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
- 格式:ppt
- 大小:710.50 KB
- 文档页数:20
简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将现实与魔法、神秘和超自然的事物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奇幻的世界。
这种文学形式在拉丁美洲文学中尤为突出。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现实与奇幻的交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特点是现实与奇幻的交融。
这种文学形式将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场景与超自然的力量、魔法、神话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奇幻的世界。
这种交融使得现实与奇幻的界限变得模糊,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2.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各种神秘、奇幻的场景和人物。
这些场景和人物往往超越了常规的认知,具有独特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3. 独特的语言表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语言表达方式独特,常常运用象征、隐喻、暗示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
同时,这种文学形式的语言风格也富有特色,常常融合了拉丁美洲当地的方言、民间故事、传说等元素,使得作品具有更加浓郁的地方色彩。
4. 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奇幻的文学形式,它还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作家常常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元素,反映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如贫困、种族歧视、政治腐败等。
这种批判和反思使得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5. 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拉丁美洲文化背景下诞生和发展,因此它与当地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家常常从拉丁美洲古老的传说、神话、民间故事中汲取灵感,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学技巧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学风格。
这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使得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
总的来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现实与奇幻的交融、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特的语言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以及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等方面。
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拉丁美洲所特有的文学样式,具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而独特的基本特征:(1)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
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
魔幻现实主义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这个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
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
在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现实”比比皆是,这一点,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标志。
(2)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这里,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都以此作为基本立足点。
不管作品采用什么样的“魔幻”“神奇”手段,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反映和揭露拉丁美洲黑暗如磐的现实。
(3)“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
魔幻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
①这种“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拉丁美洲本土色彩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
比如在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的小说《雨》中,久旱不雨的干裂田地里,突然出现一个小男孩。
当瓢泼大雨沛然而至时,小男孩却又神秘地不见了。
这种表现手法明显来自于古代印第安人对于雨神恰克的祭祀和崇拜。
②这种“魔幻”性还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手法的影响由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受教育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对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西方现代主义手法,采取兼收并蓄的积极态度,并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象征,象征手法是象征主义乃至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魔幻现实主义里使用得最多、得心应手的表现方法。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20世纪欧美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的新趋向。
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新小说、存在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十多种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植根于20世纪的社会现实,其思想基础是19世纪末期以来流行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如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这些学说在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反传统,着力表现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扭曲和异化;表现手法上追求新奇和怪诞,语言往往晦涩难懂;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遵循典型化和个性化规律,甚至只是某种抽象概念的符号;特别重视内心世界的挖掘,人物的活动日益从外部世界退回到内部世界。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一、概述二、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歌三、未来主义四、表现主义五、意识流小说六、超现实主义七、存在主义文学八、新小说派九、荒诞派戏剧十、黑色幽默十一、魔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外国文学常考题之20世纪专题一、填空1、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主人公叫K作品没有结尾,所以对它的解释也是无止境的,作品的未完成性是卡夫卡小说的特点。
2、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本质上看,所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
“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
3、《喧哗与骚动》中首先设计了一个白痴形象,这有助于作者福克纳传达小说的深层主题即“人生就是一篇荒唐的故事二4、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有世界是荒谬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等等。
5、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德国的托马斯•曼创作的《布登勃洛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英国作家劳伦斯创作的《儿子与情人》,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永别了,武器〉〉,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俄罗斯及前苏联的高尔基创作的《母亲》,肖洛霍夫创作的《静静的顿河》及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都是当时重要的作品。
6、表现主义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文学流派。
表现主义的中心在德国(填国名),并波及欧美众多国家,20—40年代达到鼎盛。
7、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审判》、《城堡》、《美国》。
8、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种结构形态。
9、《局外人》不仅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
主人公莫尔索是作者反映“荒诞”的第一典型形象,他的主要表现就是对现实的一切都是冷漠的。
10、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产生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是萨特,“他人就是地狱”是他《禁闭》作品中的名言。
11、“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新的现代文学流派。
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怀疑的时代》的文章,成为后来新小说理论的重要论文。
12、“黑色幽默”作家群中最有影响的是海勒,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上经典性的作品。
13、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盛行于拉丁美洲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最基本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西方文学出现的新文学现象,主要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等重要文学流派。
文学特征内容上,更偏重于表现现代人的困惑、苦恼与探索。
艺术观点上,主张表现人的主观感受,反对再现客观的社会现实。
艺术手法上,主张抛弃传统,另创新路,进行了大量实验性探索性的创作实践。
1、后期象征主义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对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有很大影响。
它主张情与理的统一,用象征和意象描绘代替直接的具体的叙述式描写,表达作者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
叶芝《当你老了》《塔楼》、《基督重临》、瓦雷里《海滨墓园》、艾略特《荒原》《四个四重奏》、梅特林克《青鸟》。
2、表现主义一战前后流行于欧美各国的文学流派,首先出现在绘画界,随后在文学音乐等领域出现。
它要求文学作品突破对外部客观环境的模仿,强调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主张表现人的内心活动,揭示灵魂深处的秘密,轻视客观写实。
卡夫卡《变形记》《诉讼》、韦尔弗《世界之友》、斯特林堡(表现主义的先驱)《到大马士革去》、奥尼尔(美国现代戏剧之父)《毛猿》《琼斯皇》《榆树下的欲望》《天边外》。
基本特征主张突破表象,直接表现本质。
不注重具体性,而追求抽象。
作品充满狂热的激情,惯用极度夸张3、超现实主义20世纪产生于法国,是紧接达达主义而出现的一场文学运动。
成员大都经历过一战,否定传统,希望建立新的精神世界。
它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表现超现实(由梦幻和现实转化生成的绝对现实,是现实与非现实的统一),主张写人的潜意识、梦境,写事物的巧合,创作方法是“自动写作法”、“绝妙的僵尸”。
布勒东《娜佳》、阿拉贡《巴黎的乡下人》《共产党人》、艾吕雅《恋人》、苏波等。
4、意识流原是心理学哲学术语,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作家把它用于文学创作,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活动,人的意识流动遵循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这就形成了意识流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3、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德国里尔克、美国庞德、爱尔兰叶芝和英国T•S•艾略特。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1、英国T•S•艾略特:《荒原》(1922)2、法国诗人瓦雷里:《海滨墓园》(1926),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
哲理的沉思与新奇、富有象征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深远。
3、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4、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青鸟》(1908,蒂蒂尔、弥蒂尔、白丽伦),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
5、勃洛克:俄国“极端真诚的诗人”,《十二个》(长诗)意象派(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1、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清晰、精确、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
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作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
2、代表人:美国的庞德,《地铁车站》(典型的意象诗)隐逸派(象征主义派生出来的另一个诗歌流派):1、创始人:翁加雷蒂2、代表作家(翁加雷蒂的两位弟子):夸西莫多和蒙塔莱(二)表现主义:1、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欧美文学地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
起源于德国,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
外国文学(2)最重要的名词解释1、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他们的作品想像丰富,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对丑恶的的社会现实的厌恶使他们往往寄情山水,讴歌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批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作品追求离奇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主人公常常活动于奇异的自然环境或富有异国情调的遥远的部落。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是戏剧和小说。
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等。
2、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
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3、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
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写。
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
比较典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
左拉虽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实主义。
4、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欧洲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分析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探索现实本质的文学风格,它通过描绘超自然或神秘元素来传达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
这种文学形式在欧洲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尤其在拉美文学中深受欢迎,但它的影响也渗透到了其他语言的文学中。
欧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揭示现代世界中的民族、文化和个人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
欧洲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受到的最大影响是法国文学,自20世纪初以来,许多法国作家,如安德烈·巴东、尤尔·达尼尔、米歇尔·特里洛,都写了许多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
其中,巴东的《超验现实主义宣言》更是被誉为现代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祖师。
同时,东欧地区的作家和诗人也对魔幻现实主义有着很深的探讨和创作,如保罗·科赫、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米兰·昆德拉等人都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的设计充满了超自然的元素,这些超自然的元素也往往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指代。
通过这些超自然的元素,作者可以揭示现实世界中隐藏的真相和文化问题,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探讨现实主义。
比如,法国作家米歇尔·特里洛的一部重要小说《偷窃一斗香米》就是一部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汉族联合起来抢劫一条火车,结果被当局抓获的故事。
小说中,这个汉族团体表现出了天赋神异的力量,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他们面临的文化和种族问题。
这种揭示现实问题的方式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手法之一。
在东欧文学中,魔幻现实主义也被广泛运用。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就是一部充满魔幻现实主义元素的作品。
小说中,女主角的形象被赋予了神奇的气息,一幕幕看似虚构的情节在作品中交织并且揭示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探讨。
总而言之,魔幻现实主义是欧洲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在欧洲作家的作品中经常被运用。
通过魔幻元素,这些作家可以更好地揭示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民族、文化和个人问题,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探讨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