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过程。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实践能力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436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分别是多少?15.7394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别是多少?一般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数?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这些近似数?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单位的嗅觉最灵敏吗?生:狗,人们用狗来做侦探,看家。
三、进入新课师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师: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生:描述画面内容。
师:是呀,狗狗使用它灵敏的嗅觉发现坏人的。
投影出示例6生:读题,理解题意。
题中得知生活中和多地方不需要准确值,要近似数。
1.尝试题师:怎样计算狗的嗅觉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呢?(求0.049的45倍是多少。
)2.自学课本有困难的同学借助课本来学习3.尝试练习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板演。
0.049×45≈2.2(亿个)4.学生讨论师:充分展示学生出现的情况,组织学生讨论,探究。
强调:横式后面写的是近似数所以要用约等号而不用等号。
明确: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位,根据什么保留?(看百分位,满5舍去后向前一位进一;小于5就直接舍去)保留两位小数呢?生:看千分位是几,千分位上是5舍去后向前一位进一。
讨论:怎样求积的近似数?5.教师讲解小结:先求积,看保留小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横式得数要用约等号。
四、巩固练习1.11页做一做第1题.求近似数要注意什么?(计算准确,看清题目要求几位小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2.11页做一做第2题.明确为什么保留两位小数?(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五、课堂作业练习三1~3题。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近似数概念。
2. 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3. 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小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2.1 小数的近似数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
例如,3.45近似为3.5,2.74近似为2.7。
2.2 四舍五入法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
例如,3.45四舍五入为3.5,2.74四舍五入为2.7。
2.3 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购物时找零钱,测量长度等。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化学生对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2. 在讲解四舍五入法时,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加强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和四舍五入法。
4. 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给定小数的近似数。
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思考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掌握情况。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近似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实验、工程设计等。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近似数》教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数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能够通过Rounding off的方法求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举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Rounding off的方法求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Rounding off的方法求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幻灯片或板书,出示几个小数,如0.45、0.78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小数的特点和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
2. 探究(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小数的精确值往往很难计算和表达,那我们能否使用近似数来代替小数呢?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的意义和作用:近似数是一种比较接近小数的数,能够更方便地计算和表达。
教师给出两个例子,如:0.37和0.82,让学生估算这两个小数的近似数,并解释自己的策略。
3. 学习(20分钟)教师通过多个例题,引导学生学习Rounding off(四舍五入法)的方法,求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示例1:学生:老师,我应该四舍五入到哪里呢?教师:我们可以观察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根据它的大小来决定四舍五入的位置。
如果小数点后的数字小于5,我们直接舍去小数点后的部分;如果小数点后的数字大于等于5,我们就进位,舍去小数点后面的部分。
示例2:学生:老师,如果小数点后面还有很多位数字,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近似呢?教师:我们只需要关注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其余的数字不再考虑。
4.7《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 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测量长度等,让学生感受到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情况吗?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呢?2. 探究新知- 让学生自主探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四舍五入法的规律。
- 教师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原理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四舍五入法的使用方法。
- 通过例题,让学生练习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实际问题,利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解决问题。
- 每组派代表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4.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强调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求小数的近似数难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求小数的近似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技能,掌握好这个技能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帮助。
5. 作业布置-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让家长参与评价和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舍五入法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教学重难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根据要求把245600985改写成近似数。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省略百万位后面的尾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四舍五入到百位是()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
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
例如,量得豆豆身高是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0.98米或1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一、学习新知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例1: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
还可以怎样表述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4以下的数舍去。
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0.984≈0.98 0.984≈1.0 0.984≈1引导学生分别说明省略的方法。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2、p52做一做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说教学反思: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我对于这节课是这样理解的,前面所学的知识有些学生可能忘记了,而且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说法是有多种,实质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在课前引导学生复习多种说法,果然学生很难记起所学的说法。
5小数的近似数本小节内容包括教材P52~55的3个例题和练习十三。
本小节教学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学生在之前学习过求整数的近似数,已形成基本的学习经验。
数的改写是以求近似数为基础,从算理入手,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找出数的改写方法。
1.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难点】使学生能够区别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的方法。
第课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探究活动,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重点】能正确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怎样正确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学习单。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7295588013120050047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645≈32万47□905≈48万(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参考答案】1.99万6万3万5万2.0~45~9方法一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游戏吧! 猜一猜:田老师今年30岁,体重大约是60千克。
我们需要猜哪个数?预设生1:体重,我猜是58千克。
生2:我猜是62千克。
(学生说出猜58有没有道理。
让学生用“四舍五入法”验证,58≈60,62≈60)师:老师的体重是61千克,生活中其实还有许多现象需要我们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小数的世界,一起探究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通过一个小游戏,猜一猜老师的体重,使学生回想起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游戏的导入,使课堂显得轻松愉快,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后续学习小数除法、小数乘法等运算打下基础。
本章内容包括两位小数的近似数、三位小数的近似数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小数近似数的含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小数的近似数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小数近似数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数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小数近似数的含义,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小数近似数的作用。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制作课件,展示小数近似数的相关例子。
2.练习题: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数的近似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小数近似数的例子,如0.234约等于0.23,0.5678约等于0.57。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些求小数近似数的练习题。
《小数的近似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小数,发现小数的近似数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
(2)讲解四舍五入法,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3)举例说明四舍五入法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五、板书设计略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数的近似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练习题4. 小组合作材料八、教学时间- 1课时九、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数的近似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0”不能去掉。
理解如何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铺垫复习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他们的近似数(课件)。
375436 45709 3240578236 500345 72809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索新知1、导入新课。
我们原来已学过一个整数的近似数。
在日常生活和计算中,有时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教学例1。
(1)出示例1。
学生观察,然后回答。
(2)教师谈话:豆豆在一次测量身高是测的准确身高为0.984米,而另外两位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近似数,他们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呢?学生讨论,后总结回答。
师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①教师提问,保留两位小数,要看那一位,怎样去取近似数?使学生明确:0.984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千分位,千分位小于5,舍去。
②教师提问:0984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使学生明确:0.984保留一位小数,要看百分位,百分位满5,向十分位进1,求得近似数1.0。
③教师提问:0.984保留整数该怎样取近似数?学生自己解决,并分析解题方法。
分组讨论:保留1.0十分位上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教师总结说明: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3)讨论分析:1.0和1数值相等,他们表示精确的程度怎样?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精确长度在0.95和1.05之间,保留整数1,原来的精确长度在0.5和1.5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数位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小数的近似数(例2例3)》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近似数概念,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数的近似数概念。
2. 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1. 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2. 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草稿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小数的近似数概念,让学生回顾小数的意义。
2. 提问:什么是小数?小数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 讲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2. 通过PPT展示例2和例3,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
3. 讲解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让学生掌握方法。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新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和求法。
2. 提问:什么是小数的近似数?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和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让学生掌握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规律,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附: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 小数的近似数是指将小数保留到某一位,用()法求得的数。
2. 如果要保留小数点后第二位,对第三位进行四舍五入,得到的是小数的()近似数。
二、选择题1. 保留小数点后第一位,对第二位进行四舍五入,3.25的近似数是()。
A. 3.2B. 3.3C. 3.24D. 3.262. 保留小数点后第二位,对第三位进行四舍五入,5.789的近似数是()。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近似数》教案教材分析:学生在之前学过求整数的近似数,已形成基本的学习经验。
学情分析:在学习前唤起学生的经验回忆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创设情境,复习较大数的近似数(二)、认定目标,导入新课(三)、互动交流(四)、全课总结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
0.984是一个精确值,那我们可以说豆豆身高大约多少米呢?师: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第三位数省略。
0.984的第三位小数是“3”,小于5,舍去,所以0.984≈0.98。
师: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师:你们还可以求出这个小数在别的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师:如果保留整数,就要把小数部分省略。
小数第一位,也就是十分位是9 ,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所以0.984≈1。
师:保留整数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的?师: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
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师: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生:精确到小数第二位,也就是百分位生:精确到个位生: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
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
……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
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为了实现学生已有知识的正迁移,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复习四舍五入法取较大数的近似数,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作业填空:(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根据( )法来保留小数的数位,保留整数时,表示精确到( )位,保留一位小数时,精确到( )位,保留两位小数时,精确到( )位.....(2)近似数的结果一般的说6.0比6精确,因为6.0精确到了( ),6精确到了( )位,所以6.0的末尾中的”0”不能去掉。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已知迁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合作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方法:迁移类比,自主合作探究,启发引导,情境模拟教学准备:课件,台秤,苹果等水果,贴纸,导学案。
课前学生实践:跟随父母到市场或超市体验购物过程,观察记录销售员的收费情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有没有跟爸爸妈妈去过市场或超市买过水果蔬菜?图中一位售货员在收苹果钱,秤上显示一共是4.625元。
请同学们说一说她应该收顾客多少钱呢?学生回答。
准确的钱数应该是4.625元,你们说的4.62元,4.6元是什么数?对是近似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二、复习铺垫,迁移旧知子曰温故而知新,我们上学期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出示课件1.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120050047 398010 14870说一说你用的什么方法?(生:四舍五入法),你是对哪一位数进行四舍五入?如果让你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呢? 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呢?……,也就是说要对保留数位的后面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2. 下面的匚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32 匚645≈32万46 匚 705≈47万方框中数是舍还是入?可以填哪些数?这就是四舍五入的含义。
小于五的数舍,大于等于五的数向前一位进一。
你觉得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关键是什么?三、自主探究,交流总结复习完了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同学可以大胆猜想一下,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什么方法呢?请你试一试1.类比学习,自主探究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1.2542.7485.3082.小组汇报说一说你用的什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3.教学例1.同学们真厉害,通过类比学习这么快就自己掌握了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5.7求小数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和教案。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内容,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7节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以及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近似数的概念,例如“小明的身高是1.45米,我们可以用1.5米来近似表示他的身高”。
2. 讲解:讲解“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并通过PPT展示实例。
3. 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并回答练习题。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需要支付的金额。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近似数的概念2. “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3. 实际问题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小数的近似数。
答案:1.23 ≈ 1.22.345 ≈ 2.33.14159 ≈ 3.142. 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购买物品需要支付28.6元,找回3元,支付金额的近似数为31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更多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求小数的近似数?例如,使用“五入四舍”法等。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的1.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迁移类推的方法,探究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才能、迁移才能和抽象概括才能。
3.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对准确度的理解及对四舍五入后小数末尾“0”的处理。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件出示:小明妈妈昨天去菜市场买水果,鸭梨1.25元1斤,挑了几个鸭梨,称得的重量是3.7斤,商贩用计算器算得的结果是4.625,妈妈应付给商贩多少元?生:4.63元师:为什么要付4.63元?看来在生活中解决一些问题时,需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值。
〔二〕教学求近似值的方法1.学习保存两位小数的方法〔1〕刚刚你们是怎样求出4.625的近似值的?谁再来讲一讲你的方法。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4.625保存两位小数,看千分位的5,比4大,就向百分位进1。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2〕师小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一般都要用“四舍五入法”〔3〕稳固:将下面小数四舍五入保存两位小数:2.582 12.807 0.849〔4〕怎样将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存两位小数?看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百分位进1;千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百分位后面的数舍去。
2.自主探究保存一位小数的方法〔1〕但是最后小商贩说零分钱不要了,妈妈又该付他多少元呢?学生答复:将4.625保存一位小数,看百分位的2,比4小就舍去。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2〕稳固。
将下面小数四舍五入保存一位小数:2.582 12.807 0.849 〔3〕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四舍五入保存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于4,就向非常位进1;百分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将非常位后面的数舍去。
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精选10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1一、教材内容及编排意图:《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
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后的一次扩展,同时又为后面改写成以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做好知识铺垫。
教材内容展示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测量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类比迁移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数形结合”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1.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五环节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回归情景,深化理解——反馈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回归生活”。
具体设计是: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明确了用 0.984米、0.98米和1米三个数据都能表示豆豆身高后提出问题:他们是怎样得到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探究欲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由整数类比迁移到小数在回顾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做出强调:求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号来连接。
随机提出猜想:求小数的近似数是否也会用到四舍五入法呢?2、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接着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保留一位小数求近似数。
在充分理解了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的含义后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互交流,汇报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完整的叙述。
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小数应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近似数概念,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物体,让学生用米尺测量其长度。
(2)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如1.23米、1.24米等。
(3)教师提问:这些结果中,哪个数更接近物体的实际长度?2.学习小数的近似数概念(1)教师解释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即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某个正数,那么这个数就可以作为另一个数的近似数。
(2)教师举例说明,如1.23和1.24都是1.236的近似数。
3.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23和1.24这两个数,提问:如何求1.236的近似数?(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3)教师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具体操作,即看小数点后一位数,如果小于5,则舍去;如果大于等于5,则进一。
4.练习求小数的近似数(1)教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独立求近似数。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检查,并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
5.应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长度、计算物品价格等,让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检查,并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学习小数的近似数概念、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练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应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课本第4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数学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并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小数的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3分钟左右)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
2480099572046028000005975600800四舍五入到万位的方法是:四舍五入到亿位的方法是: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方法的共同点是: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近似数的应用非常广泛,整数的近似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小数的近似数怎么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预设15分钟)1.自学例9。
明确例9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9情境图。
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求近似数的错例,备用。
导学单(时间:5分钟)1.精确到十分位和百分位分别要保留几位小数?2.回忆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试着做例9。
3.想一想:近似数 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近似数 1.5和1.50,哪个更精确一些?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496亿千米精确到十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大约是多少?1.496亿千米精确到百分位要保留几位小数?大约是多少?比较两题的结果,这里的1.5和1.50相等吗?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求整数和小数近似数有哪些共同点?导学要点:进一步分析近似数1.5和1.50所表示的准确数的区别。
小结: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已知迁移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合作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得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方法:迁移类比,自主合作探究,启发引导,情境模拟
教学准备:课件,台秤,苹果等水果,贴纸,导学案。
课前学生实践:跟随父母到市场或超市体验购物过程,观察记录销售员的收费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有没有跟爸爸妈妈去过市场或超市买过水果蔬菜?图中一位售货员在收苹果钱,秤上显示一共是4.625元。
请同学们说一说她应该收顾客多少钱呢?学生回答。
准确的钱数应该是4.625元,你们说的4.62元,4.6元是什么数?对是近似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铺垫,迁移旧知
子曰温故而知新,我们上学期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出示课件
1. 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 58741 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说一说你用的什么方法?(生:四舍五入法),你是对哪一位数进行四舍五入?如果让你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呢? 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呢?……,也就是说要对保留数位的后面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2. 下面的匚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 匚645≈32万46 匚 705≈47万
方框中数是舍还是入?可以填哪些数?这就是四舍五入的含义。
小于五的数舍,大于等于五的数向前一位进一。
你觉得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关键是什么?
三、自主探究,交流总结
复习完了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同学可以大胆猜想一下,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用什么方法呢?请你试一试
1.类比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
位小数
保留整数
1.254
2.748
5.308
2.小组汇报
说一说你用的什么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1.
同学们真厉害,通过类比学习这么快就自己掌握了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真棒。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来到生活中,帮助小豆豆解决一下他在测量身高时遇到的烦恼吧。
(1).课件出示例1图。
读出豆豆的身高是多少米?哪种说法正确呢?为什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学生根据观察的情况,图上小朋友会读出以下三种不同的数据:
a.豆豆身高0.984米
b.豆豆身高约0.98米
c.豆豆身高约1米
(2)板书三种情况根据学生汇报边分析边板书完善。
(3)提出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近似数0.984≈1.0和0.98≈1
的区别和联系。
提示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4)由保留数位不一样,精确程度也不相同。
分析保留几位小数与精确到什么数位的对应关系(5)小结
四、闯关游戏,巩固提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与生活,要学以致用。
现在就请带上你们学到的本领跟老师开始一段冒险旅程,一起闯关,看看谁笑到最后,答对者会有惊喜幺(小贴画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生)。
大家准备好了吗?
1.初露锋芒。
(第一关)
考查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基本能力
保留整数精确到
十分位
保留两
位小数
4.808
20.256
1.995
2.第二关闯荡天涯
学生两人一组模拟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并用四舍五入法对所收的钱数取近似数,并作出解释说明。
考察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第三关勇攀高峰
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大约是2.8,那么这个两位数最大可能是几?最小可能是几?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四舍五入法是小学阶段取近似数的重要方法,在今后的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学习中,我们仍将会用到它来求积的近似数和商的近似数。
当然四舍五入法也并不是全能的万能法,有时候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通过进1法和去尾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网上搜集,进一步学习。
课下完成课本52页做一做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
0.984 准确数
0.984≈0.98 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0.01)0.984≈1.0 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0.1)0.984≈1 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
小数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