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鉴评的条件
- 格式:ppt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83
食品感官评定的基本步骤
1. 选取样品:从待评定的食品样品中,选择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评定。
确保样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2. 准备食品:根据评定的目的和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可能需要烹饪、加热、提取等。
3. 设计评定方案:确定评定的目标和评定的参数。
选择相应的感官评定方法。
4. 评定环境准备:确保评定环境的干净整洁,没有干扰因素。
控制评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
5. 招募评定者:招募一定数量的经验丰富的评定者进行评定。
评定者可能来自专业机构、消费者群体或专业人士。
6. 进行评定:根据评定方案,让评定者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定。
可能包括外观评定、气味评定、口感评定等。
7. 数据分析和统计:根据评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得出评定结果。
8. 结果解释和报告:根据评定结果,对食品样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解释和报告。
可能包括对食品的优缺点、适用性等的评价。
9. 结论和建议:根据评定结果,得出结论和建议。
可能包括对食品质量的改进、产品研发等的建议。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与要求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
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感官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感官分析方法一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味觉敏感度的测定、风味刻面检验、排序法、“A”-“非A”检验、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准则等7项国家标准(GB 12310~12316—90),为感官鉴别的实践提供了标准化、科学化的指南。
在食品质量感官鉴别过程中,只要条件许可,都应按这些国家标准无一例外地参照执行。
对于实施质量感官鉴别的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具有健康的体质、健全的精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
鉴定人员自身感觉器官必须机能良好,对色、香、味、形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
对于非食品专业人员,还要求对所鉴别的食品有一般性的了解,对其色、香、味、形有常识性的知识和经验。
具体的要求在下文中还要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基本鉴别方法(一)视觉鉴别法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
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
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
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人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嗅觉鉴别法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鉴别却能够发现。
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
食品感官评定的要素组成分析食品感官评定的要素组成食品感官评定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和经验使用各种感官对食品所进行的感官检查和评价。
食品感官评定的过程包括视觉检查、嗅觉检查、味觉检查、触觉检查、听觉检查、品尝、观察、注意力集中程度等几个方面,通常将这些组合起来称为感官评定法。
而且从不同角度分类又可分为多种食品感官评定法,具体如下表:食品感官评定要素感官评定指标感官评定要素视觉(观察)视觉感官检查评定应选择外观正常或异常的样品作为评定对象。
视觉检查评定要求无任何缺陷和变形,色泽均匀,清晰度高,着色牢固。
触觉(touch)触觉感官检查评定要求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手感适当;形态正常,棱角清楚,光洁度好,无裂缝,缺口;不松散,无膨胀,无破碎;温度适当,手感不冷不热。
气味(闻)嗅觉感官检查评定要求具有原有风味,原料种类相同,风味纯正,无异味,香气浓郁,刺激性小,颜色正常,不过度发酵,异臭,有害物质少,挥发油少,产生的异味小于允许限值,香精和添加剂的使用符合规定。
口感(品尝)口感感官检查评定要求具有原有风味,能有效地辨别出食品本身特有的滋味和气味,风味及气味持久,回味长,舌头对每一种味道都能准确判断并说出特征来,且能形容其优劣,无明显缺陷,无异味。
注意力集中程度检查要求能够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观察和评定,维持至少15分钟。
嗅觉检查要求嗅觉正常。
感官评定工作的基本要求有两点: 1、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感官检查评价, 2、允许使用简单仪器。
食品感官评定主要根据客观检查、综合评价来鉴别、检验、评定食品品质的好坏,评定范围很广,所以,检查评定内容较多,涉及到的知识较多,需要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
从感官评定的任务来看,一般是按照所评定食品的特性及其食用场合或目的来进行,其中应该考虑的要素有感官评定方法,如何建立评定实验室,感官评定员的资格要求,感官评定程序,感官评定方案,感官评定记录的填写与审核等。
2023年食品感官检验标准一、感官检验概述食品感官检验是指通过观察、分析和评价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滋味和质构等感官特性,以及评价食品的综合品质和营养价值的过程。
感官检验是食品检验中最重要的检验方法之一,具有直接、快速、简便和经济等特点。
二、食品感官检验基本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合格的感官鉴别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2. 检验场所应清洁、安静,具有足够的照明和通风条件,避免外界干扰。
3. 检验样品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准备和呈样。
4. 检验过程中应采用规范的感官检验方法,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5. 检验结果应准确、客观、公正,并可追溯。
三、食品感官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观察食品的外观、颜色、质地和形态等,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2. 气味检验:闻食品的气味,以判断其气味是否正常。
3. 口感检验:品尝食品的味道和口感,以确定其味道和口感是否符合要求。
4. 滋味检验:通过味觉感受食品的味道和风味,以判断其滋味是否正常。
5. 质构检验:通过触觉感受食品的质地和结构,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四、不同食品的感官检验要点1. 液体食品:观察其颜色、透明度、气味和滋味等。
对于酒精饮料,还应考虑其酒香和口感等。
2. 固体食品:观察其外观、质地、颜色、气味和口感等。
对于熟食和加工食品,还应考虑其风味和质地等。
3. 半固体食品:观察其外观、质地、颜色、气味和口感等。
对于婴幼儿食品和病人食品,还应考虑其口感和营养价值等。
4. 气体食品:闻其气味,以判断其气味是否正常。
对于啤酒等饮料,还应考虑其泡沫和口感等。
五、食品感官检验应用案例分析以某品牌果汁为例,通过感官检验可以对其颜色、透明度、气味、口感和滋味等进行全面评价。
在颜色方面,应选择鲜艳的橙色或黄色,表示其富含维生素C;在透明度方面,应选择清澈透明的样品,避免其中的杂质和沉淀物;在气味方面,应选择具有清新果香的样品,避免不良气味的存在;在口感方面,应选择口感爽滑、酸甜适中的样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在滋味方面,应选择口味纯正的样品,避免过甜或过酸等问题。
第三章感官评定试验的基本要求食品感官评定是以人的感觉为基础,通过感官评价食品的各种属性后,再经统计分析而获得客观结果的试验方法。
因此,在评定过程中,其结果不但要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还要受主观条件的影响。
客观条件外部环境条件和样品的制备情况主观条件试验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外部环境条件、参与试验的评定员和样品制备是感官评定的三大必备要素。
它们会极大地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一、外部环境(感官评定实验室)为保证每个参评人员感官评定结果的独立性,感官评定试验须在专用的感官分析实验室进行。
感官评定实验室设有专用的独立试验小区,评价员在此小区中进行样品的鉴评,从而避免了外界的干扰,阻止了评价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使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保证。
作为食品感官评定的实验室须注意这几个方面的问题:1、结构组成理想的感官评定室应由试验区、样品制备(和贮藏)区、休息区、洗涤室及办公室五部分组成,其中试验区和制备区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位置试验区应设在比较安静的环境内,评价员出入应较方便,试验区应与制备区邻近,但应看不到制备区的工作,且评价员进出时也看不到样品的制备过程和嗅到制备样品的气味。
3、环境条件干扰少、舒适、方便,具体讲应该是:①噪音低(低于40db)②干扰因素少(如:电话铃、人员走动等)③具有单独的试验小区(一般应有5~8个,不得少于3个)④温湿度合适(25度左右,相对湿度在60%左右)⑤换气充分,以避免残留的气味成份的影响⑥照明合适,尽可能使用标准光(也可以用日光灯),最好配有三色灯(用于掩盖样品颜色的差别),照明强度适当(接近250lx),无正反射光和直射光,无阴影。
4、试验区的设计试验区应包括集体试验区和单独试验区两部分,其设施符合感官评定的环境的要求。
(出示图2.1,《食品感官鉴评》p48,和图4-3,《食品感官分析入门》p68)理想的感官评定实验室造价高,占地面积大,有时不能实现,有时也无此必要。
在限制的条件下,可利用圆桌和隔板构成圆桌检验区(即在圆桌或方桌上放置临时的活动隔板将试验人员隔开)。
第一章:绪论一、感官鉴评的定义一门人们用来唤起、测量、分析及诠释食品及原料当中那些可被他们的视觉、嗅觉、触觉及听觉所感觉到的特征反应的学科。
唤起——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以使偏见因素最小二、感官鉴评的分类感官鉴评可分为:1、分析型感官鉴评:以人的感官作为仪器,对食品质量特性进行分析,或者对食品的差别做出鉴定等,质量检查、产品评优都属于这一类型。
又称Ⅰ型或A型感官分析2、偏爱型感官分析偏爱型感官分析不需要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条件,而是依赖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综合感觉做出的判断。
也称Ⅱ型或B型感官分析三、感官评定与仪器分析相比的优势⏹简易、直接和便捷性——感官检验比任何仪器分析都要快捷、迅速,且所需费用较低。
便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
相比于感官评定,仪器分析具有复杂性、滞后性、和间接性等特点。
⏹准确性——人的感官有极高的灵敏度,感官检验是各种理化和微生物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综合性——感官鉴评从生理角度而言,是有机体(人)对食品所产生的刺激的一种反应。
其过程是相当复杂的,首先是通过感官就收来自食品的刺激,同时混杂个人的嗜好与偏爱,进而在人体神经中枢综合处理来自各方的信息,最后付之于行动的过程。
感官检验的这一特性是其他检验无法做到的。
四、感官鉴评的局限性及实行原则局限性:(1)受主观因素左右,存在着靠不住的印象观念,对同一对象的评价可能会因人而异,有时同一个人对同一对象的评价也会产生差异(2)语言和感觉所表达的内容是笼统和模糊的,其结果不能用数值表示。
实行原则:(1)感官鉴评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作为评定结果的依据(2)感官鉴评要有各方面的感官检验人员,并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
第二章:食品感官鉴评的基础2.1 感觉概述一、感觉的定义•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映。
•人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的基础。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与要求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
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感官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感官分析方法一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味觉敏感度的测定、风味刻面检验、排序法、“A”-“非A”检验、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准则等7项国家标准(GB 12310~12316—90),为感官鉴别的实践提供了标准化、科学化的指南。
在食品质量感官鉴别过程中,只要条件许可,都应按这些国家标准无一例外地参照执行。
对于实施质量感官鉴别的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具有健康的体质、健全的精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
鉴定人员自身感觉器官必须机能良好,对色、香、味、形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
对于非食品专业人员,还要求对所鉴别的食品有一般性的了解,对其色、香、味、形有常识性的知识和经验。
具体的要求在下文中还要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基本鉴别方法(一)视觉鉴别法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
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
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
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
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人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嗅觉鉴别法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鉴别却能够发现。
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