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OEE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11
设备综合效率OEE控制程序
1.目的:
为方便管理者宏观查阅生产状况和了解生产信息,机台设备保持良好的正常运转,发现和减少生产中存在的七大浪费损失,针对问题,分析和改善生产状况及产品质量,最大化提高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挖掘出最大的生产潜力。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内部所有生产设备。
3.定义:
OEE:综合效率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OEE。
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理论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
OEE就是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它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
4.设备综合管制过程乌龟图:
5.作业内容:。
设备综合效率管理(OEE)设备综合效率OEE的统计与分析能比较清楚地反映出企业的管理与生产情况。
开展设备综合效率管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提高设备性能开动率为提高设备的性能开动率,从两个方面人手:(1)加强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设备性能和缩短理论加工节拍在我公司的管理系统中,产品的加工节拍是一项重要参数,所以,每个产品每道工序都需进行理论加工节拍计箕和实际加工节拍测算并输入终端。
为了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缩短理论加工节拍,我们在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中一直把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放在重要地位;而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了缩短理论加工节拍而进行的设备技术改造是有针对性的,首先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将生产中的“瓶颈”设备列为技术改造的重点,再利用收集到的“四新技术”确定设备的技术改造方案并进行实施。
针对缩短“瓶颈”设备的理论加工节拍,我们对金属厂二、三工位冲裁生产线进行了加装机械手改造,使这些设备理论加工节拍缩短了1/5。
理论节拍缩短后,如果仍然维持实际加工节拍,设备的性能开动率必然会降低,这就给实际加工节拍提出了新日标,即迫使缩短实际加工节拍来提高设备性能开动率,理论与实际加工节拍的不断缩短和相互促进,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水平起到了良好作用。
(2)不断优化产品的实际加工节拍,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可以查询到任何产品每道工序的理论加工节拍和实际加工节拍,当发现产品的实际加工节拍达不到理论加工节拍时,便进行调查、分析,确定解决方案,以实现实际加工节拍达到理论加工节拍的目标。
2、保证设备精度,提高合格品率现在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高低越来越取决于设备的精度与性能。
为此,通过提高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来提高产品的合格品率。
3、控制设备停机时间为了参与国际竟争,提出了“销、供、产”生产经营模式,这样就要求企业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和提高企业的柔性,严格控制设备的各项停机时间,追求“0”目标(设备计划外停机时间“0”库存“0”产品缺陷“0”)。
以OEE为前提的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英文翻译为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所以简称OEE。
OEE既能给企业目前有的设备增加时间开动率,从而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又能够缩减生产设备所需要的数目,以此可以降低成本。
在全员生产维护,英文翻译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简称TPM,OEE 首次是在TPM理论当中得到广泛使用,来用于设备生产效率的完善和监管。
也常被应用于TPM和精益生产管理(Lean Manufacturing,LM)等管理理论中,用作一种衡量指标。
随着设备管理的不断发展,各种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开始创新在国际上不断出现,其中全面生产维护,英文翻译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简称TPM。
由于其是一种较优秀地管理方式,从而不断发展强大,并慢慢被全世界各个企业所接受。
相当一部分企业将TPM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管理方式。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渐渐形成了设备管理的总体格局。
在国际上,总体采用先对设备进行检修然后在维修的方式来进行设备管理。
近几年来,出现新的管理思想,在其指导下,渗入经济分析的理念,以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运用全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组织和管理。
国外的工业化整体水平普遍比较高,因此,研究设备管理理论的时间也相对来说比较早,如今相当一部分国际有知名度的企业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设备管理形式。
在国际上有较大知名度的主要有综合工程学(英国)、计划预修制(前苏联)、生产维修体制(美国)和全员生产维修制(日本)。
和国外研究理论相比,我国对设备管理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为了跟上国际步伐,建国以来国家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设备管理进行研究。
自1979年到今天,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党和国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集中精力提高社会生产力。
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来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先进设备的引进也为我国企业提供理论支撑,比如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目的:为方便管理者宏观查阅生产状况和了解生产信息,机台设备保持良好的正常运转,发现和减少生产中存在的七大浪费损失,针对问题,分析和改善生产状况和产品质量,最大化提升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挖掘出设备最大的生产潜力。
范围:本公司生产车间关键生产设备。
职责:1.设备工程部:负责公司设备的OEE管理活动的培训,对数据收集、统计、分析;配合、服务生产设备OEE提升改善。
2.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设备的OEE数据如实的采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措施,主导实施OEE提升活动。
3.质量保证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内容:1.设备的七大损失1.故障损失故障损失是指因设备技能停止或降低(包括生产停机和产量减少),为恢复机能而进行更换零件或修理,修理时间在3~10分钟以上所造成的损失。
2.换模、换线调整损失换模、换线的调整损失是指在制作产品生产完成后到下一个产品的切换、调整,直到生产出合格品为止的时间损失。
3.刀具调整的损失刀具调整的损失是指因刀具由于使用寿命或破损等因素需要更换而停止所造成的损失。
4.暖机时间的损失暖机时间的损失是指维修后的开机、长期停机后的开机、假日后开机、午休后开机、以及设备起动试运转、预热调整,直到稳定为止,期间所发生的损失。
5.短暂停机、空转的损失短暂停机、空转的损失是指因供料或其它异常原因造成的瞬间停机(小于1分钟的停机)或空转损失,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2~3秒以上1分钟以下。
6.速度降低的损失速度降低的损失是指设备因速度慢下来所产生的损失。
由于设备性能的劣化,本来的性能运转速度不能达到理论值。
如果提高速度的话,会造成不良、瞬间停止等情况的发生;如果降低速度,则只能小心翼翼的操作。
7.不良、返修品的损失不良、返修品的损失是指因品质不良、人工整修所发生的质量损失(报废品),以部及因人工整修所造成的损失。
在正产运转中制造出没有满足规定品质的不良品或需要修正的不良品,经过修正后还不合格,就当做废品处理。
史上最全的全局设备效率(OEE)介绍!全局设备效率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OEE。
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理论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
OEE就是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它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
OEE是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OEE = 可用率X 表现指数X 质量指数可用率:可用率=操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它是用来评价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材料短缺以及生产方法的改变等。
计划工作时间一般是:总时间- 法定假日- 双休日+ 加班时间overtime - 计划非工作时间planned stoppages注:计划非工作时间,如公司成立纪念日休息,所在城市准备举办重大赛事要求固定时间停产,这些大多数都是不可抗拒,不可改善的因素。
操作时间就是计划工作时间再减去生产上的停顿stoppages (比如机器突然坏了,突然电断了,没有原料供应,没有好用的刀具可换,换模,设备由于上游缺料或者下游满料停下line constraints 等原因,这些大多都是可改善的因素)注:可用率这项是大家产生不同理解,解释最多的项。
强烈建议一个公司内部统一这一项的定义,否则无法测量,分析,管理。
很多情况下,为了使OEE提高,现场会把生产上的停顿归为计划非工作时间。
且理由很充分。
比如,小A今天一大早就计划了今天要换3次模,一次一小时。
小A说,这段时间不生产是计划中的,所以应该是计划非工作时间。
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是这个换模时间是可以缩短的,改善的。
不能就简单算作计划非工作时间。
如果我们像小A说的那样做,那么换模时间哪怕长到4小时、8小时一次,OEE 都不会影响。
换模时间长这个问题大家也不会去关注。
表现指数:表现指数=理想周期时间/(操作时间/总产量)=(总产量/操作时间)/生产速率表现性是用来评价生产速度上的损失。
设备综合效率OEE详解OEE的定义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最大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
当然,实际生产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由于许许多多的因素,车间设备存在着大量的失效: 例如除过设备的故障,调整以及设备的完全更换之外,当设备的表现非常低时,可能会影响生产率,产生次品,返工等。
OEE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它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
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设备综合效率)的缩写,它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即:OEE=可用率X 表现性X质量指数。
其中:可用率=操作时间/ 计划工作时间它是用来考虑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料短缺以及生产方法的改变等。
表现性=理想周期时间/ (操作时间/ 总产量)=(总产量/ 操作时间)/ 生产速率表现性考虑生产速度上的损失。
包括任何导致生产不能以最大速度运行的因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
质量指数=良品/总产量质量指数考虑质量的损失,它用来反映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返工的产品)。
利用OEE的一个最重要目的就是减少一般制造业所存在的六大损失:停机损失、换装调试损失、暂停机损失、减速损失、启动过程次品损失和生产正常运行时产生的次品损失。
下面表格是六大损失的说明及其与OEE的关系:表一六大损失与OEE的关系OEE计算实例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OEE的计算方法:设某设备某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15min, 故障停机30min,设备调整25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6 min/件, 一天共加工产品450件, 有20件废品, 求这台设备的OEE。
根据上面可知:计划运行时间=8x60-15=465 (min)实际运行时间=465-30-25=410 (min)有效率=410/465=0.881(88.1%)生产总量=410(件)理想速度x实际运行时间=1/0.6 x 410=683表现性=450/683=0.658(65.8%)质量指数=(450—20)/450=0.955(95.5%)OEE=有效率x表现性x质量指数=55.4%OEE的作用实践证明OEE是一个极好的基准工具,通过OEE模型的各子项分析,它准确清楚地告诉你设备效率如何,在生产的哪个环节有多少损失,以及你可以进行那些改善工作。
OEE指标管理步骤一、OEE指标介绍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是设备综合效率的缩写,是一种用于评估设备性能和生产效率的指标。
它通过综合考虑设备的可用性、性能和效率,来反映设备的整体产出能力。
OEE指标的范围在0到100%之间,其中100%表示设备完全正常运转且达到设计能力。
二、OEE指标管理步骤1.设定目标首先,需要设定一个具体的OEE目标,该目标应基于设备的历史性能、设计能力和市场需求。
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可达成性和挑战性。
2.数据收集为了准确评估设备的性能,需要收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设备故障时间、维修记录、产品不合格率等。
此外,还应记录设备的运行时间、生产数量和运行速度等数据。
3.计算可用性可用性是指设备在需要运行时能够正常工作的比例。
通过将实际运行时间与计划运行时间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设备的可用性。
可用性 = 实际运行时间 / 计划运行时间。
4.计算性能性能是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完成生产的能力。
通常通过设备的生产速率、产量和质量来评估性能。
性能 = 实际产量 / 理论产量。
5.计算效率效率是指设备在可用性和性能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完成生产的有效性。
效率 = 实际产量 / 实际运行时间。
6.计算OEE指标最后,将设备的可用性、性能和效率相乘,即可得出OEE指标。
OEE = 可用性×性能×效率。
7.分析和改进根据计算出的OEE指标,可以分析设备的性能弱点,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可能包括设备维护、技术升级或流程优化等。
同时,应定期回顾并更新OEE目标,以确保持续改进。
8.监控和报告建立监控机制,持续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和OEE指标的变化。
同时,定期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OEE数据和改进成果,以促进跨部门协作和持续改进。
9.奖励和激励为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设备管理和改进工作,应建立奖励和激励机制。
例如,可以设立OEE目标达成奖、改进项目奖等,以表彰在提高设备性能和生产效率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个人或团队。
日本工厂设备维修保养协会的Seiichi Nakajima曾表示,对于分散式生产的制造商来说,工厂整体设备效能(以下简称OEE)如果能达到85%,就可以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
然而实际上目前并没有一个通用的工厂整体设备效能的计算方法。
在进行车间的OEE 的数据处理计算时,应考虑多种因素。
下面介绍的方法包含了一种计算生产线或生产流程的OEE,它也可推广用于计算整个工厂的OEE。
计算生产线或生产流程上的OEE如果所有的机器相对于生产率和生产能力来说其贡献是相同的,那么计算生产线的OEE就简单了。
但是完全均衡的生产线几乎没有,并且它也不能代表大多数工厂的真实情况。
另外,大多数工厂并非都是一条笔直的生产线,其生产的产品部件能从一台机器非常和谐的传到另一台机器而且设备之间也非常谐调。
实际上,一个生产流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生产线上的机器有些是串联关系,有些是并行工作,而且它们常常还有旁路流程。
因此直接计算生产线或生产流程的OEE而不计算各单个机器的OEE是不可能的。
生产线或生产流程的OEE计算,在理论上认为整个生产线或生产流程是一个单独的机器,它理论上的生产周期等于生产流程中瓶颈机器的生产周期。
例如,如果一条生产线上有三个机器,它们的生产周期分别为:3秒,2秒和4秒,则总的生产流程周期为4 秒,即为瓶颈机器的生产周期。
生产线作为一个整体,在4秒钟之内它只能生产一个产品。
一个生产流程的关键是它要在瓶颈机器这一环节上保持一个高的可用度、生产率和优质率。
在典型的生产流程中各台机器的加工生产之间都有一定的时间冗余,如果这个时间冗余能够控制或允许一些机器短暂时间的停机,而不影响整个的生产流程,则它并不影响整个生产线或生产流程上的生产率。
如果这个时间冗余不能弥补其它机器的短暂停机时间,瓶颈机器就会由于没有原料而停机或阻塞下面的流程,而不能生产出额外的资料。
在所有的情形下,监控瓶颈机器的可用度和生产率,可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整个生产线的生产剖面。
设备综合效率OEE详解OEE的定义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最大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
当然,实际生产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由于许许多多的因素,车间设备存在着大量的失效: 例如除过设备的故障,调整以及设备的完全更换之外,当设备的表现非常低时,可能会影响生产率,产生次品,返工等。
OEE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它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
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设备综合效率)的缩写,它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即:OEE=可用率X 表现性X质量指数。
其中:可用率=操作时间/ 计划工作时间它是用来考虑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料短缺以及生产方法的改变等。
表现性=理想周期时间/ (操作时间/ 总产量)=(总产量/ 操作时间)/ 生产速率表现性考虑生产速度上的损失。
包括任何导致生产不能以最大速度运行的因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
质量指数=良品/总产量质量指数考虑质量的损失,它用来反映没有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返工的产品)。
利用OEE的一个最重要目的就是减少一般制造业所存在的六大损失:停机损失、换装调试损失、暂停机损失、减速损失、启动过程次品损失和生产正常运行时产生的次品损失。
下面表格是六大损失的说明及其与OEE的关系:表一六大损失与OEE的关系OEE计算实例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OEE的计算方法:设某设备某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15min, 故障停机30min,设备调整25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6 min/件, 一天共加工产品450件, 有20件废品, 求这台设备的OEE。
根据上面可知:计划运行时间=8x60-15=465 (min)实际运行时间=465-30-25=410 (min)有效率=410/465=0.881(88.1%)生产总量=410(件)理想速度x实际运行时间=1/0.6 x 410=683表现性=450/683=0.658(65.8%)质量指数=(450—20)/450=0.955(95.5%)OEE=有效率x表现性x质量指数=55.4%OEE的作用实践证明OEE是一个极好的基准工具,通过OEE模型的各子项分析,它准确清楚地告诉你设备效率如何,在生产的哪个环节有多少损失,以及你可以进行那些改善工作。
共 5 页第 1 页目的:为方便管理者宏观查阅生产状况和了解生产信息,机台设备保持良好的正常运转,发现和减少生产中存在的七大浪费损失,针对问题,分析和改善生产状况和产品质量,最大化提升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挖掘出设备最大的生产潜力。
范围:本公司生产车间关键生产设备。
职责:1. 设备工程部:负责公司设备的 OEE 管理活动的培训,对数据收集、统计、分析;配合、服务生产设备 OEE 提升改善。
2.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设备的 OEE 数据如实的采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措施,主导实施 OEE 提升活动。
3. 质量保证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内容:1. 设备的七大损失1.故障损失故障损失是指因设备技能停止或降低(包括生产停机和产量减少) ,为恢复机能而进行更换零件或修理,修理时间在 3~10 分钟以上所造成的损失。
2.换模、换线调整损失换模、换线的调整损失是指在制作产品生产完成后到下一个产品的切换、调整,直到生产出合格品为止的时间损失。
3.刀具调整的损失刀具调整的损失是指因刀具由于使用寿命或破损等因素需要更换而停止所造成的损失。
4.暖机时间的损失暖机时间的损失是指维修后的开机、长期停机后的开机、假日后开机、午休后开机、以及设备起动试运转、预热调整,直到稳定为止,期间所发生的损失。
5.短暂停机、空转的损失短暂停机、空转的损失是指因供料或其它异常原因造成的瞬间停机(小于 1 分钟的停机)或空转损失,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 2~3 秒以上 1 分钟以下。
6.速度降低的损失速度降低的损失是指设备因速度慢下来所产生的损失。
由于设备性能的劣化,本来的性能运转速度不能达到理论值。
如果提高速度的话,会造成不良、瞬间停止等情况的发生;如果降低速度,则只能小心翼翼的操作。
7.不良、返修品的损失不良、返修品的损失是指因品质不良、人工整修所发生的质量损失(报废品) ,以部YBTY/00-SMP-SB-关键设备 OEE 控制程序共 5 页第 2 页及因人工整修所造成的损失。
1.目的建立並推行OEE(設備整體效能)運作管理系統,幫助各單位及時發現和減少停機,換裝調試,暫停機,減速及不良率等因素造成的損失,輕鬆找到影響生產效率的瓶頸,並進行改善及跟蹤,以提升生產效率,使公司避免不必要的耗費,做到精益生產。
2.定義2-1.OEE: 即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設備整體效能)的縮寫。
每一個生產設備都有自己的理論產能,要實現這一理論產能必須保證沒有任何幹擾和品質損耗。
OEE就是用來表現實際的生產能力相對於理論產能的比率,它是一個獨立的測量工具。
OEE是由稼動率,性能率以及良率三個關鍵要素組成:OEE=稼動率*性能率*良率2-2.稼動率:稼動率=操作時間/計畫工作時間,它是用來評價停工所帶來的損失,包括引起計畫生產發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設備故障,原材料短缺以及生產方法的改變等。
2-3.性能率:性能率=理想週期時間/(操作時間/總產量)=(總產量/操作時間)/生產速率性能率是用來評價生產速度上的損失。
包括任何導致生產不能以最大速度運行的因素,例如設備的磨損,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人員的失誤等。
2-4.良率:良率=良品/ 總產量良率是用來評價品質的損失,用來反映沒有滿足品質要求的產品(包括返工的產品)。
2-5.關鍵設備:對全廠設備依據產能,品質,故障率影響度及設備數四個指標評估,依風險度高低劃分為三個等級,91分以上為關鍵設備,71~90分為重要設備(含70&91),70分以下為一般設備。
2-5-1.各指標分數界定:A.10分代表特別嚴重性(產能/品質/故障率3次/周↑)單獨1台;B.8分代表嚴重性(產能/品質/故障率1~3次/周)2台(含)以上;C.6分代表一般性(無品質/產能影響)3台(含)以上。
2-5-2.關鍵設備判定之權責單位廠務設備等級判定由工務主導,四功能單位協助制定,明確定出各設備等級及關鍵設備清單。
3.內容說明3-1.OEE系統之執行須制定OEE目標,並對實際值進行追蹤統計,暨由實際值與目標值之比較查找差異的根本並解決,提升設備整體效能。
目的:为方便管理者宏观查阅生产状况和了解生产信息,机台设备保持良好的正常运转,发现和减少生产中存在的七大浪费损失,针对问题,分析和改善生产状况和产品质量,最大化提升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挖掘出设备最大的生产潜力。
范围:
本公司生产车间关键生产设备。
职责:
1. 设备工程部:负责公司设备的OEE管理活动的培训,对数据收集、统计、分析;配合、服务生产设备OEE提升改善。
2.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设备的OEE数据如实的采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措施,主导实施OEE提升活动。
3. 质量保证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内容:
1. 设备的七大损失
1.故障损失
故障损失是指因设备技能停止或降低(包括生产停机和产量减少),为恢复机能而进行更换零件或修理,修理时间在3~10分钟以上所造成的损失。
2.换模、换线调整损失
换模、换线的调整损失是指在制作产品生产完成后到下一个产品的切换、调整,直到生产出合格品为止的时间损失。
3.刀具调整的损失
刀具调整的损失是指因刀具由于使用寿命或破损等因素需要更换而停止所造成的损失。
4.暖机时间的损失
暖机时间的损失是指维修后的开机、长期停机后的开机、假日后开机、午休后开机、以及设备起动试运转、预热调整,直到稳定为止,期间所发生的损
失。
5.短暂停机、空转的损失
短暂停机、空转的损失是指因供料或其它异常原因造成的瞬间停机(小于1分钟的停机)或空转损失,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2~3秒以上1分钟以下。
6.速度降低的损失
速度降低的损失是指设备因速度慢下来所产生的损失。
由于设备性能的劣化,本来的性能运转速度不能达到理论值。
如果提高速度的话,会造成不良、瞬间停止等情况的发生;如果降低速度,则只能小心翼翼的操作。
7.不良、返修品的损失
不良、返修品的损失是指因品质不良、人工整修所发生的质量损失(报废品),以部
及因人工整修所造成的损失。
在正产运转中制造出没有满足规定品质的不良品或需
要修正的不良品,经过修正后还不合格,就当做废品处理。
这些均记录为不良、返修的损失。
2. 定义
OEE:设备综合效率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简称OEE.一般,每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理论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的干扰和损耗。
OEE就是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它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
OEE是在TPM的实施过程中,衡量设备关联损失并加以改善,以达成设备效率化的一种方法,是衡量导入TPM是否有效的关键核心指标。
通过对OEE的分析,可以准确、清楚地指导设备效率如何,在生产的哪个环节有多少的损失,以及可以进行哪些改善。
企业通过长期对设备的OEE数据的统计,并做定期有效的分析,可以轻松的找到影响生产效率的瓶颈,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跟踪。
OEE是由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以及良品率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OEE=时间稼动率x性能稼动率x良品率.
时间稼动率=(负荷时间-停机时间)/负荷时间。
它是用来评估停机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故障、原材料短缺等,包括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换模换线时间、条件调整时间、暖机时间等。
性能稼动率=(理论周期时间x实际产量)/稼动时间。
它是用来评估生产速度损失,包括任何导致不能以最大速度运行的因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
良品率=(实际产量-不合格品)/实际产量,它是用来评估品质的损失。
OEE=时间稼动率x性能稼动率x良品率
=(负荷时间-停机时间)/负荷时间x(理论周期时间x实际产量)/稼动时间
x(实际产量-不合格品)/实际产量
3. 各计算公式的概念及对应的损失说明见附件一
4. OEE数据数据的采集与统计
4.1生产车间OEE统计工序包括配制工序、胶囊充填工序、制片工序、平板铝塑工序、外包装工序。
4.2统计数据需要特别界定的如下
计划停机损失:包括用餐时间、工作休息时间、会议时间、计划停工不生产时间、产前准备时间、设备点检润滑及开展6s活动时间、定期的清洁消毒时间。
班组正常的生产计划损失时间基本是一个定值,班组应该根据日常管理经验确定合理的设备计划停机时间,并严格按照既定时间执行班组管理。
固定的计划停机损失如有特殊的项目变动,请如实准确记录时间。
停止损失:包括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停机时间在3分钟以上)、换模换线时间、条件
调整时间、暖机时间。
实际产量:一定时间内(以一个班次)班组设备生产出来的成品或中间产品,包括一次合格品和一次不合格品。
一次不合格品包括报废处理的和返修的成品或中间产品。
不良品:生产一次质量不合格的成品或中间产品。
生产车间各工序设备OEE统计中不良品的种类如下:
4.3生产车间关键设备的理论周期
我们关键设备理论周期以设备铭牌最大产能计算出得出,由于同一台设备可能要生产不同产品或不同规格产品,设备的运转速度不同导致同一台设备的性能稼动率差异很大,从而可能同一台设备生产不同产品时设备的OEE差异也很大。
OEE 控制的目的是可以将不同的生产过程问题显现化,针对不同产品或不同规格药品生产过程问题发现、制定措施,提升设备的OEE。
关键设备理论周期见附件三。
4.4数据统计、计算的分类
4.4.1OEE数据统计
第一类,将换模、换线停机损失同换模、换线后第一班次生产计为一个统计周期;第二类,换模、换线后设备的连续生产以单班次为一个统计周期。
两类的OEE分类别统计,便于对设备问题的有效分析。
统计的数据按照附件二做记录。
单台设备的统计:按照设备OEE统计表中统计项分别统计A、B、D、I、L、M各项数据,套用N、O、P公式分别计算出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将以上三者相乘得出所需统计设备的OEE。
产线设备的统计:以整条生产线作为一个单元,分别统计A、B、D、I、L、M 各项数据,特别说明此时的产线理论周应该选取此产线中最小理论周期;B、D、L、M的统计应该包括产线中任何一台设备发生的时间或数量;再套用N、O、P公式分别计算出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将以上三者相乘得出所需统计产线设备的OEE。
4.5OEE的分析
第一类:按照附件二表格数据进行计算,分别得出单台设备或单条产线的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及最终的OEE。
主要用于寻找单台设备损失在哪些方面或环节,可以找到损失的重点问题及提升的空间点。
第二类:按照公式OEE=实际产出合格品数X(理论加工周期/负荷时间)。
此类快速简单统计计算,主要用于宏观查看单台设备或产线设备一定周内设备的综合效率。
4.6设备OEE改善
班组根据OEE 数值结果可以利用鱼骨图、2/8法则、柏拉图等工具进行问题原因的彻底分析,车间主任协助审核班组的问题分析,制定出OEE改善的措施;快修保障中心、设备工程部及问题相关部门配合限期进行问题的整改落实,以全面提升设备的OEE。
5. 设备OEE统计条件
5.1每月生产车间根据生产任务排产,OEE数据统计第一类型(将换模、换线停机损失同换模、换线后第一班次生产计为一个统计周期)全部统计;OEE数据统计第二类型(换模、换线后设备的连续生产以单班次为一个统计周期)至少 6个班次,低于6个班次的以实际生产班次为准统计。
5.2OEE控制程序由现场生产班组长执行,生产车间主任及质保部质量管理员监督,设备工程部TPM专员跟踪落实数据的真实性。
附件一、
附件二
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产品名
称: 日期:年月
班组长确
认:
质量员确:
附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