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 格式:doc
- 大小:546.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单元计划教材内容及特点:本单元知识继续保持情景引入模式,通过“有多少张贴画”、“一个星期有几天”、“买球”“做个乘法表”等系列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进行表内乘法的学习。
本单元教材在编制上体现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让学生在充满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此外,在知识的层次上注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即先引入生活中的简单实例,继以类似的变化,然后总结规律,最后引导学生,进行灵活的运用。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体验应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
2、能够找出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寻找记忆规律,初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会比较熟练地用6至9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会编制6~9的乘法口诀,并且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利用口诀熟练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8课时作业布置:练习册64页2、3题。
作业反馈:多数同学作业正确,及个别同学不认真出现错误。
教后反思: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口诀以及根据乘法口诀求商,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第八单元单元测试一、把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十二()十八二七()一()得七()八二十四()三十六二、算一算。
6×2= 3×6= 5+6=6×4= 5×6+6= 9×3=9×2= 9×1= 8×5=8×3= 8×7=三、列式计算。
1、3乘6的积是多少?2、两个乘数都是9,积是多少?3、6个8相加得多少?4、两个乘数分别是4和7,积是多少?四、看图写算式。
1.一共有多少人?______×______=______2. 一只吃7个桃,6只吃()个桃?五、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0 19 28 ()()()()()()六、解决问题。
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有多少张贴画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编制6的乘法口诀。
难点:正确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你发现了有多少张贴画?你是怎么知道的?二、体验感悟1、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2、组织学生记忆6的乘法口诀。
3、用二种方法计算6乘7的结果。
三、实践应用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P79的第1题到第5题。
2、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3、灵活应用,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用几个圈,再组织交流。
如学生没想出方法,师可适当引导。
四、课堂总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板书设计:有多少张贴画1×6=6 一六得六 2×6=12 二六十二3×6=18 三六一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5×6=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6×7=42 六七四十二 6×8=48 六八四十八6×9=54 六九五十四教学反思: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逐步学会从已知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
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研究。
前面学生已具备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本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讨6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与数学的灵活性。
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第二课时一共有多少天教学内容:教材第80、81页。
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有多少张贴画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整理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3、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编制6的乘法口诀。
难点:正确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图,你发现了有多少张贴画?你是怎么知道的?二、体验感悟1、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
2、组织学生记忆6的乘法口诀。
3、用二种方法计算6乘7的结果。
三、实践应用1、组织学生独立完成P79的第1题到第5题。
2、找朋友游戏,设计成卡片,分发给学生,是朋友的两人走到前台。
3、灵活应用,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算出用几个圈,再组织交流。
如学生没想出方法,师可适当引导。
四、课堂总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想一想,6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于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板书设计:有多少张贴画1×6=6 一六得六 2×6=12 二六十二3×6=18 三六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5×6=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6×7=42 六七四十二 6×8=48 六八四十八6×9=54 六九五十四教学反思: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探索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逐步学会从已知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
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研究。
前面学生已具备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本课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讨6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与数学的灵活性。
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第2课时一共有多少天教学内容:教材第80、8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2 北师大版 (含答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6~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6~9的乘法口诀2. 运用口诀进行计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6~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含义,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前几单元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探索口诀:引导学生观察6~9的乘法口诀表,找出规律,并尝试记忆口诀。
3. 巩固练习:通过填空、选择、计算等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口诀。
4. 解决问题:运用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
5. 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抄写6~9的乘法口诀表,并熟记。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3. 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口诀进行解决。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了6~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4. 课后作业布置合理,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答案:1. 6~9的乘法口诀表:6 × 1 = 66 × 2 = 126 × 3 = 186 × 4 = 246 × 5 = 306 × 6 = 366 ×7 = 426 × 8 = 486 × 9 = 547 × 1 = 77 × 2 = 147 × 3 = 217 × 4 = 287 × 5 = 357 × 6 = 427 × 7 = 497 × 8 = 567 × 9 = 638 × 1 = 88 × 2 = 168 × 3 = 248 × 2 = 328 × 5 = 408 × 6 = 488 × 7 = 568 × 8 = 648 × 9 = 729 × 1 = 99 × 2 = 189 × 3 = 279 × 4 = 369 × 5 = 459 × 6 = 549 × 7 = 639 × 8 = 729 × 9 = 812. 练习题答案:(1)填空题:6 × 3 = 187 × 4 = 288 × 6 = 489 × 7 = 63(2)选择题:① C② B③ A④ D(3)计算题:① 6 × 5 = 30② 7 × 8 = 56③ 8 × 9 = 72④ 9 × 6 = 54在以上提供的学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6-9的乘法口诀》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6-9的乘法口诀》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6-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儿歌,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口诀,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6-9的乘法口诀掌握不牢固,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巩固。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较高,喜欢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来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6-9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6-9的乘法口诀。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6-9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1-5的乘法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发现图中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尝试总结6-9的乘法口诀。
(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总结的口诀,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口诀。
3.巩固练习:(1)设计有趣的乘法口诀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口诀。
(2)发放口诀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口诀接龙比赛。
4.应用拓展:(1)设计一些简单的乘法计算题,让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八单元 6—9的乘法口诀
【第四课时】做个乘法表(探索乘法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 对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整理,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
2.通过有规律的记忆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3. 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发展观察和表达能力。
4.体验发现规律的快乐,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借助乘法表归纳整理1—9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难点
易错、易混口诀的理解与记忆。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卡片计算。
4×3= 2×6= 3×1= 7×5=
2×5= 6×3= 8×4= 3×2=
3×7= 7×9= 6×6= 8×2=
9×5= 6×5= 7×7= 8×9=
学生口算完教师随意把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探索整理
1.提出数学问题,引发思考
提问:同学们算的又对又快,在计算时都用到了什么?(1—9的乘法口诀)看看你们刚刚算过的这些算式,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们看看这几个同学在想什么?(出示主题图)
小结:下面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乘法算式。
2.整理算式,巩固口诀
(1)说一说,填一填
出示表格: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这个表,这里面藏着乘法算式吗?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多1,第二个乘数都是3,即每次多3;乘法口诀中都有3。
请同学们独立填表。
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说出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2)想一想,算一算
导语:积是18的乘法算式有这么多吗?回忆一下咱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找一找。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用了什么好办法把算式找全的?
组织学生交流分享。
3.填写乘法表,发现规律
(1)根据所有的乘法口诀,淘气做了个乘法表,你们看(出示不完整的乘法表)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你能看懂淘气的想法吗?
表中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写出来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懂乘法口诀表的结构,第一行和第一列分别是两个乘数,在两个乘数相交的空格里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得数)
请同学们独立填写。
(填表过程要引导学生边想口诀边填数,对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个别指导)
(2)乘法表展示交流
展示时,教师要随机选取几个算式,让学生说是用哪句口诀算出得数的。
“一一得一”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想到的?
(3)发现规律
仔细观察乘法表,你能发现什么?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可能会发现不同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横、竖、斜三个方向看一看、说一说)
①这个乘法表中有81个乘法算式,我们是否需要81句乘法口诀?为什么?
②把与1相乘的积涂上红色,把与2相乘的积涂上绿色,把与5相乘的积涂上蓝色,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③找一找哪些口诀的积是相同的?(课件)
(三)巩固拓展
1.书P85-1:
把乘法口诀填完整。
(答案:二十一,四十五,六十三,五十六;二十四,三十六,三十五,六十四)
2.书P85-2题
这道题有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是用3、6、9随便组成两个乘法算式,看积;另一种是想18和27可以拆成哪两个数的积。
(答案:3×6=18,6×3=18,18÷3=6,18÷6=3或3×9=27,9×3=27,27÷3=9,27÷9=3)
3.书P85-3题
这道题要让学生看懂图意,再列式解答。
要想知道座位够不够,可以这样思考:一桌坐8人,5桌就可以坐8×5=40(人)或5×8=40(人),因为38<40,所以座位够。
4.介绍相关知识
同学们看这幅图,其实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那时把口诀刻在“竹木简”上,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所以也叫“九九歌”。
从七百多年前才倒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
(四)反思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乘法表进一步熟记了乘法口诀,并了解了乘法口诀的来历,今天我们学的乘法口诀是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总结出来的,它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同时我们还用乘法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希望今后同学们能及时将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使自己知道更多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