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网络世界(1)
- 格式:ppt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35
专题2开启网络之窗
任务1走进网络世界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了、、
三个阶段。
2.网络对社会文化都有哪些影响?()。
①产品网络化②企业网络化③产业网络化
④国民经济网络化⑤社会生活网络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判断题:人们聊天时需要遵守聊天规则,同样,在网络通信时也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则或准则,这就是网络协议。
当前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
4.网络上的计算机为了进行区分,人们为它分配了数字标识,即 IPv4 地址,俗称()地址。
A.CP
B.IP
C.DP
5.常用的电子邮箱有()。
①QQ邮箱②163网易免费邮箱③139邮箱④微博邮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活动题:策划一次周边游,约几个同学一起利用网络确定游览线路,并将规划方案分享到聊天群中,请朋友们点评。
答案: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
2.A
3.√
4. B
5. A
6.略。
信息技术(第二册)四年级(上)第一单元畅游网络世界第一课走进网络世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计算机网络,知道网络的分类。
2、了解因特网的概念,知道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法。
3、通过观察计算机接入网络后任务栏的变化,学会判断是否联通网络的方法。
4、通过根据主题浏览信息的过程,掌握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5、通过浏览网上信息的过程,初步感受运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了解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法,学会判断是否连通网络的方法;掌握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找到符合主题的有效信息。
教学过程:一、要求:1、安静,坐好,不动电脑,让动再动。
2、穿鞋套,排队进班,固定座位。
(按学号)3、发书(收书)4、卫生二、导入:生活中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有很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搜集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就是很重要的一种获取方式。
三、认识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在我们的计算机教室里,每台计算机就是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在一起,组成了计算机网络,因此我们才可以把学生机里的东西传到老师的计算机中,才能通过服务器连接到因特网上。
咱们学校的其他教室、办公室中的计算机也是通过交换机连接到服务器上实现的网络连接。
2、网络名称计算机网络通信距离覆盖的范围大小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像教室、咱们学校这种范围比较小的叫局域网,城域网就是通信距离覆盖与城市大小相近的网络。
而广域网则是覆盖范围超过了城市的网络。
3、因特网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网络而实现信息的获取与交流,这种全球范围的最大的广域网就是因特网也就是internet。
因特网的资源丰富多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的信息服务。
四、接入因特网我们要想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首先要先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像学校是从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有的学生家里是adsl,也有的是小区宽带。
(学生了解adsl和wifi)那我们怎么判断网络是否连通呢?(xp和win7)让学生观察下自己的电脑。
小学综合实践《走进网络》教案走进网络:小学综合实践《走进网络》教案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网络,我设计了一套小学综合实践教案《走进网络》。
这个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并培养他们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这个教案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其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教案内容:1. 认识网络:首先,教案将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通过课堂讨论和演示,学生将会明白网络是由互联网组成的,可以传递信息、提供娱乐和进行交流。
同时,学生也将学习网络的优势和劣势,明白网络既有便利性又存在着一些风险。
2. 网络安全:教案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将学习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避免沉迷网络和教授他们网络骗术的方法。
同时,教案还会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判断网络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免上当受骗。
通过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3. 利用网络资源:教案还将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并了解到如何选择可信赖的网站和资源。
同时,教案也将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和参与网上活动。
通过实践和探究,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4. 网络礼仪:教案还将重点关注网络礼仪教育。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网络上进行友好交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教案将指导学生如何避免网络欺凌和恶意行为,培养他们的网络素养和公民意识。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网络交流技巧和礼貌,建立正面的网络形象。
二、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案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来理解网络的概念和功能。
老师将提出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2. 合作学习:教案将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支持和学习,共同完成课程中的实践任务和项目。
《走进网络世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天涯若比邻—走进网络世界》。
2、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分五小节,分别向我们讲述了网络世界的精彩、网络基本知识、利用网络来发布、宣传的家乡和文明上网公约。
3、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上网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是真要谈网络想必回答的多是网络游戏、聊天等相关问题,没有一个能具体的说出网络是怎么回事,因此在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育目标之后就能更好地去认识和接受这一章看似乏味却意义深远的课程内容。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网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网络不仅仅是网络游戏,还可以带给我们更多。
(2)、在学习掌握了网络的基本功能之外审视自己,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正确对待网瘾,处理好上网时间。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创设的主题情景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完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掌握好上网时间的良好习惯;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网络。
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处理好上网时间教学方法采用情景设计、“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
创设情景、设置人物、探究学习,合作分析、自我反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激情引趣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说说自己喜欢的网络活动,突出学生网络兴趣。
2、根据学生发言内容引出新课教师:“刚才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没想到大家对于网络这样的“熟悉”,老师今天也请来了一位网络发烧友,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度过自己的网络上的一天的。
”二、循序渐进,步入知识殿堂(一)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创设的情景与人物:(通过课件演示)初中生李华周末一天的生活清晨—打开电脑,进入浏览器,打开土豆网中关于跆拳道中的视频,一面欣赏、学习,一面练习。
(等待吃早餐)早饭后—回到电脑旁,打开百度浏览最新的咨询与新闻。
(在他看来一个武林高手,一定要谈吐得体,而新闻是与人交往最好的话题之一)新闻后—浏览一下看是否有值得关注的网站、博客。
第一章走进网络世界单元测试本组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10分,共120分。
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错或不答的均得0分。
做完后,选择“提交”,可以批分;选择“答案”,可以显示答案;需要重做,选择“重做”。
选择题1. 因特网的含义是。
(A)泛指由多个网络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B)指由学校内许多计算机组成的校园网(C)专指在阿帕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已遍布全球的国际互连网(D)由某个城市中所有单位的局域网组成的城域网2. 目前计算机网络常用的传输介质有。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缆(D)以上全都是3.不是网络连接设备。
(A)中继器(B)路由器(C)集线器(D)服务器4.下列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中,数据传输速度最快的是。
(A)同轴电缆(B)双绞线(C)光缆(D)铜质电缆5.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B)运算速度快(C)可以互相通信(D)内存容量大6.对于传统邮局汇款业务的工作方式与现在的区别,以下表述中最为恰当的是。
(A)过去要将所汇款项送达收款人,现在只要传达汇款信息(B)过去汇单是手写的,现在全是电脑打印的(C)过去是靠人工或各类交通工具传递汇款信息,现在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D)过去汇款失落后无法查询,现在可以查询7.下面哪一个不是网络的拓扑结构?(A)星形(B)总线形(C)立方形(D)环形8.要实现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连接,要用到设备。
(A)路由器(B)中继器(C)交换机(D)集线器9.网络操作系统是指具有网络功能的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系统共享资源的管理。
以下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A)Windows NT(B)Windows 2000 Server(C)Windows 98(D)Unix 10.下图中的设备,按编号依次是。
(A)硬盘、网卡、声卡、CPU(B)CPU、网卡、声卡、硬盘(C)CPU、声卡、网卡、硬盘(D)硬盘、声卡、网卡、CPU11.下列各图,从左到右依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