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张世昌 机械制造技术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2.16 MB
- 文档页数:7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课程编号: T1080200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英文名称: Fundamentals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总学时: 56 讲课学时: 48 实验学时: 8学分: 3.5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授课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 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开课时间: 第6学期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张士昌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2. 韩荣第.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3. 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4.4.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05. 冯之敬.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6. 哈工大等.机床夹具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 张福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08.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59.李旦.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哈工大出版社.1999.10 (一)课堂教学1. 内容体系本课程主要讲授从毛坯到零件的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 组成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机床、刀具、夹具及工件方面的术语、定义及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 以外圆车削为例讲授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力、热与温度及刀具磨损等一系列物理现象的原理、影响因素和规律, 从而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基本途径(改善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 使用性能好的切削液, 选择合理切削用量, 制定合理的刀具使用寿命及选择刀具的合理几何参数)。
为了适应课程设计和未来工作的需要, 还要介绍钻削、铣削和磨削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定位的基本概念、六点定位原理、典型定位元件及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参考文献目录1.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课程选用教材)2.郑广花.机械制造基础.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3.孙鲁、刘凤棣.机械加工现场工艺问题处理集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4.沈其文、徐鸿本.机械制造工艺禁忌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5.熊良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6.张世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王先逵.机械制造工程学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8.蔡光起.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9.曾志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0.傅水根.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1.陈根琴.机械制造技术.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2.姚智慧.机械制造技术.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13.陈德生.机械制造工艺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4.龚庆寿.机械制造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蔡安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6.姜银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7.王启平.机床夹具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18.韩荣第.现代机械加工新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9.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0.韩秋实.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1.周泽华,于启勋.金属切削原理.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2.陆剑中,孙家宁.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23.M.C.Shaw. Metal Cutting Principles. New York .Industrial Press.198724.[日]中山—雄著.金属切削理论.李云芳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25.Gorczyca Fryderyk E. Application of Metal Cutting Theory. New York: New YorkIndustrial Press.198726.顾维邦.金属切削机床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27.黄鹤汀.金属切削机床(上、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8.顾熙棠等.金属切削机床(上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9.贾亚洲.金属切削机床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0.戴曙.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31.黄鹤汀等.机械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32.李华.机械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33.吴玉华.金属切削加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4.吉卫喜.机械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5.全国数控培训网络天津分中心.数控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6.刘书华.数控机床与编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7.李峻勤等.数控机床及其使用与维修.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38.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版.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9.EDWARD G.HOFFMAN Jig and Fixture Design. New York: Published by VanNostrand Reinhdd Company A Division of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198040.庞怀玉.机械制造工程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41.刘凤棣,孙鲁.机械加工技术问题处理集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42.孟县栋.机床夹具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43.刘友才,高继德.机床夹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44.王隆太.现代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45.陈明.机械制造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46.艾兴.调整切削加工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47.陆剑中.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8.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9.乐兑谦.金属切削刀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0.吴国华.金属切削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1.吴新佳.机械制造工艺装备.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52.马振福.机械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3.吴拓.金属切削加工及装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4.刘杰华.金属切削与刀具实用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机械制造基础参考书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张世昌、李旦、高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2版)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测试考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解决机械制造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础知识、切削与磨削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满分35分)题型比例:1.计算题约15分2.分析题约20分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机械制造过程的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机械制造工艺方法与工艺过程;机械加工方法;基准与装夹;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考试要求:1. 了解基本概念:零件制造工艺过程、机械装配工艺过程、典型表面加工方法、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工件的装夹、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组成等。
2.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组成;切削用量与切削层截面参数;六点定位原则;定位误差的计算。
3. 掌握刀具标注角度坐标系与刀具角度;表示砂轮特性的要素(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和组织)。
(二)切削与磨削原理考试内容切削过程;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破损与使用寿命;金属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磨削原理。
考试要求1. 掌握切削变形的影响规律;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刀具磨损和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
2. 掌握刀具角度(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的功用及选择合理刀具角度的原则。
3. 掌握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
(三)机械制造工艺考试内容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机器的装配工艺。
考试要求1. 掌握误差敏感方向、机床的几何精度、误差复映、加工硬化、残余应力、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等概念。
2. 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划分加工阶段的方法和目的;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工序的集中与分散的特点;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
3. 掌握工艺系统刚度计算、工件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与计算、应用极值法的工艺尺寸链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