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图木舒克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图木舒克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以赴保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良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和谐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综合2011年,图木舒克市实现生产总值26.62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7亿元,同比增长14.6%,第二产业增加值6.48亿元,同比增长32.6%,其中:工业增加值3.71亿元,同比增长29.4%,建筑业增加值2.77亿元,同比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23.9%。
人均生产总值19363元,同比增长16.6%。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2%、34%和24.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8:21:21调整为54:24:22。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7691万元,同比增长116% 。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70万元,同比增长94%,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1356万元,同比增长41.3%。
全年图木舒克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9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9.49%,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07.1%。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经济独大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还未凸显,产业集聚不明显。
城市实体经济规模还太小,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服务业发展滞后,城市经济对全局的带动效应和贡献率不明显。
二、农业2011年,农业经济在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平衡发展。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0.97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21.9%。
其中:种植业产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20.3%;林业产值0.19亿元,同比降低21.6%;畜牧业产值2.26亿元,同比增长23.6%;渔业产值0.05亿元,同比增长1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8亿元,同比增长41.5%。
昌吉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强基础、抓机遇、谋跨越的重要一年。
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第八次、自治州第十次、市第七次党代会以及区、州、市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积极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据初步统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2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7%。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7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3.6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86.1亿元,同比增长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1亿元,同比增长11.1%。
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3.4:46.8:39.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12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1%。
2011年1-12月及同期GDP总量、增速对比表全年物价稳中有升。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5%,居住价格上涨5.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5%。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上年同期为100%)指标涨跌幅度(%)居民消费价格 5.3城市 5.3农村食品10.5粮食8.1肉禽及其制品18.2油脂8蛋类18.7水产品 6.3烟酒及用品 4.2衣着 2.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3.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3交通和通信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9居住 5.5水、电、燃料0.4租房7.3建房及装饰材料10二、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据初步统计,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9亿元,同比增长7%。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6.5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12.43%;畜牧业产值完成18.4亿元,同比增长2.71%;林业产值完成0.3亿元,同比增长2.74%;渔业产值完成0.98亿元,同比增长5.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0.32亿元,同比增长1.8%。
应知应会50题1、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是什么?答:今年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是,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目标,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又好又快的要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快“三化”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3%、新增就业7万人的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2、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核心、关键、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核心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关键是形成共识、形成合力,主要任务是理清目标思路、找准路径方法、全面贯彻落实。
3、兵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是什么?答: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目标,正确处理屯垦和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方“三大关系”,坚持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兵地融合,更好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
通过五年努力,使兵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维稳戍边能力明显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4、三大关系:处理好屯垦和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方三个重大关系。
5、“三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
6、“三大作用":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
7、“三个队”: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
8、“三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史、新疆屯垦史。
9、“三爱”: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
10、“四学”:学政治、学科技、学法律、学军事。
11、“四个认同”: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2011年喀什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喀什地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开拓奋进,地区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喀什地区全口径地方生产总值达467.3亿元(含兵团农三师47.2亿),比上年增长15.79%。
喀什地区地方生产总值达42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67亿元,增长5.5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22亿元,增长35.15%;第三产业增加值162.27亿元,增长17.53%。
三次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35.9%,第二产业25.5%,第三产业38.6%。
人均生产总值10558元/人,比上年增长11.87%。
喀什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6.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6%,居住价格上涨4.1%。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6.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
表1:2011年喀什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8.51%,其中,轻工业上涨13.15%,重工业上涨5.9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2.9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2.66%。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7.73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农业产值(含水果、坚果)182.78亿元,增长11.03%;林业产值(育苗、造林、木材采运)32.44亿元,增长14.08%;畜牧业产值84.6亿元,增长4.72%;渔业产值1.12亿元,下降2.9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79亿元,下降0.73%。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80.49万亩,比上年增长2.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23.6万亩,下降4.4%;棉花播种面积316万亩,增长6.5%;瓜播种面积91.9万亩,下降6.6%;蔬菜播种面积84.3万亩,增长10%;林果结果面积450.4万亩,增长2.8%。
锡林郭勒盟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全盟各族人民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588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8700万元,增长5.8%。
第二产业增加值4630100万元,增长7.7%。
第三产业增加值1610000万元,增长15.7%。
2011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1%。
全盟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8:65.2:24.0变化为10.3:66.6:23.1。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67506元,比上年增长8.7%,按2011年末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约10452美元。
年末全盟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23004人,比上年末增加4200人,增长3.5%。
其中:在岗职工116527人, 比上年末增加967人,增长0.8%。
全盟城镇当年新安置就业人员28627人,比上年末增加1299人,增长4.8%,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597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324人。
转移农牧民就业人员105280人,比上年增加7204人,增长7.4%,其中历年转移就业81527人,本年转移就业24023人。
劳务输出43855人, 比上年减少4492人,下降9.3%,其中劳动部门组织输出17122人,比上年增加3567人,增长26.3%。
对112户零就业家庭中的164名成员实施了就业援助,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
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6876人,比上年增加2612人,增长18.3%。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2%,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
33(下半月刊)当代兵团全面小康如何建特别观察李立平五师政委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为实现兵团党委提出的“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目标,五师将举全师之力推进建市工作,着力做好“三化”建设工作,围绕实现生产总值55亿元,增长22%,力争实现生产总值56亿元的工作目标,全面提升五师经济综合实力。
2013年,五师围绕城镇化建设,将慎重研究双河市核心区的建设详规,按规划科学布局各个功能区的建筑,完善功能,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双河市核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五师将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力争今年工业增速达到40%以上。
高起点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荆楚产业园建设成为兵团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先行区、现代产业集聚区。
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五师将进一步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打造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抓好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积极稳妥发展设施农业,稳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五师将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海关监管库,力争新赛工业园区进入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保税库。
努力扩大出口,培育具有产业优势的有机产品、无公害产品。
围绕民生工程,五师将继续安排实施好“十件实事”,把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完善畜牧业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扶持劳务创收等系列配套办法。
围绕对口支援工作,五师将重点推进对口支援项目建设,主动做好湖北省4个国家级开发区与荆楚产业园的对口支援工作。
进一步完善援疆工作的新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派遣工业、城建、经营管理、卫生、教育等学科带头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到湖北培训学习,使这些人才尽快成为推进五师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
近日,五师党委连续召开了工业发展、国资工作、农业工作、建市工作、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就是要找出问题,理清思路,进一步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为努力实现“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目标打下基础。
新疆兵团各师局综合经济竞争实力的比较研究张红丽;宫文娣【摘要】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兵团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总量逐年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区域经济竞争力逐步增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兵团区域经济竞争力相对薄弱.在兵团要在西北地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区域间经济综合实力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兵团现有区域经济竞争力已不适应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兵团区域经济竞争力亟待提高.【期刊名称】《新疆农垦经济》【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新疆兵团;综合经济;竞争力;研究【作者】张红丽;宫文娣【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竞争实力包括三个方面,即核心竞争实力、区域管理竞争力、基础竞争力。
根据竞争力指数的含义,利用竞争力指数(G)判断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为:G>0.8表示具有强的竞争力(强优势);0.5≤G≤0.8 表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弱优势);0.3≤G≤0.5表示具有较弱的竞争力;G≤0.3表示无竞争力。
根据综合竞争实力指数对兵团各师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了解兵团各师发展潜力及总态势。
从核心竞争实力、区域管理竞争力、基础三个方面出发,选取能够反映各级层次目标的评价指标(见表1)。
本文从对兵团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和能够充分体现兵团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四个角度出发,坚持以评价工作具有可行性,评价结果具有全面、客观、可比性,评价数据能够客观真实为指导思想,选取了三个方面的7个一级指标和18二级指标:A:核心竞争力。
代表着兵团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
选择代表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方面的3这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
B:区域管理竞争力。
管理水平也是一个区域竞争力水平的表现。
从这个一级指标下选择政府服务水平、对外开放度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
2011年中国新经济十大事件编者按:2011年,对于国内方兴未艾的新经济产业来说,是一个从战略规划到起步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互联网产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得到了上至国家最高层,下至民间创投机构的关注和巨额投资,通过发展新经济产业来升级转型国内传统产业成为业内的共识。
为此,我们梳理了2011年新经济产业的十大事件,以飨读者。
1、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贯穿全年,成为经济新增长点重中之重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服务业一直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而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被提到首位,引发市场关注。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个具体目标,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
12月21日,有消息称,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将在未来5年获得战略产业投资约10.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7万亿美元)。
12月2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类发展目标:第一类是培育成支柱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第二类是成为先导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冯飞提出了我国未来七大重点领域的24个重点方向,包括:高效节能、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产业、生物医药、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太阳能、生物质能、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纯电动汽车。
点评:曾有分析指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要发展比较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资金大量投入;其次,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普遍性;再次,在实施过程中大家都能普遍接受。
(杨萌)2、创业板股价去泡沫化加速,半数公司破发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新军,创业板上市两年多的时间已经从最开始的28家扩容至277家(截至12月26日),随着创业板队伍的壮大,无数个中小企业通过成功上市在资本市场上融到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本,而一直困扰着创业板的“三高”问题,随着制度的健全以及资本市场的筑底回落,也让部分创业板公司的股价大幅下挫。
统计局: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比上年增长9.2%2011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上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连续八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比上年增长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长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长5.1%。
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长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长4.3%。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803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比上年下降0.4%。
生猪存栏46767万头,比上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比上年下降0.8%。
全年禽蛋产量281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656万吨,增长2.2%。
二、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集体企业增长9.3%,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4%。
兵团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提要]兵团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本文分析兵团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兵团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疆;兵团经济;对策本文为2010年石河子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研究”(RWSK10-Y65)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兵团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收录日期:2011年12月8日一、引言兵团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兵团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承担特殊历史任务的独特社会组织,形成了党政军企合一的复合型体制。
现行的兵团体制曾经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已经不能适应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现实要求,使得兵团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不同的影响。
随着中国新疆战略的凸显以及兵团地位和作用的逐步强化,特别是党中央对兵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兵团屯垦戍边能力都亟待迅速增强,而屯垦戍边能力的增强主要靠兵团经济进一步发展来实现。
因此,无论是从兵团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党中央对兵团工作的新要求看,对兵团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对促进兵团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兵团发展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与金融危机影响相互交织,使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更加凸显,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大。
我们知道,兵团的体制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兵团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有很多东西在全国找不到,没有先例,只有靠自己摸索。
一是特殊体制的制约,即如何解决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问题;二是资源的制约。
我们兵团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但土地资源等不能说非常丰富,只能说基本还可以,资源使用效率较低,且资源量呈下降趋势;三是投入的制约。
兵团没有财政,要干什么事,大的投入或持续投入受到限制,我们没有发行政府债券或全国基金的条件,因为特殊体制审批十分困难;四是人才的制约。
兵团主要媒体报道,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66亿元、增长16%左右,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0亿元、增长50%,其中工业370亿元、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0元、增长14%,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9700元、增长10.5%,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加快推进“三化”进程。
城镇化工作呈整体推进之势,《兵团城镇化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自治区政府同意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兵团城镇体系规划、专项规划和大部分师域城镇体系规划、垦区中心城镇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4个市和52个边境团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开工,30个示范重点团场城镇和50个中心连队居住区建设进展良好;兵团农十师北屯市由自治区上报、经国务院批准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
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
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区域建设正在积极协调推进,石河子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阿拉尔、五家渠工业园区等各类园区发展势头良好,54个“十二五”重大项目已有49个开工建设,一批投资过百亿的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农业“三大基地”建设取得成效。
高新节水灌溉面积新增60万亩,累计达到1100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三分之二;机采棉面积新增128万亩,累计达到385万亩,占棉花种植面积的一半;五家渠、阿拉尔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北疆现代农业示范带启动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8.6万户(其中保障性住房15.3万户),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1950户,完成住房建设投资155亿元。
去年年初确定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投资额相当于前4年的总和。
企业退休人员“三项政策”全部执行到位,惠及52万多人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顺利完成,7.5万名“五七”工、“家属工”纳入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并享受待遇,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启动。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率均巩固在90%以上,基本医疗待遇水平有较大提高。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1.88万户职工群众收看电视问题得到解决,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兵团新闻出版首次列入国家东风工程。
努力强化维稳戍边功能。
制定实施加强民兵武装力量建设十年规划和加强维稳力量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维稳工作重点和力量调整,健全兵团内部维稳工作机制,建立了兵地联动指挥机制。
扎实开展职工全员军事训练活动,21.26万名职工和1.14万名民兵参加了训练。
组织重点民兵应急分队在重点地区开展了六期集中轮训备勤,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加强边境团场、连队和哨所建设,坚持开展与边防一线官兵联防联训。