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55
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导言】班会是中职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结合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设计一节主题班会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学习目标】1.了解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性;2.掌握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3.明确自己在日常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教师以简短的故事或案例向学生引入主题,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中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包括言行举止、服装仪表、礼仪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好的行为规范对个人和集体的意义。
三、合作探究(1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选一种日常行为规范,比如“保持教室整洁”、“准时到校”等,并进行深入研讨,收集相关资料和案例。
2.每组派代表汇报研究结果,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全班共同探讨。
四、规范制定(15分钟)学生在小组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包括集体规范和个人规范。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收集意见,确保每个学生参与到规范的制定中来。
五、反思与整改(15分钟)1.学生个别反思:学生在班会记录本上,写下自己在日常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2.小组整改方案:每个小组将所制定的日常行为规范和个人问题整理成一份方案,明确改进措施和时间计划。
六、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强调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重要性,并呼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延伸】1.班级实施行为规范的监督与反馈机制,定期评估班级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并适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2.鼓励学生在学校或社区参与公益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共5篇)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共5篇)篇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方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活动主题: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活动目的:让学生们通过此次主题班会,从自身做起,在行为方面,做一位严于律己的学生。
活动时间:班会课。
活动地点:教室主持人:莫蕊活动准备:准备一首爱国歌曲;准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王龙远逃课骑车后导致右腿伤残);准备一些关于常规的问答题;准备小礼物(如作业本;HB铅笔、水果等);准备数码相机;主持人莫蕊设计好开场白、过渡词等。
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们都是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的接班人,培养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家长们孜孜以求的愿望,因此,他们给予我们最好的学习环境,最好的生活条件,尽全力满足我们合理的需要。
但是,我们中的部分同学却因此成了小公主、小皇帝,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比如:有的人经常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改变这种情况,现在,我宣布八(1)班“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队活动开始。
2、主持人:现在培养好自己的行为习惯,有助于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现在我们有请我们班的韦帮第、韦万川(德智较好)、韦作远、宋首桃(德智较差)来说说他们自身的情况。
3、主持人:这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听完他们的讲述后,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所触动,谈谈你的看法吧!请学生三、四人谈谈感受。
主持人:大家说得都很好,尽管有的人过去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但我相信,只要你以后改正那么你的每一天都会是闪光的。
通过以往大家对规范的学习,应该对规范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竞赛环节(抢答题,答对的每人给一个小礼物)。
主持人:为了更有助于我们同学牢记规范,遵守规范,下面请班长王加信朗诵学习规范诗歌。
升好国旗不动,不走,不讲话庄严,肃立,行队礼唱响国歌宣好誓上下楼梯不跑,不跳,不拥挤不冲,不撞,靠右行不攀爬扶手轻轻走课间活动多向远望眼不累,课前准备早做好。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主题: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会目标:通过讨论、分享和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和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学习效果。
班会时间:60分钟活动安排:一、开场导入(5分钟)1. 主持人介绍本次班会主题,引导同学们思考有关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问题。
2. 班干部介绍班会活动安排,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二、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
2. 分发话题卡片,上面列出了一些关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问题,如:a. 如何与同学相处和友好交流?b. 如何维护班级的秩序和卫生?c. 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和互联网?d. 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e. 如何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定?3. 每个小组讨论给定的话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三、小组分享(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建议。
2.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的看法。
四、影片观看(15分钟)1. 提前准备好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关的短片或影片。
2. 播放影片,观看后进行简短的讨论和反思。
五、游戏互动(10分钟)1. 选取一个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关的游戏,如“纸上书写”或“信息传递”等。
2. 随机选择同学参与游戏,提醒大家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礼貌、团结和公平竞争。
六、总结和承诺(10分钟)1. 主持人进行总结,强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要求同学们在班会结束后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承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范并互相监督。
3. 强调班级的团结和共同进步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一起努力,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七、班会结束(5分钟)1. 感谢同学们的参与和贡献。
2. 主持人提醒同学们按时回到教室,准备迎接下一节课。
教师角色:启导者、促进者、引导者评估方式:观察同学们的参与度和讨论交流质量,以及后续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和行为改变。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二)主题: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会目标:1. 了解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2. 强化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认识和遵守;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
主题班会《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合格中职生授课主题:学习《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授课班级:2016级学前教育(1)班授课时间:2018年3月2日星期五下午第三节授课人:陆开芬教学目标:让同学们通过此次主题班会,从自我做起,在行为方面做一位严于律己得学生。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巴黎聚会。
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得东西,这位白发苍苍得获奖者说就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得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就是自己得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得全部东西就就是这些。
行为习惯源于生活得点点滴滴,却对人得一生有重大意义。
习惯就是一个人得资本。
种下一个好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收获命运。
行为决定命运!活动1说说我们得班级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班级里好得行为习惯?再展示一些有关不良行为得图片!活动二:通过图片展示例如:(1)上课吃零食(2)网吧包夜(3)考试抄袭(4)上课不听课玩手机(5)上课睡觉(6)欺负同学(7)早恋引入:1、什么就是不良行为习惯?对自己与她人得身心有害,不利于自己与她人得身心健康,妨碍她人,影响自己与她人成长等等一些行为习惯。
2、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得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她人;(四)强行向她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得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活动三:小组合作讨论中学生有哪些不良行为?课堂上得不良行为:(1)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相互争吵(2)精神不集中、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不做练习,不积极发言;不记笔记(3)做小动作,跟同桌或前后桌得同学玩耍;做跟课堂无关得事,涂鸦、写信、写纸条,做传送字条。
主题班会《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合格中职生授课主题:学习《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授课班级:2016级学前教育(1)班授课时间:2018年3月2日星期五下午第三节授课人:陆开芬教学目标:让同学们通过此次主题班会,从自我做起,在行为方面做一位严于律己的学生。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巴黎聚会。
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行为习惯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却对人的一生有重大意义。
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
种下一个好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收获命运。
行为决定命运!活动1说说我们的班级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班级里好的行为习惯?再展示一些有关不良行为的图片!活动二:通过图片展示例如:(1)上课吃零食(2)网吧包夜(3)考试抄袭(4)上课不听课玩手机(5)上课睡觉(6)欺负同学(7)早恋引入:1、什么是不良行为习惯?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有害,不利于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妨碍他人,影响自己和他人成长等等一些行为习惯。
2、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活动三:小组合作讨论中学生有哪些不良行为?课堂上的不良行为:(1)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相互争吵(2)精神不集中、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不做练习,不积极发言;不记笔记(3)做小动作,跟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玩耍;做跟课堂无关的事,涂鸦、写信、写纸条,做传送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