首选中心静脉置管营养B.不能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输血和取血C.怀疑导管脓毒症时,继续观察并用大量抗生素D.肠外营养能避免发生糖代谢紊乱E.应将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剂依次单独输入5. 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时中心静脉插管处常选用A.头静脉B.肘正中静脉C. 锁骨下静脉D.颈外静脉E.足背静脉(二)A2题6.病人男性,68岁。
在鼻胃管管饲过程中突然频咳,咳泡沫样痰,心悸。
口唇发绀。
P120次/分,R30次/分,胸部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应首先考虑:A.病人对食物过敏B.管饲液误吸C.肺水肿D.心力衰竭E.病人精神紧张7.病人女性,行肠外营养第5日,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
血压曾降至50mmHg,脉搏细数。
请问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损伤性并发症B.感染性并发症C.代谢性并发症D.胃肠道并发症E.过敏性并发症8.病人女性,40岁。
身高160Cm,体重45kg其营养状态处于A.营养过剩B.营养正常C.轻度营养不良D.中度营养不良E.重度营养不良9.病人男性,39岁。
因颅脑外伤昏迷已5天,其营养疗法宜选用的补给途径是A.口服B.管饲C.经周围静脉D.经中心静脉E.经周围小动脉10.病人女性,50岁。
因腹部刀刺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脾和回、结肠数处刀刺伤口,边缘整齐。
术后l8小时见腹腔引流管流出少量粪渣,病人的营养补充主要依靠A.无渣饮食B.管饲肠内营养剂C.鼻饲流质饮食D.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E.全胃肠外营养11.病人男性,32岁。
P3462022 原:正常值为 18.5~23.9,<18.5 为营养不良2023 改:正常值18.5<BMI<24,BMI<18.5 为低体重P3472022 原: (2)测量胃内残余液量:……若超过 100~150ml,应减慢或暂停输注。
2023 改: (2)测量胃内残余液量:……若超过200ml,应减慢或暂停输注。
P347删除了:1)配制营养液的浓度及渗透压:营养液浓度及渗透压过高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从低浓度开始,一般由 12%开始逐渐增至 25%,能量从 2.09kJ/ml 起,递增至 4.18kJ/ml。
2022 原:3)控制营养液的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37℃左右。
2023 改:3)控制营养液的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38~40℃左右。
P3482022 原:1.葡萄糖……成人对葡萄糖的代谢是 4~5g/(kg ·d)。
2023 改:1.葡萄糖……成人对葡萄糖的代谢是 3~3.5g/(kg ·d)。
新增2022 原:3.氨基酸氨基酸作为氮源,合成人体的蛋白质,每日氨基酸用量为 1.2~ 1.5g/kg,占总能量的 15%~20%。
2023 改:3.氨基酸氨基酸作为氮源,合成人体的蛋白质,每日氨基酸用量为 1.2~ 1.5g/kg,严重应激、创伤时可增至 1.5~2.0g/ (kg ·d),占总能量的 15%~20%。
P3482022 原:(2)中心静脉:可以较长时间使用,但并发症较多而严重。
2023 改:(2)中心静脉:可以较长时间使用,但并发症较多而严重。
适用于肠外营养时间大于 10 天,营养素需要量较多及营养液渗透压较高 (超过 900mOsm/L) 的病人。
(三) 治疗原则删除:失液是治疗此型休克的关键2022 原:5.应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体内多种炎性介质的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细胞损害,缓解 SIRS。
临床常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缓慢静脉注射。
(三)《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皮
内注射操作步骤
一、核对医嘱:持执行单与核对单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批号给药方法。
二、患者评估
(一)持临时医嘱辅助治疗单到患者床前核对床号,看床头卡询问患者姓名行双身份核实。
(二)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意识,及合作程度。
(三)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观察患者局部皮肤状况。
(四)询问患者有无酒精过敏史。
(五)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配合。
(六)询问患者是否小便,取舒适卧位。
(七)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病人清醒合作。
(八)治疗室——七步洗手法两遍,戴口罩——再次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1、执行单。
2、治疗盘:无菌敷料巾,启瓶器,药物,单支生理盐水,清洁消污杯,砂轮1ml 注射器一个,5ml 注射器一个,酒精棉球,安尔碘。
(准备用物时应逐一检查有效期及包装完整性,药物应检查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批号,药瓶有无裂痕)。
3、另一治疗盘倒放:内备棉签,75%酒精。
检查所有物品,药品均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
外科护理学第六版第二章【实用版】目录1.外科护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2.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3.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4.外科护理学的研究方法5.外科护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在外科手术前后,如何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专业的护理。
在《外科护理学》第六版第二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外科护理学的概念、基本原则、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作者阐述了外科护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外科护理学主要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在外科手术中,护理工作不仅包括生活照顾,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
因此,外科护理学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作者介绍了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包括: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实施个性化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以及加强团队协作,提高护理质量。
接下来,作者回顾了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简单护理,到现代的专业化、科学化护理,外科护理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护理理论不断完善,护理技术不断创新,护理服务不断优化,使得外科护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护理学科。
然后,作者介绍了外科护理学的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外科护理学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探索有效的护理策略,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作者展望了外科护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外科护理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外科护理学将更加注重患者的综合护理,强调护理团队的合作,采用先进的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总之,《外科护理学》第六版第二章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外科护理学的全面认识,包括概念、基本原则、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
外科护理学第六版第二章
【原创版】
目录
1.外科护理学第六版第二章概述
2.章节主要内容
3.章节重点与难点
正文
外科护理学第六版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外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一章节内容涵盖了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外科手术前的护理、手术中的护理、手术后的护理以及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等。
章节主要内容:
-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外科护理的定义、外科护理的特点、外科护理的目标等;
- 外科手术前的护理,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前的健康评估、手术前的心理护理等;
- 手术中的护理,包括手术中的基本技能、手术中的协作与沟通、手术中的监护与护理等;
- 手手术后的护理,包括手术后的康复护理、手术后的并发症护理、手术后的心理护理等;
- 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包括术后疼痛、术后感染、术后出血等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章节重点与难点:
-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是理解外科护理学的基础,是本章节的重点;
- 外科手术前、中、后的护理是本章节的难点,需要掌握各种护理技能和方法;
- 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是本章节的另一个难点,需要理解和掌握各种问题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