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二上《在北京的金山上》1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17
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北京的金山上》活动目标:⑴.受藏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⑵.熟悉旋律,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弹簧步.甩袖等)⑶.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多民族服装的特点。
活动准备;⑴.日常活动中了解藏族舞蹈及服装的特点,观看过民族大联欢的录像带,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⑵.磁带.录音机。
⑶.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⑷.安门图片.装饰画.藏族服装.蜡笔。
活动过程:Ⅰ.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Ⅱ.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来,你们想看看她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出示藏族娃娃)“看,她漂亮吗?”(漂亮)“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那知道有那些少数民族吗?”(藏族,朝鲜族,汗族,蒙古族,等等```)“那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民族娃娃是哪个民族的吗?”(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呀?”(藏族)“!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她是藏族来的小朋友?”(她穿的衣服袖子很长.腰上还有五彩腰带)“哦,原来是从她的衣服上看出来的,藏族小朋友的衣服很漂亮,小朋友想和她做好朋友吗?”(想)“那我们就先来听听藏族小朋友唱的歌,看看藏族的舞蹈,下面小朋友先听听藏族的歌……Ⅲ.欣赏《北京的金山上》⑴.欣赏《北京的金山上》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藏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北京的金山上),“这首很好听的北京的金山上。
”Ⅳ.学习基本工作。
⑴.“藏族有哪些基本工作?”(甩袖.弹簧步)“好。
下面小朋友跟老师来学习一下藏族舞蹈。
①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②双手捧哈达,从身体前方慢慢托起至头顶上方,右脚做弹簧步,当手升到头顶的时候双手左右摇摆。
③踏点步,双手一切甩袖。
《在北京的金山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北京的金山之美,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学习歌词,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介绍:《在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描绘北京金山美景的歌曲,歌曲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歌曲歌词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歌词中的美景和情感。
3. 歌曲旋律学习: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
三、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的金山美景,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 歌曲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3. 歌词学习:引导学生跟唱歌曲,学习歌词。
4. 旋律学习: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
5. 课堂练习: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歌唱技巧的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演唱,评价学生的歌唱技巧。
2.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歌曲意义和情感的理解。
3. 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1. 北京金山美景的图片或视频。
2. 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的音频或视频。
3. 乐谱和歌词。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景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在教授旋律时,可以分段教授,让学生逐步学会演唱歌曲。
3. 在课堂练习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 引导学生思考北京的金山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教学步骤:1. 课程导入:展示北京的金山美景,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歌词复习:让学生跟唱歌曲,巩固歌词记忆。
3. 旋律复习:教授歌曲的旋律,巩固学生的歌唱技巧。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活动教案:北京的金山上-幼儿园音乐教案一、教案目的通过“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曲的演唱和舞蹈表现,使幼儿孩子对北京的山水风貌有初步的认识,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同时培养孩子对音乐和舞蹈的热爱,促进幼儿的全面素质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次音乐活动将以“北京的金山上”为主题,包括以下内容:1.歌曲展示2.音乐欣赏3.舞蹈表演三、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物品:1.“北京的金山上”歌曲2.音乐播放器3.幼儿园合适的舞蹈场地4.舞蹈服装5.艺术绘本:《我的北京》,《画一座北京》等四、教学步骤1.歌曲展示1.教师播放“北京的金山上”歌曲,让孩子们先听一遍。
2.教师分段播放歌曲,带领孩子一起跟唱,注意发现曲调和歌词中的特色,教授正确的发音和口型。
3.教师问孩子们对歌曲的感受,让孩子们自由发言,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音乐欣赏1.教师播放“北京的金山上”歌曲,鼓励孩子们跟唱,并在曲调停顿处向孩子发问音乐营造的氛围和情感,帮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情感内容。
2.教师要求孩子们观察音乐节奏,并表现出来(如:敲打节奏鼓),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中的节奏元素。
3.舞蹈表演1.教师先向孩子们展示舞蹈动作,并明确每个动作的名称和动作的完成方法。
教师带领孩子先试着跳一遍。
2.分角色学习舞蹈,让孩子们按照角色分配进行舞蹈表演,每个人都学好。
3.教师指导孩子们配合音乐表演舞蹈,并让孩子们展开舞蹈展示。
4.补充课程1.讲解现代化的北京:教师出示电子地图,以北京奥运会、天安门广场、故宫、北京CBD等为例,向孩子介绍现代化的北京。
2.绘制一幅北京的卡通图:用艺术绘本《我的北京》等书籍作为参考,找到北京的著名景点、地标建筑,然后自主绘制一份自己的北京卡通图。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发现:1.孩子对“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曲的喜欢很大,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歌曲和舞蹈中来。
2.孩子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和舞蹈,对北京的山水风光有初步的了解,促进全面素质发展。
【曲谱分享】⼿风琴独奏《北京的⾦⼭上》⽰范+曲谱(五线谱+简谱)
《北京的⾦⼭上》是⼀⾸藏族民风的歌曲,据说其原曲是⼀⽀古⽼的酒歌,⼀般⽤于宗教的
仪式。
新编歌词以后的《北京的⾦⼭上》在中国⼤地的每个⾓落唱响,⼀⾸短⼩明快的歌曲竟
然有着如此强⼤⽽久远的⽣命⼒。
这⾸作品的编创者、作曲家马倬于1960年进藏,听了独唱演员常留柱在⼀个名叫扎西的⽼
艺⼈那⾥学到的⼀⾸《⼭南古酒歌》,发⽣了兴趣,于是马倬对歌曲进⾏了改编,在原民歌前
加了两句前奏⾳乐,⼜对歌词进⾏了修改。
改编以后,常留柱就成为了这⾸歌的⾸唱者,多次在西藏演唱,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
本曲改编成⼿风琴演奏曲,因为调性的原因,左⼿全部都采⽤了⼩三和弦的伴奏,伴奏型部
分采⽤了三⾓形伴奏型,中间还穿插了⼀点柱式和弦的伴奏,让左⼿的伴奏听起来形式更加的
多样化,总体来说本曲难度⼀般,适合⼤多数爱好者学习。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北京的金山上》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2.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旋律和歌词;3.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歌曲《北京的金山上》;2.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音乐播放器;2.老师准备歌曲伴奏;3.老师准备教具:幼儿绘本、音乐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歌1.老师播放《北京的金山上》的伴奏,让幼儿先听一遍;2.带领幼儿一起跟着歌曲的旋律和动作,进行歌曲教唱。
第二步:歌曲练唱1.由老师先唱一遍歌词,让幼儿跟着唱一遍;2.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节奏,让幼儿模仿唱“咚、咚、咚、咚”;3.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旋律,手拍跟唱;4.反复练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旋律。
第三步:幼儿绘本阅读1.老师向幼儿介绍《北京的金山上》的相关知识,让幼儿了解歌曲背景;2.向幼儿展示《北京的金山上》的绘本,让幼儿阅读图画,领略歌曲情境;3.在阅读过程中,老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感受,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
第四步:音乐游戏1.老师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游戏《京剧大师》。
游戏规则:一名幼儿穿上戏服,扮演京剧大师,其他幼儿则成为学生,学习京剧的动作和唱腔。
在游戏中,老师可以反复播放歌曲伴奏,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第五步:歌曲表演1.经过前面的学习和练习,幼儿已经对歌曲很熟悉了;2.老师组织幼儿一起合唱歌曲,并要求幼儿按照音乐游戏中的规则,穿戏服、做动作,表现一名真正的京剧演员。
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2.在歌曲表演环节,老师观察幼儿的表现,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3.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幼儿互动密切,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温馨。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2.通过听歌、唱歌、绘本阅读、音乐游戏和歌曲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对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入;3.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教学改进提供了支持和参考。
人音版音乐二上《在北京的金山上》教案《北京的金山上》科目:音乐科目类型:歌唱课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理念: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尝试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在较为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藏族歌舞的表演。
欣赏藏族风格音乐,了解西藏文化。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学习上波音及藏族歌曲振谷的演唱方法,掌握了藏族音乐风格的特点。
2.方法和过程目标用藏族舞蹈退踏步导入,让学生感受藏族舞蹈的魅力。
再引入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唱动听的歌曲,表演藏族歌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西藏文化,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感受藏族舞蹈的魅力,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藏族歌舞的表演。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波音和十六音的演唱,能唱出藏语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和钢琴教学流程:一、学习退踏步,初步感受藏族舞蹈的魅力:1、出示节奏:请同学们完整的拍出节奏。
2.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学习后退和单步的基本动作。
2、歌曲学习:1.请同学们踩着节奏,跳起退踏步和单靠步,在跳起舞蹈的同时,老师轻轻的唱出歌曲《北京的金山上》2.请尽情欣赏这首歌。
你觉得这是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吗?3、介绍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认识歌曲中的上波音,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相比之下,用自然灵巧的声音唱歌。
4、教师弹奏歌曲,同学们跟琴小声哼唱。
(教师提示演唱状态、声音位置,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5.用歌词演唱。
(老师提示演唱状态和声音位置,并纠正错误位置)III.表演歌曲1、请同学们对歌曲的情绪和力度做细微的变化,完美的表演歌曲。
2、学习藏族歌曲特色唱法――振谷唱法。
3.听蔡丹卓玛演唱藏语版《北京金山上》,让学生低声演唱,初步感受藏语风格。
《在北京的金山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在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曲,了解并感受我国的民族音乐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及节奏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乐谱、歌词、相关背景资料。
2. 教学设备: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唱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3)教师弹琴,学生合唱,巩固所学内容。
3. 歌曲解析:(1)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及歌词含义。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爱国情怀。
4. 情感体验:(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歌曲中的情感。
(2)推荐类似歌曲,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在北京的金山上》。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及演唱技巧。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演唱视频、家长签字和心得体会。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对歌曲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取得进步。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2. 邀请民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3.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博物馆,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
《北京的金山上》学科:音乐课题类型:唱歌课授课年级:五年级教学理念: 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尝试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在较为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藏族歌舞的表演。
欣赏藏族风格音乐,了解西藏文化。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学习上波音及藏族歌曲振谷唱法,掌握藏族音乐风格特点。
2.方法与过程目标 用藏族舞蹈退踏步导入,让学生感受藏族舞蹈的魅力。
再引入歌曲的学习,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进行藏族歌舞的表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西藏文化,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藏族舞蹈的魅力,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藏族歌舞的表演。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上波音和十六分音符的演唱,能唱出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学过程: 一、学习退踏步,初步感受藏族舞蹈的魅力: 1、出示节奏:请同学们完整的拍出节奏。
2、跟老师一起踩着节奏,学习退踏步和单靠步的基本动作。
二、歌曲学习: 1.请同学们踩着节奏,跳起退踏步和单靠步,在跳起舞蹈的同时,老师轻轻的唱出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2、请同学们完整欣赏歌曲,说说从哪些方面能感受到是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 3、介绍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认识歌曲中的上波音,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对比,用自然、灵巧的声音演唱。
4、教师弹奏歌曲,同学们跟琴小声哼唱。
(教师提示演唱状态、声音位置,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 5、加歌词演唱。
(教师提示演唱状态、声音位置,纠正不正确的地方) 三、表现歌曲 1、请同学们对歌曲的情绪和力度做细微的变化,完美的表演歌曲。
2、学习藏族歌曲特色唱法——振谷唱法。
《在北京的金山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曲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歌词等。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歌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背景介绍:《在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民歌,源于我国西藏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2. 歌曲结构分析:这首歌曲采用四二拍,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3. 歌词解析:歌曲歌颂了祖国的美好河山,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藏族特色唱法和吐字发音。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和特色。
2. 互动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藏族民歌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歌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民族音乐。
2. 学唱歌曲: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注意唱法和发音。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歌曲讨论:分析歌曲结构,探讨藏族民歌的特色。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等。
2. 歌唱技能评价:评价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的发音、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播放《在北京的金山上》歌曲,供学生学唱和欣赏。
2. 教学课件:展示歌曲歌词、图片等,辅助教学。
3. 民族乐器:展示藏族特色乐器,丰富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歌曲背景,学习歌曲旋律。
2. 第2周:练习歌曲节奏,学唱歌曲。
3. 第3周:分组合唱练习,讨论藏族民歌特色。
4. 第4周: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北京的金山上》【活动目标】1、受藏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2、熟悉旋律,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弹簧步。
甩袖等)3、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多民族服装的特点。
【活动准备】1、日常活动中了解藏族舞蹈及服装的特点,观看过民族大联欢的录像带,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2、磁带。
录音机。
3、民族的服装娃娃。
图片若干。
4、安门图片。
装饰画。
藏族服装。
蜡笔。
【活动过程】1、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
⑵练声:《我是小小茶壶》。
《山谷回音真好听》⑶律动:《手碗转动》。
《喜洋洋》2、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来,你们想看看她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出示藏族娃娃)“看,她漂亮吗?”(漂亮)“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那知道有那些少数民族吗?”(藏族,朝鲜族,汗族,蒙古族,等等```)“那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民族娃娃是哪个民族的吗?”(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呀?”(藏族)“!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她是藏族来的小朋友?”(她穿的衣服袖子很长。
腰上还有五彩腰带)“哦,原来是从她的衣服上看出来的,藏族小朋友的衣服很漂亮,小朋友想和她做好朋友吗?”(想)“那我们就先来听听藏族小朋友唱的歌,看看藏族的舞蹈,下面小朋友先听听藏族的歌`````````3、欣赏《北京的金山上》⑴欣赏《北京的金山上》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
你真棒)在听完这首藏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北京的金山上),“这首很好听的北京的金山上。
”4、学习基本工作。
⑴“藏族有哪些基本工作?”(甩袖。
弹簧步)“好。
下面小朋友跟老师来学习一下藏族舞蹈。
①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②双手捧哈达,从身体前方慢慢托起至头顶上方,右脚做弹簧步,当手升到头顶的时候双手左右摇摆。
第一稿:大班:北京的金山上(重点领域:音乐)主备:执教: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北京的金山上》的旋律,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并能跟随音乐做弹簧步、靠步,双腿屈伸较自然。
2.迁移踏点步经验,学习靠步,初步学习弹簧步。
3.舞蹈中能调整自己和同伴的距离,共享活动空间。
活动准备:1.认识藏族人的形象,了解藏族的服饰特点和风俗习惯。
2.活动前欣赏过幼儿用书《北京的金山上》。
3. 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藏族服饰袖子长的特点,创编往不同方向的甩袖子的动作。
教师:你知道藏族人的衣服什么地方最长吗?袖子可以往哪些方向甩?怎么甩?(二)学习韵律活动《北京的金山上》。
1. 教师选用幼儿创编的某一种甩袖动作,随完整的音乐跳舞。
教师:上次活动我们欣赏了一首好听的乐曲,你们还记得它的名字吗?下面老师就要跟着乐曲《北京的金山上》跳一个藏族的舞蹈。
在舞蹈中,我会把你们刚刚创编的甩袖的动作加进去,你们可要仔细地看。
2. 幼儿完整地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初步感知舞蹈中的舞步。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条舞蹈,跳完以后说一说,哪一种舞步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3. 教师引导幼儿迁移踏点步的经验,学习靠步和弹簧步。
教师:舞蹈中有哪些是新舞步?它和我们学过的踏点步有什么地方相同?又有什么地方不同?4. 教师告诉幼儿新舞步的名称分别叫“靠步”、“弹簧步”,并再次进行示范,重点强调做靠步的腿要屈膝。
最后带领幼儿学习新舞步。
5.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自己舞蹈学习中的困难,通过大家的讨论解决这个困难。
教师:在跳舞的时候,有什么地方你觉得有困难?谁有好方法解决这个困难?6.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随音乐完整地练习舞蹈,舞蹈前,教师要提醒幼儿寻找合适的空间,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师及时鼓励幼儿在舞蹈中调整自己与他人的距离。
7. 在幼儿已较熟悉地掌握动作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幼儿替换7~8小节甩袖的动作,进一步练习舞蹈。
活动延伸:待幼儿熟悉后掌握后,可提供乐器演奏《北京的金山上》。
大班音乐教案《北京的金山上》教案名称:《北京的金山上》音乐教案适用年级:大班教案时长:30分钟教学目标:1. 能准确地演唱《北京的金山上》的歌曲。
2. 能用手势配合歌曲的歌词,表达歌曲的内容。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北京的金山上》的音乐录音。
2. 图片或图片展示设备,展示北京金山的图片。
3. 教室中空旷的地方或操场,用于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北京的金山上》。
2. 展示北京金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金山的特点。
歌曲学唱:(10分钟)1. 播放《北京的金山上》的音乐录音。
2. 引导学生一起跟随音乐的节奏轻轻摇摆身体。
3. 慢速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
4. 逐渐加快音乐的节奏,让学生适应较快的速度。
手势配合:(10分钟)1. 教师示范并解释歌曲中的手势动作,如:开口做大,摆手等。
2. 带领学生一起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手势练习。
3. 逐渐加快节奏,让学生能够顺利配合歌曲的歌词表达。
活动延伸:(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表演。
2. 每组依次表演学过的歌曲,并用手势配合歌曲的歌词。
3. 其他组员积极参与,鼓励和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
总结回顾:(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学到的歌曲和手势。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回答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反馈。
教学延伸:1. 继续学习其他经典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唱歌比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竞争力。
3. 制作教室音乐角,放置音乐器材和歌曲资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学习和表演。
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的音乐表演和手势配合,观察学生是否掌握了歌曲和手势的内容。
2. 结合学生的表现以及课后的总结和反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北京的金山上》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启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
3.学会合唱歌曲,并通过合唱展示个人和集体的音乐表演能力。
4.了解北京的文化特色,培养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北京的金山上》2.北京的文化特色三、教学准备1.教师:歌曲《北京的金山上》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幼教道具:地图、图片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2. 新知输入(10分钟)•利用地图或图片介绍北京的特色,主要着重介绍北京的文化和名胜古迹。
•通过讲解,引导幼儿了解北京的金山、故宫、长城等特色景点,培养他们对北京文化的兴趣。
3. 歌曲学唱(15分钟)•引导幼儿一起欣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按照节奏引导幼儿跟唱歌曲,逐句教唱。
•分组练习,其中一组或数名幼儿带领全班进行合唱排练。
4. 音乐表达活动(20分钟)•借助音乐表达活动,让幼儿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分组进行音乐创编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声音和动作表达自己对《北京的金山上》的感受。
•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小组表演。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表达对音乐学习的体会和感受。
•鼓励幼儿在家里或幼儿园里继续欣赏和学习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让幼儿了解北京的文化特色,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分组合唱和音乐表达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展示个人和集体的音乐表演能力。
同时,通过鼓励幼儿在家里继续学习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供适合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内容,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感。
《北京的金山上》教课方案教课理念: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语言,是人心里深处感情的表达。
物质条件日趋丰富的今世社会,各方面条件日渐丰富,孩子们有同样东西却仿佛渐行渐远,那一种叫做“快乐”。
我们应当很快乐也很有幸成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快乐,让我们将快乐传达,让快乐走进我们的讲堂,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音乐讲堂收获的不单是知识,更是一种快乐。
教课内容:《北京的金山上》课型:综合课教材剖析:音乐是经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感情的艺术,是感知性的艺术,经过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指引学生充足感觉藏族歌曲的风格特色,能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和表现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认识藏族音乐风格与文化。
本课将我公民族优异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的教课内容,经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认识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年级:五年级教课器具:钢琴、多媒体等。
教时: 1 课时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经过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认识藏族音乐风格与音乐文化。
2 技术目标:学生能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学习上波音及藏族歌曲振谷唱法。
3感情目标:经过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赏识藏族舞蹈《弦子舞曲》,学生认识和热爱藏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课要点:学生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教课难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的演唱,学习与基本掌握上波音及藏民族振谷唱法。
教课过程:一、组织教课,师生问好。
1教师浅笑走入教室,认识班级状况与特色(学生回答),用和蔼的语言,合时夸奖学生与集体,成立优异师生关系,师生一同浅笑,拉近师生距离。
2观看学生能否做好课前准备与优异坐姿,实时调整与纠正。
设计企图:优异的开始是一堂课的基础,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与“赏识”教育,让学生感觉成功的愉悦,哪怕不过小的进步。
教师实时对讲堂惯例进行有效增强,有助于学生形成优异的学习习惯,获得更大的进步。
二《走进西藏》 ppt 导入1 教师课前制作《走进西藏》简略ppt ,学生简单认识西藏地理环境、人口、风俗、服饰等特色。
大班音乐:北京的金山上活动目标:⑴.受藏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⑵.熟悉旋律,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弹簧步.甩袖等)⑶.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感受多民族服装的特点。
活动准备;⑴.日常活动中了解藏族舞蹈及服装的特点,观看过民族大联欢的录像带,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⑵.磁带.录音机。
⑶.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⑷.安门图片.装饰画.藏族服装.蜡笔。
活动过程:Ⅰ.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⑵.练声:《我是小小茶壶》.《山谷回音真好听》⑶律动:《手碗转动》.《喜洋洋》Ⅱ.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民族娃娃来,你们想看看她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出示藏族娃娃)“看,她漂亮吗?”(漂亮)“小朋友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民族)“那知道有那些少数民族吗?”(藏族,朝鲜族,汗族,蒙古族,等等```)“那你们知道老师手上这个民族娃娃是哪个民族的吗?”(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呀?”(藏族)“!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她是藏族来的小朋友?”(她穿的衣服袖子很长.腰上还有五彩腰带)“哦,原来是从她的衣服上看出来的,藏族小朋友的衣服很漂亮,小朋友想和她做好朋友吗?”(想)“那我们就先来听听藏族小朋友唱的歌,看看藏族的舞蹈,下面小朋友先听听藏族的歌`````````Ⅲ.欣赏《北京的金山上》⑴.欣赏《北京的金山上》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藏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北京的金山上),“这首很好听的北京的金山上。
”Ⅳ.学习基本工作。
⑴.“藏族有哪些基本工作?”(甩袖.弹簧步)“好。
下面小朋友跟老师来学习一下藏族舞蹈。
①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②双手捧哈达,从身体前方慢慢托起至头顶上方,右脚做弹簧步,当手升到头顶的时候双手左右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